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

吉林省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

吉林科学院(社科联)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全省唯一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理学习、教育培训的阵地和摇篮, 是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历史较悠久、学科较齐全、科研力量较雄厚的科研单位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位于:吉林省

性质: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

学者忧民丁枫

现任领导

编辑

党组书记、院长:王颖

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静波

党组成员、副院长 :郭连强

副院长:史守林

副院长:丁晓燕

硬件设施

编辑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具有占地总面积5000平方图书馆,总藏书达103,025种,460,466册。其中古籍线装书14,913种,150,000册(善本381种,5,946册);外文报刊68种,17,766册线。馆藏书类齐全,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学术价值。特别是建国前及五、六十年出版的文史哲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基本完备,有一批珍的文献料,如:《爱新觉罗宗谱》、《近代史资料丛编》、《古今图书集成》等。有关东北历史与文化的藏书也较为丰富,已具备相当规模与水准,其中东北史研究名家—金‘黻’先生日记手稿为本馆珍藏。有中国经济、东北亚经济、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东北文献、朝鲜史、日本史等8个学科文献收藏达到了研究水平。期刊中的珍贵报刊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前苏联1912创刊号起的《真理报》等,还收藏一批贵重影印精装报刊《盛京时报》、《申报》、伪《满洲国政府公报》等。满铁资料馆收藏了大量的满铁资料,且60%是日本、美国等馆藏所没有的,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具有较完备的科研硬件设施,具有带空调、灯照明的教室、小会议室、中会议室和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能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性会议。

软件设施

编辑

科研力量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现有人员301人,其中科研人员及科辅导人员175人,行政人员118人. 在学术梯队上,形成了一批中青结合、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在我省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的专家队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研究员44人,副研究员73人;享受国家及省级特殊津贴21人;省管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12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在学科建设上,依照2002年9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统计,重组后的院(会)拥有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28个。有14个研究所,代管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与外国及台湾有合作科研机构4个,即满铁资料馆、中韩文化馆。我们与长理工大学联合申办了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等4个硕士点。自2003年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致力于学科建设,致力于科研结构调整,将科研重心从以基础研究为主转向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也注重保持传统学科优势和发展地方特色。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现已形成三大研究中心,即吉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问题研究中心、东北亚问题研究中心,形成了具有吉林省社科院(社科联)特色的科研优势。

著名

津贴学者

钟忧民 丁枫 宁继福解学念丰 李治亭 杨昭全 王慎荣 张秉楠邴 正

社科院刊物《现代交际》社科院刊物《现代交际》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具有学科全面的学术宣传阵地。有二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社会科学战线》和《经济纵横》,一个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普及刊物现代交际》;另外还发行两个内部期刊,以学术交流为宗旨的《东北亚研究》、以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学习动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干部学习》;用于院内外信息交流的内部通讯《吉林社科报》。其中,《社会科学战线》是国内学术界历经十年浩劫之后最早面世的学术性刊物,2002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二届期刊评选中,被评为国家社科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在同类刊物中名列第8位。《经济纵横》被评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在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中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两个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单位改革

2001年在全国我们率先完成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四个单位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科联、吉林省经团联和吉林省委讲师团合并重组,整合了省内的社会科学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改革重组后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紧紧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级领导部门交给的科研任务,为吉林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