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之佛 编辑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
中文名:陈之佛
别名: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余姚
逝世日期:1962年1月15日
毕业院校:杭州甲种工业学校
职业:现代美术教育家、画家
简介
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962年1月15日卒于江苏南京。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染织科机织专业,后留校教图案课 。1918年留学日本,学习图案,次年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1923年回国后从事工艺美术教育,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中央大学(49年改为南京大学 )艺术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兼图案科主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科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中国杂志》编委 。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造型生动、准确,色彩清丽、典雅,画风清新、冷逸。后期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1931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讲授图案、美术理论和美术史,先后出版《图案ABC》《图案构成法》《中国陶瓷图案概观》《西洋美术概论》等书,许多著述均为中国美术界出版史上的首创。主编有《中国工艺美术史》,著有《表号图案》《图案教材》《艺术人体解剖学》《西洋美术概论》等,出版有《陈之佛画集》《陈之佛画选》等。十五岁入学县锦堂学校农科预备班,二十岁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教,编写了第一本图案讲义。
二十二岁考取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官费生,有作品在日参展获奖。
二十八岁学成归国,创办上海图案馆,同时受聘上海东方艺专图案科主任,并为《东方杂志》等书刊担任装帧设计工作。
三十二岁南下广州任市立美专图案科主任,首开国内图案作品展之先河。
两年后返沪任上海美专图案系教授,三十五岁赴宁执教中央大学艺术系之图案、色彩学、艺术人体解剖学及美术史,开课著述,颇多建树。 1935年有感于五代、两宋以来写实花鸟的盛衰之变,立志重振斯艺,专心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抗战内迁,举办花鸟画个展于重庆,为世人瞩目。
一度出任国立艺专校长之职。胜利后随中央大学复回南京,代理艺术系主任,受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兼美术组专员。
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开设染织、装潢二科,教学著述,成绩斐然。
曾随团出访波兰、匈牙利,介绍中国美术,参加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设计布置。
抗战爆发后,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内迁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2年陈之佛出任校长,二年操劳而病倒不得不辞职返回中大。陈之佛在中央大学执教的岁月最长,原中央大学七个院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师范学院改为南京师范学院,其中艺术系改设南京艺术学院,并由陈之佛担任副院长。1956年他60岁时出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又应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兼副院长。1961年,陈之佛应中国邮电之邀,根据他的画作设计"丹顶鹤"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并应文化部之邀,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1962年初,当编撰告一段落,回南京休假,终因操劳过度,突然脑溢血急救无效,于1月15日病逝,享年66岁。
观、写、摹、读四字诀,是陈之佛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陈之佛工笔花鸟创作,无论在构图上、线条上、设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尤其他对色彩的运用,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精华,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让人有百看不厌的舒畅感,被视为当代中国十大名家。1983年精选陈之佛、傅抱石、潘天寿、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每人十幅杰作,远赴欧、美巡回展出,轰动一时。
陈之佛是近代中国艺坛与美术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生前对美术教育的奉献、身后对艺坛遗留的风范,都让我们大家敬佩。他不仅是中国图案画的拓荒者,也是提升、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导师,付出毕生心血,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领域里创造了奇迹,赢得了"南陈北于"的美誉,巨幅工笔花鸟《松龄鹤寿》,已由苏州刺绣研究所将它绣成双面绣,布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里。
"文革"期间,陈之佛的遗作与收藏被护送到南京博物院地窖保险库保存,不仅种下南京博物院和陈之佛家属连绵不断的关联,也为全世界喜爱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人们保留下珍贵的艺术品。至今陈之佛的遗作一直没离开过南京博物院。
履历
2012年8月24日,陈之佛书画作品捐赠暨“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设立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陈之佛后人将珍存的《雪雁》《飞雪迎春》《梅花鹦鹉》《睡鹊》等13幅陈之佛遗作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并向国博基金会捐款100万元设立“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用于奖励我国优秀中青年艺术史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陈之佛是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先驱,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之一。他的花鸟画继承了宋、元以来工笔画优秀传统,将西画方法与图案规律融会贯通,形成了既有民族传统又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作为艺术教育家的陈之佛桃李满天下,为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诞辰110周年
2006年9月30日,刘海粟、陈之佛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召开。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同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同志,省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同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杨承志同志,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同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画家邵大箴同志,陈之佛学生代表、著名画家喻继高同志以及刘海粟先生的女儿刘蟾同志、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同志等出席会议。
会后,省长梁保华同志专程赶至江苏省美术馆,与其它领导及嘉宾一道参加“刘海粟、陈之佛绘画作品展”的剪彩,并观看了画展。
2006年3月16日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南京艺术学院前院长刘海粟先生诞辰110周年;9月14日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先驱者、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南京艺术学院前副院长陈之佛先生诞辰110周年。值此之际举行并召开一系列纪念活动,对缅怀两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和卓越的艺术大师有着特殊而又深远的意义。
作为近代著名的工笔画画家,陈之佛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工艺图案家,所以,他对于作品的色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实践。在他的作品中有的颜色相当浓艳,却把握得当,像这幅作品中对山石与桃花的处理,能够做到艳而不俗,重而不滞,给人的感觉依旧是明净柔和、格调高古,有着富丽堂皇之美,没有丝毫的“火气”与“匠气”。有些地方的颜色又很淡,但是淡而不薄,比如那几只浅颜色的鸽子,依旧是滋味隽永,空灵蕴籍。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与传统绘画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应该属于“新工笔画”的范畴。他精心研究临摹过黄荃、徐熙、崔白等人的大量作品,熟悉各派的技法特点,对于传统绘画有着扎实的功力,又不一味地继承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与发展。加之他早年曾留学日本,谙熟西方绘画中解剖、透视、色彩等知识,就使他的作品呈现着兼融中西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