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体文学 编辑
多以为其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至于被称为宫体诗人的萧纲、萧绎等人,也写过不少清丽可读之作,至于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篇。宫体诗在历史上共延续了近一百年之久——诗歌发展的主流。宫体诗流行于三个短命的王朝,陈后主隋炀帝——宫体诗是亡国之音。
宫体诗文学,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对女性的审美关照,同对器物的审美关照的心理是一样的。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慢。在描写女性的诗歌当中,绝大部分是将目光停留在女性上的生活圈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以及器物等方面。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词藻、对偶、声律。
1、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
2、宫体诗发展了吴哥西曲的艺术形式,继承了永明体。在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梁书·徐摛传》称徐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3、伴随着宫体诗的畸型的繁荣,却是诗歌理论上的一次解放。比如萧纲力主“言情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
1、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
2、一种有特定内容和风格的宫廷文学。
萧纲“诗癖”:“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新变其实就是宫体诗。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七年。其幕府——刘孝仪、刘孝威等人入幕。其文学集团已自然形成。宫体诗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宫体诗中有少数作品表现宫中淫荡的生活、咏物之作在宫体诗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宫体诗另一位代表徐擒,今存诗歌仅五首,风格与萧纲一致。齐梁时期文学集团的创作活动,方式大体一致。从现存诗歌来看,应制、应教、同题、共赋、相互唱和的作品居多,争胜斗艳、色彩浓重。迎合帝王口味,文学集团内部创作少有真正性情之作。创作方式湮没个性色彩-难以产生大诗人。东晋南迁、汉族政权、偏安江左、纵情声色、文学创作、浮艳辞句、空虚放荡、萧纲在蕃、徐□庾肩吾、推波助澜、宫体诗派。萧纲描写女性声容情态《咏内人昼眠》、《咏舞》、《美人晨妆》属之也。
庾信——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廷,与徐陵任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逃江陵、佐梁元帝、使西魏,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倾慕南方文学,庾信久负盛名,被强迫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如此至老。有《庾子山集》。庾信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多为宫体性质。羁留北朝,诗赋怀念故国乡土。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庾信在梁时所作大多毁于战乱,留存很少,其中《奉和泛江》、《奉和山池》等。具宫体气息六言诗《舞媚娘》概作于南朝: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