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终风 编辑

《诗经》作品
邶风·终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此诗写一位妇被丈夫玩弄嘲后又被遗弃的遭遇达了这位妇女对丈夫既恨又爱的复杂心理。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以自然界的狂风大作和天气阴晦,来比喻主人公丈夫脾气的狂荡暴戾、喜怒无常,十分形象生动。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邶风·终风

作品别名:终风

作者无名氏

创作代:周代

作品出处:《诗经》

文学体裁:四言诗

作品原文

编辑

邶风·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译文

编辑

句注释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终:终日,一说既。

⑵暴:急骤,猛烈。

⑶顾:回头看。

⑷谑(xuè):戏耍,调戏。浪:放荡。敖:傲慢,放纵。

⑸中心:心中。是悼:“悼是”的倒装。悼,哀伤,惊恐。

⑹霾(mái):阴霾。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

⑺惠:顺。

⑻莫往莫来:不往来。

⑼悠悠:思念的样子。

⑽曀(yì):阴云密布有风。

⑾不日:不见太阳。有:同“又”。

⑿寤:着。言:助词。寐:睡着。

⒀嚏(tì):打喷嚏。民间有“打喷嚏,有人想”的谚语。

⒁曀曀:天阴暗貌。

⒂虺(huǐ):形容雷声滚滚。

⒃怀:心思萦绕。

白话译文

风儿整天价猛吹又多狂暴,他有时冲我回头只笑一笑,全是调戏放荡嘲讽又傲,让我心内深感悲伤更寂寥。

风儿整日价狂吹呀罩,他是否愿意痛快回家来哟?这个负心人不来也不往啊,让我空思念呀悠悠又遥遥。

风儿整日价吹呀天色阴沉,前天阴沉沉没几天又发昏。一梦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为你我伤风感冒思念殷勤。

风凄凄呀天昏地暗阴沉沉,雷声远远地传来约约隐隐。梦乡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我总是不能排谴倍感伤心。

创作背景

编辑

关于《邶风·终风》的背景,《毛诗序》说:“《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诗集传》说:“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写一位妇女被丈夫玩弄嘲笑、遗弃的遭遇,当出自民间歌谣,与庄姜无关

作品鉴赏

编辑

整体赏析

《邶风·终风》全诗共四章,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

第一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谑浪笑敖”,《鲁诗》曰:“谑,戏谑也。浪,意萌也。笑,心乐也。敖,意舒也。”连用四个动词来摹写男方的纵情粗暴,立意于当时的欢娱。“中心是悼”,是女方担心将来的被弃,着意于将来的忧惧。

第二章承“悼”来写女子被弃后的心情。“惠然肯来”,疑惑语气中不无女子的盼望;“莫往莫来”,肯定回答中尽是女子的绝望。“悠悠我思”转出二层情思,在结构上也转出下面二章。

第三、四章表现“思”的程度之深。“寤言不寐”,是直接来写,“愿言则嚏”“愿言则怀”则是女子设想男子是否想她,是曲折来写。而归结到男子,又与第一章写男子欢娱照应。全诗结构自然而有法度。

此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雷声隐隐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言虽其狂暴如此,然亦有顾我而笑之时,但出于戏慢之意,而无爱之诚,则又使我不敢言,而心独伤之耳!盖庄公暴慢无常,而庄姜正静自守,所以忤其意而不见答也。”

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

清末陈继揆《读风臆补》:“顾我则笑,顾亦犹之不顾耳。真人辄唤奈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