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 编辑
圣(拼音:shèng)是汉语常用字。汉字简化之前,简体圣〔以下作“圣(kū)”〕和繁体圣(以下作“圣”)是两个不同的字。“圣”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是在人形上加耳,有时加口,本义近于聪,指听觉敏锐。引申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并有极高成就的人,又引申指神圣的等,也用于称颂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圣(kū)始见于战国,本义指用手挖土,后作为“圣”的简化字。
中文名:圣
拼音:shèng
部首:土
字码:U:5723;GBK:CAA5;郑码:XSB
五笔:CFF
笔顺:横撇、捺、横、竖、横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0340)
平水韵:去声二十四敬
注音:ㄕㄥˋ
古字:聖
异体字:琞
笔画:5
|
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圣”字(图A-1)则像人竖起耳朵倾听之状,旁边有口,表示说话,会听觉灵敏之意。金文中的“圣”字(图A-2)将“人”变为“壬”(表示挺立),以强调耸耳而听。篆文中的“圣”字(图A-5)整齐化,讹变为从耳,呈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圣”。
“圣(kū)”,会意字。战国文字和篆文中的“圣”字(图B-1、图B-2)都是由“土”和“又(手)”组成,是古代方言字,表示手用力挖地,义同“掘”。隶变后楷书写作“圣”,宋元以后被当作“圣(繁体)”字的俗体。现代汉语简化汉字时将“圣(kū)”作为“圣(繁体)”的简化字。“圣”字如今一般用作偏旁,只有今鲁西一带仍然称用力刮挖硬物为“圣吃圣吃”。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shèng | 形容词 | 通达事理。 | proficient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圣明 |
聪明;才智胜人。 | wise | 圣相;圣童 | |||
holy;sacred;imperial | 圣虑;圣裁 | ||||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 tricky | 圣觉 | |||
名词 |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 master | 棋圣;诗圣 | ||
sage;wise man | 圣贤;圣讳 | ||||
tmperor | 《吕氏春秋·察今》: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 | 圣父;圣主 | |||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 saint | 圣诞;圣姑 | |||
神通。 | remarkable ability | 斗圣;显圣 | |||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 | clear wine | 唐李白《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眠花不事君。 | |||
水名。即今北京市房山县之琉璃河。 | |||||
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