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编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SHANGHA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于195811,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

1958年11月,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建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及主管所属及主管学会、协会、研究会19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7家,基金会7家,会员27.6万余人,团体会员逾1.5万个;全上海市有16家区科协、32家园区科协、127家企业科协和校科协。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外文名:SHANGHAI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

简称:上海市科协·SAST

创办时间:1958年11月

办学性质:会团体

学校特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现任领导:主席:陈赛娟、党组书记兴发

地址:上海市浦区南昌47号

会员日:12月15日

历史沿革

编辑

1958年11月,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建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断活动。

197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重新恢复活动。

1980年5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大会召开。

19849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1988年1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1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1996年10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2001年10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2003年1月17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七届六次常委会议召开。

2005年12月1日至2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召开了所属事(企)业单位人事干部会议。

2006年9月1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1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2007年11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召开八届五次常委会议。

2013年2月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会在科学会堂举行。

组织体系

编辑

机构设置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和它选举产生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机构。

  • 代表大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召集。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审议和批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制定和修改上海市科协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细则;

    四、选举产生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 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常务委员会召集。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会委员;

    三、审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年度工作报告;

    四、决定授予荣誉职务、荣誉称号;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组织会员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区、县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团体会员。市级学会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市级学会和基层组织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基层组织规定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务和权利。

  • 团体会员的义务和权利

    1、团体会员的义务

    遵守协会章程,执行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和决定,开展符合协会章程规定的各项活动;

    2、团体会员的权利

    推选代表参加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参加科学技术协会的活动,对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并进行监督。

  • 市级学会

    市级学会是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 区、县科学技术协会

    区、县科学技术协会由区、县级学会,企业、科技园区科学技术协会,社区、乡镇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基层组织组成。

    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

    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及主管所属及主管学会、协会、研究会19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7家,基金会7家,会员27.6万余人,团体会员逾1.5万个;全上海市有16家区科协、32家园区科协、127家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

    业务

  • 业务范围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推动自主创新。

    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四、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创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五、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有关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

    六、表彰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

    七、开展科学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积极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

    八、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中国以国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九、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十、兴办符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十一、对授权管理的市级学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履行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职责

  • 经费来源:

    一、 财政拨款;

    二、 捐赠;

    三、 资助;

    四、 会费;

    五、 企事业收入;

    六、 其他收入。

  • 建设成就

    编辑

    活动交流

  • 院士圆桌会议

    院士圆桌会议始创于2000年,每年举办一次,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议,截至2016年11月有来自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近260名院士参加,已成为院士们发表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建议和意见的学术交流平台,一个高层次、有亮点、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平台和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立足上海、辐射全中国、面向国际的思想交锋平台和高端智库平台。

  • 学术年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创办于2003年,旨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为推动上海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17年9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已举行十五届。

  • 《科汇观点》学术沙龙

    《科汇观点》学术沙龙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文汇报》社联合创办,旨在通过帮助社会了解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人士共同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向社会公众解释热点科技问题,传播创新理念、激发科学思想、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 长三角科技论坛

    2017年10月12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主办的第十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在上海杨浦区举行,论坛围绕“促进长三角科技协同和成果转化”的主题,由皖苏浙沪三省一市学会合作组织了20个分论坛,内容涉及了产业技术、生命科学、城市建设、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以及管理科学等方面。

    国际合作

  • 第四届欧洲论坛

    2012年11月16日至25日,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岭副秘书长为团长的市科协代表团一行六人赴奥地利参加由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主办,奥中科技交流协会承办的第四届欧洲论坛。随后,代表团赴匈牙利与匈牙利罗兰大学劳德诺蒂·克洛什(Radnóti Miklós)附属中学和匈牙利国家人才支持委员会进行了交流。

  • 热那亚科技节

    2011年10月17日至26日,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智勇为团长的市科协代表团一行六人访问了格罗宁根大学科学商店和乌特列支大学科学商店,参加了热那亚科技节,该次出访旨在进一步加强与热那亚科技节在科普展览与科学诠释者培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与荷兰科技团体的合作关系,拓展市科协对外交流网络。

  • 人才培养

    编辑
  • 奖项设置

    1、上海市科技精英

    上海市科技精英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当选的上海市科技精英及提名奖获得者分别不超过10名。

    凡在上海市注册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年龄在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并在上海工作满1年的中国公民,均可被推荐参加评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历届上海市科技精英(不含提名奖获得者)不再作为上海市科技精英候选人推荐对象。

    截至2017年4月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已开展十五届。

    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每两年一届。从第七届起,对科技人才按照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和企业创新类进行分类评选,每类青年科技英才不超过10名,总计不超过30名。

    凡在上海市注册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并在上海工作满1年的中国公民,均可被推荐参加评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历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不再作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候选人推荐对象。

    截至2016年4月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已开展八届。

    3、飞翔计划

    “上海市科协资助青年科技人才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飞翔计划”(简称“飞翔计划”)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该计划接受中国国(境)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捐款。

    “飞翔计划”专门资助上海青年科技人才出中国国(境)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所需的来往交通费用(仅限于上海至会议所在城市必要且合理的交通费,不含市内交通)。原则上每年资助20人。

    4、晨计划

    “上海市科协资助青年科技人才出版科技著作晨光计划”(简称“晨光计划”)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协办,该计划接受中国国(境)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捐款。

    “晨光计划”专门资助上海青年科技人才出版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首部原创性学术或科普著作。原则上每年资助10人,每人资助一种著作1500册的出版费用(每人资助额不超过10万元)。

  •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 会徽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统一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由古天象仪、航天器、齿轮、麦穗、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称组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带。

  • 标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标识图案为双面拓扑图形,造型富于变化,富有动感。

    舞动的丝带寓意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象征科协组织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宣传推广科协标识,旨在通过大众传播给公众留下简明直观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大幅度提升所代表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精神文化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海市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倡导科学道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 社团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职务\单位

    主席

    陈赛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

    副主席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丁晓东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沪区党委书记

    孙颖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沈余生

    中国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陈平

    上海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

    金东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秦文波

    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顾祥林

    同济大学副校长

    徐学敏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徐建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蒋昌俊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蔡友铭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党组书记

    马兴发

    --------------

    驻会副主席

    鸣、梁兆正、陈丽

    --------------

    历任领导

    届次

    任职时间

    职务

    姓名

    第一届

    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

    委员会主席

    刘季平

    1959年4月至1978年3月

    委员会代主席

    舒文

    1978年3月至1980年5月

    委员会主席

    苏步青

    第二届

    1980年5月至1984年9月

    委员会主席

    李国豪

    第三届

    1984年9月至1988年10月

    委员会主席

    谢希德

    第四届

    1988年10月至1992年11月

    委员会主席

    翁史烈

    第五届

    1992年11月至1996年10月

    委员会主席

    杨福家

    第六届

    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

    委员会主席

    叶叔华

    第七届

    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

    委员会主席

    沈文庆

    第八届

    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

    委员会主席

    第九届

    2011年11月至2018年9月

    委员会主席

    陈凯先

    来源

    所获荣誉

    编辑

    2021年1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被中国科协授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1月,入选科协系统新媒体科学传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