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 编辑

吉林省松原市代管县级市

扶余市,吉林辖县级市,由松原市代管,位于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地处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属东部温带季风气候,毗邻7个区、县(市),总面积4658平方千。截至202110,扶余市辖5个、12个镇、5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475017人。

先秦时期,扶余是古濊貊人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扶余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直隶吉林省;1987年11月,撤县设扶余市;1992年7月,改松原市扶余区;1995年7月,重设扶余县;2013年1月24日,撤县设立扶余市,由吉林省直辖、松原市代管。扶余市主要景点有万善石桥、慈云寺、大金得胜陀颂碑、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7月,扶余市入选“2021年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2021年11月18日,扶余市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2022年1月11日,扶余市入选“吉林省粮食生产十佳县名单”。

2021年,扶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20%、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5.51亿元;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5.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扶余市

外文名:FuyuCity

别名:三岔河

行政区划代码:2207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吉林省松原市

地理位置: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

面积:4658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12个镇、5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

政府驻地:华路789号

电话区号:0438

邮政编码:131200

气候条件:东部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7501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著名景点:万善石桥、慈云寺、大金得胜陀颂碑、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火车站:扶余站、扶余北站、陶赖昭站

车牌代码:吉J

历史沿革

编辑

扶余市电子地图扶余市电子地图

先秦时期,扶余是古濊貊人世代繁衍生息之地。

西初期,濊貊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部落国家—夫余国(今扶余地方为其属地)。

南北朝时期,勿吉灭夫余后,为勿吉伯咄部居地。

渤海国时期,属夫余府。

辽朝时期,属宁江州

金朝时期,分属上京路隆州府利涉县和会宁府会宁县。

元朝时期,属辽阳中书省开元路。

明朝时期,曾在此地设置撒叉河卫。明朝后期,科尔沁蒙扶余县古人占据这里。

后金立国后,在此立官军队站,称伯都讷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设立伯都讷站,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设副都统衙,移吉林副都统于此,称伯都讷副都统,驻伯都讷旧城(伯都讷兵站址)。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

清雍正四年十二月(1727年1月),添置长宁县,理民务,隶天府尹,副都统衙门专理旗务。

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伯都讷厅,辖区为今宁江区(江北部分)、扶余市、榆树市。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分防巡检一员,驻孤榆树屯(今榆树市),隶属伯都讷厅。

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驻新城,与伯都讷副都统同城;孤榆树屯巡检改设榆树县,由新城府领。

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裁撤伯都讷副都统,结束旗民分治。

民国二年(1913年),改新城府为新城县,设公署,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河北山东省新城县重名,奉改称扶余县,隶吉林省滨江道,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县知事为县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止道制,直隶于吉林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军占领吉林省。同年11月,在扶余县成立伪“自治指导委员会”,建立伪政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伪满州国成立。同年7月,公布“县官制”,县政府改称县公署,设县长和县“自治指导员”(日本人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自治指导员改称县参事官。同年12月,东北划为10省,扶余仍隶于吉林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东北光复,苏联军进驻扶余。同年1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纵队长白支队进驻扶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成立扶余县政府,隶于西满局吉江区行政主任公署。同年6月,改属嫩江省第四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黑龙江与嫩江两省合并,扶余县改属黑嫩省委四专署。同年10月,黑嫩两省分开,属嫩江省。

民国三十八年(1947年)4月,经东北政委会决定,划归吉林省。同年5月,县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余仍属吉林省。

1955年2月,属吉林省怀德专区。同年12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改称县人民公社联社。同年11月,划归白城地区。

1959年4月,恢复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7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

1980年9月,县革委会改称县人民政府,县革委会主任、副主任改称县长、副县长。

1987年11月,撤县为扶余市(县级),仍隶于白城地区。

1991年4月,在前郭县和扶余市的基础上,成立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扶余改隶前扶开发管理区。

1992年7月,成立松原市,扶余市改为松原市扶余区,隶属松原市。

199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立扶余县。同年12月,县政府驻地设在三岔河镇,仍隶属松原市。

2013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由吉林省直辖、松原市代管。

扶余市景色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3年9月,扶余县改32个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乡下辖村、社;保留扶余、长春岭、陶赖昭、五家站镇,国营农场不变。

1987年,扶余县辖9个镇、26个乡和两个国营农场。

1992年7月,扶余市下辖35个乡镇、10个街道、两个国营农场。

1995年12月,扶余县辖18个乡、8个建制镇,另有国营伊家店农场和两个灌区。

2006年,社里乡划归松原市,扶余县辖6个乡、11个建制镇,另有国营伊家店农场和两个灌区。扶余县下辖乡镇由26个缩减为17个。

2011年末,扶余县辖12个建制镇、5个乡。其中包括7个居委会、383个村;1025个自然屯,下设173个居民小组、1810个村民小组;另有国营伊家店农场和下岱吉、拉林两个灌区。

2013年,扶余市析三岔河镇设立和兴街道、育才街道、联盟街道、士英街道、铁西街道(吉民行批〔2013〕4号)。

原扶余县地图 原扶余县地图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扶余市辖5个街道、12个镇、5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 市人民政府驻春华路789号。

扶余市区划详情

和兴街道

育才街道

联盟街道

士英街道

铁西街道

三岔河镇

长春岭镇

五家站镇

陶赖昭镇

蔡家沟镇

弓棚子镇

三井子镇

增盛镇

新万发镇

大林子镇

新源镇

得胜镇

三骏满族蒙古族伯族乡

永平乡

新站乡

更新乡

肖家乡

拉林灌区管理局

下岱吉灌区管理局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扶余市卫星地图扶余市卫星地图

扶余市位于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介于北纬44°50′—45°30′、东经124°40′—126°12′之间。毗邻7个区、县(市),南、西隔松花江依次与德市、农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北以松花江为界与黑龙江省肇源县相对,东北隔拉林河与黑龙江省双城市相望,东以会塘沟为界与榆树市接壤,西与松原市宁江区连接。全市总面积为4658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86千米,东西最长距离106千米。市政府驻地距松原市人民政府驻地宁江区122千米。

扶余市

地形地貌

扶余市地形图扶余市地形图

扶余市地处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略呈南北窄而东西宽的狭长形状,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周围江河水流下蚀切割,形成出河床20—80米的河间台地,辖境地势总的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由四周向中间倾斜。大致以增盛—新站—弓棚子为界,东南部地区地面波状起伏,海拔180—230米,最高点南山海拔261.8米,相对高差15—25米,最大40—80米。增盛镇南部大部为沙地,呈垄岗起伏状。在境内东部拉林河南岸、蔡家沟镇东北、北纬45°07′、东经120°09′有一座珠尔山,海拔179.9米。西部地区海拔140—180米,相对高差5—15米,地面平缓,呈微波状起伏。中部夹津沟盐碱化低地海拔140—170米,相对高差1—5米,成为地水和地下水汇流的中心。沿江河谷平原区海拔125—155米,由上游向下游倾斜,相对高差3—5米,最低点为伊家店农场东北部拉林河与松花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海拔116.3米。

气候

扶余市属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秋季温和凉;冬季漫长寒冷,降雪稀少,江河结冰,大地封冻时间长。

日照

扶余市年无霜期145天,降雪、初冰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

温度

扶余市全年太阳辐射量东西部平均每平方厘米108.5千卡;百年平均气温4.5℃。稳定结冰期在11月下旬,平均冰厚0.95米左右。大地封冻期在11月中旬,冻土深1.3—2.0米,解冻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按照10℃—22℃区间标准划分季节,扶余春季为5月1日—6月24日,间日55天;夏季为6月24日—8月13日,间日50天;秋季为8月13日—9月30日,间日47天;冬季为9月30日至5月1日,间日213天。

降水

扶余市大气平均降水145.8毫米,总量约为25.83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流量0.93亿立方米。由于受太平洋热带高压强弱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多时在650毫米以上,少时不足300毫米,而且分布不均,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受夏季气压形式和松辽平原地形风洞的影响,境内常刮西南大风。

水文

松花江、拉林河流经扶余市境段干流总长度324千米,境内有较大支流2条,较大泊14个,总水面243平方千米。松花江是扶余境内的最大河流,扶余市江段处于下游,南段在102国道乌金屯大桥进入扶余市境内,向西流经扶余市的陶赖昭、五家站、新站、增盛等乡(镇),境内流程126千米。北段流经松原市宁江区后西北折,到三岔河口与嫩江汇流,再向东流经宁江区辖境进入扶余市三骏乡、长春岭镇、得胜镇、伊家店农场,至东北部的蚁蚂哈与拉林河汇合后出境。境内流程65千米。松花江扶余境内主要支流有北陶小溪、榆树沟和夹津沟。拉林河为吉林、黑龙江两省界河,扶余河段处于拉林河最下游,自102国道拉林河大桥(与榆树市分界)流入扶余市境内,流经蔡家沟、弓棚子、更新、得胜、伊家店农场等5个乡(镇)、场,境内流程84千米,集水面积1082平方千米。

土壤

扶余市因土质、地形、降水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大体可分为5个类型区,即东部黑土区、南部风沙区、中部盐碱土区、西北部黑钙土区和坎下草甸土区。土壤可分为九类,呈蹄形分布,均宜农、宜林。其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冲击土占80%,风沙土占18%,其它如泥炭土、水稻土有零星分布。

自然灾害

扶余市旱灾频发;水灾包括洪灾和灾,由于三面环水,洪害均来自于过境江河,一般多发生在7—8月间,但由于扶余市大部分为河间台地,地势较高,所以洪灾发生于坎下地区;而涝灾均来自于大量的集中降雨,使一些低洼碱地成灾;气象灾害突发事件主要以暴雨、冰雹、大风为主;还有低温、霜冻和病虫害等,但为害程度均较水、旱、风灾和地质灾害为轻。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扶余市土地面积4647.05平方千米,共有耕地3400.52平方千米、园地共2.42平方千米、林地共412.50平方千米、草地共254.92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共251.41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共100.18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共199.28平方千米、其它土地共25.82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扶余市主要有页岩气、油砂、地热、泥炭、陶粒页岩、膨润土、建筑用砂、砖瓦用黏土、矿泉水、地下水13个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矿泉水、泥炭、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7个矿种。其中油页岩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较高,在全国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植物资源

扶余市植物种类有74科、43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3种,裸子植物有2科、5种,被子植物70科、423种(双子叶植物56科、316种,单子叶植物14科、115种),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1种。

动物资源

扶余市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种类共计220种,隶属于6纲、30目、67科,此外,还有各种昆虫500余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丹顶鹤和大鸨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黑鸢、苍鹰、雀鹰、普通鵟、草原雕、乌雕、白尾鹞、白腹鹞、燕隼、红脚隼、红隼、猎隼、灰鹤、小杓鹬、纵纹腹小鸮、长耳鸮及短耳鸮等22种。

水资源

扶余市三面临水,松花江、松花江干流、拉林河环绕流过,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天然储量3.2亿立方米,年允许可开采量2.4亿立方米。全市共有7座水库,其中1座中型水库:石碑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范家水库、杨家水库、梁水库、大沟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孟家水库、北陶水库。

人口

编辑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扶余市常住人口475017人。其中,城镇人口124874人,农村人口350143人。男性240853人,性234164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2.86。全市家庭户175458户,集体户3739户,家庭户人口458380人,集体户人口16637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扶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20%、8.5%。

2021年,扶余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5.51亿元,同比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5.51亿元。

2021年,扶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

2021年,扶余市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5.7%。

第一产业

2021年,扶余市农林水支出预计13.64亿元, 打造高标准农田66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215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00万吨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多个,棚菜面积发展到1.9万亩,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达到20户,发展农产品品牌31个,扶余市获评中央财政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

第二产业

2021年,扶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户,总产值实现50亿元,年均增长6.7%;木制品加工企业达到52家。

第三产业

2021年,扶余市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扶余花生(四粒红)暨杂粮杂豆特色产业博览会;三井子杂粮杂豆产业园完成主体建设,“吉粮联”线上交易额累计突破15亿元,成功获批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外贸出口额突破2亿元;仓储物流发展迅猛,丰硕达、新洋丰等仓储物流项目竣工投产,公路铁路年货物运输能力达到1680万吨;永平平安文化小镇、陶赖昭红色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初具雏形

交通

编辑

综述

扶余市交通便利,是连接吉黑两省的节点城市,距哈尔滨市区92千米,距太平国际机场130千米;距长春市区123千米,距龙嘉机场165千米。同三高速公路、国道102线、科铁公路等3条国、省干道纵贯全境,松花江干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等江河三面环抱。水运上行可到达吉林市,下行可与哈尔滨市、俄罗斯通航。

公路

2021年,扶余市交通运输支出预计2.01亿元,连续三年荣获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称号,修建农村公路143千米,筹措资金4970万元,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完成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三亚至同江高速公路横穿扶余市区而过,102国道、扶余至松原301省二级科铁公路交通主干线与乡间公路连网贯通。

铁路

扶余市境内火车站有扶余站、扶余北站、三井子站、弓棚子站、蔡家沟站、陶赖昭站,京哈电气化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松陶铁路等3条铁路从境内穿过。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杜彬

市长

盖克

:(截至2022年7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扶余市教育支出预计6.96亿元,务教育和公立高中、中职学校公用经费足额保障,新建及维修校舍30000平方米,建设城区配套幼儿园两所,资助学生11760人次。

2021年,扶余市累计投入2.6亿元,新建、改建学校教学楼、食宿楼25栋,市第一实验学校、两所城镇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建成办学,民办幼儿园达到68所,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招聘教师700人,培训教师2万人次;积极推进学区改革,大班额问题全面解决;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全面铺开,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

文化事业

2021年,扶余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1620万元,建设基层文化服务中心4个、农村文化小广场7个,辽金历史陈列馆场地维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免费开放。

体育事业

2021年,扶余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投入使用,连续六年举办市民文化节、全民冰雪活动季等大型文化活动。

医疗卫生

2021年,扶余市卫生健康支出预计2.82亿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人均达到70元;筹措拨付4800万元,加大疫情防控投入。

2021年,扶余市投资2.4亿元,实施市中医院和人民医院医疗能力提升项目,民营医院发展到15家,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域内就诊率达到90%,荣获第五批国家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争取社会公益资金支持,联系协调北京万和公益基金会争取总价值2亿元的医疗检测设备310台套,医疗硬件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社会保障

2021年,扶余市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计5.54亿元 ;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稳控在3.5%以内,连续三年荣获吉林省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发放临时救助金1200余万元,扶助供养特困人员1.5万人,4433名退役军人被纳入优抚对象,新建改建公办农村社会福利中心10个、民办养机构13所开发扶贫特岗504个、临时性公益岗4000人次;农村和城镇低保分别提高到每年4920元和6600元。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扶余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哈阜片—肇扶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文物古迹

石头城子古城址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扶余市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千米,距扶余城区1千米,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2013年5月,石头城子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头城子古城址

前伯都古城遗址

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

贾志杰,男,汉族,1935年12月生,吉林扶余人,1958年10月参加工作,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省长;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省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贾志杰 贾志杰

王刚,男,汉族,1942年10月生,吉林扶余人,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现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华侨大学董事长。

王刚 王刚

高秀敏(1959年1月—2005年8月),女,生于扶余县朝阳乡郭家村,国家一级演员,全国著名星。

高秀敏

高秀敏

范景宇,男,笔名东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父亲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家教作家之一,“2013中国教育年度人物”候选人。

范景宇 范景宇

何庆魁,1948出生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中国内地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90年正式开始小品和影视剧创作。自1994年,已为中央电视台创作了10余部作品,其中获得6个一等、5个二等奖。

何庆魁 何庆魁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2月19日,扶余市入选“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8月24日,扶余市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2月22日,扶余市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7月,扶余市入选“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1年11月18日,扶余市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2年1月11日,扶余市入选“吉林省粮食生产十佳县名单”。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