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皮鲁送你100条命 编辑
书名:皮皮鲁送你100条命
别名:皮皮鲁儿童安全百科、送你100条命
作者:郑渊洁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1日
页数:143页
定价:59.60(两册)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539170152
皮皮鲁 :一听就是男孩。他学习成绩不高,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正义勇敢,身上有故事。
鲁西西: 皮皮鲁的孪生妹妹,比起她令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哥哥来,她是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优等生,乖巧懂事,认真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她和皮皮鲁一样心地善良,聪明勇敢,她的故事一点也不比皮皮鲁逊色。
袁猎猎:一个神通广大的病菌。详看《皮皮鲁与袁猎猎》《皮皮鲁与419宗罪》《皮皮鲁与452宗罪》(郑渊洁没写完)。
舒克:开飞机的舒克。详看《舒克贝塔传》。
贝塔:开坦克的贝塔。详看《舒克贝塔传》。
郑渊洁:本书作者。
郑亚旗:本书改编者。(郑渊洁儿子)
这部作品是20世纪九十年代,郑渊洁给他的儿子郑亚旗用童话手法编写的一部安全自救家庭教材,名为《再送你100条命》。其含义是,作为父亲的郑渊洁送给了儿子一次生命,通过《再送你100条命》这部家庭教材,再送给了儿子郑亚旗100条命。郑亚旗长大后,创建了儿童社交网站Z星球,郑渊洁将《再送你100条命》改编重写后更名为《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融入Z星球,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能够拥有安全常识,平安一生。
郑渊洁在新书《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里教给小孩子们的“保命100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每一句都要是有用的”。此书一出版即受到追捧。不过有家长也表示,“100条”里有的说得比较绝对,其实就是在教孩子不要太相信别人,还有的则显得有点“小残酷”。
提防过度
上海读者许女士日前对记者说起一件让她担忧的事:某日,许女士读小学4年级的儿子突然问妈妈“家里存折放在哪里,上面有多少钱”。见母亲很不解,儿子振振有词地说:“郑渊洁说了,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必须知道家里钱存在哪家银行,以防父母双亡。”这正是郑渊洁在《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里的一条告诫。尽管觉得郑渊洁言之有理,但当许女士看到儿子面无表情地谈论“父母双亡”的问题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对一个10来岁的小孩子讲“父母双亡”,许女士总觉得有些“小残酷”。她于是找《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来看,发现里面还有教孩子“严防祸从口出”(第4条命),强调“沉默不光是金,沉默还是命”的内容。而在“第8条命”中,郑渊洁还告诫孩子“不要相信别人给你开的书目,千万不能被动阅读。所谓被动阅读,就是别人强迫你看某本书,比如教科书”。“这不等于让孩子唯唯诺诺,又不听老师的话吗?”在许女士看来,郑渊洁一些观点固然有理,但有些却说得绝对了。
至于郑渊洁告诫孩子,为防下毒,不喝别人的水;即便自带水杯,水杯也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等等,一些家长也表示,这等于让孩子放弃信任,过度提防,也会让孩子过早地告别纯真。
过于现实
事实上,有关郑渊洁童话的“成人化”倾向,2012年之后年引起了不少讨论。而围绕《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几乎所有的议论基本还是郑渊洁对于孩子的告诫是否“过于现实”。
对于童话“现不现实”的问题,郑渊洁一向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对记者表示,“我的绝大部分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场景,在这一点上我的童话很像小说。我觉得好的作品不应该分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看。”
郑渊洁也不认为自己的作品会把孩子教坏,反而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强的,他们所有的毛病都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要想孩子不学坏,大人把毛病改了就成了。我老说,教育孩子,闭上你的嘴,迈开你的腿,扎扎实实地走你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