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满族自治县 编辑

辽宁省鞍山市辖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鞍山市,地处辽东半的北部。东及东南与凤城市、东港市毗连,西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与庄河市相接,北及西北与辽阳县、海城市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4502平方千。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111日零时,岫岩满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413007人。截至2021年10月岫岩满族自治县辖3个、18个镇、3个乡。县政府驻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大街36号。

岫岩满族自治县,因盛产岫玉,有“中国玉都之称。岫岩设治始于辽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岫岩收复后,成立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辽宁省、辽东省、辽宁省安东专区、辽宁省安东(丹东)市。1954年,属辽宁省辖。1958年,为丹东市辖县。1985年1月17日,撤销岫岩县,设立岫岩满族自治县。

截至2021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766元,同比增长10.2%。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岫岩满族自治县

外文名:XiuyanManchuAutonomousCounty

别名:岫岩县

行政区划代码:210323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辽宁省鞍山市

地理位置:鞍山市南部

面积:4502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8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岫岩满族自治县岫玉大街36号

话区号:0412

邮政编码:114300

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413007人(截止于2020年11月)

著名景点: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岫岩水巷风景区、玉文化博物馆、仙人谷温泉旅游度假区

火车站:岫岩站

车牌代码:辽C

历史沿革

编辑

岫岩设治始于辽代。

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境内设大宁镇(在今岫岩镇内北部),属上京路曷苏馆路建安县。

金明昌四年(1119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属东京路辰州。

明代,改“秀岩”为“岫岩”,设岫岩堡。

顺治元年(1644年),设城守尉管理旗务。乾隆十七年(1772年),设岫岩厅,隶天府,管理民人事务。绪二年(1876年),岫岩厅降为岫岩州,隶凤凰厅。

岫岩县岫岩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岫岩县,为奉天府东边道管辖。民国八年(1919年),废除岫岩城守尉。民国十八年(1929年),直属辽宁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16日,日本侵略侵占岫岩后建立伪岫岩县公署,先后隶属伪奉天省和伪安东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成立岫岩县政府,先属安东省庄岫专区,后属辽南行署一专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国民党政府军占据岫岩后,成立岫岩县政府,隶安东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岫岩收复后,成立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辽宁省、辽东省、辽宁省安东专区、辽宁省安东(丹东)市。

1954年,属辽宁省辖。

1958年,为丹东市辖县。

1985年1月17日,撤销岫岩县,设立岫岩满族自治县。

1992年1月23日,将原由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管辖。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6年,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2个镇、12个乡。

1999年,撤销龙潭乡、前营子乡、石灰窑乡、汤沟乡,设立龙潭镇、前营子镇、石灰窑镇、汤沟镇。调整后,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6个镇、8个乡。

2002年3月4日,撤销兴隆镇、河乡、岫岩镇,合并设立岫岩镇。调整后,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5个镇、7个乡。

2011年,撤销牧牛乡、韭菜沟乡、大房身乡、朝阳乡,设立牧牛镇、药山镇、大房身镇、朝阳镇。汤沟镇更名清凉山镇。

2012年8月8日,将前营镇的仙人咀、胡家堡、西爷庙3个行政村划入岫岩镇,并撤销岫岩镇,设立阜昌街道、大宁街道 、兴隆街道、雅河街道、 仙人咀街道

2019年,仙人咀街道并入雅河街道。

2020年,大宁街道合并入阜昌街道。

1996年,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2个镇、12个乡。

2020年,岫岩满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18个镇、3个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岫岩满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18个镇、3个乡, 县政府驻岫岩满族自治县岫玉大街36号。

岫岩满族自治县区划详情

阜昌街道

兴隆街道

雅河街道

三家子镇

石庙子镇

花甸镇

大营子镇

苏子沟镇

偏岭镇

哈达碑镇

新甸镇

洋河镇

杨家堡镇

清凉山镇

石灰窑镇

前营镇

龙潭镇

牧牛镇

药山镇

大房身镇

朝阳镇

旗营子乡

岭沟乡

哨子河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东及东南与凤城市、东港市毗连,西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与庄河市相接,北及西北与辽阳县、海城市接壤。地理坐标北纬40°~40°39′,东经122°52′~123°41′。行政区域总面积4502平方千米。

岫岩满族自治县

地形地貌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图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图

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多山,地势北南低,平均海拔79.6米。地形以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8%以上,主要山脉属长白山山脉,从北向南有帽盔山支脉、药山支脉、一棵树岭支脉、弟兄山支脉、大顶子山支脉、骆驼砬子支脉共6个支脉,各支脉的众多分支遍布全县,有名称的山岭500余座,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也是辽南地区第一高峰。

气候

岫岩满族自治县属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性气候。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年平均日照2302.7小时,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为156天。年均降水量820.1毫米。

水文

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沟谷交错,河流纵横,有500多条溪流交错迂回在大小山岭之间,汇集成13条支流河:偏岭河、哈达河、汤池河、雅河、牤牛河、沟连河、石庙河、青河、古洞河、葛藤峪河、暖泉河、渭水河。这13条支流河又汇成两大干流—东洋河、哨子河,两大干流在哨子河乡汇合后,组成大洋河水系出境流入黄海。境内河流总长882千米,流域面积4466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岫岩满族自治县水资源总量近20亿立方米。地下热水资源总储量35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岫岩满族自治县有耕地79425.44公顷。其中,水田1269.57公顷,占1.6%;水浇地407.10公顷,占0.51%;旱地77748.77公顷,占97.89%。园地1901.37公顷。其中,果园1715.75公顷,占90.24%;其他园地185.62公顷,占9.76%。林地326523.61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98324.66公顷,占91.36%;灌木林地22029.3公顷,占6.75%;其他林地6169.65公顷,占1.89%。草地3679.94公顷。其中,其他草地3679.94公顷,占100%。湿地3071.97公顷。其中内陆滩涂3071.97公顷,占100%。

植物资源

岫岩满族自治县林木蓄积量近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3%。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树种有35科80属170多种。岫岩有野生杜鹃花、天木兰花草植物690多种,野生中草药141种。野生动物中有兽类17种,类40多种。

矿产资源

岫岩满族自治县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菱镁石总储量11亿吨,含镁量47%,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岫岩玉储量和质量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岫岩现已开发利用矿种22个。经过地质勘查获得储量的有29种,主要有岫岩玉、菱镁、方解石、磁铁、铅锌、白云石、钾长石、钠长石、硅石等,重点分布在哈大碑、偏岭、大房身、牧牛、三家子、韭菜、汤沟、大营子等18个乡(镇)。 岫岩满族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生产销售总量占全国同行业80%以上。

人口

编辑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岫岩满族自治县总人口49.19万人,其中男性为25.43万人,女性为23.76万人。岫岩满族自治县是满族聚居、多民族杂居的县份,全县共有16个民族,其中总人口的94%以上是满族,其次依次为族、回族、蒙族、朝鲜族、伯族等。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岫岩满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413007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9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亿元,同比增长22.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33亿元,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同比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268元,同比增长7%。

截至2021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5亿元,按不价计算增长10.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766元,同比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11.7%;税收收入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口径税收完成7.83亿元,同比增长24.5%。

第一产业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总产值是68亿元,比2012年增长8.3%。农业增加值34亿元,比2012年年增长7.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00元,同比2012年增长16.7%。2011年全县实际放养柞1.42万把,总产量8200吨,其中蚕放养2100把,产量400吨,秋蚕放养1.21万把,产量7800吨。2012年末,岫岩满族自治县绒山羊年饲养量达62万只,存栏量达37.7万只,出栏量达24.3万只,创产值1.95亿元;山羊绒年产量达320吨,创产值0.96亿元。2013年,全县干鲜果树面积42万亩,2800万株,年产量达2.55万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蔬菜种植总面积11万亩,总产量40万吨,年实现产值17.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6%。

第二产业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97.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43%;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5.8%;工业销售收入397.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62%;工业利润2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7.86%;工业税金25.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9.94%。矿产品加工业以菱镁、岫岩玉、铁矿石、玉制品、方解石加工为主。现有企业430户,固定资产84亿元,2012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50亿元,利税12亿元,安置就业5.5万人。化工工业,2012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0亿元,税收9000万元,安置就业7500人。机械加工业,2012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亿元,税收3200万元,安置就业7000人。轻工工业,2012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0亿元,税收2000万元,安置就业5000人。

截至2021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按发展速度计算增长28.5%。工业用电量完成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第三产业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民营经济总量近3万户,其中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138家,生产出口产品的民营企业400多家,利用外资的民营企业6家,从业人员达11.1万人。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县域经济总量90%以上。

2014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3亿元,同比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亿元,扣除玉石矿一次性增收因素,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150.7亿元,同比增长34.8%;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1亿元,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9元,同比增长11%。

截至2021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7.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10.9%。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8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34.5%。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共有小学9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3所,中心小学24所,村小59所,教学点10所),学生总数23076人。初中2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3所),学生总数13748人。高级中学3所,学生总数6139人(其中一高中2227人,二高中2137人,三高中1775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学生总数12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总数68人。全县教师总人数为8116人,其中退休教师3703人,在职教师4413人;在职教师中,城镇教师1556人,农村教师2857人;高中教师563人,初中教师1394人,小学教师2120人,幼儿园教师72人,其他教师264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71所(其中公办园89所,私立园82所),在园学生总数8691人(公办园4244人,私办园4447人),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293人(公办园502人,私办园791人)。根据办学条件和质量的不同,全县共有星级幼儿园138所,五星1所,四星4所,三星级幼儿园27所,二星16所,一星90所,星级幼儿园占比达到80.7%;我县现有普性幼儿园145所,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89所、民办56所,普惠园占比达84.7%。全县现有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共计114所。其中城镇教育机构79所,农村教育机构35所;文化类教育机构85所,艺术类教育机构29所。

2021年,岫岩满族自治县教育系统党支部共有69个。其中幼儿园党支部2个、小学党支部21个、中学党支部26个、三所高中和职教中心党支部15个,另外包含局机关党支部、进修学校党支部、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党支部、树人公益协会党支部5个支部。全县党员总数2062人,其中在职党员1520人,离退休党员542人。其中,2020年共发展36名新党员,转正44名党员。

科学技术

截至2020年,岫岩满族自治县有岫岩水巷、仙人谷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全县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到12家,入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玉产业高质量发展,玉器市场明码标价工作稳步推进,连续成功举办全国“玉星”评选等活动,对外发布“岫岩工”标准,雨桐玉博物馆、唐帅艺术馆建成运营;制定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发展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各1处。

文化事业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共有8个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单位、26个乡镇文化站、省级乡镇文化中心6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9处,文化遗址、遗迹562处,城乡图书馆(室)200多个,城乡建设大小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阵地200多个,有民间文化活动团体180多个。已有30多个乡镇、村、文化站和民间艺术演团体进入国家、省级先进行列。全县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项。

截至2020年,岫岩满族自治县新建村级文化广场168个,民间鼓乐、“娘娘城”分别晋升省级非遗项目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化馆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医疗卫生

2013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3家。其中县直9家(县农村合作医疗局、县中心医院、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无偿献血办公室、县医药公司),乡镇卫生院24家(中心卫生院7家,偏远卫生院5家,一般卫生院12家),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站23家,村卫生服务室19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个体诊所190家。全系统在职职工2019人(在编人数1718人,实际核定编制数1563人),离休23人,退休6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56人,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354人,初级职称771人。大专以上学历达47%。

截至2020年末,岫岩满族自治县实施了健康岫岩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实施县中心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提级改造等项目,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特色科室建设,县中心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荣列县级全省第7位、全国300强。先后招录医护人员110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岫岩满族自治县城乡低保五保标准实现“四连涨”,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报销比例增长10%。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城镇新增就业1.4万余人,县劳动监察大队获得“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成绩突出单位”称号,县残联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殊荣。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岫岩满族自治县旅游风景岫岩满族自治县旅游风景

岫岩满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岫岩水巷风景区,雨桐玉文化博物馆,仙人谷温泉旅游度假区,龙泉旅游度假风景区,龙潭湾旅游渡假区等。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拥有3万平方米的大型玉都广场,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型会展活动。内部设有酒店、会议厅、商务中心、写字间、及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是世界最大的珠宝玉器销售和玉文化传播中心。博览中心共有珠宝玉器精品屋1800家,从重达几十吨的玉雕作品到小到寸许的微型小件,有传统的工艺品,也有旅游工艺品、养生保健品等各类品种上百种,且玉雕题材内容广泛。

岫岩水巷风景区

岫岩水巷风景区以“江南建筑为形、国学文化为媒、唐风满韵为魂”。水巷有三种形式,一是河街并列的水巷,二是有河无街的水巷,三是两街夹河的水巷。

雨桐玉文化博物馆

岫岩满族自治县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被辽宁省科技大学、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委宣传部确定为科普研学教育基地。2021年作为辽宁省文物局主推的四家博物馆之一,参加了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推介评选活动。

馆藏精品316件,展陈分“玉出东方”、“开创先河”、“见证文明”、“金缕玉衣”、“乾隆爱玉”、“地岫岩”、“万里长城”、“民族团结”八部分,重点对岫岩玉种类、兴隆洼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汉代金缕玉衣、清代乾隆工玉器和众多当代岫岩玉雕精品进行系统展示展陈。作为国内首家岫岩玉主题文化博物馆,馆内藏有中国乃至世界体量最大的玉雕“万里长城”和气势恢宏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及众多当代玉雕大师精品,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精美绝伦,对研究与宣传岫岩玉文化、打造岫岩玉国际知名品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仙人谷温泉旅游度假区

仙人谷四面环山,山水通灵,风景别致,以大自然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天然温泉为基点,建设一期温泉旅游度假酒店,酒店集温泉、餐饮、住宿、商务于一体,是高档化、休闲化、人性化、特色化的一流温泉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景区内有规模最大、环境最好的游泳馆,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专业的游泳教练,引自地下天然温泉水。还有温泉泡池特色项目,分别有玫瑰浴池、中药浴池、红酒浴池、奶浴池、灵芝浴池、薰衣草浴池等。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9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4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5月19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2019年全国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1月3日,岫岩满族自治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8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