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编辑

福建省福州市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建福州鼓楼区南后,总占地约45公顷,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20096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三坊七巷

外文名:ThreeLanesandSevenAlleys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

开放时间:每天08:30—17:00开放

景点级别:AAAAA级

票价格:收费景点联票90元;公共街区免费

占地面积:45公顷

著名景点:冰心林觉民故居、水榭戏台、禄吟台、小楼、林则徐纪念馆

所处时代唐朝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编辑

晋代,三坊七巷发轫。

唐代,王审知修建罗城,三坊七巷这一街区形成。

明清时期,三坊七巷发展到鼎盛,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

2006年,福州全面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

建筑特色

编辑

结构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大、宽,与其他廊、榭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具有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

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三坊七巷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很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特点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

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

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具有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主要景点

编辑

三坊

  • 衣锦坊

郎官巷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

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

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仍传为美谈。

  •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280—375年)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

黄巷黄巷

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巡抚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

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达。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 宫巷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跟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

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改革开放后,吉庇巷成为一条沟通东西方向的主干,一度改名为“吉庇路”。2009年福州市将其复名为“吉庇巷”,并开始对北侧的破损古建筑进行改造

  • 南后街

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

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

三坊七巷·南后街

水榭歌台

水榭歌台的布局从西而东,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皆用穿斗式木构架,总占地面积2675平方米。主座大院临街六扇大门,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中有天井,均铺以平整条石。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第二进明三暗五格局。每进东侧都有小门通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

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

刘家大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光禄坊中段北侧28、30、32、34号,现为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

  • 福建省民俗博物馆

林则徐林则徐

林则徐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序幕,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作为维新思想的先驱者,他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风气,其精神深深影响冯桂芬、郑观应等人物。林则徐好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严复

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晚年住郎官巷,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严复

清同治五年(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清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产阶级政治学术理,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回国后的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冰心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祖籍长乐县,生于福州南后街尽头过澳门路的隆普巷内。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作品,她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爱心精神,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冰心冰心

冰心在福州只呆过两个春节,居于祖父购置的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的大房子里,即现林觉民、冰心故居。祖父谢銮恩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小冰心从祖父那里阅读到了《遗事》等“林译小说”,开始走进西方文学世界。民国元年(1912年)秋,冰心报考福州女子师范预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冰心在福州女师就读三个学期,接受了国语、数学、生物、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拓了视野。

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年),原名徽音,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杭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建者,与其夫梁思成并视为现代中国建筑学的创始人。著名作家,与冰心、卢隐并称“福州三杰”而享誉民国文坛,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家系福州望族,世居南后街,后迁衣锦坊、塔巷。黄花岗烈士、《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是她的堂叔。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徽因祖父林孝恂考中进士后,举家迁出,林徽因此生于杭州。后游学欧美,定居北京,避难西南,终其一生,只有一次真正回到她的故乡——福州。在探亲寻根之余,身为建筑大师的林徽因不忘教书育人,努力为家乡人民传授最先近的建筑理念。她曾为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为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还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今址为福州聚春园),成为当时福州较为著名的景点。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年),原名郁文,乳名萌,浙江富阳人,曾寓居光禄坊刘家大院。民国二年(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民国十一年(1922年)年回国,与郭沫若等主持“创造社”《创造季刊》。民国十九年(1930年)同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人民抗日活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应陈仪之聘来福州,任福建省政府参议、谦福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任“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撰写大量政论和杂文。前后在福州三年,许多时日沉醉在南后街书肆中。

机构设置

编辑

2008年福州市成立了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统筹开展三坊七巷保护管理,同时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实体运营,街区内的业态建设由该公司负责。

科研成果

编辑

2012年2月28日,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外发布,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与清理,已对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考古发掘面积近1300平方米。据初步统计,考古队已清理出唐五代夯土城墙74米、木质挡墙1处,宋代房基4处,台基1处,明清时期的水井44处。

此次考古挖掘还出土了大量古代遗物,主要有唐五代钱纹砖、瓦当、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延续至宋代的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盘、碗、碟、瓶、豆、执壶、瓷枕、器盖等生活用具和商品,生产玻璃器的遗迹等。

记者在考古挖掘现场看到了四面分别印有陈、郑、林等十几个姓氏的钱纹城墙砖,以及镌有“威武军”“东山窑”等字样的城墙砖,是当时福州官民共同建城及当时社会生活形态的写照,既是对福建古代城市文明的直接注释,也将成为福州历代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存的充分展示。

这次考古发掘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证据,追溯三坊七巷的源头。

文物价值

编辑

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地处福州闹市,包括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和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七巷”;这里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有冰心、林觉民等诸多历史名人,是闽都文化的重要代

保护措施

编辑

1997年1月,福建省人大批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文保护“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08年10月16日,中共福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三坊七巷” 座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

三坊七巷

门票信息

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谢家祠、王麒故居、郭柏荫故居、刘家大院、周哲文艺术馆、鄢家花厅、刘齐衔故居(联票价)90元/人次;

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20元/人次;

严复故居、刘家大院15元/人次;

王麒故居、郭柏荫故居、鄢家花厅、尤氏民居10元/人次;

免票对象: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不含预备役)、离休干部、残疾人、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

开放时间

公共街区全天开放,收费景点每天8:30—17:00开放。

交通信息

地铁

乘坐福州地铁1号线至东街口站下车即可到达三坊七巷景区。

公交

途经线路12条:5路、22路、27路、55路、61路、66路、75路、118路、128路、301路、317路、32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