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昂 编辑
里昂(Lyon),法国东南部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罗讷省(Rhône,69省)省会,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产业是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73名。
中文名:里昂
外文名:Lyon
别名:外省首都,欧洲丝绸之都
行政区类别:大区首府、省会(Préfecture)
所属地区:罗讷省
地理位置:法国东南部,隆河畔
面积:47.95km²
下辖地区:为大区和罗纳省首府,下辖:9个市辖区和若干城镇
政府驻地:placedelaComédie
电话区号:(+33)0472
邮政编码:69000
气候条件:带有大陆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52.52万(2018年)
著名景点:白莱果广场
机场:里昂圣埃克絮佩里机场
火车站:里昂帕丢站、里昂佩拉什站等
车牌代码:69
方言:法语
居民名称:Lyonnais
所属国家:法国
早期
里昂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的形成可溯源至前6世纪。因其位于两条河流(索恩河和罗讷河)交汇处的地理位置,水上运输方便,为里昂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里昂西部的富维耶山高卢城遗址的发掘信息,部分历史学家推断,里昂可能为当时高卢人(Gaulois)的首府,其人口数量甚至可能一度超过20万 。前43年,恺撒的代表吕西·姆那提尤斯·普朗库(Lucius Munatius Plancus)占领了里昂,建立了卢格杜努姆(Lugdunum),这也是现代里昂城市的前身 。但由于战乱,此后近1000年间里昂的地位不断衰落 ,直到中世纪中期才逐渐恢复。
中世纪
470-534年间,里昂曾为勃艮第王国(Royaume de Bourgogne)的都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里昂乃成为了中法兰克王国一部分。一直至14世纪,里昂才开始由法兰西王国控制。11世纪,伴随着罗讷-索恩河航道的开辟,里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商业集市,主要包括商品包括东方丝绸、香料、珠宝以及食品等。13世纪,里昂成为了成为欧洲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 。14世纪,里昂行省(Lyonnais)成立,里昂成为这一地区的法定行政中心。15-16世纪,纺织、皮革、印刷、金属加工等工业发展。随着文艺复兴,意大利商人影响力传到法国,里昂经济在15世纪后期,开始有明显的增长。当国际银行从阿姆斯特丹移到热那亚时,里昂更成为法国的银行中心。文艺复兴期间,里昂的丝绸贸易发展迅速 。工业革命以来
18世纪开始,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市区人口数量达到了10万。法国大革命期间里昂一度被革命军大肆破坏,逾2000人被处死。直至拿破仑上台后,才展开了一系列的重建工作。1790年3月4日,里昂行省被撤销,新建立了罗讷-卢瓦尔省,省会为里昂。1793年,罗讷-卢瓦尔省被拆分为罗讷省和卢瓦尔省,罗讷省省会依旧为里昂,而卢瓦尔省省会则为圣艾蒂安。此后,里昂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划及其省会地位再未发生变化。工业革命时期,里昂地区发展迅速,成为铁路交通和金融中心,丝织业兴盛。以后又逐渐发展化工、机器制造、电机、人造纤维、染料等部门。经济繁荣,人口大增,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口已接近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昂是纳粹德国的占领地,一直到大战结束后才光复。20世纪30年代以来,里昂郊区扩展迅速,维勒班(Villeurbanne)、韦尼雪(Vénissieux)等重要卫星城镇开始大规模发展,并逐渐与里昂市区连为一体。里昂郊区人口从1941年的15万左右,增加到1975年的70万,而同一时期的里昂市区人口则略有减少。1956年,法国成立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划——大区(Région),里昂成为了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该大区共包括7个省,总人口为363万(1954年数据)。1969年,包括里昂在内共有56个市镇建立了“里昂城市共同体”。1998年12月5日,里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文遗产城市 。20世纪末,里昂在工商、交通和科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其城市圈内的人口已达127万,成为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都市区和经济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也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5年,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与相邻的奥弗涅大区合并,成立新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里昂仍为首府。同时,原有的里昂地区被撤销,新建立了里昂大都会,其总人口达到了133万 。里昂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综述
里昂(北纬45.75度,东经4.84度),位于法国东南部,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中部和罗讷省的东南部 。以里昂的正东方向,顺时针与其接壤的地区(Arrondissement)及所属省份编号依次为 :
维也纳地区(Vienne),38省
索恩河畔自由城地区(Villefranche-sur-Saône),69省
布雷斯地区布尔格地区(Bourg-en-Bresse),01省
地形
里昂位于法国中央高原(Massif Central)、东布平原(Dombes)和下多芬内平原(Bas-Dauphiné)的交汇处,地形较为多样 。市区内大致被罗讷河和索恩河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山地,起伏明显,平均海拔在250米左右,最高处超过了300米;中部为“老里昂”(Vieux Lyon),位于两河之间,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地形平坦,海拔在170米左右,是里昂的历史文化街区;东部则为里昂平原(Plaine de Lyon),地形平坦,地势较为开阔,适合于城市开发和建设。水文
里昂位于罗讷河(La Rhône)两岸,该河的第一大支流索恩河(La Saône)在里昂市区南部注入,两河的平均宽度均超过了100米,且水量充沛,适合航运。
气候
从纬度分布和海陆位置来看,里昂大致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由于其四周地形相对封闭,来自地中海的气流可向北沿罗讷河河谷长驱而入影响这一地区,同时也可能受到来自东北的大陆气流控制,故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又带有大陆性和地中海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夏季温暖,冬季较为寒冷,偶有极端气温出现;日照充足;降水量夏季略多于冬季,但总体较为平均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最低均温
里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城市 ,在15世纪时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丝织品产地之一,17世纪曾一度成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今,它是一座大学城、工业城。在群山环抱中的里昂老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 在罗讷河和索恩河的交汇下,里昂呈现出独特的“两水三岸”的格局,其市区根据大致可分为三个旅游地理单元,从西往东依次为:富维耶山、里昂老城和里昂东部。 富维耶山富维耶山(Fourvière),又译弗合耶山 ,位于里昂市区西侧,罗讷河西岸,其平均海拔相对于里昂老城区高出了100米左右,被称为“祈福山”,在山顶可俯瞰里昂市区全貌。 富维耶圣母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富维耶圣母堂位于里昂市区西侧 ,高耸于富维耶山丘,常被视为里昂标志,可利用登山缆车抵达,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修建于1872-1896年,它的外表采用了罗马和拜占庭风格,窗花、马赛克和装饰十分华丽,内部的镶嵌画和壁画精美绝伦。外观由拜占庭和中世纪风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装饰,玻璃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花纹,内有精美的镶嵌画和壁画。右边相连的圣母礼拜堂塔顶上,玛利亚塑像亭亭玉立,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站在教堂左侧的平台上,可俯瞰里昂全城的景色。 富维耶金属塔(Tour métallique de Fourvière) 富维耶金属塔是里昂这座城山上的一个现代化金属塔,和埃菲尔铁塔有些相似,它修建于1893年(仅比埃菲尔铁塔晚4年),主要用于发送电视信号。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Musé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 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位于富维耶山上,依山势而建 。这里展出了罗纳河谷考古发现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约公元前700年的四轮战车残骸以及许多华丽的镶嵌艺术品。入口处设在五楼,每经一朝代,便下一层楼。一路蜿蜒下来,便走过了历史的长河。镇馆之宝是1528年发现的克劳狄青铜板,上面铭刻着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说。还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品,例如战车车轮或青铜海神塑像。从窗户望出去是两座罗马露天剧场,恰似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于罗马时代。两千年前的里昂即以这一大一小两座剧场为中心,周围有城墙围绕,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气吞山河的凯撒大帝就是以这里作为征服高卢的基地。附近街道已无当时的景况,只能在罗马剧场遗迹上缅怀过去的光荣。博物馆南边是始建于公元前15年的罗马剧场和小剧场。 里昂老城商业交易所是里昂最精美的历史建筑之一,修建于1856-1860年 。1862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命令下里昂市中心的小巷由主干道代替,而交易所也于同期正式投入使用。里昂的商会总部、里昂地区经济发展署等市政机构就设在这里。 圣布吕诺教堂(Église Saint-Bruno des Chartreux) 位于里昂老城北部,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也是一座巴罗克风格的教堂,建于16世纪末法国反宗教改革及天主教复兴时期,它是当时此地新建和扩建和一大批宗教建筑之一。 圣尼济耶教堂(Église Saint-Nizier) 圣尼济耶教堂得名于6世纪的里昂主教圣尼济耶,它的原址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座罗马时代的神庙。第28任主教圣尼济耶曾见证圣迹,他的遗骨吸引了众多教徒和信众瞻仰 。 圣让首席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Jean) 巴布岛位于里昂北郊的索恩河中,名称由原来的拉丁语名称巴巴拉岛(insula barbara)演变而来,由于历史上距离里昂老城较远,故而又被称为“野岛”(Île sauvage) 。岛上有座建于罗马时代的圣母院(Église romane Notre-Dame)。 里昂非洲博物馆(Musée africain de Lyon) 位于里昂市区东侧,建于1863年,主要展出法属西非殖民地国家的一些历史文化展品,总量超过8000件 。 热尔兰球场(Stade de Gerland) 位于里昂市区东南部,罗讷河东岸,建于1926年,后经多次维修,曾为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协办场地之一,现为里昂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 医疗里昂综合人民医院(Hospices civils de Lyon),简称HCL,建立于1802年,下辖里昂市区内的13家医疗机构,是法国第二大综合医疗系统,与里昂第一大学长期展开合作 。此外,根据法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截止2009年底,里昂地区(现里昂大都会)范围内平均每1万人有11位综合医生(généralistes)和18位专业医生(spécialistes),这一数字远超法国平均水平。 教育里昂属于里昂学区(Academie de Lyon)。截止2016年2月,里昂市镇范围内共包括201所小学和幼儿园;44所初中;62所高中(含职业高中)和3所政府培训机构(CIO) 。里昂教育事业发达,也是法国的几大大学城之一,拥有众多的大学和学院 ,数以十万级的世界各地的学生,也为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里昂大学系统中较为主要著名的公立院校有:里昂高等师范学院(2014 QS世界大学排名179) 、里昂一大(自然科学类,2014 QS世界大学排名401-410) ,里昂二大(人文艺术语言类),里昂三大(经济管理类),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2014 QS世界大学排名401-410) 、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里昂中央理工学院等在欧洲乃至国际上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里昂商学院、高等商业与经济研究院(里昂)等私立院校与高等商业学校在国内外亦声名卓著。
媒体里昂是法国除巴黎外最大的媒体中心,拥有多家地方性媒体机构。
科技里昂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单位,其中大多数都直接隶属于里昂本地的高等院校,包括法国综合地理研究中心(Géoconfluences)、法国城市交通实验室、里昂综合人民医院等;一些大型的社会部门也将总部设立于里昂,包括国际刑警总部、法国罗讷河流域管理局等。同时,里昂本地也有多家大型企业,包括雷诺重型汽车厂(Renault Trucks)、百保力(Babolat)、里昂商业银行(LCL)、梅里亚(Merial)、赛诺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等 。 值得一提的是,里昂在历史上还被称为“发明之乡”,有多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诞生于此。 体育里昂足球俱乐部,全名为奥林匹克里昂(Olympique Lyonnais,简称:OL及Lyon,中文简称里昂)成立于1950年8月3日,前身为里昂·奥林匹克(Lyon Olympique)体育俱乐部其中一个分支的足球队,1889年离开体育俱乐部自立门户成立新俱乐部,但官方网站表示俱乐部于1950年正式成立。现时在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比赛,俱乐部同时设立男子及女子足球队 。2007年,里昂成为首支上市的法国足球俱乐部,招股价21至24.4欧元,发行370万股,集资8400万欧元。 社会保障法国实行全民参保制度。里昂片区的社保部门由法国国家社保局里昂分局负责监督管理 ,这一区域拥有多家大型社会保障机构,社会保障系统已实现了系统化和多样化。
文化之城里昂被称为“文化之城” 。在全欧洲,除了威尼斯,里昂是拥有印刷工人数量最多的城市,在这里的印刷厂里印出了第一本法语书。这里特别值得记住的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文人主义者弗朗西斯·拉伯雷,他从蒙波利埃大学毕业后成为名医,153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巨人传》就是在里昂离他工作的医院不远的住所完成的。同时,里昂还有艺术家和作家踊跃参加的文化沙龙,他们对传播新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壁画之都里昂有几百幅壁画,有的描写里昂的历史,有的记录城市生活,其中大型的就有40多幅。在十字架—鲁斯街口,有一幅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卡尼》壁画,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壁画之一。它描绘了卡尼街区过去的人物和活动场景。索恩河畔一幢7层老式楼房的墙面上,有一幅800平方米的壁画,叫做《里昂人》。壁画描绘的是里昂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括宗教人士、科学家、艺术家等,共有20多位。其他大大小小的壁画,描述的内容还有书店、建筑、商店橱窗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壁画,使得里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壁画之都” 。发明之乡里昂历史上出过许多发明家、科学家。蒙哥尔费兄弟就在里昂附近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热空气气球。1783年,他们在南郊昂纳内镇广场上,表演一第一“浮空器”,轰动了法国。同年,他们在凡尔赛广场,当着路易十六和3万多观众的面,成功地用汽球把活的羊、鸭、和鸡送上了天空。不久,热气球垒载入升空,飘行25分钟,平安降落在距起飞地8.9公里的地方。弟兄俩后来都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并作为人类航空事业的称驱而被载入史册。几乎与两兄弟同时,另一位里昂人茹弗鲁瓦潜心于轮船研究。1783年,他驾驶着180吨的自造“火船”(pyroscaphe)逆水上行索恩河,首次使用了推进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动船。20多年后,美国富尔顿才发明了蒸汽客轮。里昂还是缝纫机发明家蒂莫尼耶的故乡。他于1829年发明的缝纫机是世界上最早成批制造的缝纫机。怕被砸掉饭碗的手缝工人多次冲击蒂莫尼耶的家,捣毁缝纫机,但他并不屈服,继续改进。如今,缝纫机已走进千家万户,补誉为“继犁之后造福人类的工具”。为了表彰蒂莫尼耶的功绩,人们在里昂为他建立了纪念碑。 物理学家安培也是里昂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12岁已掌握了高等数学知识。他在电磁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不少重要原理,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还发明了电流计。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人们把电流的单位定名为安培,这是每一个中学生都知道。里昂人对这位物理学家倍感自豪,特意把雨果大街上的一个广场命名为安培广场,还竖起了他的铜像。 1870年,卢米埃尔兄弟随父母从贝桑松迁到里昂,长大后便在其父开设的小工场制造照相用的干底板,就这样兄弟俩开始了他们的事业,孜孜不倦的发明创造,终于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门新的艺术——电影。1895年3月19日,他们在里昂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此后《婴儿早餐》、《孩童争斗》、《水浇园丁》等影片相继问世。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首次公映了这些影片,从此,电影成为观众的朋友,进入了亿万人们的生活。为了纪念这两位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人们把他们的里昂故居辟为纪念馆(lnstitut lumière),这条街也因此被命名为“第一部电影街”(rue du 1er film) 。美食之都里昂于2012年被评选为“法国美食之都” 。里昂的美食种类多样,较为流行的里昂特色食品包括里昂干红肠(Saucisse lyonnais)、里昂内脏肠(Saussison)、高汤小鸡蘑菇(Deuil)、里昂沙拉(Salade lyonnais)、猪脚(Le pied de cochon)、里昂鱼酱丸(Quenelles Lyonnais)、里昂奶酪(Fromage)等。其中里昂奶酪的种类数量超过100种,除了直接切片来吃,还可将融化的奶酪加入酒混合,也可以搭配冷肉、马铃薯等,是补充体力的上品。此外,里昂南部的罗讷河谷(Val du Rhône)和北侧的博若莱(Beaujolais)均为法国十大葡萄酒产区之一。里昂老城有很多历史悠久的餐厅。值得一提的是,在里昂,人们喜欢把传统的里昂餐厅叫里昂塞(Bouchon lyonnais),而不是法语当中的的”餐厅“(Restaurant)。博览会每年4月中旬,里昂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国际博览会(foire internationale),这个博览会的历史比里昂丝织业还要悠久。早在1420年,里昂就第一次摆开货摊,广招天下客商,进行交易。中世纪末,法兰西国王利用意大利的分裂,热情欢迎来自佛罗伦萨等地的流亡者前往里昂博览会,这其中包括了不少金融和商贸方面的行家。此后,里昂的博览会越办越红火,直到19世纪,繁荣依旧。可是在1882年时,博览会因故停办,直到1916年世界大战时,才由当时任里昂市长的赫里欧出面恢复了此地富有传统的贸易博览会。 从每年的游客人数和参展商数量来看,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博览会中心,里昂国际博览会平均每年可吸引三四十万人参观。在东南郊夏西厄的欧洲博览公园(eurexpo)里,可以看到展览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十几个主题展馆 。其中法国本土和海外省及海外领地的参展单位数以千计,也有从南非到中国、从布基纳法索到匈牙利的外国官方参展团。在博览会上,人们可以看到从微波炉到水力按摩浴缸等各种新式的产品,还可以品尝到不同的特色佳肴。对参展厂商来说,博览会则是宣传自己的产品,谈判成交各种生意的好场所。 里昂灯光节里昂灯光节可以追溯到1852年,原本是里昂市民为感谢圣母玛丽亚驱赶瘟疫而举行的宗教节日。每年的灯光节为期4天,在十二月初举行。灯光节时,里昂的每户居民都会在自家窗户外摆放点着的蜡烛,以营造满街烛光的效果。同时,城中的宗教场所或一些公共场所也会摆放蜡烛。其中最有名的地点包括富维耶圣母院和沃土广场。每年有超过四百万游客来到里昂观赏灯光节,为此,近年来不少公共建筑在灯光节时会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增加节日气氛。里昂“灯光节”的来历,比较有名的是“鼠疫”说和“普鲁士攻城”说。在第一种传说中,中世纪里昂城里肆虐的鼠疫夺走很多人的生命。1643年,为了拯救城市,当地官员和贵族向圣母玛利亚祈福,不久瘟疫就销声匿迹了。里昂人为了感恩决定在每年12月初点燃窗前的小蜡烛。另一个传说是,1870年普鲁士人在攻下法国城市第戎后继续南下,包围了里昂城。兵临城下,里昂人向圣母祈祷,如果里昂城躲过一劫,则为圣母重修一座大教堂。果然,普鲁士人退兵,于是人们开创“灯光节”来纪念圣母。 据史料记载,真正的“灯光节”的由来更具传奇色彩。1852年,里昂人重建大教堂的钟楼,并重塑圣母玛利亚的镀金铜像。原计划在当年9月8日即圣母诞生日举行纪念活动,但是索恩河突然涨水,纪念活动不得不推迟到12月8日。孰知12月8日上午,里昂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正当大主教准备宣布再次推迟纪念活动、里昂人也变得垂头丧气时,大雨在傍晚时分终于停下来,天空完全放晴。兴奋的人们纷纷在窗前点起蜡烛,并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满城的烛光直到次日天明才渐渐熄灭。自此,12月8日就正式定为“灯光节”的开始日,并最终演变成一个世界著名的节日。副市长:索尼娅·兹多罗夫佐夫 以下名人均出生于里昂大都会范围以内,按照出生年代先后排序: 圣希多尼乌斯·阿波黎纳里斯(Sidoine Apollinaire)(430~489),古罗马末期的诗人,外交家,主教。 菲利贝尔·德洛姆(Philibert Delorme)(1514~1570),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建造师之一。 笛沙格(Girard Desargues)(1591~1661),法国数学家和工程师。 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Antoine Laurent de Jussieu)(1748~1836),法国植物学家。 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 Marie Jacquard)(1752~1834),法国发明家,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织布机的发明者。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法国经济学家、商人。 安德烈-马里·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亚兰·卡甸(Allan Kardec)(1804~1869),法国教育学家,通灵术的发表者。 皮埃尔·特米耶尔(Pierre Termier)(1859~1930),法国地质学家。 亚历克西·卡雷尔(Alexis Carrel)(1873~1944),法国外科医生、生物学家与优生学家。 马克·布洛赫(Marc Léopold Benjamin Bloch)(1886~1944),法国历史学家,专治中世纪法国史,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 弗朗索瓦·佩鲁(François Perroux)(1903~1987),法国经济学家。贝特朗·塔维涅(Bertrand Tavernier)(1941~),法国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 亚历克西·热尼(Alexis Jenni)(1963~),法国小说家、教师。 科洛维斯·科尔尼拉(Clovis Cornillac)(1968~),法国男演员。 希薇·泰丝特(Sylvie Testud)(1971~),法国女演员,作家和导演。 弗雷德里克·卡努特(Frédéric Kanouté)(1977~),法国足球运动员,曾效力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 卡里姆·本泽马(Karim Benzema) (1987~),法国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