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户市 编辑
神户(英语:Kobe;日语:こうべ),是一个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库县的都市,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兵库县的县厅所在地,位于日本四大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本州岛的西南部,西枕六甲山,面向大阪湾。位于京阪神大都市圈,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日本国际贸易港口城市。
1868年,神户成为日本最早开放对外国通商的五个港口之一,之后神户迅速发展为日本最重要的港湾都市之一。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虽然给神户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然而经过了多年的重建,神户的都市建设和人口都已超过地震之前的水准。神户也是一座宜居都市,并曾在2007年入选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世界最清洁的25座城市”,其后也于2012年在瑞士的咨询公司ECA国际评选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选前10位的日本都市。
2020年12月26日,位列2020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66名。
中文名:神户
外文名:日文平假名:こうべ
别名:西海正门,兵库之津
所属地区:日本兵库县,东亚
地理位置:日本近畿地区
面积:557.02km²
下辖地区:东滩区,滩区,中央区,兵库区,北区等
电话区号:078
气候条件:濑户内海式气候
人口数量:1520581人(2015年)
著名景点:摩耶山拘星台,神户港,有马温泉,三宫,六甲山,明石海峡大桥
机场:神户机场
火车站:新神户站,三宫站,神户站
车牌代码:神户
方言:日语/关西方言
市长:久元喜造
都市圈:大阪都市圈
古代神户
神户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在神户市内多地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和绳文时代的文物。进入弥生时代后,随之稻作技术和金属器的传入,神户的人口进一步增加。据日本书纪记载,神户三大神社中的生田神社和长田神社都是始建于弥生时代的后期。而在古坟时代之后,随之豪族的兴起,在日本各地开始出现巨大的前方后圆坟。神户市内最为著名的古坟是五色冢古坟,这处古坟也是兵库县内最大的古坟,也显示在这一时期神户的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文明发展。在奈良时代,当时的朝廷在兵库区修建大轮田泊,开始了神户作为港口的历史。大轮田泊是摄播五泊之一,是当时日本重要的贸易据点。然而在平安时代后期,由于国家财政无力改修港口,大轮田泊陷入荒废。
大轮田泊的萧条状况在平氏政权兴起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清盛在大轮田泊修筑人工岛经岛,试图将大轮田泊发展为日宋贸易的据点。1180年(继体天皇元年),平清盛更强行宣布迁都福原京,其位置位于神户市的中央区和兵库区北部。然而由于反对势力过于强大,福原迁都只实施了半年后日本的首都就迁回平安京。平氏政权也在平清盛去世后迅速崩溃,而神户更是平氏政权瓦解过程中重要战役一之谷之战的战场。福原京的修筑虽可说是仅停留在计划层面,然而在镰仓时代初期,高僧重源又重振了大轮田泊的港口。在镰仓幕府时代,神户的人口大多居住在兵库区一带,这一地区被称为兵库津,是当时日本重要的港口。在14世纪前期这一自建武新政转换至室町幕府的剧变时期,神户是凑川之战的舞台。也是在同一时期开始,除了嘉吉之乱至应仁之乱之间的20多年间神户曾由山名氏统治之外,神户进入了约200年的赤松氏统治时期。1591年(承平元年),结束战国乱世实现日本统一大业的丰臣秀吉在神户郊外的有马温泉举办有马大茶会。 在江户时代,神户的主要市区仍然在兵库津一带。当时的兵库津是自西日本前往北海道的北前船的重要据点港口,同时也是西国街道重要的宿场町。
开港至二战期间的神户
在江户幕府末期,日本在欧美的压力之下被迫打开国门。1858年,幕府与美英法俄荷五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条约规定开放五个港口为通商港口。列强虽本欲选择已有一定规模的兵库津作为关西地区的开放港口,然因兵库津排外风气甚盛加上兵库津附近的神户村的沿岸水深较深适合建港,因此神户村即成为五个开放港口的其中之一。 1868年(明治元年),神户正式开港。当时神户的港口以凑川为界,凑川以西的港区主要由日本船舶利用,被称为兵库港;以西则是主要由外国船舶利用,被称为神户港。两港在1892年(明治25年)实现统合,统称为神户港。市区也同样以凑川为界,凑川以西的兵库是旧市区,而凑川以东的神户则有较多外国人居住,使得当时的神户呈现双子都市的格局。
随着市区范围的逐渐地扩大,两大市区合二为一,市中心也逐渐往东侧的神户移动,而“神户”也成为包括兵库在内的全市的正式名称。在神户开港的同时,神户市内还开辟了专供外国人居住的神户外国人居留地。神户居留地是日本最早实施近代都市计划的地区之一,运营也全由外国人自治,其都市经营的方式给日本其他都市也带来巨大影响。众多外国教堂、银行、企业和领事馆集中于此,神户居留地成为当时日本最国际化的地区之一。1899年(明治32年),随着日本废除治外法权,居留地制度也被废止,神户外国人居留地重新由日本管理,然而其神户市中心市区的地位仍维持至今。作为西洋文明在日本的窗口,神户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首个铁路隧道、首个咖啡厅、首瓶波子汽水、首个水族馆、首个高尔夫球场 、首个日本国内生产的蒸汽机车、首个爵士乐队等众多新事物都是出现在神户。1889年,神户施行市制,成为日本最早的一批市。
进入20世纪后,神户市仍然持续快速发展。1905年(明治38年),阪神电气铁道开通了神户(三宫站)至大阪(出入桥站)的铁路,这是日本首条都市间铁路。随着铁路的开通,神户和大阪之间的经济活动变得更为活跃,更开启了阪神间摩登的时代。同样在20世纪前期,随着筑港事业的进展,神户成长为远东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1920年(大正9年),神户港开通了前往美国的航路。在大正及昭和初期,神户和伦敦、纽约、汉堡并列为世界四大海运市场。然而在1930年(昭和五年)之后,随着日本开始步入战争轨道,神户的发展也受到重大的影响。在二战末期,神户多次受到美军的空袭,其中又尤以1945年(昭和20年)3月17日和6月5日的空袭最为惨烈。神户市超过20%的市区面积在空袭中被毁,并且至少有8,841名市民因空袭遇难,受伤者则超过15万人。神户是当时日本大都市中受美军空袭损害最严重的都市。
战后神户
在二战结束之后,神户很快就走上了复兴的过程。造船、钢铁等重工业成为神户新的支柱产业,使得神户在战后发展为日本重要的工业都市。1956年,神户成为日本首批政令指定都市。神户市还在这一年举办了国民体育大会。在1960年代,神户港迎来了其开港100年纪念,神户港的面貌也随着神户的地标建筑神户港塔的完工以及港湾人工岛的开工发生剧变。由于神户市中心市区面积狭小,自1960年代开始,神户市开始挖掘丘陵以建造新市镇,并且将挖出的土壤用于填海以建设海上新都市。1970年代,随着山阳新干线的开通、神户祭的举办和NHK电视剧风见鸡的播出,神户的旅游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1971年,神户市电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在1979年,神户的首条地铁路线开始通车,标志神户市内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1年,港湾人工岛第一期工程完工。神户市在工程完工之后举办了港湾人工岛博览会,其参观者数超过1610万且盈利超过60亿日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85年,神户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更加提高了神户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神户市(北纬 34°41', 东经 135°1')地处兵库县东南部,六甲山系和濑户内海构成了神户依山傍海的都市景观。六甲山东西横贯神户市域北部,构成神户市中心街区和郊区的天然分界线。
地貌
六甲山最高峰的海拔高度是931.25米,也是神户市内的最高点。山地北侧是神户市内保存较多自然的地区,关西著名的温泉旅游地有马温泉就位于这里。在六甲山地北麓和其附近的丘陵地带也有一些新市镇。
地质
神户市的地质可大概分为两个区域。六甲山地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其地质构造形成在约7000万年之前。由于花岗岩具有天然的过滤作用,累积的降雨在经过花岗岩的过滤后渗入地下,使得六甲山成为神户重要的天然水脉。而自六甲山涌出的优质水源也让神户生产的矿泉水和日本酒享有盛誉。而市区的平地部分则形成在约3000万年之前,在基盘岩类的上方覆盖有较厚的冲积层。神户市内有多条活断层,这些断层大致可分为须磨断层・诹访山断层、淡路-六甲活断层系和大阪湾断层系三个系统。
水文
神户市内的主要河流则有住吉川、生田川、新凑川等,这些河流大多发源自六甲山且在流经神户市区后就直接入海,因此长度十分短小。神户市的大部分中心市区则位于六甲山系和濑户内海之间的沿海平地。这一地区的南北长度仅有约三公里,使得神户的中心街区呈现沿海岸的东西细长的形状。为了扩充市区和港口用地,神户曾多次实施填海造地。神户市沿海的两大人工岛—港湾人工岛和六甲人工岛均是利用六甲山的土石填海造成的人工岛。
气候特征
神户市属于濑户内海式气候区域,全年气候较为温和。六甲山地北侧的地区则具有内陆型气候的特征,和市区相比有较大的温差。和日本其他地区相比,神户的降雨相对较少,全年平均降水量约在1200毫米。樱花盛开的春季是神户最为宜人的季节。在经过潮湿的梅雨季节之后,神户进入炎热的夏季。由于神户空气较为干燥且有海风吹拂,使得神户的夏季虽然炎热,但相对近畿地方其他大都市而言白天仍较为舒适。在夏秋之交的时节,神户有时会受到台风的影响。神户的秋季颇为短暂。而冬季的神户则由于山地地形的影响,常有被称为六甲颪的季节风吹袭。虽然由于六甲颪的影响使得神户冬季气温较低,然而因冬季空气干燥使得神户市区少有降雪。城市范围
神户设市当时的面积为21.28平方公里,范围只包括中央区和兵库区的部分地区。此后神户市在1896年、1920年、1929年、1941年和附近的町村进行合并,市域范围逐渐扩大。至1941年时,神户市的市域范围已经包括了除东滩区和滩区部分地区之外所有的今日神户市的沿海地区。1947年,神户市合并了六甲山北侧的众多町村,市域面积也因此由115.05平方公里大幅扩大至390.50平方公里。之后神户市亦在1950年4月1日、1950年10月10日、1951年、1955年、1958年合并了附近町村,加上填海使得土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神户市的面积已经达到552.83平方公里。神户自然资源匮乏,有极少量硫磺资源;动物资源有神户和牛;鱼类,如:三文鱼,金吉鱼等。
由于神户市为政令指定都市,所以得以划区。神户市管辖有9个区。
区名 | 读音 | 设立日期 | 面积 (平方公里) | 人口 (2015年) | 人口密度 (平方公里人口数) |
---|---|---|---|---|---|
东滩区 | ひがしなだく | 1955年4月1日 | 30.37 | 214090 | 6293 |
滩区 | なだく | 1931年9月1日 | 31.40 | 135921 | 4162 |
中央区 | ちゅうおうく | 1896年4月1日 | 28.46 | 131768 | 4548 |
兵库区 | ひょうごく | 1896年4月1日 | 14.56 | 106480 | 7253 |
长田区 | ながたく | 1945年5月1日 | 11.46 | 97667 | 8597 |
须磨区 | すまく | 1931年9月1日 | 30.00 | 163051 | 5636 |
垂水区 | たるみく | 1946年11月1日 | 26.83 | 219443 | 7804 |
北区 | きたく | 1973年8月1日 | 241.73 | 220761 | 919 |
西区 | にしく | 1982年8月1日 | 138.02 | 246273 | 1784 |
神户市 | こうべし | 1889年4月1日 | 552.83 | 1535454 | 2757 |
人口
神户在开港之初时人口仅有约2.5万人,之后神户的人口快速增加。在1889年实施市制时,神户已有人口约13万人。在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时,神户的人口已经超过60万,仅次于东京和大阪,是当时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1939年,神户市人口超过100万人。然而在二战期间,由于美军多次空袭使得大量人口离开城市至农村避难,神户的人口剧减至38万人。战后随着神户市复兴进程的进展,暂时逃至农村的人口也回到城市。1956年,神户人口数再次超过100万人。之后神户的人口持续增加,在1992年超过了150万人。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导致神户的人口一度大幅减少至约142万人。之后神户的人口恢复成长,并在2004年超过阪神大地震之前水平。然而受到高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神户市人口出现减少。2014年1月时,神户市的人口突破150万,约有1535454人。神户的人口高度集中于沿海的中心市区。沿海的垂水区、须磨区、长田区、兵库区、中央区、滩区、东滩区的合计总面积虽只占神户市总面积的约31%,然而人口数却占神户总人口的约69%。相反地处内陆的北区和西区虽占去神户市过半面积且在战后因新市镇的开发使得人口大幅增加,合计总人口仍只有约47万人。而阪神大地震也给神户的人口地理带来变化。靠近大阪的东滩区、滩区和位于市中心的中央区在震后人口持续增加,而受地震影响严重的长田区的人口则仍然大幅低于地震前水平。和日本其他地方相同,神户也面临严重的高龄化和少子化问题。2013年,神户人口的高龄者比率超过24%。相反的是在2010年,神户的总和生育率则只有1.29。神户市是日本最国际化的都市之一,市内也居住有不少外国人。2011年时,有约44000人外国人生活在神户。其中以韩国和朝鲜人最多,之后依次是中国人、越南人、美国人、印度人和菲律宾人。神户的外国人人口比例在政令指定都市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大阪市、滨松市和名古屋市。神户市内还有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等8家外国人学校。
民族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主要人口是大和民族,其他少量的有阿依努人和琉球人以及定居外国人。
综述
进入1970年代后,当时的神户市长宫崎辰雄实施了港湾人工岛等大型公共土建事业,并且通过举办地方博览会取得巨大盈利,宫崎提出的“把山搬到海里去”(山、海へ行く)这一口号一时名声大震,神户市政府更被外界称为“神户市股份公司”(神户市株式会社),其都市经营手法成为日本众多城市效仿的样本。但从1990年代开始,因经济不景气加上地震的冲击,神户的财政状况急速恶化。神户市财政状况严峻的主要原因有震后复兴的巨额费用、大量土建事业耗费的巨资、神户机场和神户市营地铁等公共设施的长期赤字等。近些年神户虽通过各种方法试图改善财政情况,并且取得了市债余额减少等成效,然状况仍颇为严峻。神户市在日本经济中拥有重要地位。2010年,神户市内生产总值约为6兆2414亿日元。神户市的经济总量占日本经济总量的约1.3%。2009年,神户市人均所得约为290万9000日元,高于日本平均水平。和日本其他都市类似,农业生产只占神户市经济活动中很小的比重。神户市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仅占约0.1%。与农业相对的是,工业生产占神户经济活动总量的比重达18.5%,高于日本全国平均的17.8%,更大幅高于大都市的平均水平10.8%。服务业则是神户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其中又以零售业的产值最高。
农业
神户市的农业属于都市近郊型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且产品主要出售给是神户市。神户的主要农业区是市北部和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大米,而西部地区则是叶菜和果菜类。神户农产品中最为重要的是肉牛和乳牛,其次则是蔬菜和大米。神户牛位列日本三大和牛之列,是高档牛肉的代名词。 神户的主要渔业活动为渔船渔业,市内有垂水、盐屋、舞子三处渔港。
工业
在神户开港之后,造船等港口相关产业即开始发展。神户战前的主要工业是造船业和化学产业,战后更发展为日本屈指可数的重工业都市。神户的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西神工业园区,沿海地区的工业多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而西神工业园区则聚集了不少公司的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就生产总值来看,食品饮料、交通运输机械、化学、钢铁等产业是神户工业中的主要产业。神户是日本最早接触西洋服装的城市之一,这使得服装、制鞋、珍珠加工等时尚相关产业也在神户工业中拥有重要地位。服务业
和日本其他大都市相同,服务业是神户经济最重要的产业。虽然和日本其他大都市相比,商业占神户市经济总量的比例相对较低,然而神户是日本两大零售业巨头大荣公司和COOP的发祥地。神户主要的商业区则是位于三宫和元町之间的地区。港湾都市的传统使得神户的外贸和金融产业也颇为发达,如兼松和神荣就是总部设在神户的综合商社企业。而太阳神户银行则是当今日本三大都市银行中三井住友银行的前身之一。阪神大地震后,医疗产业成为神户服务业中新的重要产业。日本政府更将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列为国家级战略特区,期待神户能成为先端医疗产业中心并带动科研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观光产业也是神户服务业的重要部分。2012年时,到访神户的游客数已经超过3200万人。 神户更通过举办国际会议等方式试图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饮食、宾馆等观光相关产业也在神户经济中有重要地位。
政党
神户市主要党派有:自民党、公明党等右派政党,社会党、共产党,维新党等左派政党。
神户市政治版图颇为多样化,日本各主要政党均能在神户获得一定支持率,这也使得神户的选举区成为日本历次选举中选战最激烈的选举区之一。在日本众议院选举仍然实施中选举区制的时期,神户市全市均属于兵库县第1区。兵库县第1区的历次选举结果均呈现自民党、公明党等右派政党和社会党、共产党等左派势力瓜分议席的格局。在日本众议院选举改制为小选举区制之后,神户市的大部分地区分属兵库县第1区、第2区、第3区;西区则和北播地区共同组成兵库县第4区。如同中选举区时期,这些选举区也多是选举的激战区,右派政党和左派政党互有胜负。在民主党取得大胜的2009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时,民主党包揽了这四个选举区的议席。而在2012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时,保守派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又在这四个选举区都取得胜利。2014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时,自民党在兵库3区、4区获胜、公明党在兵库2区取得议席,维新党在兵库一区当选。
议会议员
在地方自治层面,神户市的市长选举的一大特征是自1949年以来,历任神户市长的当选者均曾担任神户市副市长。在1973年的市长选举中,因自民党撤回对时任市长宫崎辰雄的支持,加上之后宫崎辰雄当选,使得神户也和日本众多大都市相同,一时成为由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派政党执政的革新自治体。然而宫崎辰雄原系保守派人士,加上之后自民党重新加入神户的执政党之列,使得神户市政一度出现市议会内主要政党皆为执政党的局面,也使得和横滨市、京都市等其他日本大都市相比,神户的革新自治体的历史较短。神户市长是久元喜造,他得到了自民党、民主党和公明党的支持,在2013年10月27日的市长选举中当选。神户市议会现有68名议员,以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共产党拥有议席较多。
医疗
六甲山是以兜风路线及欣赏夜景之处而受人欢迎的高原休闲胜地。在其西侧的牧场里饲养着乳牛,山羊等各种家畜,羊群被放牧在草地上。作为夏季一大活动的“阿卢斯节”热闹非常。在设置的“神户奶酪馆”介绍奶酪的制造·销售·展览·奶酪料理的奶酪文化,也介绍从羊毛原料到羊毛产品的有关的羊毛文化,并设有体验动手作的工房。
拈花惹草
属于神户市公园一景的布引香草园,是一处可以让人“拈花惹草”的地点。从新干线的新神户站搭乘缆车到达,若天气良好的话,可看到神户港区的两个人工岛。布引香草园是一处以种植各种香草为主的景观花园,面积达72公亩,有150种的香草,共种有75000株植物的香草园。
六甲厅中厅
陈列着世界上古老音乐盒的博物馆,馆内有世界上仅有1台的音乐盒,以及贵重的年代物等等。
桥之科学馆
汇集了包括以明石海峡大桥为首,建设本州四国连络桥所使用的最高水准的桥梁技术。有200英寸的立体银幕,还有画廊,图书馆等。
海上散步大道
在明石大桥内设有展望处,从桥上可看到来往的船只。观赏设置在四边皆玻璃的回游式步道上的录象系列。日本神户唐人街,也称中华街,日本人叫做南京町,地处南京路的东侧。入口处树立着中国式的红色门楼,穿过门楼,是南京东路、西路、南路、北路等呈十字型的中心街,各商店的招牌是中文,这里的人们大都讲中文。
水果花卉公园
位于北神户的神户果类·花卉公园是神户市引以为荣的公园.园内被美丽的花卉所覆盖,拥有饭店、游泳池(仅限于夏季)、溜冰场(冬季)、温水浴池、烤肉园地等休闲设施应有尽有。
神户市立农业公园·神户葡萄酒城
农业公园能让人饱尝神户自然之美的设施。在由葡萄田所延伸出的山冈上建成的葡萄酒城,可参观葡萄酒的制造过程。
其它景点
人和防灾未来中心、布引香草公园、神户市立王子动物园、相乐园、凑川神社、生田神社、北野异人馆、神户市立博物馆、旧居留地、神户港震灾纪念公园、神户港、美利坚公园、三宫中心街、明石海峡大桥、六甲山、神户PortTower展望台、神户海洋博物馆、有马温泉。
特产
不倒翁:其外形使人联想起与兵库县关系密切的神功皇后。
有马玩具毛笔:这是有马温泉的传统民族工艺品。将毛笔垂直拿起时,便可看见小偶人的面容。
神户萨摩瓷器:萨摩瓷器以其精细的毛笔绘画,外加纯金线条的补充而格外闻名。
神户是日本最早开港的城市,这也令神户成为拥有浓郁国际色彩的都市。神户市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体育赛事。2012年,神户共举办了92次国际会议,在日本城市中位居前列。一些国际组织还在神户开设有分支机构,包括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防灾战略事务局、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在1960年代之前,曾有17个国家在神户设有总领事馆。韩国和巴拿马则在神户设有总领事馆。哥斯达黎加、挪威、巴拉圭、孟加拉国在神户设有名誉总领事馆。以色列、哥伦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圣马力诺、牙买加、瑞典、捷克、巴西、洪都拉斯、葡萄牙、缅甸则在神户设有名誉领事馆。姊妹、友好、亲善协力都市,神户市和以下都市是姊妹都市、友好都市及亲善协力都市:
西雅图(美国):1957年10月21日成为姊妹都市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1973年6月24日成为友好都市
里加(拉脱维亚):1974年6月18日成为姊妹都市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1985年7月16日成为姊妹都市
仁川(韩国):2010年4月6日成为姊妹都市
费城(美国):1986年10月17日成为亲善协力都市
大邱(韩国):2010年7月23日成为亲善协力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