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球大战 编辑
中文名:星球大战
外文名:StarWars
其他译名:星际大战
类型:动作、战争、科幻、惊悚、冒险
出品公司:卢卡斯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迪士尼电影公司
导演:乔治·卢卡斯、J·J·艾布拉姆斯等
编剧:乔治·卢卡斯等
制片人:乔治·卢卡斯/里克·麦考伦等
主演:马克·哈米尔、哈里森·福特、凯丽·费雪(已故)、亚利克·基尼斯(已故)、大卫·鲍罗斯(已故)、安东尼·丹尼尔斯、肯尼·贝克(已故)、乔·庄斯顿、彼特·梅犹(已故)、詹姆斯·厄尔·琼斯、弗兰克·奥兹、朱利安·格洛弗、特里特·威廉斯、比利·迪·威廉姆斯、塞巴斯蒂安·肖(已故)、伊恩·麦克迪阿梅德、迈克尔·潘宁顿、肯尼斯·考利、沃维克·戴维斯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PG级、PG-13级
出品时间:1977——2019
前传三部曲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年) 故事以绝地奎刚金和欧比旺·克诺比受到敌人袭击开始。在逃亡之际,他们遇到了阿米达拉女王等人。在逃亡过程中,他们的飞船发生了故障被迫降落在纳布星球附近的塔图因星球。在飞船维修期间,他们认识了在星球上当奴隶的阿纳金及其母亲施密。而令奎刚和欧比旺感到惊讶的是安纳金居然拥有非常强大的原力,因此奎刚金决定帮助阿纳金重获自由,并将他训练成为一位绝地武士。但当他们正要离开塔图因星球时,却遇到了邪恶的达斯·摩尔…… 绝地武士没有恋战,他们摆脱这个西斯后,与阿米达拉和阿纳金一起直飞科洛桑。 在首都,阿米达拉试图说服议会援助纳布,但议会的官僚政治和不作为使她未能如愿。年轻的女王失望透顶,只能要求对瓦洛伦进行不信任投票,为改选新议长铺平道路。阿米达拉决定返回纳布抵抗贸易联盟的入侵,绝地委员会派遣奎刚和欧比旺保护她。 在纳布,女王率部攻入被占领的希德城,逮捕了冈雷。摩尔刺死了奎刚,自己却被欧比旺腰斩。临终前,奎刚要欧比旺收阿纳金为徒。最终的胜利是阿纳金带来的:他驾机摧毁了机器人控制舰,导致贸易联盟的战斗机器人全部关闭。 贸易联盟看似在纳布之战中落败,但达斯·西迪厄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没有让任何人怀疑到这场阴谋的实质。人们对纳布的同情,让帕尔帕廷赢得了最高议长的选举 。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2002年) 故事发生在《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后的第10年,此时银河系正处于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在变节的杜库伯爵(克里斯托弗·李)策动下,有几千个星系决定一起脱离银河共和国独立,然而银河共和国还不具备足够的军事实力来镇压这些分离主义分子,在武力不足的状况下,银河系共和国联合议会决定组成临时军队攻打分离主义分子,而其中的一名议员,也就是纳布星球前任女王帕德梅·阿米达拉(娜塔丽·波特曼饰)却力排众议,极力反对这种以暴力对抗暴力的策略,因为这会引发银河系内大规模的争斗和屠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阿米达拉维护和平的决心,于是不断有人密谋刺杀阿米达拉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时已经升任为绝地武士大师的欧比旺(伊万·麦格雷戈饰)派出他的徒弟天阿纳金·天行者(海登·克里斯滕森饰),负责保护阿米达拉的安全。在《星球大战1》里还是十岁小男孩的阿纳金,此时已成长成英俊挺拔、身手不凡的青年。在护送阿米达拉前往安全避难所的路途中,一种青涩而微妙的感情开始在两个年轻人心里滋生,这种感情无疑将会动摇阿米达拉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的处事态度,也将会挑战阿纳金作为绝地武士必须恪遵的“无怒、无憎、无情”的不二誓言…… 与此同时,为了彻查星际冲突的根源,欧比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遥远的海底世界卡米诺星球,他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区域已被人秘密开发,大量的克隆人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地实行,这一切甚至可能影响银河共和国的未来命运,一场星际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 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年) 克隆人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银河共和国即将胜利,独立星系邦联的格里弗斯将军和杜库伯爵(克里斯托弗·李饰)劫持共和国最高议长帕尔帕廷(伊恩·迈克蒂安米德饰)潜逃,绝地武士欧比旺·克诺比(伊万·麦克格雷格饰)和阿纳金(海登·克里斯滕森饰)奉绝地委员会之命前去营救,阿纳金杀死杜库伯爵救出帕尔帕庭,但格里弗斯将军逃匿。阿纳金梦见秘密妻子帕德梅·阿米达拉(娜塔丽·波特曼饰)将死于分娩,困惑中求助于帕尔帕廷,后者趁此机会离间阿纳金与绝地委员会。随着阿纳金向帕尔帕廷的靠拢,一场针对绝地武士与其所捍卫之民主的阴谋逐渐展开。 | 星球大战3:西斯的复仇 |
正传三部曲
在银河系中发生了巨变。银河共和国被银河帝国取代。银河帝国建立了一个威力无比的“死星”,用来镇压起义者。奥德朗行星的莱娅公主准备联系其它行星的人们共同起义,不料秘密泄露,在塔图因行星附近被达斯维德率领的帝国军俘虏。公主的机器人R2-D2和C-3PO来到了沙漠行星。在青年卢克·天行者的帮助下,它们找到了绝地武士欧比旺·克诺比向他求助。而卢克为了给被帝国军杀害的亲人报仇,也决心和欧比旺一起行动。卢克和欧比旺一起搭乘汉·索洛船长运货飞船来到了已被死星毁灭的奥德朗星球所在的星域,却被“死星”所俘虏。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卢克等人和“死星”上的达斯·维德展开了殊死的较量。他们终于用巧计救出了莱娅公主。但欧比旺却在与达斯·维德的光剑决斗中不幸牺牲了。卢克保护着莱娅公主来到了义军同盟的基地雅文四号卫星,并参加了义军对死星的总攻击。在欧比旺所教给他的“原力”的帮助下,卢克终于击中了死星的弱点,摧毁了死星。义军同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卢克等人和莱娅公主一起参加了盛大的庆典。经过战斗的洗礼,卢克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义军战士。 | 星球大战4:新希望 |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1980年) 为了搜寻义军同盟成员的踪迹,银河帝国向银河系各处派遣了数以千计的探测器,其中的一个落到义军基地霍斯星球。卢克在一次巡逻时发生意外。昏迷中,欧比旺的绝地英灵出现,给了他前往达戈巴行星寻找绝地大师尤达的启示。卢克向他学习成为绝地武士的技艺。汉和莱娅等人意外发现洞穴实际上是一头怪物的内腹。他们侥幸逃出,躲入帝国的舰队之中,又乘着空隙前往云中之城寻找汉过去的朋友兰多·卡瑞辛。由于达斯维德撕毁协议,兰多投向义军。他救出莱娅等人,却未能救下索洛。维德一心劝诱卢克投降,并告诉卢克他就是卢克的父亲。卢克拒绝了父亲的劝降,跃下深井。 |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1983年) 银河帝国和达斯·维德再度建造成威力更强大、更坚不可破的“死星”,邪恶的势力又再一次威胁莱娅公主所领导的义军同盟。索洛船长被贾巴捉走,先后赶去援救的莱娅公主、C-3PO、R2-D2 等都反而被贾巴捉住,最后卢克·天行者成功地将众人救出。卢克前往尤达大师的住所,而即将离世的尤达却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告诉了他:他的父亲是维德也就是阿纳金天行者。尽管如此,卢克仍重新加入义军同盟的行列,并准备攻打帝国军新建成的太空站。卢克只身潜入皇帝帕尔帕廷的座舰寻找父亲,帕尔帕廷欲置卢克于死地,在这危急的时刻,阿纳金在父子亲情的感召下恢复了正义本性,在杀死皇帝后因放弃了黑暗面的力量使得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银河帝国的统治被推翻,追寻自由和民主的起义者们终于获得了胜利。莱娅与索洛喜结良缘。欧比旺·克诺比、尤达和父亲阿纳金·天行者的绝地英灵在卢克的目送下消失在浩瀚的星空中。 |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
后传三部曲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年) 银河帝国皇帝帕尔帕廷及其徒弟达斯·维德死后三十年,银河系又崛起了一个黑暗势力——第一秩序。他们制造了一件比死星更强大的超级武器——弑星者基地。弑星者基地具有摧毁一颗行星的威力。与此同时,贾库星球的拾荒者蕾伊、第一秩序的逃兵芬恩、“千年隼号”的船长汉·索洛、抵抗组织的飞行员波·达默龙、抵抗组织的领导人莱娅·奥加纳·索洛将军等新老英雄将齐心协力,粉碎第一秩序的邪恶阴谋。他们还有另一个目标——找到失踪的卢克·天行者。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年) 摧毁了恐怖的弑星者基地之后,蕾伊(黛茜·雷德利饰)独自前往遥远的星系,寻访隐居的卢克·天行者(马克·哈米尔饰),在他的的指导下接受原力训练,同时展开一场史诗般的冒险,揭开原力的古老秘密,探索那不为人知的过去。芬恩(约翰·波耶加饰)、波·达默龙(奥斯卡·伊萨克饰)和抵抗组织则面对着第一秩序更加凶狠的反扑,引发正义的抵抗组织和邪恶的第一秩序之间新的一轮对抗。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2019年) 在《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之后大约一年的时间。抵抗组织得知达斯·西迪厄斯(伊恩·麦克迪阿梅德饰)还活着,并且要用新的歼星舰队攻打银河系。莱娅将军暂停了对蕾伊的绝地武士训练,把她、芬恩、波、楚巴卡,以及C-3PO和BB-8派去执行任务,要在帕尔帕廷发动攻击之前找到他。然而,凯洛·伦和第一秩序正在寻找帕尔帕廷皇帝,如果他们抢先找到他,抵抗组织可能就要覆灭。当时,如果蕾伊要帮助自己的伙伴永远地战胜西斯,拯救银河系,那她就必须战胜自己的恐惧,并且接受自己的身世。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
外传
星球大战外传 勇敢的马队:伊沃克人历险记(1984年) Towani一家乘坐的星际巡洋舰在恩多卫星上坠毁了。Towani家的爸爸和妈妈和他们的两个孩子Mace与Cindel失散了。伊沃克族人——恩多卫星上的土著——找到了这两个孩子。尽管孩子们与伊沃克族的交流起初非常困难,Mace和Cindel最终还是说服了伊沃克族人帮助找寻他们的父母。 | 勇敢的马队:伊沃克人历险记 |
星球大战外传 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1985年) 由国王Terak和女巫Charal所带领的掠夺者军队袭击了伊沃克族人的村庄。Cindel的父母和兄弟全都死于这场袭击。Cindel与一个伊沃克族人Wicket逃了出来。在一片森林里,他们遇见了Teek这只非常淘气也非常敏捷的野兽。Teek把他们二人带来一位老人Noa的住处。而这位Noa有着与Cindel相似的经历——他乘坐的星际巡洋舰也坠毁在了恩多上。大家齐心合力对抗Terak和Charal。 | 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年) 这是一个战火频燃、纷争不断的动荡时代,幼年丧母的的琴.格蕾(菲丽希提.琼斯饰)和一群有志之士在起义军上尉卡西安.安多尔(迭戈.卢纳饰)的集结下,计划盗走银河帝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死星”的设计图。这个在《星球大战》系列里非常著名的重点事件背后是一群平凡普通人结成同盟,决定为世界的改变做出贡献的壮举,在绝密行动的进行中,他们从互不认识到坦诚相待,从配合不佳到默契十足,成长为能挽救起义军于水火之中的英雄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游侠索洛:星球大战外传(2018年) 本片讲述了及银河系中最受爱戴的“恶棍”汉·索罗的起源故事。经过在黑暗危险的罪犯地下社会中的重重冒险,汉·索洛遇见了他未来强大的副驾驶丘巴卡、以及臭名昭著的赌徒兰多·卡瑞辛,共同展开了一场星战传奇中最不“正经”的英雄历程。 | 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 |
(注:剧情按顺序发展是《幽灵的威胁》→《克隆人的进攻》→《西斯的复仇》→《游侠索洛》→《侠盗一号》→《新希望》→《帝国反击战》→《勇敢的马队:伊沃克人历险记》→《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绝地归来》→《原力觉醒》→《最后的绝地武士》→《天行者崛起》)
获奖作品 | 奖项/届数 | 获奖方 |
---|---|---|
《星球大战4:新希望》 | 奥斯卡金像奖(1978;第50届) | 获奖 最佳艺术指导:John Barry、诺曼·雷诺兹、Leslie Dilley、罗杰·克里斯蒂安 最佳服装设计:John Mollo 最佳音响:Don MaCDougall、Ray West、Bob Minkler 、Derek Ball 最佳电影剪辑:保罗·赫希、玛西娅·卢卡斯、赵汝钜 最佳视觉效果:John Stears 、John Dykstra 、理查德·艾德兰格兰特·麦克昆因Robert Blalack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特别成就奖:本·贝尔特 提名 最佳影片:加里·库尔茨 最佳男配角:亚利克·基尼斯 最佳导演:乔治·卢卡斯 最佳原创剧本:乔治·卢卡斯 |
美国金球奖(1978;第35届) | 获奖 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提名 电影类-最佳男配角 亚利克·基尼斯 电影类-最佳导演 乔治·卢卡斯 电影类-剧情类 最佳影片 | |
获奖 最佳音效:山姆·肖、Robert R. Rutledge、Gordon DAVidson Gene Corso、Derek Ball、Don MacDougall、Bob MinklerRay West、Michael Minkler、Les Fresholtz、Richard Portman、本·贝尔特 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制作设计/艺术指导:John Barry 最佳服装设计:John Mollo 最佳电影剪辑:保罗·赫希、玛西娅·卢卡斯 、赵汝钜 | ||
日本电影学院奖(1979;第2届) | 提名 最佳外语片:乔治·卢卡斯 | |
MTV电影奖(1997;第6届) | 成就奖 | |
人民选择奖(1978;第4届) | 最受欢迎电影 | |
土星奖(1978;第5届) | 获奖 最佳化妆:里克·贝克 斯图尔特·弗里伯恩 特别奖-杰出摄影:吉尔伯特·泰勒 杰出音效:Don MacDougall 本·贝尔特 杰出剪辑:保罗·赫希 玛西娅·卢卡斯 赵汝钜 最佳特效:John Dykstra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布景:罗杰·克里斯蒂安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男配角:亚利克·基尼斯 最佳导演:乔治·卢卡斯 最佳编剧:乔治·卢卡斯 杰出艺术指导:Leslie Dilley诺曼·雷诺兹 最佳服装:John Mollo 提名 最佳男配角:彼得·库欣 Peter 最佳男主角:哈里森·福特 最佳男主角:马克·哈米尔 最佳女主角:凯丽·费雪 | |
土星奖(1997;第23届) | 获奖 特别奖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最佳DVD套装 | |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 奥斯卡金像奖(1981;第53届) | 获奖 最佳音响:Bill VarneySteve MaslowGregg LandakerPeter Sutton 特别成就奖:Brian Johnson理查德·艾德兰德丹尼斯·穆伦Bruce Nicholson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诺曼·雷诺兹、Leslie Dilley、Harry Lange、Alan Tomkins、迈克尔·福特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
美国金球奖(1981;第38届) | 提名 最佳电影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81;第34届) | 获奖 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约翰·威廉姆斯 提名 最佳制作设计/艺术指导:诺曼·雷诺兹 最佳音效:Peter Sutton本·贝尔特Bill Varney | |
人民选择奖(1981;第7届) | 最受欢迎电影 | |
土星奖(1981;第8届) | 获奖 最佳特效:Brian Johnson理查德·艾德兰德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男主角:马克·哈米尔 最佳导演:厄文·克什纳 提名 最佳服装:John Mollo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男配角:比利·迪·威廉姆斯 最佳编剧:莉·布莱凯特、劳伦斯·卡斯丹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最佳DVD套装 | |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 奥斯卡金像奖(1984;第56届) | 获奖 特别成就奖:理查德·艾德兰德、丹尼斯·穆伦、肯·罗尔斯顿、菲尔·提佩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诺曼·雷诺兹、Fred Hole、James L. Schoppe 、迈克尔·福特 最佳音效剪辑:本·贝尔特 最佳音响:本·贝尔特、Gary Summers、兰迪·汤姆、Tony Dawe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81;第34届) | 获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理查德·艾德兰德、丹尼斯·穆伦、肯·罗尔斯顿、Kit West 提名 最佳制作设计/艺术指导:诺曼·雷诺兹 最佳化妆师:斯图尔特·弗里伯恩、菲尔·提佩 最佳音效:本·贝尔特、Tony Dawe、Gary Summers | |
人民选择奖(1984;第10届) | 最受欢迎电影 | |
土星奖(1984;第11届) | 获奖 最佳服装:Aggie Guerard Rodgers、Nilo Rodis-Jamero 最佳特效:理查德·艾德兰德、丹尼斯·穆伦、肯·罗尔斯顿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化妆:菲尔·提佩、斯图尔特·弗里伯恩 最佳男主角:马克·哈米尔 提名 最佳编剧:劳伦斯·卡斯丹 、乔治·卢卡斯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女主角:凯丽·费雪 最佳男配角:比利·迪·威廉姆斯 最佳导演:理查德·马昆德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最佳DVD套装 |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奥斯卡金像奖(2016;第88届) |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安迪·纳尔逊 、克里斯托弗·斯卡拉博西奥、斯图亚特·威尔逊 最佳电影剪辑:玛丽安·布兰登、 玛丽·乔·玛姬 最佳音效剪辑:马修·伍德、 大卫·阿科德 最佳视觉效果:罗杰·盖特、克里斯·科博尔德、尼尔·斯坎兰 Pat Tubach 最佳原创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6;第69届) | 获奖 最佳特效成就奖:罗杰·盖特、克里斯·科博尔德、尼尔·斯坎兰、Paul Kavanagh 提名 最佳音效:马修·伍德、大卫·阿科德、安迪·纳尔逊、克里斯托弗·斯卡拉博西奥、斯图亚特·威尔逊 最佳原创音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艺术指导:瑞克·卡特、达伦·吉尔福德、Lee Sandales | |
日本电影学院奖(2017;第40届) | 提名 最佳外语片 | |
MTV电影奖(2016;第25届) | 获奖 最具突破表演:黛茜·雷德利 年度影片 提名 最佳虚拟表演:露皮塔·尼永奥 最佳虚拟表演:安迪·瑟金斯 最佳女演员:黛茜·雷德利 最佳反派:亚当·德赖弗 最佳英雄角色:黛茜·雷德利 最佳动作演员:约翰·波耶加 最具突破表演:约翰·波耶加 最佳打斗场面:亚当·德赖弗 、黛茜·雷德利 最佳群戏 | |
土星奖(2016;第42届) | 获奖 最佳特效:罗杰·盖特、克里斯·科博尔德、尼尔·斯坎兰、Pat Tubach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化妆:尼尔·斯坎兰 最佳编剧:劳伦斯·卡斯丹 、J·J·艾布拉姆斯、迈克尔·阿姆特 最佳剪辑:玛丽安·布兰登、玛丽·乔·玛姬 最佳男主角:哈里森·福特 最佳男配角:亚当·德赖弗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瑞克·卡特、达伦·吉尔福德 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 最佳女配角:凯丽·费雪 最佳导演:J·J·艾布拉姆斯 最佳服装:迈克尔·卡普兰 最佳男主角:约翰·波耶加 最佳女主角:黛茜·雷德利 |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奥斯卡金像奖(2018;第90届) |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音效剪辑:马修·伍德、Ren Klyce 最佳音响效果:Michael Semanick、David Parker、斯图亚特·威尔逊、Ren Klyce 最佳视觉效果:Ben Morris、Michael Mulholland、尼尔·斯坎兰、克里斯·科博尔德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奥斯卡金像奖(2000;第72届) | 提名 最佳音响:嘉里·瑞德斯托姆、Tom Johnson、Shawn Murphy、John Midgley 最佳音效剪辑:本·贝尔特、Tom Bellfort 最佳视觉效果:约翰·诺尔、丹尼斯·穆伦、Scott Squires、Rob Coleman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00;第53届) | 提名 最佳音效:本·贝尔特、Tom Bellfort、John Midgley 、嘉里·瑞德斯托、Tom Johnson、Shawn Murphy 最佳特效成就奖:约翰·诺尔、丹尼斯·穆伦、Scott Squires、Rob Coleman | |
MTV电影奖(2000;第9届) | 获奖 最佳动作场景 提名 最佳打斗场面:连姆·尼森伊万·麦克格雷格雷·帕克 最佳反派:雷·帕克 | |
土星奖(2000;第26届) | 获奖 最佳特效:Rob Coleman、约翰·诺尔 、丹尼斯·穆伦、Scott Squires 最佳服装:Trisha Biggar 提名 最佳男主角:连姆·尼森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化妆:Paul Engelen、Sue Love、Nick Dudman 最佳年轻演员:杰克·洛伊德 最佳年轻演员: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男配角:伊万·麦克格雷格 最佳女配角:佩尼拉·奥盖斯特 最佳导演:乔治·卢卡斯 | |
土星奖(2002;第28届) | 提名 最佳经典影片DVD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最佳DVD套装 | |
青少年选择奖(1999;第1届) | 提名 最佳剧情电影 最佳夏日电影 最佳电影混球:雷·帕克 |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奥斯卡金像奖(2003;第75届) |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Rob Coleman、帕布罗·海尔曼、约翰·诺尔、本·斯诺 |
MTV电影奖(2003;第12届) | 获奖 最佳打斗场面:克里斯托弗·李 提名 最佳动作场景 最佳虚拟表演 | |
土星奖(2002;第28届) | 提名 电影未来面孔奖-男性面孔:海登·克里斯滕森 | |
土星奖(2003,第29届) | 获奖 最佳服装:Trisha Biggar 最佳特效:Rob Coleman、帕布罗·海尔曼、约翰·诺尔、本·斯诺 提名 最佳年轻演员: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导演:乔治·卢卡斯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科幻电影 最佳特别版DVD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土星奖-最佳DVD套装 | |
青少年选择奖(2002;第4届) | 获奖 最佳剧情/动作冒险电影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 提名 最佳剧情/动作冒险电影男演员: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电影火花:娜塔莉·波特曼、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剧情/动作冒险电影 |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奥斯卡金像奖(2006;第78届) | 提名 最佳化妆:ave Elsey、Nikki Gooley |
日本电影学院奖(2006;第29届) | 提名 最佳外语片:乔治·卢卡斯 | |
MTV电影奖(2006;第15届) | 获奖 最佳反派:海登·克里斯滕森 提名 最佳打斗场面:海登·克里斯滕森、伊万·麦克格雷格 最佳英雄角色:伊万·麦克格雷格 | |
人民选择奖(2006;第32届) | 获奖 最受欢迎剧情电影 最受欢迎电 | |
土星奖(2006,第32届) | 获奖 最佳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科幻电影 提名 最佳男主角: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男配角:伊恩·麦克迪阿梅德 最佳导演:乔治·卢卡斯 最佳编剧:乔治·卢卡斯 最佳服装:Trisha Biggar 最佳特效:约翰·诺尔、罗杰·盖特、Rob Coleman、Brian Gernand 最佳化妆:Dave Elsey 、Lou Elsey、Nikki Gooley | |
土星奖(2012;第38届) | 提名 最佳DVD套装 | |
青少年选择奖(2005;第7届) | 获奖 最佳动作冒险电影 提名 最佳动作冒险/悬疑电影男演员: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动作冒险/悬疑电影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电影对峙戏:伊万·麦克格雷格 最佳电影坏蛋:海登·克里斯滕森 最佳电影坏蛋:伊恩·麦克迪阿梅 | |
奥斯卡金像奖(2017;第89届) |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David Parker、克里斯托弗·斯卡拉博西奥、 斯图亚特·威尔逊 最佳视觉效果:Neil Corbould 、Hal T. Hickel、约翰·诺尔、Mohen Leo |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7;第70届) | 提名 最佳特效成就奖:Neil Corbould、Hal T. Hickel、约翰·诺尔、Mohen Leo、Nigel Sumner 最佳化妆/发型 | |
MTV电影奖(2017;第26届) | 提名 Next Generation:里兹·阿迈德 |
(资料来源)
2021年12月,《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1983)》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电影馆藏新名单。
1973年夏天,乔治·卢卡斯完成了《星球大战》的剧本,但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公司对于投资拍摄一部需要高成本投入的太空科幻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最后20世纪福克斯公司终于发现了这个剧本,并根据乔治·卢卡斯在电影《美国风情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最后决定进行一次赌博。在获得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支持后,乔治·卢卡斯在1974年5月完成了影片拍摄脚本。这个脚本相对以前的故事更加野心勃勃,剧本最后有两百多页,整个故事发展成一个庞大而漫长的线索。这个故事是如此丰富多彩,以至于无论是从资金还是时间上,乔治·卢卡斯都无法将这么厚的剧本拍成一部电影。作为一种妥协,他最后决定先拍前1/3。尽管这样,他仍然不得不完全舍弃了前20页剧本——而正是这前20页剧本,20年后发展成《星战前传》系列。
1975年夏天,乔治·卢卡斯获得了八百万美元的投资拍摄《星球大战》。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因为拍摄《星球大战》所需要的电影特技效果是超越当时电影制作行业的能力的,在还没有电脑特效技术帮助的情况下,他们为了拍摄《星球大战》,自己开创了整个电影特效行业。
《星球大战》幕后全家福
美国上映
影片序号 | 影片名称 | 片长(分钟) | 正式首映日期(美国) | 最终票房(美元) |
---|---|---|---|---|
1 | 星球大战4:新希望 | 121分钟/ 125分钟(特别版) | 1977-05-25 | 775,398,007 |
2 |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 124分钟/ 127分钟(特别版) | 1980-05-21 | 538,375,067 |
3 |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 131分钟/ 134分钟(特别版) | 1983-05-25 | 475,106,177 |
4 | 勇敢的马队:伊沃克人历险记 | 97分钟 | 1984-11-25 | x |
5 | 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 | 94分钟 | 1985-11-24 | x |
6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136 分钟 | 1999-05-19 | 1,027,044,677 |
7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142分钟/ 120分钟(IMAX版) | 2002-05-16 | 649,398,328 |
8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140分钟 | 2005-05-19 | 848,754,768 |
9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135分钟 | 2015-12-18 | 2,068,223,624 |
10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134分钟 | 2016-12-16 | 1,056,057,273 |
11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152分钟 | 2017-12-15 | 1,332,422,051 |
12 | 游侠索洛:星球大战外传 | 135分钟 | 2018-05-25 | 392,924,807 |
13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 142分钟 | 2019-12-20 | 1,061,523,131 |
中国上映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星球大战4:新希望 | 1978-01-26 |
2 |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 1980-08-08 |
3 |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 1983-07-01 |
4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1999-07-01 |
5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2002-05-16 |
6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2005-05-19 |
7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2015-12-17 |
8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2016-12-15 |
9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2017-12-14 |
10 | 游侠索洛:星球大战外传 | 2018-05-25 |
11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 2019-12-18 |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星球大战4:新希望 | 1997-02-13 |
4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1999-06-26 |
5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2002-05-17 |
6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2005-05-21 |
7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2015-12-17 |
8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2016-12-14 |
9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2017-12-13 |
10 | 游侠索洛:星球大战外传 | 2018-05-25 |
11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 2019-12-18 |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4 |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1999-11-05 |
5 |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2002-07-12 |
6 |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2005-05-19 |
7 |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 2016-01-09 |
8 |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2017-01-06 |
9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 2018-01-05 |
10 | 游侠索洛:星球大战外传 | 2018-05-25 |
11 |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 2019-12-20 |
系列评价
星球大战实现了电影与商业联动,将粉丝群体纳入创作主体。在它发展的40年中,出版物、动画、电视剧到电子游戏,来自官方以及粉丝创作帮助这个IP添砖加瓦,变成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庞大宇宙,这个虚拟宇宙中的一切细节都可追根溯源,找到它在星球大战史中的坐标。身处其中,在由无数细节构成的网络中徜徉,是粉丝的无尽乐趣所在。(1905电影网)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历经40年的岁月而始终魅力不减,要用一个最贴切的词来概括就是:传奇。如同希腊神话、西部传说、莎士比亚著作一样,这些故事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并且直到这几天还为新生代观众所欣赏。(时光网评)
卢卡斯其实是不幸的,因为他为一部影片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从风华正茂拍到白发苍苍,电影史上没另外一个电影人就这样过了自己的20多年的光阴,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陪他一起走过。伴随着星战一起长大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和卢卡斯先生,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看电影》评)
《星战》不仅成就了全新的科幻太空电影类型,其在商业上的成功,更是直接将已近破产边缘的福克斯公司的股票推高了一倍,让福克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好莱坞最赚钱的公司。(时光网评)
单部评价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必定是一部需要配合前几部一起观看的影片,如果单独从这部电影本身来看,这实在是一部平庸乏味的三流科幻片。剧情上并无任何新意与亮点,人物也缺乏应有的魅力或是吸引力,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寄生在原作基础上的电影,无法跳出之前的几部影片而单独对一部进行评价。或者说,不去考虑之前的几部,这一部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这恐怕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种续集模式了,完全的致敬与模仿,使得这部续集完全成为粉丝向的电影 (1905网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影片中人物剧情近乎一锅乱炖,逻辑千疮百孔。无论正反派,说反转就反转,毫无道理可言。抛开剧情谈画面,该片也乏善可陈。除了孤岛、赌场、沙漠这几个场景,就只剩下飞船在黑暗的宇宙里轰轰对射的特效画面,场景单一得可怜。全程黑压压的画面,再配以无聊剧情,堪称催眠大片(《北京日报》评《星球大战8:最后的的绝地武士》)。
全球票房最高的科幻电影(通胀调整):在按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清单中,《星球大战》(美国,1977年)在国际上的收入为2,651,144,593美元(1,624,276,800英镑)。 这部电影原先的票房收入为5.137亿美元(2.9429亿英镑),然后于1997年重新发行,总票房达到7.98亿美元(4.8924亿英镑)。(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