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编辑

中国外国文学的最高研究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是中国国文学的最研究机构。

科院外文所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机构。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创建于1964,由原属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苏联文学组、东欧文学组、东方文学组和西方文学组及原属中国作家协会的《世界文学编辑部组成。著名诗人学者冯至先生出任首任所长。历任所长还有叶水夫,羽,吴元宝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现任所长程巍,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崔唯航,副所长梁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文名:InstituteofForeignLiterature,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

成立时间:1964年

机构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5号

现任所长:程巍

简称:社科院外文所

机构简介

编辑

冯至冯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具有深厚学术传统的研究机构,冯至、卞之琳李健吾、罗大冈、罗念生戈宝权杨绛等前辈学的学术成就中国文学界和读书影响广泛而深远。他们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方法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四十余年来,通过几代学人共同不懈的努力,外文所已经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迎来了科学的天,研究所人才辈出,成果丰硕,在学科领域内外引起普遍关注,深受重。

卞之琳卞之琳

“十一五期间,外文所在所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承担了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院重大科研项目”及多个“社科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既有基础理和文学经典的研究,又密切关注学科前沿问题与当代世界各国重大的文学现象,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对话和交流,稳步推进学科建设,成果显著,为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积累了宝的学术经验文艺理论研究界和外国文学评论界思潮活跃,观点庞杂,外文所在纷纭多样的文化情势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在引导外国文学研究和评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中央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方针和指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广大学人。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我们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决心以更加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文化传承、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奋斗

机构发展

编辑

外文所建立于1964年924日。是在原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东方、西方、苏联、东欧文学4个研究组和《世界文学》编辑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任所长冯至。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隶属该院,冯至仍任所长,1982年起叶水夫任所长。现任所长张羽,冯至任名誉所长。该所研究员有著名学者潘家洵、卞之琳、罗大冈、罗念生、戈宝权、杨季康等,兼聘研究员有季羡林、田德望、杨宪益、王佐良

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基本方针和任务是以克思列宁主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发展、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历史和经验、 现当代外国文学创作、思潮和流派、外国古典文学创作和理论遗产,并通过研究工作,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外国文学研究人材,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建所以来,已出版论著有:《法国文学史》(上、中册)、《美国文学简史》(上、下册)、《苏联文学史论文集》、《论当代苏联作家》、《罗摩衍那初探》、《论罗曼·罗兰》、《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春泥集》、《裴多菲评传》、《论遗产及其他》、《法国文学论集》等。已出版的料有:《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已出30余种)。此外,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编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等3套丛书已出100余种,其中包括世界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著作和作品

研究所现设有外国文艺理论、东北亚和东南亚文学、南亚和西亚非洲文学、苏联文学、东欧文学、英美文学、中北欧和希腊罗马文学、南欧拉美文学、外国文学现状研究等 9个研究室,《世界文学》(双月刊)、《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和《文艺理论译丛》等 3个编辑部。

文艺理论译丛文艺理论译丛

另外设有科研处、数字信息资料室等科研辅助机构。

研究方向与任务

编辑

社科院外文所的办所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外国文学的理论、历史和现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和评介外国文艺理论、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与作品;编写重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史;翻译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与世界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加强对外国文学的研究,积极吸收外国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优秀成果,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更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人员与机构

编辑

外国文学研究所现在职在编职工87人,离退人员96人。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2人,其中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28人,博士34人,硕士25人,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人才和一支训练有素的编辑队伍。

设英美文学研究室、俄罗斯文学研究室(原苏联文学研究室)、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东方文学研究室和文艺理论研究室,研究范围包括16个语种的文学。

英美文学研究室:研究世界各地用英语原创的文学,以英、美文学为主。 主要研究成果有:《英国小说研究》、《美国现代小说风格》、《欧美新学赏析》、《爱默生和中国》、《英国运动派学》、《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爱玛>中的长者》等。

俄罗斯文学研究室:研究范围为俄罗斯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流派思潮。主要研究成果有集体项目《苏联文学史》、《苏朕文学史论文集》、《苏联文学大事记》,辉凡、张捷的《二十世纪俄语文学史》、石南征的《明日观花》和刘文飞的《阅读普希金》等。

理论研究室: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斯拉夫文论、英美文论,以及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专著:《现实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从阅读到批评—“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理论》、《现代斯拉夫文论引论》、《中西比较诗学新探》、《在熟悉化与陌生化之间》、《修辞立其治》、《文学革命政治》、《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以及集刊《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

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要研究对象为德语文学和中北欧文学。主要研究成果有《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里尔克诗歌之路》、《“时代悲剧”与“初思自由”——<强盗>中反映出的个体与国家》、《从<诗与生活>看霍夫曼斯塔尔的早期诗学》、《可能的文学——罗伯特·穆齐尔的随笔主义》等。

东方文学研究室:研究范围包括日本朝鲜-韩国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波斯)、希伯来(以色列)、阿拉伯和非洲诸国的文学。主要成果有:《印度古典诗学》、《日本战后文学史》、《夏目漱石研究》、《日本当代文学考察》、《大江健三郎作品刍议》、《“白雪”入歌源流考》、《二元神论》、《凤凰再生—伊朗现代新诗研究》、《20世纪印度文学史》、《当代以色列作家研究》、《泰国文学史》、《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研究》、《阿拉伯现代文学中的神秘主义》等。

东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研究方向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法国文学、意大利文学、西班牙葡萄牙文学以及东南欧其他国家和语种的文学。主要成果有:《福楼拜评传》、《论罗曼·罗兰》、《果传》、《法国小说发展史》、《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和《荷马的启示——从命运观到认识论》、《古罗马文学史》、《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荒诞、怪异、离奇:法国荒诞派戏剧研究》和《普鲁斯特评传》)等。

主要科研成果

编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出版了《海明威评传》、《福克纳评传》、《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普鲁斯特评传》、《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美国文学简史》、《苏联文学史》、《20世纪俄语诗史》、《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明日观花·苏联七八十年代小说的形式、风格问题》、《印度古典诗学》、《东方文学史》、《东方现代文学史》、《法国文学史》、《卢梭》、《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20世纪外国文学史》、《法国小说发展史》、《东欧文学史》、等重要论著和《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叶芝抒情诗全集》、《普希金诗集》、《诗学》、《摩诃婆罗多》等译著;编有大型研究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和《马可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这些论著和译著对推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学术交流

编辑

外国文学研究所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和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研究生的培养

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设在外国文学研究所,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4个,现任博士生导师15人,培养博士生40余人。另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点7个,培养硕士生80余人。

刊物

编辑

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世界文学》和《外国文学评论》两个刊物始终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和评论杂志中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文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鲁迅先生创办于30年代的《译文》。众多国内外知名作家、学者担任过该刊主编(如茅盾先生、曹靖华先生、冯至先生等)。该刊主要发翻译的文学作品,实行国际、国内发行,在本学科内外有较大影响。《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于1987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权威性的刊物。

另有《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主要介绍外国文学现状。

《世界文学》《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编辑部:《世界文学》(双月刊) 1953年7月由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创办,茅盾担任首任主编,现任主编为高兴。1964年改由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该刊内容丰富、译文忠实、品位高、文图并茂,长期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特别是在文学创作界和文学爱好者中间有着很好的声誉。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双月刊):我国较早介绍外国文学现状和动态信息的杂志,创刊于1955年,创办初期名为《外国文学资料汇编》, 1975年正式更名为《外国文学动态》,是一本作为内部资料发行的月刊。 1996年起,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译林出版社联合主办,现任主编苏玲。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外国文学评论》是以反映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为宗旨的国家级核心期刊,现任主编为陈众议。刊物面向国内外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高等院校教师、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对外国文学有浓厚兴趣的文学界、文艺界专业人士,重点刊登关于外国古典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论文,关于当代文学思潮、理论流派及重要思想理论家的研究论文,关于中外文学关系、中外作家作品的比较方面的研究论文等,最及时地提供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第一手重要信息。

在文化全面发展繁荣的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全体人员将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