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鸟行状录 编辑

村上春树创作长篇小说

《奇行状录》是日本作家村上树第一部正面描写日本军队在亚洲大陆暴虐罪行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5

村上春树通过“拧发条鸟这一隐喻式的事物将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紧密联系起来,又利用不断重复转换几个叙述人称和随之不断换的叙述视角,将《奇鸟形状录》中的现实横线和历史纵线缀连起来,将历史记忆重建,向读者展示了一副完整的历史记忆。

1996年 ,《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奇鸟行状录

外文名: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

作品别名:拧发条鸟年代记

作者:村上春树

创作年代:1991-1995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字数:426千字

首版时间:1995年

内容简介

编辑

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历史线诺罕战役,亦即题目中的年代记;另一条是现实线,讲述了主人公冈田亨厌倦了法律事务所的工作而辞职在家,应妻子久美子要求去寻找已经失踪了一周的猫,他在找猫途中又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如致使男友死亡的少笠原MAY、久美子的兄长政客绵谷升、通灵加纳马耳他和“意识娼妇”加纳克里他两姐妹,继而妻子也离家失踪,主人公在找猫的同时又踏上了寻找妻子的旅途。

“我”的妻子突然不告而辞,还来信说她另外有了男人。但是“我”决不相信。久美子的背后有黑手控制,那便是她的兄长绵谷升众议员、当代日本恶之源的象征。回绝了女灵媒师协议离婚的调停,回绝了“意识娼妇”远走希腊的提议,“我”下到深深的枯井冥思苦索,来到嘈杂的大死死守候,从神秘的吉他子手中夺得球棍,在非现实的宾馆房间里给对手以致命一击——终于,被击昏的绵谷升在现实中死于久美子之手,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牢狱的代价;终于,“我”的小友笠原May在扭歪变形的国土上为“我”觅到了鸭子人和悠然游荡的明净水塘,虽然“我”还得等到与久美子相聚之后才能前往那里。

作品目录

编辑

第一部贼喜鹊篇

1

星期二的拧发条鸟、六根手指与四个乳房

2

与日食、仓房中死去的

3

加纳马耳他的帽子、果汁冰淇淋色调与艾伦·金斯伯格与十字军

4

塔与深井、或远离诺门坎

5

柠檬糖中毒、不能飞的鸟与干涸的井

6

冈田久美子如何成长、绵谷升如何成长

7

幸福的洗衣店、加纳克里他的出现

8

加纳克里他的长话、关于痛苦的考察

9

气的绝对不足与暗渠、笠原May关于假发的考察

10

魔感、浴缸中的死、遗物分发者

11

间宫中尉的出现、温沼来客、香水

12

间宫中尉的长话(其一)

13

间宫中尉的长话(其二)

第二部预言鸟篇

1

尽可能具体的事情、文学里的食

2

这一章里好消息一个没有

3

绵谷升的话、下流上的下流猴

4

失却的宠幸、意识娼妇

5

远方街市的风景、永远的弯月、固定的绳梯

6

遗产继承、关于水母的研究、近似乖戾感的感觉

7

关于妊娠的回想与对话、有关痛苦的实验性考察

8

欲望之根、208房间、破壁而过

9

井与星、绳梯是怎样消失的

10

笠原May关于人的死与进化的考察、别处制作的东西

11

作为疼痛的饥饿感、久美子的长信、预言鸟

12

刮须时发现的、来时发现的

13

加纳克里他未讲完的话

14

加纳克里他的新起点

15

正确的名字、夏日清晨浇以色拉油的燃烧物、不正确的隐喻

16

笠原May家发生的唯一不妙的事、笠原May关于烂泥式能源的考察

17

最简单的事、形式洗练的复仇、吉他盒里的东西

18

来自克里特岛的信、从世界边缘跌落的人、好消息是以小声告知的

第三部捕鸟人篇

1

笠原Mrdy的视点

2

上吊宅院之谜

3

冬天里的拧发条鸟

4

冬眠醒来、另一枚名片、钱的无名性

5

深夜怪事

6

买新鞋、返回家中的

7

细想之下即可知的地方(笠原May视点之二)

8

肉豆蔻与肉桂

9

井底

10

袭击动物园(或不得要领的杀戮)

11

那么,下一个问题(笠原May视点之三)

12

这铁锹是真铁锹吗?(深夜怪事之二)

13

M的秘密治疗

14

等待我的汉子、挥之不去的东西、人非岛屿

15

肉桂奇特的手语、音乐

16

有可能到此为止(笠原May视点之四)

17

整个世界的疲敝与重荷、神灯

18

试缝室、继任人

19

傻里傻气的女儿(笠原May视点之五)

20

地下迷宫、肉桂的两扇门

21

肉豆蔻的话

22

上吊宅院之谜(其二)

23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水母、变形报废的人

24

数羊、位于圆圈中央的

25

信号变、远处伸来的长手

26

损毁者、熟透的果实

27

三角形的耳朵、雪橇的铃声

28

拧发条鸟年代记#8(或第二次不得要领的杀戮)

29

肉桂进化链中失却的一环

30

房子不可信赖(笠原May视点之六)

31

空屋的诞生、替换了的马

32

加纳马耳他的秃尾巴、剥皮鲍里斯

33

消失的棒球棍、回来的《贼喜鹊》

34

让别人想象(剥皮鲍里斯故事的继续)

35

危险的场所、电视机前的人们、虚幻人

36

萤火虫、魔法的消解、早晨响起的世界

37

普通的现实匕首、事先预言了的事情

38

鸭子人儿的故事、影与泪(笠原May视点之七)

39

两种不同的消息、杳然消失了的

40

拧发条鸟年代记#17(久美子的信)

41

再见

创作背景

编辑

村上春树在《奇鸟行状录》第一部的最后列出了参考文献,有最早的昭和17年的《诺门坎美谈录》以及《诺门坎空战记苏军将领回忆录》、《诺门坎战记》和《静静的诺门坎》、《诺门坎上下——草原中的日苏战争》等多达九部。1994年6月,村上春树在完成《奇鸟行状录》第一部和第二部后,还到中国东北和蒙古边境实地考察了诺门坎战役的发生地,考察时有一件事让他格外惊异,那就是他实际目睹的旧战场同他想象和在《奇鸟行状录》第一部描写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可见,“历史事实”、“历史的真相”已经幻化为小说创作的一道淡淡的难以捉摸的背景。

诺门坎战役,又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春夏之交由日军挑起的“满”蒙边境战争。诺门坎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此次战役不仅拯救了苏联和蒙古(俄蒙联军的胜利保证了蒙古国的独立),也拖了日军侵华的速度。 《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耗时四年(1991—1995)完成的长篇小说。

人物介绍

编辑

冈田亨——“我”

主人公冈田亨30岁,生于1954年。厌倦了法律事务所的工作而辞职在家的冈田亨,从找猫到寻找失踪的妻子,再到寻找灵魂的救赎,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的心理变化,面对人性的异化和现实的丑恶,他不仅是在寻找更是在战斗,为了夺回失去的东西,为了实现自我的救赎。猫的失踪与归来虽然仅仅是整个过程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小部分,但又是一个重要的隐喻,现了冈田亨内心的变化与成长。 冈田亨在寻找莫名其妙失踪的太太过程中,他发现了浅浅隐藏在现实表面下的汹涌的“恶”与暴力。

绵谷升

绵谷升是一名有些莫名其妙、有些神经质经济学者撰写过一本不知所云的经济著作,毫无过人之处。但是,绵谷升却通过大众传媒将自己塑造成一名新兴政治家, 成为一名呼风唤雨的政客,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骗取了民众的信任与支持。绵谷升“在电视这一舆阵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绵谷升作为战犯绵谷孝的继承人,“一方面在杂志上拥有专栏连载, 在综合刊物发表意见,在电视上作为定期解说员摇唇鼓舌”,于是“被视为富有行动力的知识分子,被视为以往政界未曾有过的新型智能型政治家”。绵谷升利用传媒的影响力游刃有余地鼓吹自己的观点, 成为政治新宠。绵谷升并非一名平庸的经济学者,他的体内继承了绵谷家族最为阴暗的暴力因子。

绵谷升“有种特殊的力,而且能物色到容易对这种力发生感应的人,并将其体内的什么牵引出来”。绵谷升不断强调“战后日本是一个缺乏道义的国家”,主日本应该重建一种“拥有高度智能的道义”,但其所推崇的所谓“道义”的本质其实就是打着神的“道义”的幌子实施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暴力性体制。绵谷升利用现代传媒潜移默化的渗透效果,企图对民众进行洗脑以恢复战时日本体制的暴力性。绵谷升“所牵引的东西,注定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而且同历史深处最为阴暗的部分直接相连。”

久美子

久美子生于1954年,她是绵谷升的亲妹妹、冈田亨的妻子。久美子从三岁到六岁,被寄养祖母家。 久美子以及久美子的姐姐跟绵谷升之间不是正常的兄妹关系,而是扭曲的性关系。

出生于绵谷家族的久美子,其身上一直潜藏着某种暴力性。久美子怀孕后担心这种暴力倾向会延续到孩子身上,为了扼杀这种暴力,毅然决然堕胎以永绝后患。正是堕胎这一包含暴力意味的行为唤醒了久美子体内的暴力因子,也给了绵谷升可乘之机,在绵谷升的无形暴力之下遁入黑暗邪恶的封闭世界。久美子在绵谷升的暴力损毁下,同很多男人性交而没有任何罪恶感。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奇鸟行状录》主题思想:对日本暴力及侵华战争的反思。

《奇鸟行状录》围绕男主人公冈田亨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久美子而展开的家庭戏剧,故事发生的确切时间是1980年,但它可以一直深挖到日本战前的暴力根源。暴力,即《奇鸟行状录》的重要主题。

在《奇鸟行状录》第三部第28章中就出现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暴力:八个日本关东军士兵端着枪押来四个中国人。四人因杀死两个日本人逃跑后被抓了回来。其中三人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五脏六腑被剜得一塌糊涂,血流满地。”最后一人被日本兵用棒球棍活活打死。日本士兵将棒球棍全力朝中国人后脑砸下,然而,这位中国人虽然头部两次被子弹打中,“却以不知从何而来的最后一滴生命力像钳子一般紧紧抓住”脸上长着青痣的日本兽医的手腕,一起栽进事先挖好的坑中,在场的日本中尉和士兵全部都吓得目瞪口呆。

村上春树通过间宫中尉之口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我们日本人在满洲干得也不例外。在海拉尔秘密要塞设计和修建过程中,为了杀人灭口,我们不知杀了多少中国人。”不仅如此,“在南京一带干的坏事可不得了,我们部队也干了。把几十人推下井去,再从上边扔几颗手榴弹。还有的勾当都说不出口。”

村上春树通过《奇鸟行状录》这一作品指出:日本天皇裕仁对二战中的日军暴行负有直接责任。特别是以天皇的名义下达命的暴力机器,即日本会封闭性的国家组织。村上春树认为这就是日本暴力的根源所在,也是促使他选择这一题材的目的和意义。

日本暴力性邪恶势力的代表无疑就是绵谷升。绵谷善于伪装,具有欺骗性和时代特征:“绵谷升堪称头脑敏捷的变色龙,根据对手颜色改变自身颜色,随时随地炮制出行之有效的逻辑,并为此动员所有的修辞手段。”他的身份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身穿做工考究的西服,脸上架着一副文质彬彬的眼,“神情和悦,语声安静,谙熟给对方后背以致命一击的诀窍”,“始终如一地损毁着各种各样的人,并且将继续损毁下去。”然而,如此暴力性邪恶人物竟然当上了国会议员,成为日本政治家。其“政治目标”是要使日本摆脱当今的政治边缘状态,将其提升到堪称政治及文化楷模的地位”。无疑,村上春树以此讽刺日本当今社会的现状。

绵谷升的叔父是日本国会议员,曾在奉天(沈阳)见到了策划九·一八事变”的陆军中将石原莞尔,而且战后一直交往密切。绵谷升的父亲是日本运输官僚,独断专行。他把日本暴力性国家理念极力传授给儿子绵谷升,而二战的战犯叔父又使其继承了国会席位。村上春树勾勒出日本暴力的传承路线。

村上春树在《奇鸟行状录》的收尾之际,再次把笔锋转向中国:“轮廓分明的冬月冻僵似的悬在空中。上玄月,孤行尖锐,犹如一般中国刀。”不言而喻,这正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暴力罪行的比喻和象征。村上春树通过《奇鸟行状录》这部长篇巨著,揭露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暴力罪行,探索了当今日本暴力的传承脉络,明示出对战争责任的深层思考和追究。

叙述视角

第一类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人称代有“他”,“她”,“他们”;而第二类是小说中人物,即有限叙述视角,人称代词有“我”。第一类的叙述者可以指引读者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并且对小说的人物直接评价。第二类叙述者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人物,“他”或许只是一个旁观者。以上两种视角各有自己的优势,如描述大的历史背景,人物的整体描述,这些都适合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很快知道大背景知识。而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加强读者的参与,使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奇鸟行状录》的叙述视角的最大特征是几个叙述人称的不断重复转换,叙述视角也随之不断变换: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被称为“拧发条鸟”的冈田亨,“我”既是聚焦者又是观看者,通过“我”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我”与妻子之间发生的纠葛,见识了久美子的兄长、政客新星绵谷升如何不择手段跻身政界的故事,认识了失手使男友车祸死亡的少女笠原May和通灵者加纳马耳他、“意识娼妇”加纳克里他姐妹。通过“我”的视角看到的、了解到的只是“我”眼中的人和事,重在个人体验感觉;而另一组叙述者为占卜师本田、间宫中尉和“肉豆蔻”、“肉桂”母子。

通过赤坂“肉豆蔻”、“肉桂”母子的叙述,让读者知晓了“满洲国”瓦解之际肉豆蔻当兽医的父亲的故事。这组叙事者在讲述故事时,是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的叙事带有回忆性、客观性的特点。

两种不同的视角交替使用,将《奇鸟行状录》中的现实横线和历史纵线缀连起来,展示了一副完整的历史记忆。

作品评价

编辑

村上春树的巅峰杰作是《奇鸟行状录》,作品显示出作家的才华、思想深度,这是一本读完之后可以让人“发呆”三五天的书。

——翻译家林少华

“它是一只神奇的鸟,是作家在虚幻中对于真实的渴望,是这个世界和生命在岌岌可危中的全部希望所在。它凝集着人类在此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世界和命运的思索,是人类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中对于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质状态的渴求”。换言之,村上春树这些隐喻或所谓神话性未尝不可以解释为一种“超验”的文学维度。即同神对话的维度,同魂灵对话的维度,同过去、现在和未来之“无限”对话的维度。小说语言因此成了直达生命意识核心、命运奥秘和宇宙玄机的有力媒介。

——人民网

这部迷幻小说以冈田亨的猫在东京郊区走失拉开了序幕。他向一对即真即幻、拥有特异功能的姐妹询问猫咪的下落。在这本迷幻小说中,故事情节不缺曲折,但这本小说中的节奏感和人性之美更让人着迷。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

作者简介

编辑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京都,毕业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三十岁登上文坛,曾获谷崎润一郎等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29岁开始写作。作品有:《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1Q84》等。村上春树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