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地区 编辑
和田地区(维吾尔语:خوتەن ۋىلايىت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中心位置位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570千米,总面积24.81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田地区常住人口为2504718人。
和田地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盛产和田玉闻名,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和瓜果之乡。
和田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境内有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等旅游景点。
截至2022年,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21年,和田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235元,比上年增长6.6%。
中文名:和田地区
外文名:HotanPrefecture
别名:和阗、玉都
行政区类别:地区
所属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面积:248100km²
下辖地区:1个县级市、7个县
政府驻地:和田市塔乃依北路3号
电话区号:0903
邮政编码:848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250471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昆仑湖公园、丝绸之路南道、和田市街心公园、金和游乐园等
机场:和田机场、于田万方机场
火车站:和田火车站
车牌代码:新R
地区生产总值:456.72亿元(2021年)
秦汉以前,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和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当时位于塔里木盆地周边的西域三十六国中有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在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至此和田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元寿元年(前2年)前后,汉朝向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汉代还在精绝设立禾府,管理屯垦事务。中元二年(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魏晋时期,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精绝等城邦国被于阗兼并,这时的于阗就相当于今和田地区的范围。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封王设官,进行有效管理。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封于阗王为“晋守侍中”。
唐上元二年(675年),在此设毗沙都督府,置十州。
辽,设于阗王府。
宋嘉礻右八年(1063年),册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石后鳞黑韩王”。
元代,为蒙古王封地。1279~1289年,设宣慰使元帅府,元称于阗为斡端或忽炭。
元代,为蒙古宗王分封地。
元至元年间(1279年-1289年),设宣慰使元帅府,直属元朝中央统辖。
清,设置于阗于今之克里雅,遂有于阗(克里雅)与和田之称。
清初,改“于阗”为“和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侵占和阗。光绪四年(1878年),清军刘锦棠部收复和阗。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民国二年(1913年),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民国四年(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民国九年(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策勒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穆罕默德·伊敏暴乱,成立了“和阗伊斯兰共和国”。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伪“和阗伊斯兰共和国”为马虎山所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盛世才省军进驻和阗。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和阗行政区为和阗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民丰设治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民丰设治局改设民丰县。
194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团抵达和阗,和阗解放。
1950年,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
1971年6月,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和田市。自治区批准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种场划归和田市,属和田地区管辖。
和田地区
截至2022年,和田地区共辖8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7个县,分别是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91个乡镇。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及所属奴尔牧场、47团场、皮山农场及224团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驻和田市塔乃依北路3号。
区划简介 | 人口 | 面积 | 政府驻地 |
---|---|---|---|
和田市 | 38.02万人 | 685平方千米 | 和田市乌鲁木齐北路1号 |
和田县 | 32.5万人 | 41403.17平方千米 | 和田县古江南路 |
墨玉县 | 56.88万人 | 25788.86平方千米 | 墨玉县银河北路1号 |
皮山县 | 23万人 | 39741.52平方千米 | 皮山县固玛镇 |
洛浦县 | 28.76万人 | 14314平方千米 | 洛浦县洛浦镇城区街道 |
策勒县 | 16.5万人 | 31688.01平方千米 | 策勒县英巴扎街21号 |
于田县 | 22万人 | 39094.83平方千米 | 于田县建德路8号 |
民丰县 | 4.1万人 | 56759.86平方千米 | 民丰县尼雅镇 |
和田地区行政区划图
位置境域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中心位置处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相争之克什米尔接壤,有边界线210千米。此段边界,中印西段边界新疆和印占拉达克的传统习惯线全部沿着喀喇昆仑山脉南,从喀喇昆仑山口起,向东沿叶尔羌河的支流和什约克河的分水岭,再向东南沿山岭而行,越过奇普恰普河,穿过6845高地和6598高地;从6598高地向南顺山岭行,沿比济耳卢塔,过天南河最西点,穿过加勒万河与什约克河口,通过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间的分水岭,穿过昌隆河口南,然后沿山岭东南行,到达西藏阿里地区和拉达克传统习惯线空喀山口。和田地区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总面积24.81万平方千米。
和田地区
地形地貌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千米。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总面积24.78万平方千米。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山财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列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
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继续分布,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
地貌单元可分为:
1、最高山带:海拔5200~5500米,是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多由坚硬的变质岩、花岗岩等古老岩石组成,山势雄伟。
2、高山带:海拔4200~5200米,一般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遗迹。如策勒亚门的古冰碛、马库卡尔塔西河源头的冰斗区及克奇克库勒冰碛湖。倒石堆、坡面雪蚀泥流在各主体山脉的北坡比比皆是。
3、亚高山带:海拔3400~4200米,有较深厚土层,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显的侵蚀切割,山势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带:海拔3000~3400米,山势起伏较大,山峰明显,但山顶轮廓浑圆具有准平原地貌,复有很厚的黄土发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类型。分布着辽阔的优良草场,是和田地区重要牧业基地。
5、低山带:海拔2200~3000米,山势平缓,覆盖土层很厚,大量堆积着昆仑黄土,在河流沿岸阶地上分布着农田,是农牧结合区。
6、山麓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为粗沙及砾石覆盖的戈壁,着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为 裸的粗砾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绿洲分布区,长期灌溉淤积,土壤不断熟化。
7、沙漠区: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区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着生耐旱植被。
|
|
|
|
|
|
气候
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特点是: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 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浮尘天气日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无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28天,五类天气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尘量124吨/平方千米。
由于全区范围大,面积广,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物、气候差异极大,大致可分为南部地区,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
南部山区:包括海拔高度1800~3000米的前山河谷地带,属于温带或寒温带气候带,根据策勒县境的奴尔兰干(海拔1970米)和西部黑山(海拔1800米),气象资料分析,全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4.0℃~30.4℃,极端最低气温-25℃,全年降水量127.5~201.2毫米,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3400℃以下,夏季短促,冬季漫长,部分地区逆温层比较明显,冬季气温比平原区高1-2℃。
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属寒带气候,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于暖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0℃以上的生长期有120~150天,海拔5500米以上为终年低于摄氏零度的永久积雪带。
绿洲平原区,四季气候的基本特点:春长大风多我,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1.0℃~12.1℃,年降水量28.9~47.1毫米,年蒸发量2198~2790毫米。
北部沙漠区:气候非常干燥,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剧变,风大多沙,是极为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区。
平原地区≥0℃的积温4507.1~4783.0℃、≥10℃的积温406.1~4311.6℃,沙漠区积温更高如和田塔瓦库勒≥0℃的积温5000℃、≥10℃的积温4500℃、山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积温减少,如和田黑山≥0℃的积温为2453.4℃,≥10℃的积温1865.2℃,康西瓦≥0℃的积温为1090.3℃,≥10℃的积温293.3℃,甜水海子≥0℃的积温只有341.2℃。
平原地区无霜期为182~226天,多数在200天以上,沙漠和山区初霜期比平原绿洲区 ,终霜期晚,例如和田塔瓦库勒,无霜期在200~210天,黑山约100天。
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日数为6.3天,平均降雪量3.6毫米,最多21天,雪量23.2毫米,冬不严寒。气温年较差为23~35℃,日较差为12.8~16.3℃。
水文
和田地区境内有安迪尔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加勒万河、天南河、昌隆河、萨利吉勒干西河、奇普恰普河等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74亿立方米。河流季节反差极大,夏季洪涝,秋冬严重干旱,春季极为缺水,4-5月来水量仅占全年的7%。和田地区河流大都是内陆河。一般可划分为皮山、和田-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及羌塘高原湖区等5个内流区。此外尚有流入印度的奇普恰普河外流区(年外流水量2.93亿立方米)。平原区流区有大小河流36条,引用灌溉和人畜饮水的有30条。
和田河
水资源
和田地区水资源总量为97.41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0.9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47.24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综合补给量31.8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1.71亿立方米,全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8.95亿立方米。2020年全地区用水总量为41.04亿立方米(含兵团,下同),其中地表水35.11亿立方米,地下水5.5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4亿立方米,按行业划分,农业用水量37.7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1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26亿立方米,人工生态补水水量1.87亿立方米。
全地区共有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大小河流567条,均属冰川融雪补给性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3.35亿立方米,可利用的河流24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8亿立方米,除和田河流入塔里木河外,其余各条河流自成一独立水系。河流年均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在地域分布上东部、西部少于中部地区,且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春季(3—5月)约占全年的9.6%,夏季(6—8月)约占75.16%,秋季(9—11月)约占11.92%,冬季(12—2月)约占3.32%,具有典型的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特征。
土地资源
和田地区辖区面积24.74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31.766万亩,园地221.182万亩,林地891.441万亩,草地6409.497万亩,湿地421.81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7.64万亩,特殊用地6.0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3.20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91.291万亩,其它土地27171.871万亩(不含兵团)。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和田地区拥有全疆10.35%的湿地面积,排在全疆第三位,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为40.85万公顷(包括兵团),其中河流湿地面积为20.19万公顷,湖泊湿地面积为5.56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为13.93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为1.18万公顷。除和田市、策勒县湿地面积低于1万公顷外,其它6个县的湿地面积都在2万公顷以上。其中,和田县湿地面积最大,达到141695.64公顷;于田县湿地面积为72742.34公顷;墨玉县湿地面积为59015.91公顷;民丰县湿地面积为54967.98公顷。
和田地区森林总面积1518.24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1100.5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568.36万亩、地方公益林532.14万亩),人工林417.74万亩(防护林面积113.51万亩、经济林面积294.22万亩、用材林面积3.29万亩、薪炭林面积5.95万亩、特用林面积0.76万亩)。
和田地区天然草地面积3940.75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713.43万亩,以地貌单元和经营区域划分,全地区草地可分为平原草地区、昆仑山北坡山地区和内部山原3个区域。平原草地区毛面积651.85万亩,可利用面积625.8万亩,昆仑山北坡草地区毛面积2869.1万亩,可利用面积2697.1万亩,昆仑山内部山原草地毛面积419.76万亩,可利用面积390.44万亩。
光热资源
和田地区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列全疆之冠。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优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为:南部山区显著高于北部平原区,平原区因浮尘引起的大气透明度不同,而东部大于西部。光能利用的最佳时间是6-9月,光总辐身量达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2.7%。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平原区自西向东逐渐递增,6-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可达84%。和田地区是全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1.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拥有非常丰富的热量,其中10℃的积温为4200℃,无霜冻期(地面温度>-1℃,最低气温≥4℃)达170-201天;且温差大。
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蕴藏总量360万千瓦,已开发25.92万千瓦。建国以来,在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和田地区大规模地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17亿元。建成各类水库50座(大型1座、中型12座、小型37座),总库容8.71亿立方米,隶属我地区管辖的43座,在建水库3座(尼雅水库、博斯坦水库、玉河水利枢纽)。建成大中型引水渠首27座,各级渠道总长33135.32千米,已完成渠道防渗15479.088千米,防渗率46.72%,年输水能力46亿立方米。建成各类配套建筑物14.83万座,建成堤防735.24千米,其中永久性堤防222千米。建成机电井5614眼。灌溉总面积537.92万亩,其中:农业高效节水面积269.24万亩。有水电站32座。生物资源
2021年,和田地区共有各类学校2041所,在校学生88.63万人。全年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1.9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3.29万人;普通中学98所,在校生17.81万人,其中,普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4.76万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13.05万人;小学720所,在校学生47.58万人;学前教育1206所,在园幼儿17.9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0.0375万人。和田地区义务教育入学率98%以上,巩固率95%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5%以上。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类别 | 学校名称 | 地址 |
---|---|---|
全日制医学类院校 |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 | 和田市奴尔瓦克西路 |
全日制师范类院校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 和田市北京西路287号 |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 | 和田职业技术学院 | 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京怀大道10号 |
成人高校 | 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和田师范学校) | 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畔 |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 | 和田市第五中学 | 墨玉县第一中学 |
墨玉县第三中学 | 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天津高级中学) | 洛浦县第二中学 |
和田市第四中学 | 和田市第一高级中学 | 于田县第一中学 |
文化
2021年,和田地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演出场次4125次;博物馆4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91个;图书馆9个,总藏书量69.76万册。
2021年,和田地区共有广播电视台9座,调频发射机115部,有线电视线路长度573.8千米,有线电视用户6.88万户,乡广播电视站94座,广播覆盖率99.96%,电视覆盖率99.96%。
2021年,和田地区《和田日报》总出版量2762.03万份。《和田日报》实际出版期数555期,其中,汉文实际出版期数256期,总发行量1358.58万份;维文实际出版期数299期,总发行量1403.45万份。
医疗
2021年,和田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7所(不包含兵团和村卫生室),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49所,民营医疗机构328所,三级2所(均为公立)、二级27所(20所公立、7所民营)、一级548所(113所一级公立、公立未定级115所,87所一级民营、民营未定级233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9个。共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13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38人,注册护士4703人。全地区共有24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23.9万份/天。
科技
2021年,和田地区申报国家、自治区及地区本级各类科技项目20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专项定向项目课题5项;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3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项目26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农业创业科技行动重点项目1项、引导项目6项、服务项目91项、培训项目1项和保障项目1项。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援疆项目3项;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创新基地-资源平台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创新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2项;自治区创新人才-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自治区重大科普活动项目1项;天津援和项目3项;北京援和项目2项;自治区“三区”科技人才60人;地、县(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计划项目56项。
2021年,和田地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11713.51万元。其中,国家科技计划投入1321万元;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投入4553万元;援和项目投入240万元;地、县(市)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投入5599.51万元,其中:地区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投入80万元。
体育
2021年,和田地区共有体育场馆13个,各级体育事业经费4683万元,体育竞赛经费49.38万元。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6次,参赛人数1895人次。举办乡镇运动会5次,参赛人数948人次。
社会保障
2021年,和田地区“六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2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3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17.16万人,参加离退休社会统筹4.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9.1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5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19.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8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9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1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11.61万人。
2021年,和田地区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90人;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553人;城乡培训488人。全地区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12792人,服务率为94%;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6019人,服务率为90%。
公路
2021年,和田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3298.751千米,其中,普通国道854.852千米、高速公路236.848千米、省道254.863千米、专用道路86.4千米,农村公路21865.788千米。农村公路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畅率99.68%、通达率100%。
2021年,和田地区公路货物运输总量981.54万吨,比上年下降47.4%;货物运输周转量149552.24万吨千米,下降61.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07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3%。旅客运输周转量47551.63万人千米,增长1.2%。航空旅客吞吐量129.06万人次,增长28.6%;货邮吞吐量6261.60吨,增长10.6%。
2021年,和田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38.2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78辆),比上年末增加3.43万辆,其中,汽车28.38万辆,增加3.96万辆;摩托车9.24万辆,增加3.46万辆;挂车0.59万辆,增加0.04万辆。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33.09万辆,增加6.95万辆。
铁路
喀和铁路在此设有和田火车站。2010年12月30日,喀什至和田铁路建成通车。 2022年6月26日,新疆和若铁路正式通车。
航空
和田机场位于和田市区南12千米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2014年8月16日,新疆和田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和田机场
民族文化
于阗乐舞
和田是有名的歌舞之乡,最著名的是于阗乐舞。从汉代《于田佛曲》传入中原,《于阗乐》就在汉朝宫廷演奏,它常常吸引汉高祖到未央宫聆听。南北朝时,于阗乐舞风靡中原,唐朝国乐《十部乐》中,就收入了《于阗乐》。唐代于阗筚篥演奏家尉迟青誉满长安。
民族节日
和田地区的节庆活动丰富多样,节庆活动大致分为2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旅游节庆活动。和田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前2个是伊斯兰教的节日。肉孜节
肉孜节,即开斋节,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历每年9月为斋月,凡成年健康的男女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日出至日落禁止饮食和娱乐。穆斯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斋月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是“戒炼”的意思,即通过斋戒练思想、练意志、练身体。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再封一日,共30天,第二日,即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斋功圆满完成。肉孜节一般为期三天。
古尔邦节
昆仑湖公园
昆仑湖公园是和田地区最大的公园,占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昆仑湖东部、南部岸线平直,东北角狭长。湖中有一湖心岛,湖的西北角为荷花池;东部有三个鱼池。
昆仑湖公园
其娜民俗风情园
其娜民俗风情园位于墨玉县城南,阿克萨拉依乡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千米。2007年底被评为自治区级3A景区、全国工农业示范点、五星级农家乐。园中有一株梧桐树,维吾尔语为“其娜”,“其娜”是英语china维吾尔英译,意思是“中华桐”。树高30多米,主杆直径达3 米,树冠遮盖地面1.5亩。
其娜民俗风情园
白玉河景区
白玉河亦称玉龙喀什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主要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白玉等36种和田玉,白玉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全长504千米,年径流量22.6亿立米。
白玉河景区
英艾日克水库
英艾日克水库位于和田市18千米处的冲积扇扇缘洼地中,属平原水库。库容4225万立方米,调节库容25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库西侧为英尔艾力克沙丘地,北岸出水口两侧为鱼塘和园林地。
英艾日克水库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境内,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在古丝绸之路的南道上,平均海拔1300米。尼雅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雅遗址是古代居民的居住遗址。距民丰县城约140千米,地处县城正北沙漠腹地,系汉晋时期距今约1800年的“精绝国”所在地,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重要的古代遗址之一,南北分布大约27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以河渠为界,是研究西域历史的珍贵文字资料。由于遗址的出土文物珍贵,尚未对一般游人开放。
尼雅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