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与帝国 编辑

2005年Gnome Press出版的图书

基地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2科幻小说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后来发展成“基地系列”)。本书讲述了基地经过近200年的励精图治,称霸银河外缘之后终于银河帝国产生正面冲突,并遭受突异种“骡”的打击的故事,共由两个中篇组成。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基地与帝国

别名: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类别:科幻小说

作品:FoundationandEmpire

叶李华

出版:GnomePress

出版时间:2005年1

页数:247页(第一版)

ISBN:9787806249437

书籍简介

编辑

《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2年的科幻小说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后来发展成“基地系列”),收录的2篇中篇小说,最早是分成两本书出版的。这部中篇集跟《第二基地》关系密切,各有部份“骡”出场的故事。

“基地系列”的其他作品还有:《基地》、《第二基地》、《基地前奏》、《迈向基地》、《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

本书简体中文版已于2012年6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叶华。

内容引读

编辑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都能提出人耳目一新的奇幻因素,成为后来科幻小说的典范。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正因他一出手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他的三大系列——机器人,帝国,基地——各有“奇趣”,即使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他的作品,仍不能不佩服他当年的创意。

《基地与帝国》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此时,由伟大的心理史学哈里·谢顿所创立的基地,虽然已在银河外缘立稳了脚跟,但还得面对来自银河帝国的压力。

死的帝国仍拥有银河中最强大的武力。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率太空舰队攻向基地,聚居在基地小行星上的学者科学家,能逃过大难的一线希望,全维系在谢顿死前留下的语言中……

可是,就连谢顿当年也无法预料到:还有比太空军团更具有威胁性的外力已悄然诞生,那就是银河中的突变异种——“骡”。面对骡奇异的心灵力量,即使是一支最坚强的人,也会服,成为听话的奴隶。骡的黑色舰队兵不血刃地接受了成立三百多年的历史,为了征服宇宙,骡和贞之士都在寻找第二基地,而骡的第一波搜索行动,被一个平凡的子贝泰阻止,从而为第二基地的反攻计划争取到充分的时间。

作品目录

编辑

中文版封面中文版封面

楔 子 /Ⅰ

第一篇 将军 /1

01 寻找魔术师

02 魔术师

03 幽灵之手

04 皇帝

05 战端

06 宠臣

07 贿赂

08 首途川陀

09 川陀

10 终战

第二篇 骡 /81

11 新娘与新郎

12 上尉与市长

13 中尉与小丑

14 突变异种

15 心理学

16 大会

17 声

18 基地陷落

19 寻找开始

20 谋反者

21 星空插曲

22 魂断新川陀

23 川陀废墟

24 回转者

25 心理学家之死

26 寻找结束

作品情节

编辑

将军

基地纪元195-196年,原名〈冥冥之手〉(The Dead Hand)。

经过两百多年励精图治,基地以科技贸易征服众多星际间的政治力量,成为银河一方的霸主,无可避免地与仍然占据银河内围的银河帝国发生冲突。帝国将军贝尔·里欧思(Bel Riose)急于建功立业,领军进逼基地,基地危在旦夕。另一方面,基地派出行商探子拉珊·迪伐斯假装被捕,意一探虚实,不料惨遭发现。里欧思频频回奏朝廷,大事将成,求增兵,还同帝国皇帝克里昂二世的的近臣布洛缀克交好,最终引起皇帝的猜忌,里欧斯功震主,最后不得不功败垂成,与布洛缀克一同被革职下狱。基地再度逃过一劫。

幕后花絮

故事里的帝国皇帝克里昂二世和将军贝尔·里欧斯,原型是东罗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和麾下大将贝利撒留。情节与英国诗人罗伯特·格拉维斯(Robert GrAVes)的《Count Belisarius》相似。

骡

基地纪元310-311年。

时间又过百年,帝国名存实亡,银河四处军阀割据,而基地则挣扎在富商的独裁统治下,基地内部的矛盾亦十分尖锐,内战一触即发。在危机前夕,哈里·谢顿的影像再次出现,但此时基地赫然遭受入侵,发生的一切完全偏离谢顿的心理史学预测,一个新崛起军阀势力“骡”(Mule),兵不刃血,攻占基地,后来大家才发现,骡其实是个突变种,拥有控制人类情感的能力,能够把最强硬的敌人改造成忠诚的部下。基地沦陷之后,基地体系也逐步瓦解。独立行商的后代杜伦(Toran)和和他的未婚妻贝泰·达瑞尔(Bayta Darell),偕同一位基地的心理学家,跟一位见过骡的小丑,前往已受内战洗劫一空的川陀,意图找到第二基地请求援助,他们最后才知,敌人始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系列简介

编辑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作者简介

编辑

艾萨克·阿西莫夫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科幻界最高荣誉的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这法则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