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旅 编辑

画家王增弘创作的油画作品

天堂之旅》是著名画家中国当代著名的独立学者王增弘2007在云南大理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起初保存在部队荣誉室,后转移至部队史馆,在一次搬迁中遗失。

据说后来被一名私人收藏家价购得,然而这位收藏家所购作品是真品还是赝品则无人知晓。该作品早期翻拍的图片,国家双核心期刊《政工导刊》2009年5期报王增弘的专版中有刊登过,后期战旗报媒体也报道过。该画作是王增弘22岁时创作的油画作品。学术专家评价,这件作品不仅反映了云南某部队重走长征路进藏勘察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王增弘个人绘画风格形成期的典型代作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天堂之旅

油画作者:王增弘

创作年代:2007年

作品体裁:油画

油画作者

编辑

王增弘,字一心,笔名易白,1986年425日生于广东揭阳,移居汕头,祖籍普宁;幼学四书五经、唐宋词,涉略琴棋书画,2005年12月参军入伍,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京、云南、四川等地参加工作,发表大量文学美术音乐而作品而闻名,2013年12月退役,现居深圳;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独立学者。

政工导刊-2009年5期-专版-王增弘诗画作品选政工导刊-2009年5期-专版-王增弘诗画作品选

《天堂之旅》是著名画家、中国当代著名的独立学者王增弘2007年在云南大理某基层部队创作的油画作品,专家认为该作品不仅借鉴了达芬奇、梵高、毕加索、莫奈等绘画大师的技法,还融入了八大山人的中国画元素,一位油画学者放大作品图片,赏析局部的时候,发现该作品还采用了19世纪以前欧洲传统的绘画技法“透明画法

透明画法是最古的绘画技法,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它是19世纪以前欧洲传统的绘画技法。

透明画法主要是进行色彩罩染,使两种颜色通过视觉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它与物理调和派生的第三种颜色虽有相同的色相,但视觉效果不一样,前者更为深沉,具有珠宝般的泽。

油画名作《天堂之旅》油画名作《天堂之旅》

在运用透明画法的作画过程中,一幅画的素描关系是在不使用颜色的情况下完成的。所谓不使用颜色,指的是以单色高调的形式将构图与物象的体积感确定下来。然后,将颜色以透明的稀薄色或上光色添加上去。

专家评价,这件作品不仅反映了云南某部队重走长征路进西藏,同时也是王增弘个人绘画风格形成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题画诗歌

编辑

《天堂之旅》原作上还附有王增弘以现代诗歌手法创作的同名题画诗《天堂之旅》,王增弘通过油画颜料,以小楷书法将诗题写在油画上。2007年8月,该题画诗曾脱离画作单独以诗歌体裁的形式,参加由解放军报中国军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军魂颂》大型系列征文活动,荣获优秀;诗歌被单独收录在《军魂颂》合辑中,先后被《政工导刊》、全军政工网等大媒体转发,后期收录在王增弘2010年出版诗集心界》言志诗篇中,题画诗《天堂之旅》内容如下:

天堂之旅(局部图)天堂之旅(局部图)

那片蓝 纯洁而真诚的染着每一个人

像一块透明的蓝丝 绒裹着五千余条

曾用生命书写壮歌的灵魂

一朵经过洗礼的白云飘来

不,飘来的应该是一种升腾的精神

在天堂用双眸传神一种天职予

世界屋脊上的金珠玛

天边边,有一种守卫安宁的万丈豪情

把生死极限的金色阶梯

当作一次神的天堂之旅,挺进!

创作背景

编辑

油画《天堂之旅》局部油画《天堂之旅》局部

2007年,王增弘在云南某野战部队基层服役,由于当时很多基层连队的文书都肩负绘制连队墙报、板报的工作任务,但是很多文书能写不会画,于此同时也有很多面临退伍的老兵希望能学习有一技之长,为退伍之后谋条后路。但是王增弘和部队领导商量后,决定在基层部队创办兵之源艺术创作室,并开辟了军营书画培训班,为部队培养文艺骨干。王增弘白天参加军事训练,晚上和周末为官兵授课。

当时,正逢王增弘所在的部队担负徒步重走长征路,进藏勘察的艰巨任务,王增弘根据军事记者拍摄的摄影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提炼,分多次打草稿,在授课之余,分多次创作,完成了这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