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编辑

前西班牙元首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西班牙语:Francisco Franco;1892124日—1975年11月20日),全名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伊·巴哈蒙德·萨尔加多·帕尔多·德·安德拉德(西班牙语:Francisco Paulino Hermenegildo Teódulo Franco y Bahamonde Salgado Pardo de Andrade),西班牙内战期间推翻民主共和国的民族军队领袖,西班牙国家元首,大元帅,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1936年发动西班牙内战,自1939年开始到1975年独裁统治西班牙长达30多年。

佛朗哥出生于海军军官家庭。1907年入托莱多步兵学院学习。1912年参与镇压西属摩洛哥起义,1926年晋升为准将。1928年任新成立的萨拉戈萨军事学院院长。1936年7月18日联合其他反动军官发动反政府武装叛乱,挑起西班牙内战。10月被推举为“国家元首并任叛军总司,晋大元帅。1937年4月成为长枪党党魁。由于得到德、意法西斯支持和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以及军队武器装备和训练素质占优势,最终获得胜利。

1939年内战结束后,成为终身国家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选择中立政策,但帮助希特勒侵略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 因为美国的援助,西班牙成为工业化的发达国家。1947年自任摄政王。1969年指定胡安·卡洛斯为王位继承人。1975年逝世于德里。其死后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伊·巴哈蒙德·萨尔加多·帕尔多·德·安德拉德

外文名:FranciscoPaulinoHermenegildoTeóduloFrancoyBahamondeSalgadoPardodeAndrade

国籍:西班牙

民族:西班牙人

生日期:1892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1975年11月20日

毕业院校:法国军事学院

职业: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政府主席

主要成就:夺得西班牙政权,镇压西班牙工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经济在西班牙独裁统治30多年之久

出生地:科伦那费罗尔

信仰天主教

逝世地:西班牙马德里

享年:82岁

军衔:大元帅

党籍:西班牙长枪党

继任:胡安·卡洛斯一世

人物生平

编辑

少年时代

早年在军中的佛朗哥早年在军中的佛朗哥

1892年12月4日,佛朗哥生于西班牙科伦那省的费罗尔(Ferrol),是军人世家出身。祖上四代都是海军军官,其母为保守的中上层阶级,其弟莱蒙是西班牙空军中首一指的人才。他原来也想去当海军军官的,但美西战争后,西班牙海军大裁减,海军军事学院减少招生人数。

1907年,佛朗哥的父母把14岁的他送入托莱多一所著名陆军学校读书。1910年毕业后任陆军少尉, 1912年参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一直在军队任职,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职,很快又复任军职。

1913年升任当地最精锐的骑兵中尉,年轻的佛朗哥很快展示统帅部队的才能,赢得了彻底的职业献身精神的美誉,他谨慎而诚实,性格内向,少有知己,从不参加轻浮的娱乐活动。1915年佛朗哥擢升为西班牙陆军最年轻的上尉,翌年因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穿进他的胃部和肺部而回到西班牙休养。

1920年被相继成为西班牙驻摩洛哥海外军团副总指挥、28岁接管全部指挥权,同年与卡·波洛结婚,生有一,在镇压了1924年里夫部族的民族大起义的关键性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

军中升迁

1936年佛朗哥就职1936年佛朗哥就职

1936年10月1日。佛朗哥被管制国民军占领区的“国防委员会”认作形式上的“西班牙国家领袖”。成为新民族主义政权的国家元首。佛朗哥所主持的政府基本上是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但他认识到需要一个正规文职机构,以便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他发动反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后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

1937年3月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国际纵队战胜了为佛朗哥作战的意大利军队。这场战役之后,佛朗哥转向北部。 1937年4月19日,佛朗哥重组西班牙长枪党(El partido con España),他将长枪党扩大成为多元组织的同时指出,是政府利用党,而不是相反,因此他的政府成为一种形成制度的专制系统,在这方面有别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国模式。通过一种全面、有条理的“消耗战”模式,佛朗哥的部下控制了西班牙许多地区,在这些地区,支持共和政府政策(包括区域自治、自由选举、给予妇女权利等)大都被囚禁或处决。右派认为这些“敌对分子”构成了“反西班牙”的罪名。

1939年1月26日,佛朗哥占领巴塞罗那,政府逃亡,标志着西班牙独裁统治正式确立。欢呼的人群欢迎佛朗哥的军队胜利进入巴塞罗那。在过去的3天里,共和派军队 已经撤离该城,佛朗哥国民军进城时,只遇到零星的抵抗。1月26日早晨,佛朗哥的军队从两侧夹击并占领了这座城市。挥舞着旗帜的佛朗哥国民军从北向南推进时,一下子占领了几个机枪阵地。从西面杀来的摩洛哥军队只打了几枪,就席卷入城。佛朗哥的军队入城时,人们潮水般围拢过去,行佛朗哥式礼。 3月21日,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由于其部队军事素质相对较高,以及德国和意大利持续不断的大量援助,他于1939年4月10日赢得全面和绝对的胜利。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唯一合法政党。 逮捕、枪杀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欧洲其他国家及拉美各国。

二战外交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尽管佛朗哥谋求内战后重振西班牙,但这场耗尽源的战争使国家内部继续分裂,资源耗尽。5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政府更加不稳,佛朗哥最初震惊于希特勒无故入侵信天主教的波兰,小心翼翼地避免单独卷入战争。这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看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阿夫·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年至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战后奇迹

到20世纪50年代初,佛朗哥政权在国内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下来。随着西班牙国内形势的稳定和国际环境的好转,1956年一贯坚决反对佛朗哥政权的西班牙共产党通过了“和解宣言”,强调通过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迭,事实上放弃了武装反抗斗争。1957年2月,西班牙主要的反佛朗哥政治组织—西班牙工人会党、共和联盟、联邦共和党、巴斯克民族主义党、巴斯克民族主义行动党、“艾斯凯拉”、加泰罗尼亚社会主义运动、劳工总会、全国劳工联盟和巴斯克劳动人民团结会在巴黎签署了联合声明,强调不再预先确定未来佛朗哥之后国内的政权形式,而让人民通过民主方式自主选择。这实际上否定了原共和国流亡政府存在的合法基础,使流亡的共和国政府名存实亡。至此,来自国外的对佛朗哥政权的威胁也基本消失,佛朗哥巩固政权的目标完全实现。

在二战后,西班牙关键的地理位置和佛朗哥强烈的反共政策,使得西班牙逐渐和西方民主国家缓和关系。但因从1939年起佛朗哥一直推行一种自给自足的政策,到1950年代初为止西班牙的人均GDP勉勉强强为西欧国家的40%不到。

西班牙国产的SEAT 600西班牙国产的SEAT 600

从1950年代开始很多技术官僚的想法得到了佛朗哥的批准,且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助,西班牙的经济大大得到了发展,它成了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国家,稍微比日本的低一点。该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开放和国家的工业化。

至1974年,西班牙的人均GDP达到了西欧国家的80%。这种水平西班牙只在1990年代时又达到过。汽车业、核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西班牙国产的SEAT 600,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在当时的工薪阶层中很受欢迎。在1946年西班牙仅有72000辆私家车,至1966年有超过一百万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涨幅可与此相提并。但佛朗哥直到他死前几个月,依然严格的控制着国家体系,像是移民,当时每年西班牙所开放的外国技术移民名额是少之又少,审查则是十分苛刻。在政治方面,罗马敬礼在1975年10月1日佛朗哥最后一次对公众讲话时依然在人群中大量出现。带有帝国的国旗直到1978年民主宪法正式通过才正式停用。

遗忘之国

1959年艾森豪威尔和佛朗哥于马德里会晤1959年艾森豪威尔和佛朗哥于马德里会晤

战后西班牙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排斥:西班牙在联合国的资格被剥夺,在1946年12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西班牙的法西斯政策被强烈谴责。根据会议上的决议,只要佛朗哥继续掌权,西班牙将不会被允许参加联合国等各类国际机构。在此期间,阿根廷胡安·庇隆军政府给予西班牙许多经济支持。由于西班牙的反共意识形态和美国的利益相吻合,美国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试图与将其与西班牙的关系正常化。1950年9月美国通过了给予西班牙6,000多万美元的援助。美国在1951年与西班牙的外交关系全面恢复。1953年佛朗哥政权又得到了罗马教廷的承认。1955年西班牙重新加入联合国。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了西班牙,受到了热烈欢迎。但是,直至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和北非国家以及欧洲国家的关系仍未缓解。

  • 中西建交

    1973年3月9日,佛朗哥领导的西班牙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当天,中国驻法国大使镇和西班牙驻法国大使佩德罗·科尔蒂纳-毛里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巴黎签署了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3年10月18日,中国首任驻西班牙大使陈肇源在王宫向西班牙国家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递交国书。根据参与过中国驻西班牙使馆筹建工作的中国前驻外大使王珍回忆,陈肇源向佛朗哥递交国书时,佛朗哥在讲话中提到,对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思想和他在建立新中国以后领导新中国迅速改变面貌是很敬佩的。“这些因素促成了西班牙当时和中国建交。”

    1973年10月18日,佛朗哥接受陈肇源大使递交的国书 1973年10月18日,佛朗哥接受陈肇源大使递交的国书

    文化方面

  • 思想控制

    突出天主教的作用和强化民族主义教育,是佛朗哥政权改造人民思想,保证人民不愿反抗,甚至积极支持政府的重要措施。为此,政府大量建立神学院,积极招募神职人员,规定宗教课程为所有学校的必修课程,由国家给予神学院补贴并负担教师的大部分工资。在政府的努力下,西班牙教士的人数从1934年的7000人增加到1952年的18000人。 强化民族主义教育是佛朗哥政权改造民众思想的又一重要手段,为此佛朗哥政权通过了明确的教育立法来保证这一点的实现。佛朗哥政权希望通过教育灌输来保证人民,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能够认可他所建立的新秩序。

  • 语言政策

    佛朗哥徽章佛朗哥徽章

    由于美苏开始走向冷战,对他的排斥结束,他成了对抗共产主义资格政治家。佛朗哥利用美苏矛盾,实行亲美政策,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1953年,佛朗哥与美国签订了《美西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西班牙向美国提供海、陆、空四个军事基地。从而获得美国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打破联合国对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国的势力和影响,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宽的活动空间。对英、法两国,佛朗哥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同美国交往中讨价还价的实力。

    1963年,美西协定十年有效期已满,按规定重新讨论延期的条款。正值此时,美法关系十分紧,佛朗哥又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与法国的关系,双方外事活动频繁,委员互访,发表联合公报,签订海空军联合演习协议等等。这样做,目的是为美西协定延期谈判作准备。在1963年签署的美西延期协议中几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武装西班牙军队。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个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之一。佛朗哥的国内政策在50-60年代多少变得有些开明,其政权的延续性和创造性演进的能力,使得其得到批评界某些人士一定程度的尊重,他精心保持各派的平衡,将大部分执行政策交给他所任命的人为做,使得自己自己作为仲裁者高居于日常政治斗争的风暴之上,不成功或不受欢迎的政策招来的责骂大部分落到了他其他官员头上。长枪党于20世纪40年代初即走下坡路,后来只成为“运动”,失去其准法西斯性质。

    殖民帝国

    1956年西班牙殖民帝国1956年西班牙殖民帝国

    从大航海时代起,西班牙便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但随后的几百年里,就经历着一段漫长的衰落。

    1956年时西班牙仅控制着在非洲大西洋沿岸的几个小殖民地。右图中的粉色区域加上中非沿海的赤道几内亚,就是当时西班牙的全部殖民地。佛朗哥将这五个海外省份视为西班牙过去繁荣的遗产直到1976年11月马德里协定的签署,西班牙人放弃最后的殖民地西撒哈拉,有人在当时说道这或许也是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理想结局。

    变革之风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佛朗哥把欧洲最后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维持近40年,除了实行暴政以外,还采取一些较灵活的安抚措施。1947年,佛朗哥又签署《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规定佛朗哥为终身摄政者,有权指定国王继承人,罢免国王继承人的权利。他于1967年举行小部分议员直接选举,1969年制定西班牙名义上的王位继承人之长子,32岁的胡安·卡洛斯为他的继承人,他往往在血腥镇压了民众反独裁运动之后,也作一些让步。

    譬如,禁止解雇固定工人,建立较发达的社会保险制度,禁止把小佃农从土地上赶走,对政治犯减刑或特赦等等。1947年以后他的统治就没遭到直接的或有组织的反对,随着政府日益开明,警察某些权利的放松和60年代全国经济显著发展,佛朗哥的形象由原来严酷的总司令变成了较为宽厚的老年政治家。

  • 历史评价

    编辑
  • 原西班牙财政部部长何塞·拉腊斯:佛朗哥将军有对简单事物的直觉和天生的机敏,但缺乏面对复杂事务的天分。他完全缺乏热忱,也从来不会受到精神紧张的折磨,而是具有不屈不挠的韧性,能安然度过最无情的风暴。他表现得像是一个与摩尔人一起训练过的加利西亚人,或许还读过《君主论》。他的个人修养相当平庸。佛朗哥的个人生活没有瑕疵,没有人能在政事上对他行贿。无可否认,他为西班牙带来了正面的启示,而且他为工人阶级设立了极其优异的目标。在我的时代,他从未停止为公众事业而工作,尽管没有统筹。他缺乏作为政治家的正规训练,而且一直需要民事顾问。他有在国际事务的海洋中遨游的良好直觉。他能理解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大变动,虽然他的理解或许有些粗糙:但他缺少政治上的敏锐,而且他有一种近乎可的想法,并深受其害:他自诩能理解和处理经济事务。尽管表面谦虚,但他自视过高,这一点在他的书法方面表现明显,甚至在他签名的方式上也是如此。

  • 斯坦利·G·佩恩,赫苏斯·帕拉西奥斯:①佛朗哥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自己国家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之上,甚至他的一些敌人也承认,他是自腓力二世以来,西班牙最具统治力的人物。正如政治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位传统国王,具有这位20世纪强大独裁者那样的权力与渗透能力。而且,无论他的初衷是什么,他主持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②从某些方面说,佛朗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看上去战无不胜的斯大林。他希望将西班牙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军事强国,但在这方面他完全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与他最初执掌大权时的社会相比,到他撒手人寰时,他身后的社会更加幸福、更加成功、更加繁荣、更加现代化。这一点,他做得比斯大林要好。后者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强国,但同时摧毁了社会的一部分,并让这个社会走人了苦难的境地,也进一步阻碍了它的历史发展。反过来说,尽管在佛朗哥治下取得的成功部分源于他的领导,但其他方面却恰恰依赖于他的权力受到的限制,以及他的独裁统治所处的时代。

  • 豪布里希:佛朗哥死的时候,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危机四伏、然而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这位独裁者逝世四个星期之后,西班牙的外交部长首次能够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坐到富裕工业国的席位上。然而在政治上,1975年末西班牙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佛朗哥把一个迫切需要和平然而又是不和的国家,交给了他的继任人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

  • 简·莫里斯:近40年间,内战梦魇让西班牙变得麻木、犹豫不前,在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下,走向与世隔绝的终点,世界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观最终战胜古老的孤立传统。随着佛朗哥王朝的终结,民主的水闸打开,变革喷涌而入,西班牙陷入了一种不确定性——激动兴奋但也可能危机四伏。

  • 罗伊·莫里森:尽管他们诉诸愤怒和杀戮,但是,救赎性威权主义政权还有相当艰难的道路要走,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他们的人类自由思想一样。一旦掌权,此类政权的生命周期通常都类似于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政权:从强大凶残的法西斯主义变成腐化安逸的法团主义,再到只关心权力的纯粹管理性镇压,最后枯竭消亡——从轰轰烈烈到黯淡退场。佛朗哥的继承人——国王胡安·卡洛斯反而带领西班牙走向议会民主和社会民主党政府。

  • 杰里·M·布莱克:西班牙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是一个反犹主义的种族主义者。他和希特勒一样相信犹太主义、共产主义和世界主义是相互联系的威胁,而且犹太人要对反希特勒的联盟负责。佛朗哥不希望西班牙给犹太人提供庇护。

  • 轶事典故

    编辑

    葡萄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在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实行右翼独裁统治的最后一年,西班牙欲以打击共产主义为名向毗邻的葡萄牙宣战。佛朗哥政权的最后一任总理卡洛斯·阿里亚斯·纳瓦罗,于1975年3月在耶路撒冷与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英格索尔举行会谈时表明了这一态度

    佛朗哥雕像佛朗哥雕像

    时值共产主义在萄牙不断发展壮大之际。在1974年4月,一场近乎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该国实行了近50年的右翼独裁统治。英格索尔在发给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电报中说:“如有必要,西班牙愿意领导(在萄萄牙的)反共产主义斗争。葡萄牙对西班牙而言是一个严重威胁,不仅因为其(国内)局势的发展,还因为它能获得外部支持,而这种支持对西班牙不利。”英格索尔还在电报中说,纳瓦罗希望华盛顿能够保证,一旦西葡两国开战,美国将支持西班牙。

    足球外交

    佛朗哥政权最大化的利用西班牙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上的胜利重建了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如与苏联的联系,这对一个被外部世界视为法西斯最后堡垒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佛朗哥迅速抓住了足球比赛的机会,使西班牙的国家形象更加积极向上从而替代残暴的独裁者的形象。除了改善对外形象以外,佛朗哥政权也利用足球胜利带来的辉煌提升他们的国内声誉。当然,佛朗哥并不是唯一利用足球的当权者。

    晚年佛朗哥(坐者)晚年佛朗哥(坐者)

    虽然佛朗哥尽可能榨取了国际比赛的价值,但在对待国内比赛时他并没有那么精明。为了赢得国内外的声誉,这位独裁者把在当时就已经极其成功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作为其标志。对皇马半官方式的支持与佛朗哥的中央集权主义政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当人们发现足球比赛的焦点全部集聚于“佛朗哥的球队”皇家马德里之时,地方主义者对这种强迫性的中央集权非常不满,因此足球也开始成为反对政权的工具。对皇家马德里的憎恶最开始出现在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斯克地区,他们狂热的支持巴塞罗那俱乐部和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这种激烈的地区间的较量展现了佛朗哥时期足球政治的另一个特点。

    当西班牙被选为决赛举办国时,佛朗哥明智的没有重复此前的错误。而这也是佛朗哥政权极为成功的一次行动,在没有任何外国球星的前提下,西班牙国家队击败了匈牙利和苏联,摘得桂冠。佛朗哥的国内声誉迅速提升,西班牙的海外形象也因足球而得到改善。

    后世纪念

    编辑

    佛朗哥墓位于瓜达拉马山区,距离马德里约40公里。佛朗哥死后,他的继承人胡安国王把他安葬在郊外的烈士谷,上面竖起高达数十米的十字架 山头已被铲平,变成了一座数万平方米的广场。

    佛朗哥墓址 佛朗哥墓址

    家庭成员

    编辑

    女儿:卡门·佛朗哥

    佛朗哥和家人佛朗哥和家人

    外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马丁内斯-博尔迪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