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 编辑
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Alexander Fyodorovich Kerensky,1881年5月4日~1970年6月11日),俄国社会革命党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任格奥尔基·叶夫根尼耶维奇·李沃夫临时政府司法和军事部长。李沃夫垮台后出任总理。拒绝让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经济又陷入困境。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他的政府。后流亡巴黎。1940年移居美国,以教书和著述为生,直到去世。他小时候的朋友和长大以后的政敌列宁称其为“小拿破仑”和“小牛皮家”。
中文名: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
外文名:AlexanderFyodorovichKerensky
别名:小拿破仑、小牛皮家
国籍:俄罗斯
出生日期:1881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70年6月11日
出生地:乌里扬诺夫斯克
政党:俄国社会革命党
主要政敌:列宁
1905年,克伦斯基因替与政府镇压的遇难者进行法律顾问工作,并因出版煽动革命的作品而遭受牢狱之灾。此事使其声名大噪,他也替许多反对派政治人物的诉讼审判担任辩护律师的工作。
1912年克伦斯基当选国家杜马成员,加入特鲁多维克派--为一松散的组织团体,主要目的为将私有土地转移给农民。在审判犹太人贝里斯期间(被告被诬在祭神仪式中杀害一名基督教男孩),克伦斯基成功的说服圣彼得堡律师团通过一项决议,谴责该事件为“故意造谣诋毁犹太民族”。最后他以批评司法制度为名被拘禁8个月。
克伦斯基的快速升迁归功于他强壮的体能、温和的政治态度和感性的口才。他赞成民主,在革命初期协助引起公民自由,妇女平等权和普遍选举权。然而由于他的坚持对同盟国的战争,导致俄国新的军事灾难,又未能采取基本的改革,这引起人们越来越不耐烦。克伦斯基也变得优柔寡断和古怪,他最大的错误是任命毫无政治头脑的科尔尼洛夫将军为陆军最高统帅。8月底,科尔尼洛夫发动政变,进军彼得堡,遭到首都革命工人和士兵的反击,叛乱很快被粉碎。这一事件实际粉碎了临时政府的政治威信,不仅军队迅速瓦解,而且左右两翼都对他失去了信任。
9、10月间,随着革命力量的迅猛发展,克伦斯基也加紧了反革命部署。为了蒙骗革命群众,他在九月间拼凑了一个“民主会议”,会议代表大多由反动政党和团体把持。他们称之为“预备国会”,似乎预备给人民以民主权利,但革命群众嘲笑它是“澡堂预备室”。同时,克伦斯基极力加强彼得格勒的军事力量,将前线反动军队调来首都,又建立了几十个突击营、士官生营和妇女营。他在冬宫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商讨阻止布尔什维克派政治委员到首都驻军中去,防范首都士兵的革命化。另外,他还策划将首都迁往莫斯科,让德国的刺刀来驱散彼得格勒的红色“魔影”。
1917年10月18日,当克伦斯基得知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计划后,更加紧张地活动起来。他召开秘密会议,制定了一个防止起义和消灭布尔什维克党的计划。他下令逮捕列宁,派士官生封闭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顿时,街头岗哨林立,巡逻队横行,彼得格勒阴云密布。但是,克伦斯基的这一切并不能挡住革命洪流的奔腾向前。列宁做出了提前起义的伟大决策。10月24日深夜,当克伦斯基正在连续不断地召开内阁会议时,首都武装起义爆发了。起义的队伍迅速包围了冬宫。克伦斯基见势不妙,于10月25日中午向部长们撒谎说:他“决定亲自去迎接开来的增援部队”,实际上,他乘上美国大使馆的小汽车逃跑了。当天,克伦斯基逃出彼得格勒,到了普斯科夫,住在北方战线司令部。第二天,他就纠集了当地克拉斯诺夫将军的骑兵军约5000人,向彼得格勒发动进攻,并夸口要在10月30日攻下首都。在这期间,克伦斯基与暗藏在首都的反革命组织进行秘密联系,他要所谓“救国革命委员会”在城内策应,要士官生在克拉斯诺夫军队逼近首都时举行暴乱,内外夹攻,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0月27日,克拉斯诺夫军队占领加特奇纳,29日到达沙皇村,离彼得格勒仅二十公里。这时,克伦斯基满怀喜悦,接连向各省行政专员下达手谕,要他们将粮食向首都运送,供他的军队到达彼得格勒时使用。
但是,好梦不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动员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全力组织反击。革命军队在首都门口挡住了敌人的猛扑。10月30日,部队转入反攻,占领了沙皇村,并在普尔科夫高地给敌人以致命打击。10月31日,克伦斯基为了挫伤革命军队的攻势,向布尔什维克提出谈判的要求,列宁拒绝了他的要求,他的阴谋破灭了。克伦斯基眼看大势已去,就在11月1日下午,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给杜鹤宁将军说:“因本人起程赴彼得格勒去,特要阁下代行最高总司令职务”。这个“小牛皮家”又一次撒谎,他不是去彼得格勒,而是扮成女人在加特奇纳钻进旧宫殿的密道逃走了。当天,克伦斯基化装成水兵,搭上开往摩尔曼斯克的塞尔维亚军用列车,逃出了加特奇纳。不久,他经芬兰到达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