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皋 编辑
如皋市,简称“如”或“皋”,江苏省辖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南通、泰州、苏州三市交界处,南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市、东与如东县连接、东南与南通市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576.47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水面99平方千米,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千米,可直接利用长江深水岸线18.6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如皋市常住人口为1238448人。
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如皋市户籍人口约142万。截至2021年1月1日,全市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68031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0150人,百岁老人达525位,其中105岁以上达16位。
2019年6月17日,如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取作为开展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工作试点城市。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如皋排名第31。
2020年,如皋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5.22亿元,可比价增长5.3%。第一产业增加值77.7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23.30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517.4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604.21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5.9:47.8:46.3。
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中文名:如皋
外文名:Rugao(英语)JuKao(威妥玛式拼音)Жугао(俄语)ルーガオ(日语片假名音译)じょこう(日语音读)展开
建置沿革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如皋在夏时属扬州之域。
商周时称海阳。
周初名发阳。
春秋时如皋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
秦时,如皋先后归九江郡、东阳郡。
西汉,称海陵县,属临淮郡。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如皋市风光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设置海陵郡, 领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吴州(589年改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
1911年11月23日组建首届如皋县民国政府。民国初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和淮扬道。1927年,废道存县。1933年,属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时如皋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1938年3月19日,日军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往李堡、丰利、马塘。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分县,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升为如西县。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于如城成立,辖如皋县、如东县、紫石县(今海安市)、泰县(今泰州市区)、泰兴县、东台县、台北县(今盐城市大丰区)、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崇明县、靖江县等12县。
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中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上升为特等县。1953年后,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55年12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改称如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如皋县,建立如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如皋县人民政府。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全县乡陆续被批准对外开放。
1991年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由省直辖,并暂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同年6月1日举行建市仪式。
如皋撤县建市政府文件
地名来源
“如皋”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可追溯到《礼记》的木牍和《左传》的竹简。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今易名为秀水港矣。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传》:“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十三经注疏》:“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往泽也。”西晋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苏轼等曾以此为题材吟诗作赋。明《嘉靖维扬志》载:“春秋传贾大夫娶妻三年不言不笑,御从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即此地,故名如皋、雉皋。”
“如皋”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得名的另一说,则以如皋位于长江北岸沙咀上,平畴弥望,取《荀子·大略篇》中的“望其圹,皋如也”之义为名。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自西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
如皋古城
简称别称
“如邑”:“如”,如皋的简称之一,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史料中不乏“如棠”、“如齐”、“如莒”等辞,战国列御寇《列子·夭瑞》中也有“望其圹,皋如也”之句。如,古作“往”训,是动词,今用作如皋的简称已是名词。
“皋邑”:“皋”,如皋的简称之一,最早亦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荀况《荀子大略》中有“望其圹,皋如也”之句。据1990年新版《辞海》释义:皋:通“高”,指沼泽,亦指近水处的高地。如皋的地理为“锅背形”,据史载:“1931年黄淮大水,泛滥成灾,苏北里下河各县一片汪洋,唯如皋凭借地势较高而安然无恙”。“皋”作为如皋的简称亦常见于本邑的地名、单位和产品名称中,如“新皋桥”等,解放前如皋曾出版过《皋报》《皋鸣报》等。“皋”也是如皋市机关团体行文的约定简称。
“雉皋”:源出《左氏春秋》所载“贾大夫如皋射雉”的传说。“雉皋”作为如皋的别称常见于本邑历代文人的书画作品的落款中,如皋才子冒襄,在其诗词书画上都署以“雉皋冒襄辟疆”,与冒辟疆同时代的吴伟业等人在和冒的诗书往来中亦称其为“雉皋公子”。
“雉水”:与“雉皋”同源。如皋历史上曾是一片沼泽地,河湖港汊密布,其中著名的如龙游河、车马湖、牟尼湖、芹湖、秀水港、高阳荡等。如皋的雉鸡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如在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女秀才移花接木》一文中有诗云:“闻得罗敷未有夫,支机肯许问津无?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仆射姑。”“雉水”通常被用于书画作品的落款中,有时也用作地名和学校名,清邑人刘钟愉《王学士宅碑记略》中有“在雉水之东阡,有龙图之旧宅”句,又如旧时如城太邑同仁堂的堂联为“情联雉水,谊笃仙源。”今如城安定小学的前身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赵廷健创办的“雉水书院”,清邑人刘枝芬专门作有《雉水书院赋》。
“东皋”:源出西晋潘岳《秋兴赋》中“耕东皋之沃壤兮”之句。唐江都人李善《文选注》注:“水田曰皋,东者取其春意。”《辞海》释义:“东皋,泛指田野或高地。”又唐代如皋与江都同属扬州所辖,而如皋在江都之东,因此,如皋的历代文人,就借用带有诗意且方位明确的“东皋”一词来比喻美好的家乡。一说春秋时长江以北属吴地淮夷(古代的东方人),如皋地处其东南隅故别名“东皋”。“东皋”常见于本邑的地名、商号、流派名、住宅名。
“金城”:源出苏北民谣:“金如皋,银泰兴。”1984年9月14日原扬州地委宣传部长郑铎同志在《游如皋》一诗中云:“古说如皋一片金,相邻泰兴只称银。”如皋是江海平原上最早成陆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如皋人民在长江“金三角”上辛勤耕耘,赢得了“金如皋”的美称。“金城”常见于商号中。
“海阳”;为如皋古县名之沿袭,源于本县地理位置。如皋称海阳最早始于西周,当时如皋为海阳地,隶扬州。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传》载:“楚东有夏州海阳。”后来战国、秦时如皋亦为海阳地。晋武帝泰康元年(公元280年)正式定名为海阳县,至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改置如皋县止,凡一百三十一年。
“宁海”:为如皋古县名之沿袭。古代既曾领辖如皋,又曾为如皋的一部分。如城的宁海路即源于此。
“郧”:源于如皋古地名。春秋时属吴国的郧地即在今如皋东。杜预注:“郧,发阳也。”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用《汇纂》:“今江南扬州府如皋东立发坝,古发阳也,亦名古郧。”古《汉语大词典》与今《辞海》均采用了如皋东立发坝的说法。后讹传为今立发桥(原名力乏桥),清乾隆《一统志》记载:“力乏桥即立发桥,又称发繇口,发繇亭,立发口等。”
“海陵”:为如皋古县名之沿袭。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206年),封其侄刘濞为吴王,如皋属吴王所辖,改海阳名为海陵。清嘉庆《维扬志》载:“因其地并海而高,故名海陵。”《辞海》载:“海陵,古县名,西汉置,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治今江苏泰州市。”如皋曾属海陵地域。
此外,如皋历史上尚有“嵋山”等的别称,台北市如皋同乡会出版的《如皋文献》第一辑中所载的柯新民《全国第一大县——故乡如皋》一文中云:“如皋别称有三:‘曰膑山、曰嵋山、曰雉皋’”。
如皋市
区划沿革
主词条:如皋市行政区划
东陈镇
丁堰镇
白蒲镇
下原镇
九华镇
石庄镇
长江镇
吴窑镇
江安镇
搬经镇
磨头镇
城北街道
城南街道
地形地貌
如皋的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民国26年(1937年)《江苏乡土志》称:“如皋因滨于海洋,受海洋影响显著,无酷暑剧热,温和湿润,最适宜于人之生存、物之繁殖。”《中国气象区划》载:“如皋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环流为支配境内气候主要因素,一般高温季节多雨,寒冷季度相对较干。” 如皋属亚热带,属东亚季风区的一部分。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低温少雨量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距海较近,受海洋调节较明显,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近海的位置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各年强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76090焦耳/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如皋位于河网稠密、湖荡众多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千米以上,全市水乡皆属于长江水系。
土地资源
至2018年年末,全市有耕地79711公顷、园地5979公顷、林地58公顷、草地3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29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49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744公顷、其他土地1325公顷。如皋耕地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两大土类。潮土占全市耕地面积93.1%,其中高沙土占耕地面积52%,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水稻土占耕地面积6.9%,主要分布于白蒲、丁堰、城北等镇(街道)。水资源
如皋引用长江水条件优越,焦港、碾砣港、如皋港三大引江口门最大引流量共达1797立方米/秒。境内浅层地下水资源约为3.33亿立方米,水量大,水质较好,可作饮用水。深层地下水每年可开采305万立方米。岸线资源
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如皋港可直接利用的长江深水岸线长20.2公里,且岸线深水逼岸,微冲不淤,河势相对稳定,可建万吨级泊位30多座,是独立开发的国家一类口岸,如皋海关(正处级单位)是江苏长江以北第二大海关。 境内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焦港河4条一级河道纵横全境,总长158.52千米。动植物资源
境内有野生植物671种,分属2门、2纲、139科。有动物资源387种,分属4门、15纲、58目;有药用植物363种、动物73种。其中,银杏、半夏、如皋三黄鸡等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矿产资源
如皋地下资源主要有煤和沼气。煤主要蕴藏于石庄—车马湖(位于长江镇)—带的二叠系地层中,埋藏深,难开采,储量不大。沼气,主要蕴藏于车马湖、下原镇及沿江一带地下15—30米地层中,为古代沼泽环境所形成,蕴藏量小,难开采,开采价值不高。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如皋市常住人口为1238448人。
截至2019年年末,如皋市辖区总户数44.50万户,户籍总人口141.30万人,比上年减少0.67万人。其中:男性70.32万人,占49.77%;女性70.97万人,占50.23%。男女性别比为99.08∶100。年内户籍人口出生率6.36‰,人口死亡率8.53‰,人口自然增长率-2.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3.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70万人,比上年增长0.9%。城镇化率60.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7.26‰,死亡率9.73‰,人口自然增长率-2.17‰。如皋市
民族
截至2019年年末,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4800余人,约占户籍总人口0.34%,分属于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白族、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居住较为分散,其中苗族人口最多,有1900余人。
宗教
全市设有经政府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2处,其中佛教15处,道教3处,基督教4处。2007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被南通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佛教 | 道教 |
---|---|
范成法师 | 乐子长 |
常惺法师 | 徐守信 |
妙善法师 | 白衣二真人 |
煮云法师 | 张朝 |
印海法师 | 吴兰坡 |
弘如法师 | 胡能德 |
: | 沈高澄 |
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如皋经济社会发展从南通落后位次全面跻身第一方阵,一些主要发展指标跃居全省前列。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被省委党校、省社科院课题组调研总结为“江苏沿江开发中的如皋现象”,有关经验做法经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推向全国。如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将沿江产业定位为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高级不锈钢冶炼为龙头,以精细化工、机电加工为配套,物流仓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为依托的十大经济板块格局。全市20个镇工业园区也能为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工业上,电子、化工、医药、食品、机械等是当地的强势产业;农业上,形成花木盆景、优质油米、创汇果蔬、优质生猪、如皋黄鸡、优质桑蚕等六大特色基地。
2020年,如皋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5.22亿元,可比价增长5.3%。第一产业增加值77.7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23.30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517.4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604.21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5.9:47.8:46.3。
2019年,如皋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125元,比上年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97.4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498.59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545.33亿元,比上年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为5.9∶49.2∶44.9。
2018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9.43亿元,增长17.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1亿元,下降1.8%。全年财政总支出167.93亿元,增长13.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7亿元,增长-1.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3%,与南通、省涨幅持平,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略有下降,其它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如皋市城南新区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1988年3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国发〔1988〕21号),适当扩大了沿江经济开放区范围,批准如皋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为如皋充分利用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基础。
2018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9.43亿元,增长17.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1亿元,下降1.8%。全年财政总支出167.93亿元,增长13.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7亿元,增长-1.6%。年末,金融系统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92.72亿元,增长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5.11亿元,增长2.7%。金融系统贷款余额883.68亿元,增长1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9.08亿元,增长16.9%;中长期贷款余额493.18亿元,增长12.2%。
2018年全年新批外资投资项目26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5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4个,超亿美元项目2个。全年完成工商注册外资2.75亿美元,下降59.3%;实际到账外资4.57亿美元,增长36.4%;对外贸易稳中向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44.72亿元,增长15.1%。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99.24亿元,增长17.7%。出口贸易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51.29亿元,增长22.5%;纺织品出口32.42亿元,增长1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82亿元,增长23.2%。出口超亿元企业达到25家。
如皋城区
如皋市拥有48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深水贴岸、微冲不淤的深水岸线长达17.2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30多座,可通航5万吨级的“三超”巨轮。如皋港是独立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如皋海关是正处级单位,是江苏长江以北的第二大海关。
如皋南依长江、东濒黄海,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为上海北翼明珠,承南启北,至南京、杭州城市群仅2.5小时,距上海、苏州、无锡仅1.5小时。如皋位于长三角的北翼,地处沪、苏、通金三角的支点,濒江临海,沈海高速、通锡高速、沪陕高速穿境而过,使如皋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路时代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即将通车的沪通高铁,更是将如皋纳入了高铁时代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如泰运河、如海运河、通扬运河、大明河、司马港等重要航道环绕古城,形成了水陆空一体的交通格局。
如泰运河如皋城区段
公路
沈海高速、204国道贯穿南北,沪陕高速、334省道横跨东西;全市所有镇区均以黑色公路相连接,15分钟内可全部驶入高速公路。
客运车站
如皋汽车客运站(客运新站),2011年12月18号正式启用。
长江大桥
如皋长江大桥连接长青沙,通过皋张汽渡连接苏南沿江高速公路,通达苏南各大城市,成为当地乃至苏北地区承南启北的重要交通干线,2013年12月8日正式通车。
张皋过江通道位于江阴大桥下游约28千米,在张家港市、如皋市境内跨越长江,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跨江段采用桥梁方案,按双向八车道设计,含两座航道桥。
快速路(如皋市快速路网)
通皋大道由如皋城区的主干道海阳南路向南延伸,终点至南通西站站前快速路,全线长约28.4公里,主路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标准,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356省道沿江公路(疏港路至南通西互通段)快速化改造
如皋至如皋港港口连接线快速化
盐通铁路和紫光路高架
铁路
宁启铁路复线、新长铁路在如皋境内绵延48公里,傍城而过,可直达北京、南京、重庆、温州等地。
沪苏通铁路开通,从如皋站出发,1小时46分钟便可到达上海虹桥站。
火车站
如皋站、如皋南站、如皋西站(规划)。
如皋火车站
规划形成“一横一纵”的高铁格局。一横为北沿江高铁,一纵为盐通高铁。北沿江高铁沿如皋中部东西走向设立如皋西站;盐通铁路平行宁启铁路走线,并在如皋高新区南侧龙游湖东侧设如皋南站。
轨道交通
规划南通市域轨道S4线自南通西站引出,向西连接北沿江城际铁路长江镇站,在如皋港区(长江镇区)设置3座站。
如皋港铁路支线
新长铁路如皋港支线正在进行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线路全长37.095km(含疏解线),新建车站2座,改建车站1座。
航运
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等纵横如皋全境,总长180.8公里,内河航运十分便利。 如皋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上海组合港的重要组合港,拥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深水岸线和土地资源,是江苏省沿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可直接利用的深水岸线长20.5公里,深水贴岸,微冲不淤,可通航10万吨级“三超巨轮”,可建万吨级泊位30多座。
如皋港
航空
候机厅
如皋汽车站东侧门厅口如皋候机厅机场有免费巴士班车。
公共交通
公交系统(如皋公交)
截至2019年,如皋市有公交车辆数达到402辆,运营线路数共72条。
有轨电车(如皋轨道交通)
规划布设两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串联城北分区、城中分区、城南分区、城东分区和城西分区中心区域、铁路客运站,承担主要客流发生吸引源之间的高效运输。
1号线路走向为:海阳路-海阳南路,线路全长12.4千米;
2号线路走向为:福寿西路-益寿中路-中山路-紫光路,线路全长12.7千米。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48756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9636人;小学53所,在校学生63849人;幼儿园78所,在园儿童32062人。年末,教职工总人数127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23人。
江苏省如皋中学 |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 如皋市第一中学 | 如皋市搬经中学 |
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 如皋市第二中学 | 注: |
科学技术
2018年全年申请专利677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0件;专利授权量370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6件。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80项,获得立项146项,获各级扶持资金2300万元。全年有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及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研究生工作站1家。
文化体育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在如皋举行。
2016年,第十六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在如皋举行。
2017年,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暨第十七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在如皋举行。
2019年,第十九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在如皋举行。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68家,从业人员6万人。年末累计建成农村乡镇文化站14家,“农家书屋”、“社区书屋”345家。拥有公共图书馆2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7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全国重点、省级、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2处、6处和2处。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10项和28项。
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9.13万户,占总户数的81.5%。
全年分别成功承办国际、全国、省级体育赛事各2项、20项和4项。全市新增晨晚练健身点96个。体育彩票年销售额达17063万元。
滨河路景观带 | 滨溪路风光带 | 茅雉河景观带 |
大司马河景观带 | 育贤小游园 | 龙游河宝塔河生态景观带 |
卫生事业
2018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57个,其中,公立医院5个,非营利性民营医院56个,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16个,门诊部13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361个,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79个。全市医院共有床位6849张,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床位5.48张;有执业(助理)医师3087人,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7人;注册护士2541人,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03人。全市有卫技人员6776人、乡村医生291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723元,全市共有99.22万人参保,统计参保率保持100%。基金总量达7.22亿元。全市共有135896人次住院对象进行了一站式报销,共计发生医疗费用127659万元,统筹基金补助55090万元,大病保险补助7363万元。低收入保障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孤儿、重点优抚对象、60年度精减职工等人群8711人次实时进行了医疗救助共计支付1426万元。
社会保障
2018年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如皋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55元,增长8.4%;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3825元,增长5.0%。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8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6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41元,增长8.0%。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4.8平方米。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总床位数12299张;年末全市农村拥有敬老院14家,床位4884张。在全市农村5214名五保对象中,有1172人实行了集中供养。全年婚姻登记10083对。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71495人,比上年增加956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4232人,比上年增加7624人。
邮电运输
2018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52.99亿元,增长4.0%。全年公路客运量45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7699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544万吨,货物周转量404478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688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533711万吨公里。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00万吨。完成交通设施投入14.67亿元,完成农村等级公路提档升级190公里、通居公路200公里,改造危桥20座,新建镇村客运站亭12座。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公交系统日臻完善,万人公交拥有量达7.34标台。
全社会用电量60.32亿千瓦时,增长11.2%,其中,农业用电量9752万千瓦时,增长6.1%;工业用电量40.32亿千瓦时,增长11.9%;建筑业用电量0.54亿千瓦时,增长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8亿千瓦时,增长8.2%。
对外交往
国别 | 省(州) | 城市 | 缔约时间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新疆 | 伊宁市 | 2008年9月28日 |
德令哈市 | 2009年12月11日 | ||
贵州 | 贵定县 | 2010年8月8日 | |
赤峰市松山区 | 2010年11月26日 | ||
2013年4月21日 | |||
2013年8月27日 | |||
美利坚合众国 | 塔拉哈西市 | 2011年10月27日 | |
德克萨斯州 | 柴维斯郡 | 2012年9月17日 | |
巴西联邦共和国 | 圣保罗州 | 容迪亚伊市 | 2018年11月16日 |
城市标志
市树:银杏;市花:月季。
市徽:外形为菱形,近似如皋市行政区域图形,底色为天蓝色。中间为如皋市市花月季花花蕾、花叶、花枝组成的变形美术字“皋”字和一段古城墙图案,为金黄色。古城墙寓意如皋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皋”字形月季花的花叶呈水浪状,且城墙在上,水浪在下,象征如皋南临长江;城墙和水形成三角形,花蕾在中间,有长江三角洲上一枝含苞欲放鲜花的寓意,象征如皋市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蓄势待发。花蕾伸出城墙,象征如皋市在原有基础上会更加欣欣向荣。1997年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通知精神,停止使用如皋市市徽。
贾大夫射雉 | 吕岱拜司马 |
胡安定讲学 | 宋代词人王观 |
冒襄与小宛 | 剧作家李渔 |
沙元炳办学 | 神探李昌钰 |
来源: |
古城风貌
主词条:如皋古城
如皋市以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品味、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先后组织编制了《如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武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白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白蒲市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规划,组织了内外城河整治和风光带建设,大力度推进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和深度开发利用工作。2012年4月份,如皋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8月,白蒲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1月,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武庙历史文化街区被省住建厅、省文物局认定为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
如皋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有玉带河(市河,内城河)无城墙,设六座城门(先春、集贤、宣化、丰乐、北极、拱辰);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墙,设城门四座(靖海门、澄江门、饯日门、拱极门)及二水关(东水关、北水关)。
1951年因城墙多处倾塌、城门狭窄而拆除,仅有东水关完整留存至今。为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保持古城特色,挖掘旅游资源,逐在原址重新恢复修建了靖海门。
如皋古城风貌
民俗民风
如皋的民歌民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以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而闻名全国,其中《趟子灯》、《花担》、《倒花篮》、《莲湘》等编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分卷);《看花灯》被收入了《中国民歌集成》,并先后被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播放。如皋民歌的种类有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等,现已搜集到数百首。如皋民风淳厚,敬老爱老成风。据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县志·风俗》,称如皋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民畏法而耻罪,士读书而循理。征科易集,讼狱稀简。……冠、昏、丧、祭,习尚俗礼,多俭约之风。”畏法耻罪,读书循理,讼狱稀简,生活俭约,这是当时如皋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1933年《江苏省志稿》中说:全省民风普查,如皋被定为“淳厚”。“孝道”是华夏伦理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风尚在当地代代相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同是当地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家有高寿长者,子女在社会上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文化遗产
主词条(如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项目数量均居南通第一、全省县级市前茅,被列为江苏省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
序号 | 类别 | 保护内容 | 保护级别 |
01 | 杖头木偶戏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
02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盆景技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3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董糖制作技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4 | 民间舞蹈 | 《如皋莲湘》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5 | 民间舞蹈 | 《倒花篮》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6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7 | 传统手工技艺 | 白蒲茶干制作技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8 | 民间美术 | 如皋红木雕刻工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09 | 民间美术 | 如皋风筝制作技艺 | 江苏省重点保护项目 |
10 | 民间舞蹈 | 《耥子灯》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1 | 传统舞蹈 | 如皋花担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2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香袋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3 | 传统手工技艺 | 白蒲黄酒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4 | 传统手工技艺 | 林梓潮糕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5 | 传统手工技艺 | 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6 | 传统舞蹈 | 荡旱船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7 | 传统音乐 | 江安号子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8 | 传统音乐 | 长江山歌(永安沙山歌)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19 | 传统美术 | 永泰竹刻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20 | 传统技艺 | 如皋萝卜干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21 | 传统技艺 | 白蒲蟹包腐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22 | 传统技艺 | 丁堰脆饼制作技艺 | 南通市重点保护项目 |
23 | 民间美术 | 如皋印派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24 | 民间故事 | 如皋民间故事谚语歌谣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25 | 民间舞蹈 | 《扒沟狮子》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26 | 传统手工技艺 | 木板擦漆手指画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27 | 如皋方言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
28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灯彩制作技艺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29 | 民间舞蹈 | 《木虾舞》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0 | 民间音乐 | 灵威观道教古乐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1 | 民间音乐 | 如皋山歌号子如皋民歌(小调)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2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火腿制作技艺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3 | 传统手工技艺 | 如皋贴绒画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4 | 民间故事 | 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故事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5 | 民间文学 | 飞来磨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6 | 曲艺 | 莲花落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37 | 民俗 | 土山庙会 | 如皋市重点保护项目 |
(以上图表参考 )
长寿文化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均有渊源。如皋方言小片含当前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泰兴市和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市段山地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00万人,以如城话为代表。如城及周围地区语言为如城话。如城以西3千米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九华与通州区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南境永安沙一带成陆仅数十年,移民来自18个省区,其后代虽使用如皋方言,但村、圩间每有差异,称为圩田话。 历史上,江淮官话泰如片就长期属于扬州府,当年扬州府的区域极大,基本上包括了现今扬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盐城的南部,但泰如话仅分布在古海陵县范围内。历史上如泰方言区长期处于扬州府东部边缘地带,因为中心海陵县不断地析置出各地的依托,其文化呈衰落迹象,但这一区域对内极其统一而与外区别。
盆景艺术
主词条:如派盆景
如皋与北京、天津、潍坊并称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如皋风筝以活鹞和板鹞为主要特色,折叠风筝和组合音响风筝是全国首创。
如皋茶食:如皋的茶食点心包括缸爿(斜角儿)、点心烧饼、麻团、油馓子、油糍儿、洋糖幺儿、云片糕、潮糕、印糕、豆腐脑、斫糖等。
董糖:董糖制作起源于明末如皋名士冒辟疆爱妾董小宛之手,故称之为“董糖”。1985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证书,年销售量达数十万盒。董糖始于如皋。
白蒲黄酒:白蒲黄酒素有“液体面包”美称,曾获1993年东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现由南通市白蒲黄酒有限公司生产。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如皋萝卜:如皋萝卜栽培具有上千年历史,因其生津开胃、清火降气之功效极佳,如皋民间流传着“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至说。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和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如皋肉松:如皋肉松的生产始于1914年,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皋火腿:如皋火腿生产始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中国三大名腿”,有“北腿”之称。
如皋肉制三品
东串猪:由如皋农民长期培育而成。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率高,皮薄,肉质更为鲜美,瘦肉率高,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火腿等名特产品的优质猪源。
如皋丝毯:以生产工艺丝毯闻名的如皋工艺丝毯厂,曾两次为我国政府制作大型艺术壁挂,作为国家礼品赠送联合国。该厂与著名画家、艺术院校合作完成的多幅丝毯,被国外著名博物馆购买珍藏。白蒲茶干:古名“菽乳干”,创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老少妇孺皆宜,是家常和旅途中的经济方便食品,也是筵席上的冷盘佳品和荤素烩炒的优质配料。
如皋黄鸡:清嘉庆《如皋县志》便已有记载,属卵肉兼用型鸡种。黄嘴、黄脚、黄羽,故又名“三黄鸡”。肉质鲜嫩、产蛋率高,为如皋养鸡业的当家品种。
黄芽菜:清乾隆《如皋县志》便有记载。主要产地在白蒲镇周围。煮则汤如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贮藏,为冬季常备蔬菜。
丁堰脆饼:根据《丁堰镇志》记载,清道光年间,丁堰镇徐九如的祖父在中街开设徐恒昌茶食店,极一时之盛。店中库存食油五六大缸,红白糖一次进货数十包。制作脆饼,工艺精湛,从不偷工减料。因此,所做脆饼香甜酥脆,一直驰名通、如、海、泰、扬及运盐河沿线。后起之管氏兄弟和刘大昌茶食店也一本薄利多销原则,竞相创优,丁堰脆饼从此闻名。
如皋特产
其他名菜名点:如皋“土产四宝”(如皋萝卜条、白蒲黄酒、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特产四珍(如皋香肠、如皋火腿、如皋肉松、如皋董糖),特色四鲜(鮰鱼、鲥鱼、河豚、刀鱼) ,明清即已流传的“水晶肴蹄”,董小宛所创的“董肉”又称“虎跑肉”,形若鸽卵、皮白如玉、馅黄似金的“蟹灌鱼丸”以河蟹、长江鲟、海蛤为原料的“如皋三醉”,以松仁、瓜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榛仁为馅的“五仁馒首”,以蟹、肉、笋为馅须借助调羹食之的“如皋汤包”等。
旅游建设
如皋市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现有国家级旅游景区11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6个、国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特色旅游民宿12家、旅行社、营业部100多家。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58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2亿元。2016年11月,如皋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
2020年6月18日,如皋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的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水绘明月 | 靖海朝晖 |
定慧钟声 | 古桥迎春 |
灵威香火 | 玉带春晓 |
曲巷秀女 | 文昌夕照 |
来源: |
景区景点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皋古城内外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自古以来就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生财之地。隋代建筑定慧禅寺,山门北向,曲水环寺,群楼抱殿,为中华寺庙一绝;明代建筑文庙大成殿国内罕见的全楠木结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水绘园被誉为海内徽派园林孤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皋师范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师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中国师范教育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公园)位于如皋城东,占地近300亩,在如皋建军的红十四军,是江苏境内唯一的正规编制中央红军。此外,还有灵威观、法宝寺、济忠井、集贤里、石合泰等许多具有文史价值的遗迹和民居,富集着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水绘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如皋古城北隅,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为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与明末四大才子之一冒辟疆栖隐之处。被中国现代园林之父陈从周教授誉为:“天下名园”。
定慧禅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地外如皋古城东南隅。山门正对玉带河,东临放生池,西南傍玉莲池,寺院平面布置呈“回”字形,楼堂环绕四周,宝殿坐落中央,形成“水环寺,楼抱殿”的独特格局。
内外城河风光带: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如皋古城核心地带,两河环城而绕,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河古名玉带河,形成于明成代年间(公无1465~1487年);“水环城,城包水”的奇特风景观成为古城如皋独具魅力的风光带。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红十四军纪念馆景区位于如皋市主城区东南部,占地296亩,总投资约4亿元,内有如皋烈士陵园,由红十四军纪念馆、广场景观、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四部分组成。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江苏如皋“东大街”位于古城的东北角,内城河蜿蜒其中,是如皋古城仅存的老街区。“东大街”始建于南宋,经历代营构,“东大街”具有清末民初的风貌特征。在水运发达时期,“东大街”是城内主要的商业街。老街巷里的居民是这座古城最好的读者,在东大街看老人们聊天,更能感受到古城如皋历史和文化的深厚。
东方大寿星园:位于城区西郊。如皋是著名的国际长寿之乡,其长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而如皋的长寿文化则是世界生命科学中的精华。这个公园就是历史的浓缩、经典的集萃和最精彩的长寿文化的呈示。
灵威观:灵威观为全市唯一幸存的道观,与句容茅山道院、苏州玄妙观并列为江苏省三大道观。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代有修葺,几度兴衰。相传,武当山玉公、信公、静公三位道长,于隋朝前来如创立。初名祖师观。
龙游河生态公园:位于城区南部,如皋龙游河生态公园依龙游河而建,规划面积约42公顷,规划河道面积10.8万平方米,占用地的25.7%,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亲水游玩、休闲健身和文化体验的场所。
龙游湖风景区:位于主城区东南如皋科技城内,龙游湖水面面积为1250亩,湖心有两座人工岛,大岛面积60亩,小岛面积36亩。
中华长寿文化谷:位于主城区南郊“中国最美乡村”如城街道顾庄社区,涵盖顾庄生态园核心景区、苏通生态观光园、国际园艺城、钱长村200公顷草坪基地、东方盆景园、胡安定故里等众多景点。
AAAA级景区 | 水绘园风景区 |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 如皋盆景大观景区(园艺城、花木大世界) |
AAA级景区 | 定慧禅寺 | 内外城河风光带 | 法宝禅寺 |
东方大寿星园 | 龙游湖风景区 | 中华长寿文化谷(顾庄生态园) | |
金岛生态园 | 长江药用植物园 | 平园池荷香民俗园 | |
华夏电影展示馆(华夏电影文化中心) | |||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 龙游水利风景区 | ||
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 盆景风情小镇 |
集贤里 | 武庙历史文化街区 |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
文昌阁 | 颐园 | 靖海门(如皋丝毯工艺博物馆) |
灵威观 | 福成庵 | 海月寺 |
丞相亭 | 射雉亭 | 范公苑 |
石合泰 | 李渔纪念馆 | 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 |
安定广场 | 文庙大成殿 | 状元祠(如皋状元文化馆) |
龙游河生态公园 | 如皋奥林匹克公园 | 中国师范教育博物馆 |
画隐园 | 水竹园 | 如皋汽车文化馆 |
江苏盆景博物馆 |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 | 绿园(东方盆景园、东方牡丹园) |
如皋博物馆 | 白蒲古镇 | 石庄古镇 |
东风滩 | 龙游湾生态景观带 | 长青沙生态旅游度假区 |
法华寺(状元陂) | 观音净院 | 宝庆寺 |
: |
著名乡贤
时代 | 人名 | 说明 | |
---|---|---|---|
古代 | 春秋 | 贾大夫 | 如皋射雉典故由来 |
三国 | 吕岱 | 吴国大司马、托孤大臣 | |
张南 | 蜀汉将领 | ||
北宋 | 教育学家、思想家 | ||
丁锡 | 志士、慈善家 | ||
王观 | 词人 | ||
王觌 | |||
王俊乂 | 宋徽宗赵佶钦点状元 | ||
南宋 | 钱遇 | 武状元 | |
元 | 陈应雷 | 儒学家 | |
冒致中 | 两淮盐运司司丞、隐士 | ||
明 | 朱显忠 | 明代开国将军 | |
纪信 | 明代开国将军、如皋本县城隍 | ||
冒政 | 副都御史 | ||
朱希周 | 状元 | ||
马继祖 | |||
孙应鳌 | 思想家 | ||
苏愚 | 剿寇名将 | ||
郭师古 | 抗倭名将 | ||
冒起宗 | 才子、进士 | ||
李之椿 | 天崇五才子之一 | ||
许直 | 殉国忠臣 | ||
冒襄 | |||
董小宛 | 才女 | ||
清 | 李渔 | 戏剧理论家 | |
黄经 | |||
许容 | 篆刻家 | ||
姜任修 | |||
汪之珩 | 文学家 | ||
黄振 | 戏曲家 | ||
乔林 | 篆刻家 | ||
陈嵩 | 画家 | ||
戴联奎 | |||
熊琏 | 女诗人、女词人 | ||
黄学圯 | 篆刻家 | ||
汪为霖 | 诗人 | ||
沈岐 | 道光帝师 | ||
薛宝田 | 名医、慈禧御医 | ||
周鼎 | 淮军名将 | ||
近代 | 顾延卿 | 实业家 | |
周莲 | 如皋县民国政府首任军政总司令 | ||
许树枌 | 画家 | ||
沙元炳 | 教育家、实业家 | ||
学者、汉学家 | |||
吴亚鲁 | |||
沈卓吾 | 媒体人 | ||
顾仲起 | 作家 | ||
汤景延 | 全国十大卧底将军之一 | ||
现当代 | 何景平 | 教育家 | |
沙元榘 | 教育家 | ||
黄家瑞 | 教育家、书法家 | ||
宗孝忱 | 国学家、书法家 | ||
沈立人 | 台北如皋同乡会发起者 | ||
周筱斋 | 中医学家 | ||
吴俊升 | 教育家 | ||
王盈朝 | 革命家 | ||
薛承宗 | 台北如皋同乡会名誉理事 | ||
刘季平 | 教育家 | ||
沈灌群 | |||
葛克全 | 药学专家 | ||
朱其文 | 革命家、外交家 | ||
冒效鲁 | |||
韩德培 | 法学家 | ||
闵乃大 | |||
董同龢 | |||
任铭善 | 语言学家 | ||
冒舒湮 | 影评家、剧作家 | ||
杜度 | 经济学家 | ||
俞铭璜 | 文艺理论家 | ||
范止安 | 慈善家、台北如皋同乡会名誉顾问 | ||
丁伯駪 | 港台著名企业家、香港旅港如皋同乡会会长 | ||
李枫 | 雕塑家 | ||
韩德馨 | 煤田地质学家、煤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胡济民 | |||
王树声 | 导弹与航天发动机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 ||
韩国磐 | 历史学家 | ||
戴树和 | 化工机械专家 | ||
林克 | |||
管惟炎 |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计算声学专家 | |||
汪中展 | 参与创办香港如皋同乡会、加拿大如皋同乡总会 | ||
仇士华 | |||
杨裕生 | 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马瑾 | 构造物理与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闵乃本 | 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沙麟 | 浦东开发办首任负责人 | ||
冒蔚 | 天文学家 | ||
石明松 |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发明人 | ||
李昌钰 | 神探、刑事鉴识专家 | ||
周可仁 | 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 | ||
花汉民 | 盆景艺术家 | ||
黄先祥 | 导弹发射及运用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冯健男 | 高级美术设计师 | ||
徐玉如 | 水下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郭锡林 | 空军少将 | ||
徐中 | 画家 | ||
沈虹光 | 作家、编剧 | ||
卢新华 | 作家 | ||
黄蓓佳 | 作家 | ||
苗华 | 中央军委委员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 | ||
严纯华 | 稀土分离工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夏骏 | |||
薛继军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董事长 | ||
鞠建东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人 | ||
朱千华 | 作家 | ||
孙友宏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朱美芳 | 纤维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黄菡 | 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 ||
周玲美 | 自行车运动员 | ||
丁捷 | 作家、艺术家 | ||
庄小威 | 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
何明翰 | |||
秦旺萍 | 短跑运动员 | ||
李彤 | 皮划艇运动员 | ||
刘烨 | 主持人、演员 | ||
赵小亭 | |||
陈若琳 | 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 | ||
注 | : |
如皋古代名人
|
如皋近代著名人物
|
如皋当代著名人物
|
留足群英
范蠡 | 圆仁 |
钱镠 | 曾易占 |
曾肇 | |
钱勰 | |
邱陞 | 李暹 |
郑板桥 | |
李鳝 | 龙璋 |
沈复 | 周际霖 |
陈惟彦 | 海深德 |
松野觉 | 何坤 |
季德胜 | |
陈从周 | 伊藤郁子 |
注: |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9名。国家卫生城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1月,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 中国花木盆景之都 |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 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
中国建筑之乡 | 木偶之乡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全国文明城市 | 中国百强县 |
国家生态县(市、区) |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
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市) | 国家科普示范县(市) |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 | 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
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 |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中国百强公益慈善城市 | 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 |
江苏省文明城市 | 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
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 | 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市 |
江苏省村民自治模范市 | 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 |
江苏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 |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
江苏省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市) | 江苏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
江苏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市) | 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市、区) |
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潜力城市 | 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5) |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 2018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9名 |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 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
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
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 |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
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
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 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工作试点城市 |
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 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
2020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 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
2020年全国百强县 |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
首批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 |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
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
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
2021年首批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 | 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 |
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如皋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9位。 |
江苏省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 2022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