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日记 编辑
《女生日记》是当代作家杨红樱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8月。
该小说以日记形式讲述了六年级女生冉冬阳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过程,及其生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小说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展现冉冬阳等人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并细致地刻画了女生在面临成长时复杂的矛盾心理。
冉冬阳上六年级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她和几个好朋友梅小雅、莫欣儿、小魔女、南柯梦都遇到了许多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青春期的不期而至不仅令她们在一夜之间个头窜高了一大截,更让她们的心灵开始了莫名的躁动与不安。她们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她们渴望的同时又害怕,快乐的同时又常常忧伤。好在班主任罗老师及时地让年少的男孩女孩们在脸红心跳之后,终于明白了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什么,而英气俊朗的数学老师舒昂的到来,更使冉冬阳和她的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了青春的芬芳如花,加上美丽聪慧的米妮老师为女孩们开启了时尚之窗。
女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青春的足音原来是这般令人心动。菁菁校园的生活随着女孩子们的成长变得花一般灿烂无比,做不完的功课、各有特色的老师、可爱风趣的同学还有闯不完的祸、较不完的劲和数不清的感动的回忆。于是,当又一个青春的日子来临时,所有的忧愁伴着清晨的露珠一起消失在温暖的阳光下,冉冬阳和她的同学们挥手告别童年,快乐迎向青春的怀抱。
《女生日记》封面
九月 梅小雅没有来 友情 选择同桌 生活 雄心勃勃 美梦破灭 教师节的礼物 可以赚同学的钱吗 美国来信(一) 钱 爱心与“阴谋” 秋天的感觉 女孩子的秘密 一堂生理卫生课 | 体验艰辛 穿衣服的诀窍 没有分数的试卷 烛光晚餐 偶像 后妈 男子汉的风度 情商和智商 拒绝怜悯 全班受罚 鲁肥肥的妙计 一个玩具,两个故事 | 十一月 美国来信(二) “小龙女”队 特别的生日礼物 说“酷” 听他把话讲完 男生们的恶作剧 那个年代的“酷姐儿” | 十二月 所有人的难题 小魔女的咒语 发芽的青春美丽痘 我的生日,妈妈的受难日 12朵粉红的康乃馨 小丑人:爱你一万年 | 一月 在害怕中长大的女孩 请尊重别人的情感 漂亮女孩 一个可以上天堂的人 发胀的身体 减肥第一天 南方的雪 一个有吸引力的男孩 南茜妹妹 玩具拍卖会 |
二月 寄语卡 期末家长会 意外的惊喜 特别的莫欣儿 男孩子眼中的漂亮女人 伤心的眼泪在飞 祸从天降 大年初一踩气球 在需要我的时候 做了一回小妈妈 都是小能人 从小女孩到少女 思念 | 三月 不想开学 我最不喜欢的男生 关于课外书 精豆豆和他的多动症 春天里不该发生的事 谁是真正的男子汉 无情竞争 不再做乖乖女 | 四月 没有缺点的中队长 一场闹剧 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罗老师病了 装着48颗心的花篮 舒昂老师和米妮老师 第一次穿胸衣 背心裙 | 五月 学会宽容 我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演出成功 在“攻击”的背后 战“痘”族 寻找快乐的理由 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心中有秘密吗? 我们都需要真诚 | 六月 有童心的人不会老 男生和女生之间 美国来信(三) 成长的烦恼 为朋友“两肋插刀” 端午放河灯 桃儿 再见,心爱的日记本 |
杨红樱在访谈中说道,《女生日记》的写作缘起于她的女儿。杨红樱说,当看到身边的女儿即将告别童年,从一个小女孩长大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时,她意识到,这是所有的女孩生命中都会经历的一段非常重要、美丽的阶段,有必要将这段美丽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因此她创作了小说《女生日记》。
冉冬阳:冉冬阳长得并不漂亮,也不是特别聪明。但她善良温柔、善解人意、情感丰富,待人接物亲切自然。为帮助家境困难的梅小雅,她想方设法,不遗余力。莫欣儿为父母感情不和而不知所措,她经常给予安慰。马加的父亲和后妈春节前双双遭遇车祸,为了帮助马加照顾其几个月大的弟弟,冉冬阳放弃了去海南旅游的机会。冉冬阳还是个孝顺的女孩,她十二岁生日,想到的不是向爸爸妈妈索要礼物,而是千辛万苦地买了十二枝康乃馨送给妈妈。
梅小雅:冉冬阳的朋友,她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但她拒绝别人的怜悯,勇敢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在跟她交往的日子里,冉冬阳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坚强。
莫欣儿:冉冬阳的朋友。为挽救父母的婚姻,她努力地去做人见人爱的乖乖女,一直在担惊受怕中长大。但她父母最后还是分手了,为此她的学习成绩曾一度急剧下降。幸亏冉冬阳及罗老师多次开导她,她不安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
小魔女:小魔女本名刘杨惠子,是班上最时髦的女生,狂热的追星族。她的口头禅是“酷毙了!”“帅呆了!”
吴缅:吴缅是个具有男子汉品质的人。他有见解,有责任心,有冒险精神。他具有创造力和幽默感,他善于摆弄电脑和做奥林匹克数学题。父母离异后,他选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常以男子汉的身份照顾妈妈。每当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慷慨相助。
舒昂:数学老师舒昂一表人才,生性幽默,成为众多学生心中的偶像。数学单元测试,他不打分数,只打等级。因为打等级,同学们考试时压力不那么大,反而有利于大家考出好成绩。
作品主题
《女生日记》着重关注的便是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小说开篇便讲述了身体开始发育的小学六年级女生因感到害羞而由不自在开始向不自信的心态发展,女主角冉东阳在妈妈的引导下,穿上了特制的胸衣,并重新挺直背走路。还有因为对生理现象缺乏了解,南柯梦在月经初潮时害怕并羞怯大哭,并招来男生的不理解。班主任罗老师通过给全班上生理卫生课,不仅引导女生,也引导男生正确地去看待女生来月经的生理现象。女生不再为此感到羞耻,并且为了自己渐渐长大成人而感到成长的喜悦。杨红樱还在小说中通过冉东阳的妈妈给女儿的一封信,向女生读者传授对付经期烦躁心情的诀窍。这些针对青春期实在的问题提出的实在的建议,在小说中通过日记、信件、故事等多种形式生动地传达给读者,读者不仅爱看,并且能从中获得实在的成长经验与知识。这样的成长书写,关注当下、关注内心,能够起到最切实的教育和引导意义。
杨红樱在《女生日记》中,通过故事里的孩子们充满善意的举动,来引导读者向真善美、向高尚的品质发展。小说中,在罗老师的劝导下,莫欣儿最终理解、宽宥了父母的离异,并且打破“乖乖女”的束缚,开始做真实的自己。在马加因父亲与继母出车祸住院,只能独自照顾年幼的弟弟马达时,班级里多名同学向他伸出援手,似乎蓦然在特殊事件的冲击下变得更加成熟,共同担负起照顾小婴儿的职责。冉东阳将自己的压岁钱全数用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好友梅小雅,这些都属于成长的标志,而且这是一种向善的成长,杨红樱将人性的种子撒入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以同情、关爱、友善这些高尚的品质照耀他们的前进道路。
杨红樱自身有做过小学教师的经历,在小说中便大胆地反映了当代的儿童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即站在孩子们那边。在《女生日记》中,女主角冉东阳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女生。在冉东阳班里颇受学生喜爱的数学老师因“不给考试成绩打分,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少”而被部分家长质疑,并有可能被学校调走的情况下,班里的同学为了留住老师积极采取对策,主张让校长“也听听我们学生的心声”。杨红樱还在小说中通过冉东阳与其父母的对话,表达出“减轻学生的负担,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的观点。这几段并不复杂的情节,反映出当代随着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学校及家长愈加过度看重成绩与作业,因而不断加重学生的压力,让“减负”运动难以进行,使得学生的心声被彻底埋没。而杨红樱则始终坚守“教育应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童年教育理念,完全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以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并替他们发出内心的诉求。
艺术特色
杨红樱在《女生日记》中采用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相比,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有其独特性,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看待人与事,不进入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这一点,增加了作品中人物不可揣摩的神秘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在《女生日记》中,在冉冬阳看来,好朋友莫欣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天放学后,她爸爸就开车来接她,并且她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得最好,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令人羡慕。可在“一个玩具,两个故事”中,通过“我”的观察,莫欣儿的话有些怪:“冬阳,我很羡慕你,你是那么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像我,我已经没有了我自己……”莫欣儿的话使“我”感到震惊,虽不太理解她话里的意思,但能感觉莫欣儿并不像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开心。“我整天过得提心吊胆,”莫欣儿接着说道,“无论做什么,我必须做得最好,为的是让爸爸妈妈对我不失望。”“我”对莫欣儿的话不能理解,这样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一方面符合读者富于幻想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2002年8月,《女生日记》在中国台湾推出繁体中文版。2002年12月,获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2003年5月,首次登上中国开卷畅销书榜。2003年12月,获2003年中国优秀畅销书奖。2004年2月,部分章节被选入小学语文实验教材。2004年5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女生日记》被选为国际儿童电影节开幕式放映的电影。2004年5月,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颁布的的“给未成年人的100种好书”。2006年8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女生日记》在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播出。
2019年,《女生日记》创下印刷上百次、总销量突破五百万册的出版记录。
《文艺报》:《女生日记》采用了直抵孩子内心深处的日记体形式,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冉冬阳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生理、心理微妙的变化,把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闪烁着平等、博爱、个性发展的人道主义光辉。杨红樱站在人性的角度,深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空间,营造着美丽而又诗意的少女成长世界,用文字唤醒了女孩最初的生命意识。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ISBN | 版本说明 |
---|---|---|---|
2000年08月 | 7-5063-1702-8 | 第一版 | |
2006年11月 | 7-5063-3732-0 | 第二版 | |
2012年07月 | 978-7-5339-3439-2 | ||
2016年06月 | 明天出版社 | 978-7-5332-8850-1 | 典藏版 |
2019年08月 | 作家出版社 | 978-7-5212-0554-1 | 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