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山区 编辑
铜山区,古称彭城郡,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部与萧县、丰县、沛县毗邻。截至2021年底,铜山区面积191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22万人。
铜山区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古有“五省通衢”之誉,今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通汇流”之便。 铜山区内的徐州高新区为苏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区内有楚河、悬水湖、吕梁山风景区、拔剑泉、彭祖故里、楚王山汉墓群、千佛洞、徐州娇山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裕、李昪、李煜、张昭等历史名人。是徐州的工商业、科技创新、对外贸易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
2021年,铜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1.1亿元,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财政总收入8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亿元。2022年,铜山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6位。
中文名:铜山区
外文名:TongshanDistrict
别名:彭城郡、彭城县
行政区划代码:32031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苏省徐州市
地理位置:环抱徐州市区
面积:1911.7km²
下辖地区:10个街道,18个镇,徐州高新区
政府驻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府前路1号
电话区号:0516
邮政编码:2211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2.22万(2021)
著名景点:微山湖、楚河、月半湾度假村、吕梁山风景区、悬水湖、彭祖故里等
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
火车站:徐州站、徐州东站
车牌代码:苏C
地区生产总值:1281.1亿元(2021年)
铜山历史悠久,尧封颛顼后裔篯铿(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距今4000余年。
大彭氏国历经夏代,至商末为商所灭,纣王封其臣崇侯虎改建为崇国。周代在此建吕国。
春秋时,吕亡于宋,为宋彭城邑,即为称彭城之始。
周简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楚、郑伐宋,占领彭城,封鱼石于彭城。次年,鲁、晋围彭城,诛鱼石,彭城复归宋。
民国初年(1911年),废府留县,铜山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1914年)江苏省5道,徐海道尹公署驻铜山县,辖铜山等12县。民国17年废徐海道,铜山等8县直隶江苏省。民国20年,设徐州行政督察区,治铜山县。民国22年,江苏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原徐属8县除宿迁外,均划归第十二行政区,行政区督察专员由铜山县长兼摄。民国27年5月徐州沦陷后,铜山境内有国民党铜山县政权,日伪铜山县政权和抗日民主县政权,三方政权并存。1939年2月19日,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宣布将铜山县九区中的第一区(约今徐州市鼓楼、泉山、云龙区)析置徐州市,第一任徐州市市长是张伯英之族叔张云生。从此徐州市第一次独立于铜山县而成为与县级政权平行的地方政权,不同于市管县。1948年12月1日,铜山解放,境内有铜山、邳睢、萧宿铜、铜北4个县的建置和徐州市郊区。
1949年4月,铜山县划归徐州市所辖,隶山东省。建国后,铜北县隶山东省台枣专区,1950年5月台枣专署撤销后,隶滕县专区。
1952年5月,铜山县撤销。
1953年4月,撤销铜北、华山、邳睢3县,以铜北县为基础恢复铜山县建置,归隶江苏省徐州专区。
1960年5月,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领导。
1962年6月25日,铜山县复归隶徐州专区。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徐州专区撤销,铜山县隶属徐州市。
2010年,铜山县改为铜山区。
区划沿革
1993年,徐州进行区划调整,将铜山县的大吴、青山泉等七镇划归贾汪区管辖。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铜山县潘塘镇划归徐州市云龙区管辖。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铜山县大庙镇、大黄山镇划归徐州市鼓楼区管辖。
2010年9月28号,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徐州市九里区、江苏省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将原九里区的义安、利国、张集、垞城、电厂、张双楼、三河尖、拾屯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铜山区管辖。
2014年,为加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市政府将铜山区徐庄镇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2018年4月,铜山区成立沿湖街道办事处。
2021年3月,经江苏省政府同意将铜山区拾屯街道划归鼓楼区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1月,铜山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铜山街道、新区街道、三堡街道、利国街道、张集街道、垞城街道、电厂街道、张双楼街道、三河尖街道、沿湖街道。18个镇:张集镇、棠张镇、房村镇、伊庄镇、大许镇、单集镇、汉王镇、大彭镇、刘集镇、郑集镇、黄集镇、何桥镇、茅村镇、柳泉镇、马坡镇、利国镇、柳新镇、徐庄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高新区。
铜山区有321个村(居)委会,其中村委会293个,居民委员会28个。 政府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府前路。
铜山新区
位置境域
铜山,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处东经116°43′—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总面积1911.7平方千米。
地貌
铜山区,西北、东南系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田园平整。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是沂蒙山区南缘的剥蚀残丘。京杭大运河横贯北部,废黄河自西北而东南穿越区境,构成“三片平原三片山、黄河故道一高滩”的地貌特征。
铜山区内西北片、东片以及东南片为平原,东南片废黄河堤下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向东缓倾,地面高程(以废黄河基面为水准零点)30~28左右,地面坡降万分之一。西北和东片平原地面高程39~27左右,地面坡降自西向东八千分之一左右。
废黄河高滩是历史上黄河泛滥而成。地势高而平坦,高出两岸地面5~7米,自西北向东南,地面高程45~35米,地降七千分之一。滩面4~10公里。
铜山区境内有700余座山头,分布于东北、西南和东南三片。山丘海拔高程在50~200米之间,平均坡度小于9度,属鲁中南剥蚀山丘的南缘。其特点是:山头孤立成片,山体矮小,低山缓丘,高低不平,不成山脉,山基线高程一般为50米。
气候
铜山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与低丘陵相间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铜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2283小时,平均降水量868.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10天。
在中国气候图集上,属南温带的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性质。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量较为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9℃,1月最冷,月均气温-0.4℃;7月最热,月均气温26.8℃。
春季(3~5月)以冷、干、多风天气为主,后春回暖快。
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
水文
动物资源
2015年,铜山区有野生动物300余种,珍贵动物资源有水貂、黄鼠狼、野鸭、狗獾、土鳖、铜山蝎、水蛭等。
植物资源
2015年,铜山区境内植物有130余科、320余属,计600余种。珍贵植物资源有软籽石榴、玫瑰花、山楂、韭黄等。
矿藏资源
铜山区自古“地产坚金”,2015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煤、铁、铜、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大理石、粘土等21种,其中,煤炭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石灰岩储量25亿吨;白云岩储量5亿吨;耐火粘土储量12亿吨。
截止2021年末,铜山区常住人口112.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
综述
2021年,铜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8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37.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537.1亿元,增长10.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9%。
2021年,铜山区财政总收入完成89.7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1亿元,增长16.3%。
2021年,铜山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57元,增长10.0%,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19元。
2022年,铜山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6位。
铜山区
第一产业
2021年,铜山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10.6亿元,增长4.4%;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达4.4亿元,增长6.2%。
第二产业
2021年,铜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2亿元,增长3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0亿元,增长18.0%。从主导产业产值看,新型冶金增长80.4%,高于全区产值增幅46.9个百分点,火力发电增长37.2%,安全产业增长30.7%,汽车制造增长16.9%,徐工配套增长11.7%,高端装备增长10.2%,食品生产增长9.0%,钢结构增长3.5%,八大主导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
第三产业
2018年,铜山区第三产业增加值482.2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
2021年,铜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5.4亿元,增长19.8%。限额以上单位按行业划分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86.4亿元,同比增长41.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08.3亿元,同比增长24.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6亿元,同比增长20.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7.4亿元,同比增长29.5%。
对外贸易
2021年,铜山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43亿元,增长8.3%,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29亿元,增长9.3%。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16亿美元,增长22.2%。
2021年末,铜山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4.1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8.5亿元,增长16.4%。
公路
铜山区境内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较高,四条高速公路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和四条国道: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徐州—西峡)纵横交织,七条市县一级公路和镇村公路网畅通无阻。2021年末,铜山区公路总里程2000.816公里(不含高速),其中:一级公路 223.313公里,二级公路227.849公里、三级公路163.767公里,四级公路1385.887公里。
铁路
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大铁路干线在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
水运
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斜贯铜山区东西,有货运码头55个,15条航线最大通航能力达1000吨级。
航空
铜山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20余条航线。
文化事业
2021年,铜山区拥有文化馆(站)21个,公共图书馆(室)藏书33.25万册。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台节目频道达215套,高清82套,标清133套;联网入户终端总数8.6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5.1% ;架设光缆总长度达5408.01公里。全年完成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和保护利用设施工程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修复馆藏文物167件(套)。
体育事业
2021年,铜山区等级运动员439人,其中二级运动员51名,三级运动员368名;全区一级以上裁判33名,二级裁判79名,三级裁判80名。全区晨练点、广场达1182多个,健身点1300多个。
教育事业
2021年末,铜山区拥有普通中学41所,其中:初级中学34所,高级中学7所;本年招生29797人,其中初中招生21217人,高中招生8580人;在校学生79102人,其中初中60575人,高中18527人。职业中学2所,本年招生职业高中5104人,在校学生10402人。小学126所,本年招收学生16058人,在校学生111556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5%,在园幼儿数42725人。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文化路1号 |
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 徐州市铜山区彭祖路6号 |
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海棠路58号 |
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文明路1号 |
徐州市铜山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学苑路2号 |
徐州市铜山区夹河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 |
徐州市铜山区茅村中学 | 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 |
科技事业
2021年,铜山区专利授权数6313件,有效发明4096件。全面加强与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积极打造以徐州高新区、大学路科技走廊、科技创新谷、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一区一廊一谷一院”创新格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284家,累计新增国家级孵化器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省级众创空间14家,引进双创人才、团队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高新区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铜山区内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医疗卫生
2021年末,铜山区卫生系统卫生机构529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129张,卫生技术人员7533人。
铜山,古称“大彭氏国”,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
2018年,铜山区共接待游客4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9%。
截至2015年末,铜山区有名胜古迹8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茅村镇的北洞山汉墓凿山而筑地下宫殿500余平方米,其气势之宏大,结构之精巧,布局之奇特为全国罕见。茅村汉画像石墓等出土的汉画像石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被列为“江苏文物三宝”。山水风景优美,有吕梁生态旅游风景区、微山湖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区、伊庄天凤湖风景区和圣人窝自然保护区;生动有趣的生态农业观光,有张集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台上草莓旅游观光生态园;还有汉王北望红色旅游区,维维集团工业观光旅游景区等众多旅游资源。
截至2014年,铜山区共有10个景区(点)获批省级以上旅游品牌,已拥有张伯英艺术馆、无名山公园、悬水湖景区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月亮湾农业观光园、郡岭庄园、刘集农业生态园等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8家,楚河景区、城市规划展示馆、张竹坡故里等国家2A级旅游景区5家,汉王峰景生态园、台上草莓园、铜山托龙山庄等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8家,维维集团2014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景点名称 | 景点简介 | 景点图片 |
---|---|---|
楚河风景区 | 楚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东起北京路,西至嵩山路,长约2.1公里,占地面积113.9公顷,是铜山城区着力重点打造的两大景观轴之一。 |
|
徐州月亮湾生态园 | 位于铜山区汉王镇虎腰村附近,在徐州市西部,距离市中心12公里,云龙湖7公里,距离拔剑泉2公里,交通便捷;该选址依山傍水,玉带河在山前环绕分流而过,形成月牙形状,故以月亮湾命名。 | 徐州月亮湾生态园 |
无名山公园 | 无名山公园位于铜山新区行政区东侧,长江路南,衡山路西,占地280亩。北侧是铜山新区比较大型的居民小区康乐园,东侧则是正在建设的南洋国际居住区。 | 浅水映亭 |
微山湖生态旅游区 | 位于徐州市北部20公里铜山区境内,主要范围在徐州微山湖湖西湿地保护区内,沿湖滩涂60公里长,宽1-2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 |
|
吕梁山风景区 | 位于徐州主城区东南20余公里处,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10公里,面积186.22平方公里。区内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山林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9.5%。区内湖泊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有古庙、遗址、古碑刻等。另外,区内还有丰富的“吕梁奇石”资源。 | 玉带河 |
彭祖故里 | 位于铜山大彭镇大彭村。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景点。东配殿立有观音神像。庙门前60米处有传说彭祖亲手所挖的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彭祖井一直是大彭村人世代饮水之源。庙的东北角有彭祖墓和残碑一块。 | 彭祖故里 |
玉带河观光带旅游区 | 属云龙风景旅游区的一部分,位于徐州市区的西南侧,铜山汉王新城的南侧,紧邻云龙湖。京福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环路从规划区内穿过,交通条件优越。 | 玉带河 |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 位于汉王镇北望村,该址由三座古民居组成,又称“郝家大院”。总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筑一百余间,房屋现存60多间,旧址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学家确认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是徐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 |
|
楚王山汉墓群 | 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北麓,紧靠310国道。楚王山汉墓群现存四座硕大的封土堆,自西向东分别编为1至4号墓,1号墓刘交墓位于楚王山西峰北脚下,依山为陵,“凿山为藏”,座西朝东,气势宏大,其东南面与楚王山的主峰相连,浑然一体,对周围形势有高屋建瓴之势。 |
|
圣人窝自然保护区 | 圣坐落在铜山徐庄镇东南部,与伊庄镇吕梁一带接壤。东南丘陵山区主要山头有风冠山、大黑山、大寨山、大山、狄山等60多个。相传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住过该村,因此村名叫圣人窝。孔子离开圣人窝后,率领弟子来到吕梁讲学,留下很多传说和古迹。 |
|
台上古文化遗址 | 位于铜山三堡镇西南台上村。该遗址呈长方形封土堆,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5米,高2.5米,遗址中先后发现大量兽骨、鹿角、石器等遗物。 |
|
明代五进大院 | 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西南坡,相传为明朝丞相王彦玲所建,大院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建筑大都以青砖、石墙、小瓦为材料,风格独特,气魄壮观,实为少见。 |
|
蔡丘古文化遗址 | 位于铜山茅村镇大蔡丘村南。蔡丘古文化遗址呈方形土堆,南北长45米,东西宽40米,高6米。建国前后出土有融、陶片、骨器、石器、蚌壳、鹿角、铜镞及汉砖瓦片等遗物,有大量的红烧土,窑壁草拌泥涂抹层仍可辩。据遗物证实,顶部为汉代遗址,下部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 蔡丘古文化遗址 |
丘湾古文化遗址 | 位于铜山茅村镇檀山村东,东西两山之间的平地上。丘湾古文化遗址南北长75米,东西宽60米,建国前后出土有绳纹陶片、空心融、三足器腿、蚌壳、鹿角、石斧等器物。陶质系细泥加沙,色呈红、黑、绿。 | 丘湾古文化遗址 |
燕桥 | 位于铜山三堡镇董山头村。燕桥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1年)。桥身呈扇形,青条石砌成,石缝系以铁汁浇灌。桥下3层水域,有石龙,石龟,石鸭。 |
|
千佛洞 | 位于铜山大彭祖楚王的南坡,紧靠311国道。千佛古洞建于汉代,系在天然岩洞基础上雕凿而成,寺院悬砌于峭壁悬崖之间。 |
|
桓魋石墓室 | 位于铜山茅村镇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桓魋石墓室是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之墓,该墓依山凿成斜坡式墓道,墓道两壁有较多的石刻,且多为元明之际凿刻而成。 |
|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 | 座落在铜山茅村镇洞山村,和徐州市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北面紧靠茅村汉画像石墓,西邻九里区龟山汉墓,东靠津浦铁路和104国道,南侧京杭运河自西向东缓缓流过。 |
|
古唐槐 | 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西坡。楚王山古槐传说之于唐代.树干围长4.5米.主干高4余米.加树枝高达10多米.树冠覆盖40余平方米。 |
|
茅村汉画像石墓 | 位于铜山茅村镇凤凰山东麓。茅村镇紧靠104国道,市区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交通便利,相邻景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洞山汉墓。 |
|
张伯英艺术馆 | 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护区西麓,占地120余亩,晚清风格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包括陈列室、展览室、书画室、艺术碑廊、藏书楼等。馆区分为张伯英艺术馆、民俗收藏馆和彭城书画院三个部分。 |
|
拔剑泉 | 位于汉王镇丁塘山下镇政府附近,汉王镇东北部紧靠徐州市区,东部与铜山新区相接,西部和南部与安徽萧县接壤。景区东北部5公里处有徐州云龙湖,拔剑泉也是云龙湖水的源头;北部有大彭镇楚王山汉墓群、千佛寺以及彭祖文化遗迹,东部有省级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 |
|
张竹坡故里 | 建于汉王拔剑泉西侧,紫金山东侧的缓坡上。故里依山傍水,占地五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皋鹤草堂、《金瓶梅》研究史馆、竹坡书院、牌坊及依据他评点的《金瓶梅》书中的场景,建有西门府和后花园等。 |
|
崔泉 | 位于三堡镇驻地东1.5公里,女娥山东麓,茅草庄境内。1970年至1972年,当时公社两次组织几百民工对崔泉进行开挖整修,在距地面5公尺处,发现泉山石壁上有五十公分见方的两个大字“崔泉”,共在此挖土石方一万5千多方,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又在四周修了围墙、石板护坡,修了一座翻水站。 |
|
崔泉山庄遗址 | 三堡镇驻地东1.5公里,占地约二亩左右,仅残留些砖、瓦石块而已。 |
|
任山馆农民起义遗址 | 任山(银山)或北山,在徐州南三堡镇西部,台上村北1公里处,是古代通往江淮的必经之道。 |
|
彭城鱼丸 | 岳喜明石刻 | 樊哙犬鼋宴 |
项羽鸿门宴 | 司保良玻雕 | 八仙过海闹罗汉 |
蒸菜 | 陈兴民面塑 | 释家菜 |
羊角蜜 | 冬桃 | 捆香蹄 |
蜜三刀 | 小孩酥 | 徐州把子肉 |
东坡回赠肉 | 松柏鱼米 | |
饣它汤 | 椒子酱 | |
煎饼 | 羊方藏鱼 | |
地锅鸡 | 姜橘椒鱼羹 | |
烙馍 | 道家菜 | |
地锅贴饼 |
|
年份 | 所获荣誉 |
2022年 |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
2021年 | 2021年12月2日,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 |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 |
2021年赛迪百强区 | |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 |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 |
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六批) | |
2020年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
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 |
中国工业百强区 | |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47位 | |
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 |
2019年 |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全国百强区 ;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区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8名。 | |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
2018年 |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9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8位 |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 |
2017年 |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0位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1位 ;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
2016年 |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1位 |
2015年 |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3位 |
2014年 |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4位 |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 |
2014年7月,铜山区郑集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 |
2014年2月,铜山区入围2013中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百强榜单 | |
2013年 | 2013年12月,铜山区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区) |
2013年8月,铜山区棠张镇、三堡镇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镇”称号 | |
2013年8月,铜山区三堡镇徐村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 |
2013年2月,铜山区荣膺省“植树造林先进县” | |
2013年1月,铜山区获批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县(市、区) | |
2012年 | 2012年12月,铜山区荣膺铜山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
2012年10月,铜山区获铜山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 |
2012年8月,徐州高新区成为苏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 |
2012年7月,铜山区获“铜山国农村保险示范县”称号 | |
2012年2月,铜山区被评为2011年度铜山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 | |
2011年 | 2011年8月,铜山区位列铜山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53位 |
2011年7月,铜山区成为铜山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 |
2011年7月,“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区)”排行榜,铜山区跃居第14位 | |
2011年6月,铜山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铜山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 |
2011年6月,高新区获201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前十强 | |
2011年5月,铜山区入选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居14位 | |
2011年4月,铜山区获“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奖”一等奖 | |
2010年 | 2010年8月,铜山区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2010年8月,铜山县荣获铜山国“百强县”第66位 | |
2010年7月,铜山县久久科技园荣获“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 |
2010年7月,铜山县获评“铜山国生态文明先进县” | |
2010年4月,铜山县被授予“铜山国阳光体育先进县”。 | |
2010年4月,铜山县荣获“中国产业百强县(市、区)”,位列第62位。 | |
2009年 | 2009年12月,铜山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示范县”。 |
2009年10月,铜山县荣获“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位列第90位; | |
2009年10月,铜山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位列第27位。 | |
2009年10月,铜山县荣获“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 |
2009年10月,铜山县荣获“中国蔬菜之乡”称号。 | |
2009年7月,铜山县荣获第九届“铜山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位居第78位,比上届提升8位。 | |
2009年7月,铜山经济开发区荣获“中国十大和谐民生开发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 | |
2009年7月,铜山县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是徐州市唯一申报的县。 | |
2009年5月,铜山县荣获“第一批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 | |
2008年 | 2008年11月,铜山县荣获“铜山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
2008年11月,铜山县居“铜山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7位。 | |
2008年7月6日,铜山县位居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86位,排名比上届提升了7个位次,同时也是徐州市唯一入榜县(市)。 | |
2008年1月,铜山县荣获铜山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