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日宁 编辑

苏联最年长的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

中学时代起投身革命斗争,两次被捕入狱。先后毕业莫斯科大学法律经济学分部(1911)和历史语言学系历史分部(1918年),内战时期从事军组织和宣传鼓动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德鲁日宁

外文名:Дружинин,НиколайМихайлович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86年

职业:苏联最年长的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

学者简介

编辑

德鲁日宁(Дружинин,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1886—1986 )苏联最年长的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年)。

学者生平

编辑

先后任莫斯科大学(1934年起)和苏共中央会科学院教授(1946—1948年),1938年起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善于把力量用在历史科学最重要的问题上,他的每一项著作都被认为是科学中的发现。早年研究19世纪俄国革命运动和社会运动史。博士论文《十二党人尼基塔·穆拉维约夫》(1933年出版)虽受波克罗夫斯基影响,但作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具体史料的尝试,被认为是对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克思主研究的重要贡献,苏联史学发展新的重要一步。后在批判波克罗夫斯基“商业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必须加强研究俄国农民的作用,把研究重点转向了19世纪俄国农村经济史,成为研究俄国封建主义瓦解和资本主义起源时期农业史的学派的奠基人。

研究成果

编辑

主要研究成果《国家农民和基谢廖夫改革》(第1卷,194年,获1947年国家,第2卷,1958年)全面追溯了国家农民的历史、基谢廖夫改革及其同1861年改革的联系,被苏联学界公认为19世纪俄国社会经济史著作的典范,是改革以前时期俄国国家农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苏联史学最著名创作之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转折时期的俄国农村(1861—1880年)》(1980年,同年获列宁勋章)是上述著作的续篇,论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内容、进程、改革造成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性质和各地特点,标志着研究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新阶段。此外还著有《一个历史学家的回忆和思考(1911—1967年)》(1967年)。德鲁日宁漫长的一生,同苏联史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全过程相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