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The 6th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类奖项。
该届茅盾文学奖共有156部作品参评,有26部作品入围终评。最终熊召政的《张居正》、张洁的《无字》、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和宗璞的《东藏记》获得该奖。
书目名称 | 出版日期 | ||
---|---|---|---|
《采桑子》 | 叶广芩 | 1999.10 | |
《歇马山庄》 | 孙惠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1 |
《历史的天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4 | |
《怀念狼》 | 作家出版社 | 2000.6 | |
《中国1957》 | 尤凤伟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01.1 |
《大浴女》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01.1 | |
《大漠祭》 | 雪漠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01.1 |
《英雄时代》 | 柳建伟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1.3 |
《檀香刑》 | 2001.3 | ||
《东藏记》 | 宗璞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1.4 |
《白银谷》 | 成一 | 作家出版社 | 2001.9 |
《西去的骑手》 | 红柯 | 2002.1 | |
《音乐会》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2002.1 | |
《无字》 | 2002.1 | ||
《花腔》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1 | |
《楚河汉界》 | 马晓丽 | 2002.3 | |
《绝对权力》 | 周梅森 | 作家出版社 | 2002.4 |
《抒情年代》 | 潘婧 | 作家出版社 | 2002.4 |
《银城故事》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2.5 | |
《远去的驿站》 | 张一弓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2.5 |
《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 懿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7 |
《大江沉重》 | 吕雷赵洪 | 作家出版社 | 2002.8 |
《天高地厚》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02.10 | |
《解密》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002.10 | |
《乡谣》 | 黄国荣 | 作家出版社 | 2002.10 |
《张居正》 | 熊召政 | 2002.11 |
在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年度(1999至2002年)之前出版的四部作品均未进入终评名单,主要是不少评委认为评奖年度外的作品再度被遴选参评,会在实际上给评奖带来某种混乱。 评奖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一结果并不涉及对这四部作品的评价 。
读者意见成为该届奖项的终评参考。读者在入围终评的名单发布后,可将意见邮寄至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由其收集、整理后,反馈给评委会以供参考 。
2003年11月14日,新浪网抢先披露了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名单(23部)。2004年2月20日,《新民晚报》发文称此前媒体披露的入围名单是虚假新闻 。2005年01月25日,中国作家协会正式发布入围终评名单 。
事先被看好的莫言的《檀香刑》名落孙山,同时落榜的还有红柯的《西去的骑手》、李洱的《花腔》,这三部在读者中反响很高的长篇小说均无缘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至少证明了该届茅盾文学奖的特色:它的的确确是个专家奖,与大众的口味无关。
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五部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前的中国文学,正昂首阔步、整齐划一地走在回归中国文学传统的康庄大道上。无论是叙述一代贤相宫廷斗争的历史小说《张居正》,还是场面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天空》,它们的共同点,一则是篇幅足够长,二则皆是时代最强音的反映。而宗璞的《东藏记》可以说是对《红楼梦》的惟妙惟肖的继承与发扬。该届茅盾文学奖大力彰显、弘扬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回归,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可以起到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的功效,既是一剂强心针,又是十全大补丸 。(《南方都市报》评)
该届获奖的五部长篇小说,从内容和视角看,都比过去更为丰富和成熟。柳建伟长达50万字的小说《英雄时代》生动描绘了各个阶层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展现了多元变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的时代特点。其对正在展开的社会矛盾的捕捉、思考及概括能力令人赞叹。熊召政的历史小说《张居正》共4部150万字,该作品对古代官制等典章制度之熟悉,其语言功夫之纯熟,笔下社会生活之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张洁的《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的坎坷人生,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东藏记》是女作家宗璞的长篇小说,它继续《南渡记》的故事,又可独立成篇。小说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弗之一家和师生们在国破家亡、居无定所的情况下的生活,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