-
三侠五义 编辑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在侠客们的帮助下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昱派人刺杀包公,南侠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耀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等人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的故事。后半部主要讲述白玉堂和颜查散等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时代背景
宋时代,市民阶层已正式抬头,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做了很大的让步,因此一般士人在市民阶层日趋发展的情况下大批爬上政治舞台,分享了政权。所以从历史上看,北宋的贤士大夫的人数相当多,尽管政见各有不同,但立朝多以清明正直著称,在政治方面都力图有所建树,特别是他们都一致关心民生疾苦,其中的包拯则更是几百年来民间盛传的清官典型。《三侠五义》选择了这一时代作为全书的背景,并以包拯的事迹为原型,反应了这一时期劳苦大众人民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市井细民而言,他们听说书、读小说是为了娱乐、消遣,那些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出、离奇刺激的故事更适合他们的口味。因而说书艺人为吸引众多听众,在讲述故事时必须尽量满足听众当时的审美需要——豪侠们多是武功超群、身手不凡、行踪诡秘、来去无迹的人物;侠义之士又常剪恶除奸, 救人于危难,身处险地,面临着生与死的较量和抉择。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惊险程度和刺激性。
人物原型
清官的代表:作品原型包拯,北宋庐州(今合肥)人,仁宗时曾官监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以刚正不阿著称。宋元以来有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多是民间传说,掺杂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
《三侠五义》中详细介绍了包公的身世、开封府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由来、三口铜铡的由来,开封四勇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来历,开封师爷公孙策的来历,展昭、白玉堂等人的来历等内容,并有大量包公断案和侠义之士游行乡里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集民间包公形象之大成,使包拯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的形象最为饱满,因而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把包公的形象推向顶峰。
侠义的代表:白玉堂,历史有其人,清初平度人,历史记载白家良田万顷家中巨富当铺钱庄不计其数,白家第六代当家人白玉堂,文采最高,科举曾中过举人,挂四品道衔,还挂有“太学生”、“国学生”、“候选州同”等职衔,他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办义学,为莱州助赈救灾、被称大善人,白玉堂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根据史志发现,在之前的乾隆年间,张舍白家就已经有了‘银钱桌子’,就是自己开银号异地汇兑,到了白玉堂这一代生意做得更大,史料上记载:他家土地有1.2万顷(每顷等于100亩、当铺72座、银号“银钱桌子”70多处。在当时他家是胶东首富(在当时的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大户)。白玉堂积德行善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三侠五义》根据民间白玉堂的传说,深度刻画出一个人物鲜活、个性鲜明、仗义疏财,急公好义、重诺轻生、为国为民的年轻侠士形象 。
《三侠五义》最初版本为石玉昆的说唱《龙图公案》,今犹有传抄本,时在嘉庆年间已经风行,唱词甚多。后有人在此基础上,删去唱词,增饰为小说,名曰《龙图耳录》。光绪五年(1879),石玉昆加以修改润色定稿印刷发行,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共120回,卷首有问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 光绪十五年,近代学者俞樾认为此书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一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雄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重新作序刊行。但此改动遭到文学界和曲艺界的双重质疑。1923年12月28日鲁迅致胡适佚札言:“我以为可重印者尚有数书。一是《三侠五义》,须用原本,而以俞曲园所改首回作附。”1925年,由俞平伯校点、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三侠五义》选用原本,是该小说流传以来最优秀的版本。
第1回 |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换皇娘 | 第2回 | 奎星兆梦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难 | |||
第3回 | 金龙寺英雄初救难 隐逸村狐狸三报恩 | 第4回 | 除妖魁包文正联姻 受皇恩定远县赴任 | |||
第5回 | 墨斗剖明皮熊犯案 乌盆诉苦别古鸣冤 | 第6回 | 罢官职逢义士高僧 应龙图审冤魂怨鬼 | |||
第7回 |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孙策密访奸人 | 第8回 | 救义仆除凶铁仙观 访疑案得线七里村 | |||
第9回 | 断奇冤奏参封学士 造御刑查赈赴陈州 | 第10回 | 买猪首书生遭横祸 扮化子勇士获贼人 | |||
第11回 | 审叶阡儿包公断案 遇杨婆子侠客挥金 | 第12回 | 展义士巧换藏春酒 庞奸侯设计软红堂 | |||
第13回 | 安平镇五鼠单行义 苗家集双侠对分金 | 第14回 | 小包兴偷试游仙枕 勇熊飞助擒安乐侯 | |||
第15回 | 第16回 | 学士怀忠假言认母 夫人尽孝祈露医睛 | ||||
第17回 | 开封府总管参包相 南清宫太后认狄妃 | 第18回 | 奏沉疴仁宗认国母 宣密诏良相审郭槐 | |||
第19回 |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 | 第20回 | 受魇魔忠良遭大难 杀妖道豪杰立奇功 | |||
第21回 | 掷人头南侠惊佞党 除邪祟学士审虔婆 | 第22回 |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 |||
第23回 | 洪义赠金夫妻遭变 白雄打虎甥舅相逢 | 第24回 | ||||
第25回 | 白氏还魂阳差阴错 屈申附体醉死梦生 | 第26回 | 聆音察理贤愚立判 鉴貌辨色男女不分 | |||
第27回 | 仙枕示梦古镜还魂 仲禹抡元熊飞祭祖 | 第28回 | 许约期湖亭欣慨助 探底细酒肆巧相逢 | |||
第29回 | 第30回 | |||||
第31回 | 展熊飞比剑定良姻 钻天鼠夺鱼甘陪罪 | 第32回 | 夜救老仆颜生赴考 晚逢寒士金客扬言 | |||
第33回 | 真名士初交白玉堂 美英雄三试颜查散 | 第34回 | 定兰谱颜生识英雄 看鱼书柳老嫌寒士 | |||
第35回 | 柳老赖婚狼心难测 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 第36回 | 园内赠金丫鬟丧命 厅前盗尸恶仆忘恩 | |||
第37回 | 小姐还魂牛儿遭报 幼童侍主侠士挥金 | 第38回 | 替主鸣冤拦舆告状 因朋涉险寄柬留刀 | |||
第39回 | 铡斩君衡书生开罪 石惊赵虎侠客争锋 | 第40回 | 思寻盟弟遣使三雄 欲盗赃金纠合五义 | |||
第41回 | 忠烈题诗郭安丧命 开封奉旨赵虎乔妆 | 第42回 | 以假为真误拿要犯 将差就错巧讯赃金 | |||
第43回 | 翡翠瓶污羊脂玉秽 太师口臭美妾身亡 | 第44回 | 花神庙英雄救难女 开封府众义露真名 | |||
第45回 | 义释卢方史丹抵命 误伤马汉徐庆遭擒 | 第46回 | 设谋诓药气走韩彰 遣兴济贫忻逢赵庆 | |||
第47回 | 错递呈权奸施毒计 巧结案公子辨奇冤 | 第48回 | 访奸人假公子正法 贬佞党真义士面君 | |||
第49回 | 金殿试艺三鼠封官 佛门递呈双乌告状 | 第50回 | 彻地鼠恩救二公差 白玉堂智偷三件宝 | |||
第51回 | 寻猛虎双雄陷深坑 获凶徒三贼归平县 | 第52回 | 感恩情许婚方老丈 投书信多亏宁婆娘 | |||
第53回 | 蒋义士二上翠云峰 展南侠初到陷空岛 | 第54回 | 通天窟南侠逢郭老 芦花荡北岸获胡奇 | |||
第55回 | 透消息遭困螺蛳轩 设机谋夜投蚯蚓岭 | 第56回 | 救妹夫巧离通天窟 获三宝惊走白玉堂 | |||
第57回 | 独龙桥盟兄擒义弟 开封府包相保贤豪 | 第58回 | 锦毛鼠龙楼封护卫 邓九如饭店遇恩星 | |||
第59回 | 倪生偿银包兴进县 金令赠马九如来京 | 第60回 | 紫髯伯有意除马刚 丁兆兰无心遇莽汉 | |||
第61回 | 大夫居饮酒逢土棍 卞家疃偷银惊恶徒 | 第62回 | 遇拐带松林救巧姐 寻奸淫铁岭战花冲 | |||
第63回 | 救莽汉暗刺吴道成 寻盟兄巧逢桑花镇 | 第64回 | 论前情感化彻地鼠 观古迹游赏诛龙桥 | |||
第65回 | 北侠探奇毫无情趣 花蝶隐迹别有心机 | 第66回 | 盗珠灯花蝶遭擒获 救恶贼张华窃负逃 | |||
第67回 | 紫髯伯庭前敌邓车 蒋泽长桥下擒花蝶 | 第68回 | 花蝶正法展昭完姻 双侠饯行静修测字 | |||
第69回 | 杜雍课读侍妾调奸 秦昌赔罪丫环丧命 | 第70回 | 秦员外无辞甘认罪 金琴堂有计立明冤 | |||
第71回 | 杨芳怀忠彼此见礼 继祖尽孝母子相逢 | 第72回 | 认明师学艺招贤馆 查恶棍私访霸王庄 | |||
第73回 | 恶姚成识破旧伙计 美绛贞私放新黄堂 | 第74回 | 淫方貂误救朱烈女 贪贺豹狭逢紫髯伯 | |||
第75回 | 倪太守途中重遇难 黑妖狐牢内暗杀奸 | 第76回 | 割帐绦北侠擒恶霸 对莲瓣太守定良缘 | |||
第77回 | 倪太守解任赴京师 白护卫乔妆逢侠客 | 第78回 | 紫髯伯艺高服五鼠 白玉堂气短拜双侠 | |||
第79回 | 智公子定计盗珠冠 裴老仆改妆扮难叟 | 第80回 | 假作工御河挖泥土 认方向高树捉猴猕 | |||
第81回 | 盗御冠交托丁兆蕙 拦相轿出首马朝贤 | 第82回 | 试御刑小侠经初审 遵钦命内宦会五堂 | |||
第83回 | 矢口不移心灵性巧 真赃实犯理短情屈 | 第84回 | 复原职倪继祖成亲 观水灾白玉堂捉怪 | |||
第85回 | 公孙策探水遇毛生 蒋泽长沿湖逢邬寇 | 第86回 | 按图治水父子加封 好酒贪杯叔侄会面 | |||
第87回 | 为知己三雄访沙龙 因救人四义撇艾虎 | 第88回 | 抢鱼夺酒少弟拜兄 谈文论诗老翁择婿 | |||
第89回 | 憨锦笺暗藏白玉钗 痴佳蕙遗失紫金坠 | 第90回 | 避严亲牡丹投何令 充小姐佳蕙拜邵公 | |||
第91回 | 死里生千金认张立 苦中乐小侠服史云 | 第92回 | 小侠挥金贪杯大醉 老葛抢雉惹祸着伤 | |||
第93回 | 辞绿鸭渔猎同合伙 归卧虎姊妹共谈心 | 第94回 | 赤子居心寻师觅父 小人得志断义绝情 | |||
第95回 | 暗昧人偏遭暗昧害 豪侠客每动豪侠心 | 第96回 | 连升店差役拿书生 翠芳塘县官验醉鬼 | |||
第97回 | 长沙府施俊遇丫环 黑狼山金辉逢盗寇 | 第98回 | 沙龙遭困母女重逢 智化运筹弟兄奋勇 | |||
第99回 | 见牡丹金辉深后悔 提艾虎焦赤践前言 | 第100回 | 探形踪王府遣刺客 赶道路酒楼问书童 | |||
第101回 | 两个千金真假已辨 一双刺客妍媸自分 | 第102回 | 锦毛鼠初探冲霄楼 黑妖狐重到铜网阵 | |||
第103回 | 巡按府气走白玉堂 逆水泉搜求黄金印 | 第104回 | 救村妇刘立保泄机 遇豪杰陈起望探信 | |||
第105回 | 三探冲霄玉堂遭害 一封印信赵爵担惊 | 第106回 | 公孙先生假扮按院 神手大圣暗中计谋 | |||
第107回 | 愣徐庆拜求展熊飞 病蒋平指引陈起望 | 第108回 | 图财害命旅店营生 相女配夫闺阁本分 | |||
第109回 | 骗豪杰贪婪一万两 作媒妁认识二千金 | 第110回 | 陷御猫削城入水面 救三鼠盗骨上峰头 | |||
第111回 | 定日盗簪逢场作戏 先期祝寿改扮乔妆 | 第112回 | 招贤纳士准其投诚 合意同心何妨结拜 | |||
第113回 | 第114回 | 忍饥挨饿进庙杀僧 少水无茶开门揖盗 | ||||
第115回 | 随意戏耍智服柳青 有心提防交结姜铠 | 第116回 | 计出万全极其容易 算失一着甚是为难 | |||
第117回 | 第118回 | 除奸淫错投大木场 救急困赶奔神树岗 | ||||
第119回 | 神树岗小侠救幼子 陈起望众义服英雄 | 第120回 | 安定军山同归大道 功成湖北别有收缘 |
三侠
南侠展昭
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百花岭下遇杰村人氏,擅长轻功,兵刃为上古名剑巨阙,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展昭与包拯相识于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曾在金龙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后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绰号“御猫”,人称“南侠”。
双侠 丁兆兰 丁兆蕙
丁兆兰,丁兆蕙,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合称“双侠”。弟兄二人乃是同胞双生,兆兰比兆蕙大一个时辰,因此相貌相同。在性格方面,兆蕙与兆兰的老成厚道相比,兆蕙显得更为机智聪明,活泼,幽默,有时顽戏,刻薄。兆蕙从一开便以农家渔郎面目出现,同南侠展昭一起去帮助落难的周老汉,又设巧计惩罚了对周老汉忘恩之人郑新,都显示出了他的机智。
北侠欧阳春
欧阳春,个性敦厚圆滑,号北侠,绰号紫髯伯,使七宝刀。欧阳春武功是三侠五义这些人中最高的,会点穴,一把宝刀江湖无敌手。
五义
钻天鼠卢方
自小生长在渔船上,有爬杆之能,每逢船上篷索断落,卢方爬桅结索,动作如猿猴,因此得绰号“钻天鼠”。
手使刀,擅长爬杆挂旗,轻功好,人很忠厚,义薄云天。卢方在跟随包拯之前掌管陷空岛卢家庄,曾因为兄弟情长,与其它四鼠不服展昭称御猫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第一个义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御封为六品校尉。有子卢珍。
彻地鼠韩彰
韩彰,陷空岛五鼠之一,祖籍黄州。排行老二,因善打毒药镖,会挖地雷,人称彻地鼠。手使一把刀,五鼠中武功第二、仅次于白玉堂;为人耿直,说到做到讲信用。后同众人义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
穿山鼠徐庆
徐庆,山西人。排行老三,人称穿山鼠。兵刃刀,力大,能探山中十八孔,和卢方、蒋平同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被御封为六品校尉,在开封府供职。
翻江鼠蒋平
蒋平,绰号翻江鼠,字泽长,金陵人氏,擅长潜水,能在水中潜伏数个时辰,并且开目视物,在水中来去自由,因此得名“翻江鼠”。身材瘦小,面黄肌瘦,形如病夫,为人机巧伶便,使一对分水峨嵋刺,智谋好诙谐机智,闹东京后被御封为六品校尉,在开封府供职。
锦毛鼠白玉堂
白玉堂,因少年华美,气宇不凡,行侠作义、文武双全,故人称“锦毛鼠”。白玉堂的性格,具有多个侧面,在原书人物中是最为复杂的。他少年英雄,嫉恶如仇,性情高傲,仗义疏财,打抱不平 ,闻听展昭赫号“御猫”感觉这是以号欺压“五鼠”,遂赴京师找与展昭一比高低;赴京路上他与有志有德的寒门书生颜查散结为兄弟,多方救助,闯开封府寄笺留刀为其伸冤;他再闯开封府会斗御猫,并于皇宫内苑中杀了意欲谋害忠良的总管太监郭安、在忠烈祠内题诗;还搅闹太师府惹得太师误杀二妾,还奏折加章说明原由替包公澄清避免被太师栽赃陷害;闹东京他被仁宗皇帝器重御封为御前三品带刀护卫后,他和颜查散一起赴洪泽湖“抓水怪”治水;最后下襄阳,为拿到反朝廷的襄阳王的确凿证据,三闯冲霄楼不知所踪。正所谓以英雄侠义始,以英雄侠义终,所做之事均系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桩桩件件都不离“侠义”二字。
情节构造
悬念迭生
根据谭霈生的界定,所谓悬念,指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变化的一种期待心情,这里指一种叙事策略。说书艺人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更常运用这一手法。在说唱文学尤其是评话中,悬念又称“扣子”“关子”“柁子”,它是书中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之处,中止叙述,故意打结,将某些人物的命运和某些情节暂时悬挂起来。著名评书表演家连阔如先生曾说:“说评书的没有小扣, 吸不住座儿,没有碎扣儿,拉不住座儿,没有大扣,收不住回头再听的座儿,没有大柁子就不能吸住听五六天的书座儿。”
《三侠五义》大量使用悬念的手法,造成了情节的迂曲、变幻、起伏。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不断地制造悬念,而小说也就在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悬念中吸引着读者不停地看下去。
悬念的产生和解决是由前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在作品中,这些事件往往是接连叙述的;但也有突然中断另叙他事,等到适当时候再接着前事讲述的。毛宗岗《演〈三国志〉法》称之为“横云断岭”,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称之为“横云断山”法,这种叙事方法推迟了悬念的解决进程,更长时间地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在《三侠五义》等书中得到较好的运用。
诙谐幽默
诙谐,又称滑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玩笑、逗乐。在作品中,作为一种文学风格,诙谐表现为语言的风趣和令人轻松可乐的喜剧性情景、场面等。诙谐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现象与本质、目的与结局的错位,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形成一种与庄重相对应的喜剧美,使单纯的诙谐性语言或单纯的诙谐性形象可为作品增添笑料,活跃气氛。
鲁迅认为《三侠五义》“独生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在《三侠五义》中,作者对语言有诸多有别于通行语的奇特的方言俗语,让人忍俊不禁;对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的描写,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不体现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给读者一种愉悦感。
问竹主人(石玉昆)在《忠烈侠义传序》中说:“真是善人必获福报,恶人总有祸临;邪者定遭凶殃,正者终逢吉庇。昭彰不爽,报应分明。使读者有拍案称快之乐,无废书长叹之时。”因果报应思想不值称道,但“恶人”“邪者”必定遭殃,无疑体现了作者嫉恶如仇除恶勿尽的良好愿望,也是作品呈现喜剧色彩的思想根源。
《三侠五义》中的公案故事多是因财色而引起的刑事案件。作案者手段的残忍,受害者的痛苦和冤屈,往往能激起读者的悲惨情绪。但经过作者的加工、描述,作品诙谐的喜剧色彩由恶人受捉弄的场面传达出来,恶人不仅受英雄捉弄,有时也自作自受。恶人的行动动机和结果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喜剧情节的产生。作者喜剧意识的渗透和参与使一些本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节或场面也染上了喜剧色彩,悲剧气氛大大减弱,作品呈现出诙谐、轻松的格调。
小说弘扬人间正气,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清官、协助清官断案完美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宣扬忠义、维护社会秩序、为国为民的思想。
侠客们协助清官与邪恶势力对立,仗义除暴、为民申冤,这些都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明确表达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具有深刻的意义和认识价值。
如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为人出头伸冤的张别古、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亦极鲜明。
俞樾评此书:“闲中着色,精神百倍。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
《三侠五义》绘声状物,保留了宋元以来说话艺术的明快、生动、口语化的特点,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能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结合。特别是对侠客义士的描绘,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于世俗生活气息。鲁迅说此书“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形成六大门类,耸立六座高峰。即:以《三国演义》为高峰的讲史派小说,以《红楼梦》为高峰的人情派小说,以《水浒》为高峰的农民起义派小说,以《西游记》为高峰的神话派小说,以《儒林外史》为高峰的讽刺小说,以《三侠五义》为高峰的侠义派小说。 -----刘绍棠
《三侠五义》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八卦连环堡)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此后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例如《五女七贞》、《彭公案》、《永庆升平》、《小五义》,民国《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纷纷问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一直到港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武侠小说都在它的影响之下 。
而《三侠五义》侠义公案的故事,情节多纷繁曲折而又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又成为各类戏曲的题材来源。如京剧《打銮驾》、《遇皇后》、《陈州放粮》、《狸猫换太子》、《花蝴蝶》、《打棍出箱》、《大破冲霄楼》、《北侠除霸》、《打龙袍》、《五鼠闹东京》、《乌盆记》、《血手印》、《铡判官》(探阴山)、《卧虎沟》(艾虎招亲)、《茉花村》等24部戏曲都是敷演《三侠五义》的故事,《铡美案》(秦香莲)等包公戏也是深受《三侠五义》的影响 。
《三侠五义》在平话界有“短打书之王”的美誉,很多评书大家以会说《三侠五义》书为荣。当今评书艺人中说过此书主要代表有:
单田芳 《三侠五义》《五鼠闹东京》《大破冲霄楼》;
金声伯 《白玉堂》《七侠五义》;
田连元 《三侠五义》《包公案》;
金文声《五鼠闹东京》;
陈丽君《龙图公案》;
连丽如《龙图公案》;
马岐《龙图奇侠传》;
孙一《剑侠展雄飞》;
田占义《侠肝义胆白玉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