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大学 编辑
汕头大学(Shantou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一所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CDIO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同年9月,教育部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设为汕头大学医学院。2012年起,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汕头大学。
据2022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有三个校区,均为本地校区,占地面积271.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66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28.46亿元;有党政单位27个,教学科研单位23个,本科专业5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8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全校教职工1708人,其中专任教师914人。
中文名:汕头大学
外文名:ShantouUniversity
简称:汕大、STU
创办时间:1981年8月26日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广东省自主办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1年)展开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
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9月,教育部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设为汕头大学医学院。
1984年1月1日,举行奠基典礼。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李嘉诚时指出“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
1987年2月10日,成立校董会。
1990年2月8日,举行落成典礼。
1991年,被列为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
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6年12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1年,全面启动学校综合教育改革;同年,启动“阳光财务”改革探索;同年,设置“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启动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改革;同年,推行“系统整合”医学培养模式。
2003年7月,通过“九五”“211工程”整体建设验收。
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
2005年5月,通过ISO9000/14000质量/环境一体化认证。
2006年6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整体验收;同年,推行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成为CDIO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唯一中国成员。
2007年4月,名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行列;同年,推行教师年薪制改革。
2008年,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同年,教育部批准汕大成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等学校;同年,设立至诚书院,开展本科全程住宿学院制改革试点工作。
2009年,广东省将汕头大学列为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高校。
2012年,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同年,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广东省政府签署协议三方共建汕头大学。
2013年,汕大被列入教育部“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9月29日,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签署共同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合作备忘录。
2014年5月,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
2015年2月,商学院全部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4月9日,教育部批准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筹备设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016年秋季学期,三所住宿学院(知行书院、思源书院和弘毅书院)正式投入使用。
2018年4月23日,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11月4日,获批成为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11月8日,位列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12月,国际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2019年5月,商学院正式获得BGA会员资格;9月,过渡校区正式投入使用;12月,汕头大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挂牌成立。
2020年4月,公共卫生学院成立。
2021年8月,广东发布新一轮高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方案,汕头大学继续位列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同月,汕头大学(广州)归谷商学院在黄埔揭牌。
2022年10月1日,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揭牌启用。
汕大航拍图
院系专业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2个学院,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本科专业55个,其中工学专业12个、理学专业9个、文学专业8个、艺术学专业6个、医学专业5个、管理学专业3个、经济学专业2个、法学专业1个。
学院 | 专业(招考方向)名称 |
---|---|
汕头大学文学院 | |
英语 | |
西班牙语 | |
汕头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统计学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应用化学 | |
海洋科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汕头大学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 |
智能制造工程 |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
通信工程 | |
通信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土木工程 | |
环境工程 | |
建筑学 | |
生物医学工程 | |
汕头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 |
行政管理 | |
汕头大学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
广告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公共艺术 | |
数字媒体艺术 | |
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临床医学(全英预备班,5+3—体化,五年制) |
临床医学(5+3—体化,五年制) |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体化,五年制) | |
临床医学(五年制) | |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五年制) | |
临床医学(订单定向,五年制) | |
口腔医学(五年制) | |
药学(四年制) | |
护理学(四年制) | |
眼视光医学 | |
生物医学科学 | |
精神医学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984人、外聘教师35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8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74%;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5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6.1%;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90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77%;有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6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5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教学团队
全国优秀教师:李恩民、崔岩
省部级教学团队: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教学团队、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团队、临床技能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基础-临床”课程深度整合教学团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医学统计学教学团队 等
省级试点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 等
新医学院大楼
学科建设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1个,优势重点学科5个,特色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共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数学、生物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
学科名称 | 授权点类别 | |
---|---|---|
理学 | 数学 | 一级学科 |
海洋科学 | 一级学科 | |
生物学 | 一级学科 | |
工学 | 土木工程 | 一级学科 |
医学 | 基础医学 | 一级学科 |
药理学 | 二级学科 | |
临床医学 | 一级学科 | |
资料来源: 注: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 |
学科门类 | 学科名称 | 授权点类别 |
---|---|---|
应用经济学 | 一级学科 |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级学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 | 一级学科 |
文学 | 一级学科 | |
英语语言文学 | 二级学科 | |
一级学科 | ||
理学 | 数学 | 一级学科 |
化学 | 一级学科 | |
生物学 | 一级学科 | |
海洋科学 | 一级学科 | |
工学 | 机械工程 | 一级学科 |
光学工程 | 一级学科 |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二级学科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一级学科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二级学科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二级学科 | |
土木工程 | 一级学科 | |
应用化学 | 二级学科 | |
工业催化 | 二级学科 | |
医学 | 基础医学 | 一级学科 |
临床医学 | 一级学科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一级学科 | |
药学 | 一级学科 |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一级学科 |
公共管理 | 一级学科 | |
艺术学 | 设计学 | 一级学科 |
资料来源: 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 |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法律硕士 |
2 | 教育硕士 |
3 | 翻译硕士 |
4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5 | 电子信息 |
6 | 机械 |
7 | 材料与化工 |
8 | 资源与环境 |
9 | 土木水利 |
10 | 生物与医药 |
11 | 临床医学硕士 |
12 | 公共卫生硕士 |
13 | 护理硕士 |
14 | 药学硕士 |
15 | |
16 | 公共管理硕士 |
17 | 艺术硕士 |
资料来源: |
重点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
国家重点学科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 临床医学 | |
化学 | ||
海洋科学 | ||
数学 | ||
广东省 重点学科 | 攀峰重点学科 | 基础数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化学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临床医学 | ||
基础医学 | ||
特色重点学科 | 海洋生物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药理学 |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新闻采写基础、微观经济学、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微观经济学、基于虚拟病例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一体化训练系统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病理学(双语)(升级)、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升级)
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虚拟病例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一体化训练系统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场基本技能、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影像学
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汕头大学-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伟易达(东莞)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
广东省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护理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护理学、新闻学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分子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病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等
科研平台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粤港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乳腺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免疫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潮汕沿海地区高发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
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脏病学重点实验室等
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内容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近海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软包装印刷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广东省水产动物营养饲料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轻工装备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水产生态养殖与水产品加工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智能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包装印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内容版权管理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潮汕食管癌剑桥合作研究平台、发育毒理学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汕头大学医学院-曼尼托巴大学医学院生物精神病学联合实验室 等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医学院组建20支科研团队开展新冠肺炎科学研究,获得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应急专项1项(资助金额100万元)、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技术和产品5项、广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专项项目7项、汕头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项4项。
2019年度,学校新获批科研项目543项,立项经费额1.47亿元(不含自筹科研经费);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六届广东专利奖优秀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2018年度,学校新获批科研项目554项,立项经费额1.4128亿元(不含自筹科研经费);发表的多篇文章获得关注:食管癌分子病理课题组谢剑君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Koeffler教授实验室合作,“超级增强子与食管癌”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消化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杂志和GUT杂志;汕头大学与浙江大学等共同完成的“全断面硬岩掘进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授予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发表于2017年第8期《世界经济》上的论文“渐进式转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监管——理论框架和中国实践”,该论文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图书178.98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 各类文献累积总量143万册/件;拥有CNKI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lsevier SDOL、Wiley-Blackwell、IEL、ACS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34个;潮汕特藏资源有图书24859册,潮汕地方报刊292种,侨批原件38388件,民间契约6914件,潮剧音像资料3801张(胶木老唱片599张),潮州歌册210余部,1029余册;自主建设了“侨批全文数据库”、“潮学电子图书全文库”、“潮学论文全文数据库”、“潮汕报纸网上全文资源库”等13个数据库。
图书馆
学术期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例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等栏目,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
《癌变·畸变·突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设有“专家述评”、“论著”、“肿瘤防治”、“检测研究”、“相关医学基础与临床”、“技术与方法”及“综述”等栏目;1997年被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1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CEPS)、《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11家中国国内数据库与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3家学术文摘期刊收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设有学术热点与前沿、学术批评与争鸣、海外华人研究、泛韩江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台港澳学人论坛、管理学、经济学等栏目;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面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6年被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年被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广东省高教厅主管、汕头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季刊);其办刊宗旨主要是及时地反映该校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教学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教学的发展;该刊也适量发表校外较高质量稿件。该刊被多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
《华文文学》由汕头大学主办,主要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CSSCI(2014-2015)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版)。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100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邀请众多中国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体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