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编辑
童话里有一架天梯,要去多高多远都可以,只要向上爬即刻,但是,一步步向上的时候,下面的梯级就四处散落,换言之,只可往上,没有回头。
年轻时听见这部天梯的故事只觉可笑,噫,只要往高处之路不绝,有甚麼坏?
现在回想,不禁恻然,呵,没有回头路。
吃
吃是有仪态的,就算在家吃饭,家长也时常说:吃饭时不要看书、不得说话、咀嚼勿发声响,还有,小孩不可第一下箸等等。
西方因食具繁多,更加麻烦,参加宴会,每道菜如何处置,都有一定规矩。
是不是那么重要呢,见仁见智,世界充满苦难,上亿人正在天天捱饿,你我若坚持肉割不正不食,似乎有点过份。
不用太认真,大致上不失礼已经足够,这个传闻特别可爱,据说当今皇太后有次与朝中大臣晚宴,某无意把面包撕碎蘸汤来吃,太后见到,温言劝道:“不可这样,在我们处不要紧,你到富贵人家作客,人家会笑你。”
吃饱已经不容易,仪态稍有不足,大抵亦值得原谅,麦记之受普罗大众欢迎,乃因入得门来,众生平等,统统用手。
曾读酒店食物管理,知道有十四道菜宴会,吃到第七道,要上一客雪葩甜冰醒一醒胃口,再继续下去,同学们都觉得是受罪。
怪不得北方人斥责人曰:你敢情是吃撑了。
花钱
你可喜欢花钱?谁都喜欢吧,最主要的是,花钱的时候有人服侍,也就是说,想赚钱的人,得娱乐我们。
小至到时装店买一件衣服,只要用手指一指,立刻有知情识趣的售货员满面笑容前来招呼,殷勤地替人客穿上新装,赞叹曰:“看,多适合您”,“真漂亮”,“您身段保持得太好”,且莫理是真情抑或假意,多么满足!
真享受是不是,衣柜里是否少这件衣服根本无关重要。
相反地,我们都讨厌赚钱,因为那个时候,轮到你我去讨好服侍人了。
我的宗旨是这样的;赚钱的时候,辛苦点无所谓,花钱之际,则希望获得最佳待遇,消费场所,若对我不客气,则永不回头。
推人及己,写专栏赚稿费,怎么可以日日斥责读者水准低落,控诉伊们统是一群盲姆,专看媚俗之作?天呀,那是写作人的顾客啊,开门做生意,怎么可以痛骂客人?
只有不收稿费,才能说稿件并非商品,否则,决不可对顾客无理。
希尔达
英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第一个名字叫玛嘉烈,中间名字叫希尔达。当年,不喜欢她的政敌,私底下都叫她Hilda,这个名字比较中产,似工农兵阶级。那样称呼,当然含有贬义,不怀好意。
一个女子,做到首相,十多年来在大选中从未输过,普遍受到人民爱戴,有铁娘子之称,日理万机,刚健婀娜,可是敌人一句希尔达就想把她一笔勾销。
还有更刻薄的评语跟着来呢。
当年她入主唐宁街十号,又有人讥讽说:“下铺上住,异常适合希尔达。”原来撒切尔夫人少年时父亲开爿小店,他们一家就住在楼上。
把这种微不足道的细节取出搬弄嘲笑,叫人震惊,我们这些普通人,似乎对闲言闲语,更加应该一笑置之。
读撒夫人传记有顿悟:该做什么就努力尽心做妥,做完功课便去玩耍,切勿理会闲言闲语。
当然也不可介意评论是否公平,因为最终传记与历史属于希尔达:那个一边带大孪生儿,一边读法律的中产阶级女儿,她终于成为大不列颠的第一个女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