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The 8th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类奖项。
该届茅盾文学奖共有178部作品参评,有20部作品被提名。最终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该奖。
2011年9月19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
由于得到港商李嘉诚的赞助,从该届奖项起,奖金由5万元提升到50万元。
时间 | 日程 |
---|---|
2011年3月2日至2011年4月30日 | 征集参评作品 |
2011年6月16日 | 公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 |
2011年8月14日 | 公布提名作品名单 |
2011年8月20日 | 公布获奖作品名单 |
2011年9月19日 | 举行颁奖典礼 |
主任 | |||||
副主任 | |||||
委员 | 王纪仁 | 王春林 | 王炳根 | 韦健玮 | |
王彬彬 | 东西 | 叶梅 | 刘成 | 刘复生 | |
包明德 | 朱向前 | 刘晓林 | 次仁罗布 | 许辉 | |
李国平 | 李掖平 | 杨扬 | 杨红昆 | ||
吴秉杰 | 汪政 | 何弘 | 何向阳 | ||
汪守德 | 苑坪玉 | 张未民 | 张志忠 | ||
张清华 | 张燕玲 | 於可训 | |||
欧阳友权 | 季宇 | 柳建伟 | |||
哈若蕙 | 修忠一 | 敖超 | |||
高海涛 | 黄济人 | 高叶梅 | 彭程 | 彭学明 | |
郭宝亮 | 黄桂元 | 赖大仁 | 盛子潮 | ||
龚旭东 | 傅恒 | 温远辉 | 程金城 |
主任 | 胡平 | |
---|---|---|
副主任 | 彭学明 | 何向阳 |
组长 | 副组长 |
---|---|
张健 | 梁鸿鹰 |
作品名称 | |
---|---|
《天行者》 | 刘醒龙 |
《一句顶一万句》 | 刘震云 |
《推拿》 | 毕飞宇 |
《蛙》 | 莫言 |
《麦河》 | |
《你在高原》 | 张炜 |
《农历》 | 郭文斌 |
《遍地月光》 | 刘庆邦 |
《生命树》 | 红柯 |
《我是我的神》 | 邓一光 |
《水在时间之下》 | |
《河岸》 | |
《天·藏》 | 宁肯 |
《无土时代》 | |
范稳 | |
《老风口》 | |
《坼裂》 | 歌兑 |
《赤脚医生万泉和》 | |
《青木川》 | 叶广芩 |
序号 | 作品名称 | 作者 | 发表或出版日期 | 字数(万) | 终评得票数 (满票:61) | |
---|---|---|---|---|---|---|
1 | 《你在高原》 | 张炜 | 2010.3 | 450 | 58 | |
2 | 《天行者》 | 刘醒龙 | 《十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9.4期 2009.5 | 28 | 56 |
3 | 《蛙》 | 莫言 | 《收获》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09.6期 2009.12 | 23 | 54 |
4 | 《推拿》 | 毕飞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8.9 | 22.4 | 48 |
5 | 《一句顶一万句》 | 刘震云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3 | 36.5 | 45 |
作品名称 | 作者 | 颁奖嘉宾 | 授奖词 |
---|---|---|---|
《你在高原》 | 张炜 | 刘云山 | 《你在高原》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在广袤大地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张炜沉静、坚韧的写作,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长达十部的篇幅中,他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了气象万千的精神图谱。《你在高原》恢宏壮阔的浪漫品格,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有力地彰显了文学对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向往。 |
《天行者》 | 刘醒龙 | 铁凝 | 《天行者》是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一群民办教师在寂寞群山中的坚守与盼望,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刘醒龙以内敛克制的态度,精确地书写复杂纠结的生活,同时,他的人物从来不曾被沉重的生活压倒,人性在艰难困窘中的升华,如平凡日子里诗意的琴音和笛声,见证着良知和道义在人心中的运行。现实性、命运感和对人类精神灿烂星空的确信,使《天行者》的意蕴凝重而旷远。 |
《蛙》 | 莫言 | 李冰 | 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莫言保持着旺盛的创造激情。他的《蛙》以一个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书信、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了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在平实中尽显生命的创痛和坚韧、心灵的隐忍和闪光,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 |
《推拿》 | 毕飞宇 | 《推拿》将人们引向都市生活的偏僻角落,一群盲人在摸索世界,勘探自我。毕飞宇直面这个时代复杂丰盛的经验,举重若轻地克服认识和表现的难度,在日常人伦的基本状态中呈现人心风俗的经络,诚恳而珍重地照亮人心中的隐疾与善好。他有力地回到小说艺术的根本所在,见微知著,以生动的细节刻画鲜明的性格。在他精悍、体贴、富于诗意的讲述中,寻常的日子机锋深藏,狭小的人生波澜壮阔。 | |
《一句顶一万句》 | 刘震云 | 翟泰丰 | 《一句顶一万句》建立了极尽繁复又至为简约的叙事形式。通过塑造两个以“出走”和“还乡”为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的人物,形成了深具文化和哲学寓意的对称性结构,在行走者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缘起缘尽中,对中国人的精神境遇做了精湛的分析。刘震云继承了“五四”的文化反思精神,同时回应着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在向着中国之心和中国风格的不懈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成就。 |
你在高原 | 天行者 | 蛙 | 推拿 | 一句顶一万句 |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吸纳网络小说参与评奖,尽管最终所有网络小说都败北无缘该奖,但中国作协力图改革的用意和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五部作品中,张炜历时20多年创作完成的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共39卷,被称为“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天行者》是刘醒龙在其著名中篇小说《凤凰琴》基础上再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一群民办教师“转正”这一主线,叙述了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令人喟叹的生活与命运。在长篇小说《蛙》中,莫言以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推拿》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一句顶一万句》被评论家认为是刘震云极具想象力的作品,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间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中新网、《海南日报》综合评)
获奖作者合影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缺乏神秘感和期待——因为该奖未能推出一位新作家,也未有一部让人真正信服的作品,几乎可称得上是一个平庸的结果。平心而论,莫言、张炜、刘震云、毕飞宇、刘醒龙都算得上体制内优秀作家,可以进入获奖者行列,但把另一组作家放入这个行列也不会错,比如:韩少功、李锐、格非、冉平、方方或者李洱、刘亮程、苏童、韩东、铁凝 。(新浪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