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子诚 编辑
洪子诚,男,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1991~199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讲授中国当代文学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文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新诗史》等著作,多次获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科研成果奖。
1982年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并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讲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1986年任中央电大中国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文学(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987年再次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998年任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学学科组成员。2022年11月17日,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揭晓,洪子诚教授当选年度致敬作者。
其著作多次获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科研成果奖。1982年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并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讲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1986年任中央电大中国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文学(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987年再次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998年任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学学科组成员。
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在家乡读小学、中学。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61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1982年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并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讲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1986年任中央电大中国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文学(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987年再次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991~199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讲授中国当代文学等。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998年任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学学科组成员。
这时,主持人宣布:“今天我们开班会,对洪子诚同志进行批判。”这突如其来的“批判”,和突如其来的“同志”的称呼,顿时使洪子诚陷于慌乱之中,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便听到“洪子诚你要仔细听大家的发言,老老实实检查自己……”的话。于是,洪子诚几乎是下意识地掏出笔记本,转身面向桌子做着记录。从批判发言中,洪子诚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在教学中,散布资产阶级毒素,特别是小资阶级情调。另一是当班主任犯了“阶级路线错误”,重用出身反动阶级家庭的学生;不错,支部和班会干部大部分出身革命干部和贫下中农家庭,但“洪子诚没有真正依靠我们,思想深处是喜欢那些少爷、那些小姐的”。发言有的尖锐激烈,有的语调措辞却有些迟疑;前些天还称洪子诚老师,现在当着洪子诚的面,不知怎样才能做到理直气壮呼洪子诚的名字。桌子是靠墙放的,这使洪子诚记录时可以不面对学生,情绪也因此稍稍安定。洪子诚非常低调,甚至在众人前显得有些羞涩。他常说自己怕见陌生人,曾印过两次名片却发不出去,遇到非常困惑苦恼的事时就会说“先吃饭睡觉然后再说”,每每这时他的样子非常有趣。听他的学生们讲,他讲课讲了几十年了,上讲台还是有点紧张。听说有一年洪老师监考,看到有人打小抄偷偷地拿出纸条来看,被洪老师看到,他自己先脸红起来。洪老师每次参加学术会议,都要认真地准备发言稿,不然他就不参加。
作为知名的北大教授,洪老师的认真很令人感动,他给编辑部投稿,总要几次地修改,就是发现有错字,他也要写信告之。有时还会在信中说:“给我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如果委托洪老师组稿,编辑部是最省心的,他会把一组文章都编辑好,并且把每个人联系方式很详细地写在后边。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老教授,还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因为做得好,谢冕他们的好多事都要托洪老师来做。只要洪子诚与谢冕、孙绍振、孙玉石等几位在一起时,他们相互的调侃、相互揭老底、相互的嘲讽能让人笑破肚皮。在他们几位老同学中,洪老师在吃饭和穿衣服方面是最讲究的。他的衣服大多是那种看上去朴素内敛的麻质地的,他讲究舒适大方。同时,洪老师也是非常浪漫的,学生们背地说他很“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