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 编辑

天津所辖地名

小站位于中国天津市东南,临厂减河。以产优质水稻“小站稻著名。19世纪末,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在此编练新军。位于大沽海防与天津城厢中间,系京津屏障,进能挡关,退可纵横,乃历代兵家屯兵及防御之地。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小站

所属地区:天津

方言:海下话

原为:退海之地

地理位置

编辑

民国时期的小站地名邮戳民国时期的小站地名邮戳

小站原为退海之地,《沧县志》在中塘洼条下称它为“下污”,属明代盐场管辖的草荡。清同治九(1870),天津教案发生,英法美三国兵舰集结大沽口,同治帝诏调鸿章的淮军驰赴近畿驻扎。李出任直隶总督,其亲军营——周盛传部盛字军9000人于是由临汾调往天津,于次年在青县马厂驻扎,同时负责修建新城炮台,之后又设防新城(今属塘沽)。为了方便交通,同治十三年(1874),在马厂和新城之间修筑了“马新大”,沿途设立驿站,40里一大站,10里一小站,共设大站4所,小站11所。绪元年(1875),盛字军由马厂移屯水套,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五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此即今日小站地名由来。

著名事件

编辑

天津市津南区的小站镇是清末大兴洋务运动时期,编练新军的近代军事要地,这里促成了中国军队冷热兵器的转换,造就了中国第一支近代陆军

小站镇因小站练兵而兴盛,以小站稻而闻名,在小站历史上走出了17任总理、28位督军。小站练兵博物馆充分展现了中国近代军事沿革,再现了小站稻文化,形成“近代中国看天津,近代天津看小站”新亮点。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日寇未敢进犯小站。1938年8,盘踞在小站的两股土匪武装,大港的窦同和小站的李秀成结成结拜兄弟。一天,窦同义为死去的娘出殡办丧事,日寇闻讯派了一个中队日寇和二百多名伪军前来偷袭,窦同义、李秀成闻讯将其部队埋伏在小站大有桥迎敌。

窦同义曾收容了不少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溃兵,战斗力较强,还有一小炮。待日寇汽车开进伏击圈,窦同义一声下,步枪、小炮一齐开火。那小炮打得很准,一炮就打得一辆汽车燃起大火。他们又向伪军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那二百多名伪军也没有一个愿为日寇卖命的,他们一枪未发掉头就跑,结果只把那一中队日寇扔在了阵地上。

此役,摧毁了日寇七辆汽车,七十多名鬼子,除了侥幸逃走了一人,全被就地歼灭。

日寇为报复,曾把小站焚烧了两次,杀死无辜百姓数十人。

马厂减河记

1937年8月,二十九军维刚旅千余人在洋闸与日寇血战了两天一夜,最后,只有少数人突出重围,大部分健儿都壮烈殉国了。日寇为恐吓抗日军民,强迫民夫将烈士遗体抛入马厂减河。波涛奔腾的马厂减河里漂满了烈士们的遗体,河水都被鲜血染了。

看着那漂漂流来的健儿遗体,小站镇的人,无不掩面失声。就是这些健儿几天前还在镇上打制战刀,还在会馆操场上生龙活的挥刀操练。

由小站商会及士绅出购买芦席,由“公所”(松散的民间帮会)出面召集人打捞掩埋健儿遗体。马厂减河南岸的义地里多出了许多新。这些无名英雄,正如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手书的那条幅所期许“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那一代人凛然不民族精神

日月升沉,人世苍桑。当年那荒草萋萋的义地,早不复存,代之而起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小万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