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 编辑

中央电视台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视总台推出、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CCTV-10)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

《中国大会》包括《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2023中国诗词大会》,此外还有衍生节目《中秋诗会》。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于2016年21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周五晚20:00播出,于2016年4月15日完结;《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00首播,于2017年2月7日完结;《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2018年3月2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于2018年3月31日完结;《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19年2月14日完结;《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于2020年1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20年2月9日完结;《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于2021年2月13日晚8点档播出第一期,之后于2021年3月6日起每周六晚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于2021年5月3日完结;《2022中国诗词大会》于2022年2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2:30首播,于2022年3月14日完结。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诗词大会

外文名:TheChinesePoetryCompetition

别名:诗词大会

国家/地区:中国

类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

主持人:董卿、龙洋

主要嘉宾: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杨

制作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首播时间:2016年2月12日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导演:颜

每集长度:90分

播出状态:已完结

在线播放平台:央视网

节目形式

编辑

节目背景

董卿董卿

董卿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 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主持人中前三甲。担任多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联欢晚会主会场主持人

第一季至第四季

龙洋 龙洋

龙洋

央视年轻主持人,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接替董卿担任主持人。

第五季至第六季

点评嘉宾

嘉宾图片

姓名及简介

参演期数

康震 康震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博士后。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词散文,唐宋文学研究。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教育学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曾在《百家讲坛》主讲《诗仙白》、《诗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

第一季至第六季

王立群 王立群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性著作。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系列

第一季至第六季

郦波 郦波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英雄戚继》、《大明名臣:于谦》,《曾国藩家书》

第一季至第六季

蒙曼 蒙曼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妃》

第一季至第六季

杨雨 杨雨

杨雨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攻方向为唐宋词研究及批评,精通法语英语等数外国语言。2004年法国政府助赴法国进修。已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科规划课题,获多项省级、校级科研、教学

第四季至第六季

参演嘉宾来源

获奖记录

编辑

获奖时间

颁奖方

获得奖项

获奖方

2016年6月

第22届上海电视节

最佳综艺栏目奖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2017年12月

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

匠心盛典作品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2020年9月19日

第九届大学生电视节

学生赏析推荐综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

2020年9月

2020年首届新时代电视文艺精品荣誉评说大会

2020年“新时代电视文艺精品评说大会”荣誉

《中国诗词大会》

播出信息

编辑

播出平台

季数

播出频道

播出情况

首播时间

播出时间

收官时间

第一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

2016年2月12日

每周五20:00

2016年4月15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

2016年2月13日

每周六19:30

2016年4月16日

第二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

2017年1月29日

每天20:00

2017年2月7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

2017年1月29日

每天22:00

2017年2月7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

2017年1月30日

每天15:00

2017年2月8日

第三季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首播(1-9)

2018年3月23日

每天19:30

2018年3月31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1-9)

2018年3月23日

每天22:20

2018年3月31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0)

2018年4月4日

当天20:10

2018年4月4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重播(10)

2018年4月4日

当天21:50

2018年4月4日

第四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

2019年2月5日

每天20:00

2019年2月14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

2019年2月7日

每天21:45

2019年2月16日

第五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4)

2020年1月28日

每天20:06

2020年1月31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5-9)

2020年2月4日

每天20:06

2020年2月7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1-9)

2020年1月30日

每天22:09

2020年2月7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0)

2020年2月9日

当天20:06

2020年2月9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10)

2020年2月9日

当天22:09

2020年2月9日

第六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

2021年2月13日

当天20:00

2021年5月3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2-9)

2021年3月6日

每周六20:00

2021年5月3日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重播(2-9)

2021年3月6日

每周六21:41

2021年5月3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0)

2021年5月3日

当天20:00

2021年5月3日

第七季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首播(1)

2022年2月3日

当天22:30

播出平台来源 ,2020年2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启动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众志成城 共同战疫”公益展播活动,《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播出

收视率

第一季

详情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收视率

第二季

详情请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

第三季

详情请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收视率

第四季

详情请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收视率

第五季

详情请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收视率

第六季

详情请查阅词条:《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收视率

节目评价

编辑

总体评价

《中国诗词大会》在与观众共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传承文化基因的同时,为推动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全面深入实施起到了示范性引领作用,切实发挥了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节目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初心。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中国诗词大会”无疑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是一个较为完美的载体。

《中国诗词大会》以经典诗词为切入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近现代诗词、毛泽东诗词,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深耕细作、潜心挖掘,让观众深入了解诗词有关创作背景、出处典故、文化内涵、家国情怀。注重用诗词立德树人,加大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设计力度,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

《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诗词文化热,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从节目中脱颖而出,在同龄人中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郦波评)

分季评价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推广方式,真正实现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了全民基础 。这档节目是传统文化精髓与新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兼具文化经典重塑和社会文化重构的软性功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节目站在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处,以古今,在古诗词中寻找当代人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诉求 。(《成都日报》、《新闻战线》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体现了中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 。该节目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中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全中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浙江日报》、《光明日报》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用有趣的题目、紧的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传达给每一个中国人 。节目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层的对中国古典诗词、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关照当下的生活和人生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广州日报》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关键词在于“创新”。增设“绝地反击”环节,在“飞花”基础上再加“超级飞花令”,这些都是增添节目“好看指数”的有效手段。而在视听应用题里融入古画、民乐等元素,则让诗词得多元立体起来 。节目努力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进一步寻求突破,首先注重突出积极昂扬的节目基调,精选出一批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滋养心灵的诗词内容,用诗意激发大众为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其次注重用诗词立德树人,加大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设计力度,充分体现出近年来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果。节目还注重将新时代观众的情感诉求和文化期许与节目创新同频共振,从服务大众心理情感需求的角度创新题目、赛制、选手、嘉宾、舞美等关键环节,通过浓缩生活中的诗意增强观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大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汇报》、《中国纪检监察报》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跳出单一的演播室呈现方式,用“身临其境题”的答题方式让诗词文化回归原本的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此外,节目利用科技,将诗文、图画、影像综合调度,打造了具有观赏性、渗入性和代入感的舞台视觉效果,让诗情诗意在身临其境中得到丰富和延展,更使舞台上不仅有诗词比拼的交锋,更有文化时空的流转。总的来说,节目构建了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场域,酣畅淋漓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灵动和中国人民的诗意人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用一个个鲜活的开放式命题更主动地激发人们去发现和予生活以诗意和美好 ,作为一档合家欢节目,往往几代同堂共同观看,在点评选手表现、跟随答题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实现了跨代际的交流,提升了亲近感。可以说,经典诗词不仅是传递文化血脉的纽带,也是凝聚人际关系的纽带。节目在保持文化品质的同时,实现传播及运用上的“下沉”,渗透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终催生出更加大众化、普性的文化果实,汇入“《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璀璨长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北青网、《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