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九家书院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Chung Chi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香港中文大学九家书院之一,也是其中一家创校书院及规模最大的书院,由前广州岭南大学校长应林、前上海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及香港圣公会领袖何明华会督于1951创办,代基督教在华发展教育传统的延续。

该校依据中国基督教之传统,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为主要之授课语言,并以融合基督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开拓博爱包容、自由开放之风气,培养学问通达、襟怀广阔,具有世界文化视野的人才为宗旨。

崇基学院校园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公路十一咪半东北之山谷。崇基学院的和其他几家书院不同之处,除了学院本身的基督教背景、以及每星期一课的周会以外,就是学院范围内的礼拜堂和设有神学院,以及全大学唯一提供神学以及音乐这两个科目的选择。崇基礼拜堂更是在香港大专界中独有的座地式教堂。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

外文名:ChungChiCollege,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创办时间:1951年

主管部:香港中文大学

现任领导:院长:方永平

校训:止于至善

地址:沙田区料水

知名校友:丘成桐、伟文、梁文

校牧:伍渭文牧师

前身: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

历史沿革

编辑

崇基学院新校舍奠基典礼(1956.5)崇基学院新校舍奠基典礼(1956.5)

崇基学院之成立,其主因是合并内地十三间基督教大学。鉴于1950年代初期香港会对中文高等教育之需要,崇基学院于1951年由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所创办,并于1955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 。该校继承以前在中国国内十三间基督教大学之精神,及各宗派之神学教育传统,并加以发扬

这十三间基督教教会大学包括: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华中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子文理学院、岭南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

崇基学院创办之初,仅有学生63人,借用圣约翰座堂及圣保罗男女中学上课。其后乃租赁坚道房舍及下亚厘毕道之圣公会霍约瑟纪念堂为校址。此项发展乃得美国之“亚洲区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纽约之“岭南大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伦敦之“亚洲基督教大学协会”之经济助,而告达成,香港各界人士及教会之经济支援,亦有增无已。

校训校训

1951年,崇基创校伊始,即以“止于至善”为校训,寓意不断追求圆满。

“止于至善”出自儒家之主要典籍《大学》。《大学》乃“初学入德之门”(北宋儒者程颢语),开首即揭示德性之源及其展开与圆满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意思是使自己的德性自觉明朗;“新民”,意思是教化他人,使他人能“自新其德”;“至善”则兼指两者的圆满完成。

“明明德”和“新民”即后世儒者常说的“成己成物”。“明明德”是“成己”(成就自身);“新民”是“成物”(成就世界或成就一切;“物”取广义,包括“人”在内,亦即“一切”)。”成己成物”是德性自觉由内至外的展开,而”止于至善”则是总摄”成己”与”成物”而不断向上升进,以圆满为归宿。

崇基学院礼拜堂崇基学院礼拜堂

(H. S. Thompson 曲、谢扶

南天海嵎 四方人士 同兴此学府

基督 励志笃行 修业勤是务

漫漫长夜 屹立明灯 使命莫辜负

学成致用 挽救狂澜 灵光照寰宇

神州学术 源远流长 数典不忘祖

自由民主 嘉谊友邦 协力相互助

中西结晶 增益文明 圣教宏其绪

济济菁英 天降大任 至善勉同赴

(校歌歌词写于1952年。歌词内容宣述创校的时代使命,并勉励学子志学勤修,本着基督的精神与校训“止于至善”的精神,融合中西学术,以发扬文化、匡时救世为己任。)

崇基学生会会歌

(黄友棣曲、王怀冰词)

新崇基门新崇基门

鞍山苍苍 吐露洋洋

维我崇基 雄立南方

博学笃行 止于至善

发扬文化 真理弥光

四海一家 精诚团结

鸢飞跃 凤翥龙翔

鞍山苍苍 吐露洋洋

源远流长 康乐未央

校徽

崇基校徽由图案和文字组成,图案上方为校名“崇基”二字,下方为校训“止于至善”四字。校名与校训之书体俱为小篆。

校徽图案取材自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图案;其后校徽设计由校董会选定,并沿用至今。

1954年至1960年校徽外框形状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

图1 校徽(1954-1960) 图1 校徽(1954-1960)

1961年开始校徽外框形状改为盾形,如图2所示:

图2  校徽 图2 校徽

崇基为基督教高等学府,校徽图案取材自一千二百多年前之景教碑,铭记基督教来华传教事业的开始,有数典追源,立根中华的寓意。

校徽图案是云朵与莲花承托着带火焰的十架。云朵象征天道,莲花象征纯洁与完美,十架象征基督牺牲以臻圆满之生命境界,火焰象征光明。图案上的十架启示生命圆满的意义,正好和校训”止于至善”(取自《大学》)之追求圆满的精神互相契合;而莲花纯洁完美之象征,亦与圆满之义相应。这”圆满”的雅集,既有图文互释之妙,又见不同文化融合之美。整体地看,基督精神和中国文化精神圆融无间,同时透显出崇基一向以发扬世界文化为己任的办学理想。崇基的校徽简洁谐美地标示”圣洁圆满”之境。

校联

校门牌楼正面,上方为校名横额,下方左右两边为石楹柱,上刻”凌道扬撰”嵌校名对联一副

崇高惟博爱 本天地立心 无间东西 沟通学术

基础在育才 当海山胜境 有怀胞与 陶铸人羣

“胞与”即”民胞物与”,北宋儒者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视一切人如自己的同胞,视万物为自己的侪侣。有怀胞与,谓心中关怀着与自己同生出于天地的万民和万物。

对联兼视内心与外境,情高意远,出语庄和。开宗明义,拈出”心”与”境”为要领,透出两层深意。

自开诚以立校一层看。联语紧扣眼前校园之形胜(优之地理环境),胸怀天地海山,开示办学精神:以崇高博爱的思想和包容开放的精神教育人才,发扬世界文化。整副对联展现出广阔的胸襟与恢宏的气象。

自开境以化人一层看。校联说”本天地立心”(秉承天地之精神),说”当海山胜境”(临对海山之佳境),强调天地与海山给人以德性的启示:自然环境含有陶冶心性的无形感染力,”当海山胜境”的美好校园可以无声无息地培养”海山胸襟”和”天地意识”;而具有天地海山的”广阔胸襟与无私意识”——以天地之心为心,以海山之襟为襟,则可进而孕育出”无间东西,沟通学术”的世界文化视野,以及”有怀胞与,陶铸人羣”的崇高博爱思想。

崇基精神重视契合自然,重视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崇基校门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联更是精神建设的有力部分。

崇基礼拜堂十三校徽崇基礼拜堂十三校徽

崇基学院的礼拜堂是全中国公立大学校园内最早及最大一座独立自拔的教堂。教堂圣坛两旁排列前中国(1951年前)十三间基督教大学的校徽木刻,是世界上唯一见到这十三间大学的校徽的教堂,见证崇基学院的基督教高等教育的承传和使命感

院系设置

编辑

崇基学生必须分属大学学院中之一者: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大学学院共提供约六十多项主修课程及副修课程。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中,只有崇基学院附有音乐及神学课程。

崇基学院

崇基学院自一九五七年起即以宗教教育及神学训练等课程为教学之一部份。惟自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宗教科训谏课程之教员薪金,概由政府资助,而基督教教牧人员之训练,于一九六三年迄六八年间则由本校附属之崇基神学院办理。该神学院於一九六八年后即不复存在;其训练任务已移交本校哲学及宗教学系新设之神学组办理,而神学组于二〇〇四年八一日起正式易名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以强化作为唯一设于华人公共大学中的神学教育机构之角色,并以此身份更广泛地与世界各地的神学院发展合作关系

历任领导

编辑

1977年中大改制前

第一任:李应林(1951 - 1954)

第二任:凌道扬(1955 - 1960)

第三任:容启东(1960 - 1975)

第四任:雷恩(RAYNE, Robert N.)(1975 - 1976)

第五任:谭尚渭(1976 - 1977)

1977年中大改制后

第六任:谭尚渭(1977 - 1981)

第七任:傅元国(1981 - 1988)

第八任:谭尚渭(1988 - 1990)

第九任:沈宣仁(1990 - 1994)

第十任:李沛良(1994 - 2004)

第十一任:梁元生(2004 - 2014)

第十二任:陈伟光(2014- 2015)

第十三任:方永平(2016至今)

知名校友

编辑

中大实行“全民书院制”(即教职员及本科生都有其所属书院),毕业生重返中大工作也将属于该书院,这里只包括学生。

丘成桐(数学):华裔数学家, 菲尔兹得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崇基”雕塑“崇基”雕塑

张敏仪(英文):前广播处处长、前香港特别行政区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

陈永华(音乐):作曲家、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曹宏威(化学):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客席教授,新界沙田区议员

景辉(英文):前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

陈耀南(中文):前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德明(英文):香港英语教育作家

陶国璋(哲学):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吕荣淳(计算机科学):香港有线新闻主播

陈健民(社会学):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树(工商管理):香港岭南大学校长

刘文娟(中国语言及文学)-梦剧院成员之一

梁文道(哲学):牛棚书院院长、前商业台第一台节目及发展总监

黄伟文(社工):著名填词

詹志民(工商管理):电台主持

古天农(社会学):中英剧团总监

学生宿舍

编辑

崇基学院新圣堂崇基学院新圣堂

崇基学院现时共有九间十座学生宿舍,可容纳学生一千四百多人。

* 应林堂(男宿)

* 华连堂(女宿)

* 明华堂(男女宿)

* 神学楼(男女宿)

* 文林堂(男宿)

* 何善衡夫人宿舍(男女宿)

* 文质堂(女宿)

* 利树培堂(男女宿)

* 五旬节会楼高座(男女宿)

* 五旬节会楼低座(女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