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乡 编辑
湘乡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湘潭市代管,居湘中偏东,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市。总面积1966.21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下辖4个街道、15个镇、3个乡。
湘乡古称“龙城”,西汉建平四年(前3年),皇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此为湘乡建置之始。湘乡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湘军策源地、红色摇篮。著名人物主要有三国蜀相蒋琬、宋朝状元王容、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辛亥革命先躯龚铁铮、红军杰出将领黄公略、大将陈赓与谭政等。主要景点有:东台山、褒忠山、水府庙、韶山灌渠等,湘乡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楚简。
截至2021年末,湘乡市户籍总人口90.96万人。2021年,湘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8.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2.6:52.8:3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5318元。
中文名:湘乡
外文名:Xiangxiang
别名:龙城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湖南省湘潭市
地理位置:湖南省中部
面积:1966.21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东山街道人民路1号
电话区号:0731
邮政编码:411400
人口数量:90.96万(2021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云门寺、湖南水府旅游区、东山书院、文庙、伏虎井、褚公祠
火车站:湘乡站
车牌代码:湘C
地区生产总值:545.6亿元(2021年)
湘剧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还有《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湘乡话
湘乡话通行于古湘乡地区,包括今天的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以及涟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个县)。据查证,湘乡话是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湘乡话属古楚语。说湘乡话的代表人物有陈赓(十大将军之一),谭政(十大将军之一),黄公略(36位军事家之一)等。
湘乡话虽属于湘语,但与新湘语有很大的区别。新湘语是以长沙话为代表的,发音以清音为主。而其受到西南官话的侵蚀太大了,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并不是很难懂。
在湘乡市区以及西郊一带,甚至出现由于两大企业影响下产生的湖铁话和湘铝话。这两个企业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员以湘乡本地为主,同时吸纳了邻近的湘潭县,娄底市,邵东县等地人,所以建厂初期口音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两家企业规模较大,加上在过去的集体制度中比较封闭,很少与外界往来。所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厂矿方言——湖铁话和湘铝话。湘乡话难度较高,甚至于相邻市县都听不懂。
民俗节日
水府水节
水府水节:青山、秀水、湖光、倒影、龙舟竞渡,白鹭高飞。湖南水府旅游区,观众可远观,或踏波,或泛舟,欣赏水之秀色,领略水的文化内涵。
赛龙舟
赛龙舟:湘乡涟水两岸有塞龙舟的传统习俗,多以宗族社团为单位组织船队,船首扎龙头,也有扎公鸡、鲤鱼及兽头的。民国年代的赛期间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铺和县城(有段时间县城因涨端午水之故,议定改在六月初六)。溪口羊古等地“斗舟”,开始时两船坐首席的“头牛”互相挽臂,也有挽“龙颈”的,进入中流快道,开始抢水,此时头牛斗头牛,二牛斗二牛,鼓手斗鼓手,舵手斗舵手,龙舟一会斗成“人”字,一会斗成“1”字,观众欢声雷动,有钱人解囊挂彩。每结束一局“斗舟”,龙舟仍在游弋,充分表现出胜败之后各自的情绪,鸡头行舟胜了,象鸡一样的仰脖动翼,鱼头行船胜了,像鱼一样摇头晃尾跳跃龙门。
综述
湘乡旅游资源密集,已开放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区有大东山旅游区、水府旅游区、韶山灌区旅游区等5个景区600多个景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
文庙、伏虎井、褚公祠、观音阁、状元塔、宋窑遗址等20多处古迹保存完好。宋代古刹云门寺,内有全国第二大千手千眼观音塑像和汉白玉雕刻的十八罗汉,成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拜谒的圣地,享有“天下水府、人间瑶池”之美誉,为湖南省新潇湘休闲八景之一。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曾国藩诗文岛(碧洲公园)、韶山灌区、褒忠山原始次森林风景如画。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毛主席母校——东山书院,陈赓、谭政大将故居,杨尚昆题词的黄公略故居,江泽民、李鹏题词的黄公略铜像。
水府庙
湖南水府庙旅游区地处湘中,以湖南水府庙水库为主体,位于湘江支流涟水的中游,规划面积177.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44.3平方千米,库容量6亿立方米。处于韶山、南岳、张家界三大旅游区中心,南临南岳,北接岳阳楼、韶山,西靠张家界,东近井冈山,旅游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常年生长着近千种珍贵物种和多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窑遗址的挖掘,填补了南方无宋窑的历史空白。区内有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三级景点5个。云门寺
湘乡云门寺位于湘乡市汽车站西南,东风路侧,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因当时寺门有石碑两座,色清温润,相传为耿山所产之碧玉,故名石碑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一高僧慈慧,自浙绍云门山来寺居住,时观五彩祥云,映其殿阁,故易名云门寺。云门寺占地约10亩,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其中观音阁最为壮观。殿阁进深35.4米,通面宽17.5米,高约15米。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云门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湘乡县人民政府以其为馆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请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后国家旅游局所绘全国旅游图中,云门寺被列为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
湘乡文塔
湘乡文塔建于南宋,2002年重修,总投资超过500万元,为湘乡市的标志性建筑,于当年冬季正式对外开放,已接待游客近50万人。文塔坐落于塔子山上,毗邻东台山,登塔远望,湘乡全城尽收眼底。
湘乡文庙
黄公略故居位于湘乡市区往南40多千米处的中沙镇公略村朝阳峰顶。故居占地约1200平方米,系一栋万字形平方,土砖青瓦,是典型的江南民宅。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故居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原故居已毁,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了修复,按原状进行了陈列,并增辟两间辅助陈列室介绍黄公略生平业绩。
杨尚昆题写“黄公略同志故居”匾额,聂荣臻、王震、邓颖超、杨得志、张爱平、浦安修、郭沫若、李聚奎等为故居题词。
李卓然故居
李卓然故居景区位于湘乡市山枣镇保元村,由故居、生平业绩陈列室和纪念园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卓然故居系晚清湘中地区居民风貌建筑,由中间主体建筑和东、西两侧建筑构成。通过故居复原陈列,再现了李卓然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展示了李家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的家风特点和爱国爱民的高尚风范。李卓然故居景区现已成为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韶山灌区
韶山灌区是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区,是湖南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枢纽工程引水坝设在湘乡市洋潭,它拦截涟水上游集水面积5050平方千米(包括水府庙水库控制面积),逼使涟河水进入韶山灌渠。韶山灌区渠道有总、南、北、左、右干渠及宁乡、韶山分渠,自流灌溉着湘乡、湘潭、宁乡、双峰和韶山等县市100万亩耕地,因此,人们称之为“飞涟灌万顷”。灌区于1965年开始建设,1966年建成通水,正式通水时,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题词云:“众志比城坚,人民力胜天。且看韶麓下,涟上又飞涟”。此工程的策划者与指挥者是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灌区不仅有灌溉、发电、通航之利,也是优美的人文景观。在全长240千米的干渠上共有渡槽26座,总长6243米,隧洞10孔,总长6545米。
茶叶
注册登记有“飞涟”“红仑春”“香露红”“涟水双泉”“湘龙春”“水府湘茗”“香妃”等一批商标,拥有多条红、绿茶毛茶及精制生产线。绿茶“双泉毛尖”和“双泉翠绿”在2017年湖南省第九届茶博会上斩获金奖,绿茶“湘波绿”、“碧早春”、“福鼎大白”三个品牌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18年,毛田镇(香露红茶叶)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9年“湘乡水府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0年香露红红茶、涟水双泉绿茶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2021年毛田茶叶产业园成功申报湘潭市市级产业园。
灯芯糕
湘乡传统副食特产灯芯糕。它不仅形似灯芯,洁白柔润,味道甜辣,清凉芳香,弯转成圈而不断,而且可以用火点燃,散发纯净的玉桂香味。而且打开一盒从第一根开始接连不断吃到最后一根,不多不少整整24个小时。湘潭制作灯芯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代咸丰年间全国名特产品博览会上,湘潭灯芯糕被评为一等特产;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称赞;1988年5月,又被评为湖南省“名糕点”。此后,灯芯糕的质量不断提高,改用提炼过的纯桂子油取代原配方中的肉桂粉,使产品的桂味更加纯正浓郁,获湖南省优秀产品的称号。
湘乡名菜
湘乡蛋糕花:“没有蛋糕不成席”,在湘乡的传统宴席中,蛋糕花是不变的第一道菜,谓之“头菜”。
老街巷子叫堂鸡:湘乡叫堂鸡是“辣味头牌菜”。大骨鸡肉质紧实,颇有嚼劲,满目红椒,浓汤作伴,浇一勺汤汁,淋在米饭上,让辣味从舌尖蔓延到全身,可谓辣之过瘾。
壶天石羊:四肢短小、头型似狗的黑山羊,有“石羊两块蹄,爬山能上壁”的传说。日常奔跑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羊,肉质弹牙、味道鲜美。12月15日,湘潭市农业农村局通报,湘潭市特产“壶天石羊”凭借独特的优良品质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这是湘潭市继湘莲、沙子岭猪、九华红菜薹、矮脚白之后的第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此外,壶天鳝鱼粉丝汤、褒忠山寒菌烧肉、黄焖中沙水鱼煲、水煮水府桂子鱼、干锅姬松茸、泉塘农家坛子菜、潭市香煎白豆腐、梅龙笋干焖腊肉等等也都是湘乡名菜。
蒋琬 | |
王容 | (1163—1206年)南宋丁未科状元。字南强,号希颜,南宋湘乡县十四都大湖人。今湘乡市金石镇白果村状元坪人。 |
曾国藩 | |
刘锦棠 | (1844—1894年),字毅斋,官至新疆巡抚。曾获得“法福灵阿巴图鲁”荣誉称号。 |
蒋益澧 | |
黎培敬 | 清朝官员,官至江苏巡抚。 |
黄公略 | (1898—1931),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1894—1976),湖南省立一师的高材生。生前长期在国外从事文字教育事业,曾任国立历史博物馆长。为留洋教师萧岳英之子,著名诗人萧三之兄。 | |
萧三 | (1896—1983年),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的萧家冲,原名肖子暲。 |
李卓然 | (1899—1989年),知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共中央顾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宣部副部长 |
陈赓 | (1903年—1961年),湖南湘乡龙洞镇泉湖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谭政 | (1906—1988年),原名谭世铭,号举安。湖南湘乡龙洞镇楠乡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罗健夫 | |
成思危 | |
贺国强 |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王宁 | |
王松灵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副所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曾昭抡 | (1899年5月25日—1967年12月8日),字叔伟,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者和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 |
来源
2014年、2015年,湘乡获评省全面小康经济强县,湖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1月,获批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2019年11月,获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2021年,湘乡市4项工作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获评2021年度省级优秀单位。保持省平安县(市)称号。
2021年6月,获评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2021年7月,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
2021年8月,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市)、全国水稻保险数字化承保理赔创新试点。
2021年11月,上榜赛迪研究院2021年中部百强县榜单第38位。
2022年1月,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森林城市”称号。
2022年4月,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99名。
2022年8月,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第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