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飞 编辑

京剧、昆剧演员

俞振飞(1902715日-1993年7月17日),原名远威,号箴非,别号涤盫,原籍松江娄县,生于苏州京剧、昆剧演员,工小生。

1907年,俞振飞随父学唱昆曲。1915年,随沈月泉学戏。1922年,向蒋砚香学唱京剧小生。1923年,与程砚秋合演昆剧《游园惊梦》。1927年,创办新乐府昆剧团。1930年,拜京剧小生程继先为师,正式“下海。1931年,参加程砚秋的鸣和,演出《狮坠》《辕射戟》剧目;不久后脱离鸣和社,在暨南大学任教。1934年,再度加入鸣和社,演出京剧《监酒》《闺梦》。1940年,与荀慧生共演京剧《十三妹》。1945年,加入梅兰剧团,与梅兰芳合演《奇双会》《春秋配》《洛神》等京、昆剧目。1950年,在梅剧团排演京剧《断桥》,对该剧进行创新。1954年,在香港排演京剧《人面桃花》。1955年,与梅兰芳在北京演出京剧《断桥》。1957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1958年,参加中国戏曲歌舞团去西欧访问演出。1959年,主演昆剧《墙头上》。1963年,拍摄昆剧影《墙头马上》。1978年,任上海昆剧团团长。1979年,与童芷苓合演京剧《金玉奴》。1980年,演出昆剧《太白醉写》。1984年,与赵荣琛合演京剧《春闺梦》。1989年,获首届“金唱片”。

1993年7月17日,俞振飞病逝,终年92岁。

俞振飞多才多艺,把昆曲中边歌边舞的特殊演手段带进了京剧,将浓郁的“书卷气”引入京剧表演;同时又把京剧明快强烈的风格引入昆曲,促进了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俞振飞

外文名:ZhenfeiYu

别名:俞远威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地:苏州

生日期:1902年7月15日

逝世日期:1993年7月17日

星座:巨蟹座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太白醉写、墙头马上、游园惊梦、群英会、《监酒令》

行当:小生

人物经历

编辑

1902年7月15日,出生于苏州巷。1907年,随父亲俞宗海学唱昆曲。1910年,到履谦家私塾读书。1912年,开始学吹笛

俞振飞与程砚秋合演《春闺梦》俞振飞与程砚秋合演《春闺梦》

1915年,正式拜陆廉夫为师,学习国画同年,张紫东为母作寿,串演昆剧,俞振飞在昆剧《望乡》中扮李陵一角,得全福班艺人沈卿传授。此次演出后,俞宗海延全福班艺人沈月泉为俞振飞说戏和教身段。1917年,俞宗海给学生拍曲时,俞振飞为其伴奏吹笛,因俞宗海患眼疾,出门教曲之事交俞振飞代替。1920年,俞振飞到上海穆藕初办的郑州豫丰纱厂驻沪办事处任文书,每日下午教穆藕初唱曲

1921年春,经谢绳祖介绍,向京剧演员智先学习生戏《桑园会》《三娘教子》。同年秋天,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受其父和苏州曲友之托,请穆藕初参加昆剧传习所的筹备工作。这一年冬天,穆为传习所筹款,决定在上海义演三场昆剧,为此,俞振飞陪同穆藕初向沈月泉学习,借机学习了《游园惊梦》《断桥》《跪池》三出昆剧

1922年1月28日,穆藕初组织成立昆曲社“粟社”,俞振飞任曲务部主任。2月14日至16日,穆藕初以昆剧保存社名义在上海夏令匹克剧院举办义演,俞振飞演出昆剧《游园惊梦》《断桥》《跪池》,这是他在上海舞台第一次亮相。同年,参加京剧票房“歌集”,向京剧艺人蒋砚香学唱京剧小生,学习了《贩马记》《群英会》《九龙山》《八大锤》《辕门射戟》《白门楼》《罗成叫关》《打侄上》《玉门关》《孝感天》等剧目

1923年9月,应程砚秋之约,在丹桂第一台合演昆剧《游园惊梦》。1924年初,与“雅歌集”的票友翁瑞午、沈豹在观摩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奇双会》后,在蒋砚香指导下排练《奇双会》,其后于赈灾义演中演出,俞振飞在剧中扮演赵宠,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京剧 ;5月23-25日,苏州昆剧传习所学员在上海舞台实习演出,苏州、上海两地票友参加串演,俞振飞与项馨吾合演昆剧《琴挑》,与翁瑞午合演昆剧《埋玉》,与谢绳祖合演昆剧《断桥》,与张紫东合演昆剧《连环记·小宴》及《三错》

1925年春,应曲友之约,陪同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学员赴杭州演出,并登台演出了昆剧《琴挑》《跪池》;5月,在上海与程砚秋合演义务戏,表演《奇双会》《玉堂春》《拂传》等京剧剧目。1926年春,在工部局举办的义演中,与朱传茗合演昆剧《跪池》

1927年,因穆藕初去南京就职,豫丰纱厂倒闭,俞振飞失业,以教曲为生。是年秋天,他与张某良、吴我尊、沈吉诚组成维昆公司,创办以昆剧传习所毕业学员为主的新乐府昆剧团,负责后台排戏、选目及分配角色等工作,此后他主持整理改编了《长生殿》《牡丹亭》《翡翠园》《状元印》《绣襦记》《连环记》《昆山记》《铁冠图》《狮吼记》《衣珠记》《水浒记》《凤筝误》《白罗衫》《刁刘氏》等昆剧剧目。12月,与袁寒云在夏令匹克电影院合演京剧《群英会》,饰周瑜

1928年4月,新乐府昆剧团因亏蚀宣告解散。7月,与妾氏陆佩贞在法国公园举办的义勇团游艺大会中合演昆剧《连环记·小宴》。10月,应约与程砚秋合演京剧《奇双会》《玉堂春》《红拂传》。11月,与程砚秋为浙江水灾义演,剧目为京剧《奇双会》《玉堂春》《红拂传》

1930年,在程砚秋引荐下拜京剧小生程继先为师,正式“下海”。1931年7月,参加程砚秋的鸣和社公演,表演京剧《玉狮坠》《辕门射戟》等剧目,后因受天津流氓潘七威胁,脱离鸣和社,回到上海;8月,经杜心渠邀请,到暨南大学教授京昆艺术。1932年,应邀为梅兰芳拍曲,并教授昆剧《认子》

1934年2月23日至24日,与梅兰芳合演昆剧《游园惊梦》《断桥》《瑶台》。3月,应邀去武汉与章遏云合作演出。夏天,在程砚秋邀请下,辞去讲师之职,再度加入鸣和社,边演出边向程继先学习。9月24日,于北京中和戏院演出京剧《监酒令》,这是他二度“下海”后的首场演出。10月,参加程派新编剧目《春闺梦》的排演,在剧中加入昆剧身段

1935年1月,参加北京梨园公会义务公演,在京剧《龙凤呈祥》中饰演周瑜。自12月11日开始,随程砚秋剧团回上海,与程砚秋、谭富英合作,在金大戏院先后演出了《玉堂春》《玉簪记》《硃痕迹》《四郎探母》《岳家庄》《贩马记》《柳迎春》《红拂传》《青霜剑》《风流棒》《金锁记》《御碑亭》《穆柯寨》《借东风》《玉狮坠》《花舫缘》《鸳鸯冢》《十三妹》《文姬归汉》《三堂会审》《春闺梦》《沈云英》《玉宝钏》《赚文娟》《荒山泪》等京剧剧目

1937年3月20日至4月10日,随程剧团在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三堂会审》《碧玉簪》《金锁记》《王宝钏》《监酒令》《荒山泪》《鸿鸾喜》《小妹》《四郎探母》《聂隐娘》《琴挑》《宝莲灯》《春闺梦》《费宫人》《奇双会》等京剧剧目。4月中旬至5月底,随团回北京,加工赴法演出剧目,重点加工了《刺》《断桥》《琴挑》《游园惊梦》《藏舟》等一批昆剧剧目。6月4日,程剧团在新新大戏院首演昆剧《刺虎》,在“分宫”一场中,俞振飞以官生饰崇祯,下场后为程砚秋擪笛

1938年,脱离程砚秋的秋声社。1939年,应汉口旦角演员南铁生之约,在北京吉祥戏院、长安戏院演出《玉堂春》《春秋配》《凤还巢》《十三妹》《龙凤呈祥》《得意缘》《奇双会》《生死恨》《红鬃烈马》等京剧剧目

俞振飞书法作品俞振飞书法作品

1959年3月,由苏雪安执笔改编,俞振飞、言慧珠主演的昆剧《墙头马上》在上海公演,俞振飞在剧中扮演书生裴少俊。5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在上海文化局、剧协上海分会、上海戏剧学校联合举办的讲习班上,表演昆剧《太白醉写》并做专题报告。7月,上海举行各剧种观摩大会串,与言慧珠合演昆剧《写状》《小宴·惊》。9月,应乌兰夫之邀,与言慧珠赴内蒙古演出,打炮戏为昆剧《墙头马上》。10月2日,昆剧《墙头马上》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演出;10月5日,该剧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俞振飞、言慧珠受到刘少奇周恩来贺龙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0月上旬,在北京公演昆剧《游园惊梦》《小宴·惊变》;10月中旬,率团赴天津演出昆剧《墙头马上》和一台折子戏。12月,与言慧珠合著的《访欧散记》出版。12月中旬,由其与梅兰芳主演的昆剧电影《游园惊梦》开拍,在片中扮演柳梦梅

1960年3月至6月,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开办的表演艺术讲习班上,与梅兰芳一起主讲剧目《游园惊梦》和《贩马记》,并示范演出

1961年6月13日至19日,在京昆剧会串演出中,与周信芳合演京剧《打侄上坟》《群英会》,与郑传鉴合演昆剧《八阳》。10月1日至29日,在上海京昆实验剧团的建团公演中,与言慧珠合演《凤还巢》《贩马记》《惊变·埋玉》《太白醉写》《宇宙锋》《妃醉酒》《西施》《玉堂春》《生死恨》等京昆剧目。12月13日至25日,在“江浙沪两一市昆曲观摩演出”中,与言慧珠合演昆剧《贩马记》《太白醉写》。12月18日,作为艺术指导,随上海青年京昆实验剧团赴香港演出,在香港期间,与言慧珠合演了《贩马记》《凤还巢》《让徐州》等剧目

1962年6月7至16日,与言慧珠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昆剧《墙头马上》《贩马记》《牡丹亭》。10月2至25日,参加上海戏校“传”字辈老师与浙江昆剧团的联合演出,演出昆剧《迎像·哭像》《见娘》《太白醉写》《墙头马上》。12月13日至25日,率上海青年实验京昆剧团参加“江浙沪两省一市昆曲观摩演出”,与言慧珠合演《贩马记》《太白醉写》等剧目

1963年1月15日至28日,在中国大戏院,与言慧珠合演《凤还巢》《宇宙锋》《贵妃醉酒》《赠剑》《太白醉写》《贩马记》《西施》等京昆剧目。当年年底,与言慧珠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昆剧电影《墙头马上》。

1964年5月9日,在上海市委为招待叶剑英举办的晚会上,与郑传鉴合演昆剧《八阳》。6月至7月,作为上海演出团的副团长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受到审查,被批斗、抄家。1970年初,被遣送至崇明农场劳动,一场大病,几近送命,此后数年在家中养病

1971年,因为毛泽东主席在病中想看京昆传统折子戏,上海录制一批京昆折子戏电影,俞振飞录制了电影《太白醉写》

1978年2月,上海昆剧团成立,俞振飞任团长;7月8日,在锦江饭店举行的文艺晚会上,与李玉茹、郑传鉴、蔡正仁、刘斌昆合演剧目《贩马记》。1979年1月,在人民大舞台,与童芷苓、刘斌昆合演京剧《金玉奴》

1980年4月15日至19日,在“俞振飞演剧生活十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演出昆剧《太白醉写》;在闭幕式上,与张君秋合演剧目《写状》。5月6日,与张君秋在劳动剧场举行展览演出,表演京剧《春秋配》

1981年1月,在上海电视台录制昆剧《琴挑》《贩马记》片断。3月29日,在天蟾舞台演出全本昆剧《贩马记》,这是其最后一次演全本。8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的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中,与李玉茹合演京剧《奇双会》,与李宝魁合演京剧《三堂会审》。10月,在北京举办的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中,与梅葆玖合演京剧《玉堂春》,与荀令莱合演京剧《金玉奴》。11月1日,昆剧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在苏州举行,俞振飞与郑传鉴合演昆剧《八阳》。11月18日,任上海京剧院院长。11月19日,与童芷苓、刘斌昆合演京剧《金玉奴》

1982年2月,复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5月下旬,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上致贺,并与郑传鉴示范演出昆剧《连环记·小宴》。7月,《振飞曲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8月,在上海举行纪念梅兰芳的演出中,与李玉茹合演剧目《写状》,与沈小梅合演京剧《玉堂春》。9月28日,率上海昆剧团赴西安演出,为西安文艺界表演昆剧《太白醉写》。10月24日,在武汉江夏剧场演出昆剧《太白醉写》。11月18日,率团赴北京汇报演出,11月21日,在人民剧场演出《太白醉写》

1983年10月28日,作为艺术指导随上海昆剧团赴香港参加第八届亚洲艺术节。11月1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昆剧《太白醉写》。11月3日,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作《我与昆曲六十年》演讲

1984年7月,在上海电视台录制《见娘》《八阳》《惊变》等昆剧剧目。11月中旬,致书中央领导,要求制订保护昆曲的政策。12月,赴北京参加纪念程砚秋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与赵荣琛合演京剧《春闺梦》。12月27日,辞去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上海戏曲学校校长等职务,出任上海京剧院名誉院长、上海昆剧团名誉团长、上海戏曲学校名誉校长

1985年5月14日至22日,在上海昆剧团举办的上海昆剧精英展演中,与郑传鉴合演昆剧《八阳》,与卢燕合演昆剧《游园惊梦》。7月,其著作《俞振飞艺术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6年1月,出任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月20日至5月17日,随上海昆剧团赴四川交流演出,在成都和重庆演出了昆剧《八阳》片断。10月23日,应邀参加南北昆剧精英演出,清唱昆剧《八阳》

俞振飞与梅兰芳、梅葆玖合演《断桥》俞振飞与梅兰芳、梅葆玖合演《断桥》

俞振飞所扮演的赵宠、柳梦梅、周瑜等角色,个个性格分明,一改过去昆曲小生中这一行的脂粉气,予人物以高雅、潇洒、倜傥不群的气质,充满了富有意的书卷气。同时,由于他身兼京、昆两种表演艺术,把昆曲中歌和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和京剧的明快、强烈、平易近人的风格结合起来,既采二之长,又不破坏剧种风格的统一,形成了俞派小生的独特风格

唱腔

俞振飞天赋佳嗓,大小嗓运用自如,唱腔旋律丰富,装饰音多,气口掌握好,咬字吐音善于将音韵学原理与昆曲艺术相结合,讲究四声、阴阳以及咬字、轻重、收放、抑扬顿挫,做到了字正腔圆满。行腔灵活生动,审音度势,死腔活作,口唱心应,声情至茂

人物评价

编辑

俞振飞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内心情感极其丰富的艺术家,对在“文革”中的非人遭遇,他以淡然沉稳的心态对待。在长期舞台实践中,他“尊古而不泥古”,非常全面、系统地继承前辈艺术创造的成果,又有新的创造,把京昆小生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集“大俗大雅“于一身,文学修养很高,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热爱生活,关注百姓疾苦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戴平评)

俞振飞为人胸怀坦荡、开朗豁达、淡泊名利,他识大体、顾大局、高境界、宽胸怀,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他生活简朴,待人宽厚平和,平易近人,对学生和颜悦色、慈祥可亲、诲人不倦。他是一个有丰厚知识与艺术,又怀有极大包容心和忍耐心的人 。(上海昆剧团原副团长郑利寅评)

后世纪念

编辑

1994年,上海戏曲界举行“缅怀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逝世一周年专场演出”

2002年8月,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俞振飞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2008年5月18日,上海昆剧团举行了俞振飞铜像揭幕仪式

2011年7月,由上海市文联、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等单位联合承办的“雅韵千秋——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109周年”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