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

山东建筑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已有三十余的办学历史。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科的起步是美术教研室。1984年开始培养建筑室内专业本科生。1999年设置艺术设计系。

艺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美术学、风景园林、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六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环境设计中英合作本科办学项目。建设有设计学、美术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MFA)、风景园林硕士(MLA)、工程硕士(ME)三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外文名:SchoolofArt,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

创办时间:1984

主管部:山东建筑大学

院训:德艺双馨,器合一

所属地区:山东·济南

类别:公立大学学院

类型:艺术

属性:部共建校卓计划省属重点高校

现任校长:靳

现任院长:薛娟

教学理念

编辑

学院秉承“德艺双馨,道器合一,激扬创新,设计未来的办学宗旨,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加强师队伍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建筑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点,文理交叉渗透、艺术与技术融合、理与实践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又具有较全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既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又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和研究,逐步摸索出了适应现代会发展的、开放的形象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科教育

编辑

“环境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设计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齐鲁建筑文化与景观艺术研究基地”为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艺术设计方向)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景观艺术设计是学习和掌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公共艺术设施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方面的设计原理和知识,研究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景观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能从事城市公共艺术设施设计、城市广场及商业艺术景观设计,能胜任开发、设计、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结构素描、设计色彩、中外建筑史、美术史、构成设计、环境系统与设施设计、形态模型制作、城市景观设计、广场设计、测量学、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及城规原理、设计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毕业去向:根据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创建“美丽中国”的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急需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研究院、装饰装修公司、园林公司、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教育与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色盲和色弱不能报考本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艺术设计是学习和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装饰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等空间环境的审美及功能需求,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主要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室内外空间设计、艺术景观以及装饰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美学修养、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并具备独立进行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施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与建筑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设计、园林设计、工程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结构素描、设计色彩、中外建筑史、美术史、构成设计、环境艺术概论、室内设计基础、环艺综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材料与工程实践、空间模型制作、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毕业去向: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适合到建筑设计研究院、艺术设计公司、室内外装饰装修公司、园林设计研究院、建筑公司、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各级美术院校以及教育与科研等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业设计专业是融工程技术、艺术审美、人机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为一体的专业。工业设计涵盖三大领域,即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对最广泛的、以工业化手段生产的产品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人—机(物)—环境”系统的和谐关系,注重“创新”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定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本专业注重工程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双重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处理各种产品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使毕业生有较强的设计表现能力、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外语应用能力,着重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工业产品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成型工艺设计以及设计评价与管理等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产品设计、设计心理学、市场调查、模型制作、造型材料与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工电子、透视学、摄影、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图形创意、多媒体设计表达等课程。

就业方向:根据十八大精神,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工业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工业设计作为交叉型学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将大有作为。无容置疑,“工业设计”专业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专业。本专业学生能够胜任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新闻出版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等工作,从事管理、产品开发战略规划、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管理等相关研究、开发或教学工作。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园林专业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园林专业是一门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它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通过各种园林景观要素的有机组合,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融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美学于一体,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本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全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生态学、观赏植物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具备审美艺术修养和独立获取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能从事城市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规划和城市各类园林绿地、景观及建筑小品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园林工程监理以及园林植物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训练、色彩训练、中外园林史、观赏树木学学、观赏花卉学、植物造景、园林工程、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生态应用设计、公共艺术设施设计、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森林公园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园林管理、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项目管理、房地产、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科学发展要求,城乡园林与环境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本专业以我校工科院校建设平台为基础,在 “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总体要求下,我校园林专业定位为:“以建筑、环艺为功底,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为特长,与环境生态紧密融合”的特色专业。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广告学专业(策划创意、经营管理方向)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广告学是一门融信息传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专业。它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中存在的各种传播现象,以解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形象及产品的各种营销传播问题为主要任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广告和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视野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策略分析能力、创意思维模式以及业务协作意识等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媒介策略制定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公共关系活动运作的能力。培养手段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等。

主要课程:传播学、广告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外广告史、广告媒体研究、市场调查与分析、网络及新媒体广告、广告法规、广告文案、公共关系学、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摄影、广告设计

就业方向:广告学专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岗位适应性,毕业生能够在新闻媒体部门、房地产企业、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色盲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专业是研究中、西绘画理论和美术史论,培养绘画、设计、雕塑等专业的专门技能和创作能力,研究美术教育及其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绘画专业技能,具备绘画艺术创作及绘画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具备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壁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书法篆刻、风景写生、山水画写生、解剖学。

毕业去向:文化及艺术创作管理部门、广告设计公司、新闻出版及教育部门、科研企事业单位。

色盲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专业是培养架上绘画、空间艺术、雕塑艺术等专业的专门技能和创作能力,研究中、西绘画理论和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教育及其教学方法,以实践性、创新性为主导的理念,培养学生深厚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再创造的技能,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绘画专业技能,具备绘画及相关艺术创作及绘画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绘画创作、综合艺术创作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素描、色彩、解剖学、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壁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书法篆刻、风景写生、山水画写生。

毕业去向: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社会对美术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激增,就业形势好,毕业生适合高校及中小学美术绘画教师、专业艺术创作者、文化及艺术创作管理部门、艺术品市场经营管理、广告设计公司、新闻出版及教育部门、科研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培养视觉“创新”型人才的平台。本专业主要学习和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进行形象识别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样本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满足公众对生活、工作、休闲等视觉环境的审美及功能需求,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全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备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论与实务能力、广告设计及相关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出版机构、影视制作公司、营销策划公司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动画及多媒体艺术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招贴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形象识别设计、书籍设计、样本设计、包装设计、网络形象设计、广告摄影、电脑图文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毕业去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对各层面视觉审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城镇、组织、机构、公司对于视觉品牌整合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使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毕业生可以在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出版机构、影视制作公司、营销策划公司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动画及多媒体艺术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

研究生教育

编辑

一级硕士点:设计学、美术学、风景园林学

专业硕士点:艺术硕士、风景园林、工程硕士

  •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学位类型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

授予学位

二级学科、方向(领域)

学术学位

1305设计学

艺术学硕士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及理论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及理论

1304美术学

艺术学硕士

中国画创作及理论

绘画创作及理论

书法创作及理论

美术历史及理论

0834风景园林学

工学硕士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设计

专业学位

1351艺术硕士(全日制、非全日制)

艺术硕士

艺术设计

美术

0953风景园林(全日制、非全日制)

风景园林硕士

风景园林

0852工程硕士(全日制)

工程硕士

工业设计工程

摘自官网

师资力量

编辑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中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1人,中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拔尖人才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

教 授:

陈华新、王胜永、周鲁潍、薛娟 、鲁敏、成、刘安、陈天强、胡天君、布凤琴

副教授:

孙继国、玉明、张炜、 韩飞、 田原、王兰成、姜波、景璟、品磊、孙晓、曲振波、田蕴、李艳 、

由磊明 、齐爱荣、李鹏、成英玲、甲鲁平、张志强、刘慨、 崔风东、 张清、赵海波、王 磊、邵仲武、

谭延祯、王冬梅、徐振杰、尹红、尚红、王文琴、赵学强、潘慧锦、倪鹏飞、于洪涛、于瑾涛、孙 声

科研平台

编辑

学院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景观艺术研究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出版著作(教材)62部,发表学术论文414篇,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10余项;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000余项。主持设计了泉城广场浮雕、泉城路改造工程等多项省政府重点建设与开发项目,广大教师承担了许多重要工程的室内装饰设计任务,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艺术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室

名称

房间号

负责人

核准名称

第一工作室

JY420

布凤琴

园林景观研究室

第二工作室

JY419-1

胡天君

文创设计工作室

第三工作室

JY419-2

邵仲武

重文书画工作室

第四工作室

JY418-1

薛 娟

展示艺术研究中心

第五工作室

JY418-2

陈 强

风景园林研究中心

第六工作室

JY417-1

由磊明

品牌与传播研究中心

第七工作室

JY417-2

柒度工作室

第八工作室

JY426-1

刘大亮

广域设计推广研究中心

第九工作室

JY426-2

陈天强

陈天强绘画工作室

第十工作室

JY427-1

倪鹏飞

视觉设计创研中心

第十一工作室

JY427-2

陈淑飞

再设计研究室

摘自官网

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山东建筑大学设计艺术系综合实验室,包括雕塑陶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艺术、模型制作和金工制作5个实验室。2004年学校进行专业整合,广告学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先后并入设计艺术系,成立了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并将分设于学校各院系的相关实验室整合,成立了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随着国内艺术设计行业及国际艺术设计学科新趋势的要求,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实验教育的重心从面向具体设计技能的传授向进一步重视设计师综合素质培养发展。在原有重基础、重技能的基础上,教学体系中增加了大量提高学生素质的系列课程,从艺术素养、传统文化熏陶、美学感知到生活形态体验增设了许多实验教学内容,如陶艺、雕塑、三维造型艺术、美术创作、中国书法、可持续设计等实验及实践项目。并提供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

通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多学院、多学科、资源共享的现代的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化背景下为培养掌握现代数字技术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实验和实践场所和条件。目前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拥有12个实验室: 雕塑陶艺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影视广告制作实验室、摄影艺术实验室、金工制作实验室、图文制作实验室、园林景观实验室、书画装裱实验室和古建筑修复设计实验室、视听实验室、灯实验室,固定资产超过人民币1500万元,并与山东电视台和广东三雄灯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专题实践和企业实习机会,并与国内外10余所艺术与设计院校建立了联系。

景观艺术研究所

景观艺术研究所主要依托设计学和风景园林学两大一级学科,是面向艺术学院全体教师的学术研究、信息交流与设计咨询服务的平台,也是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

我校是山东省第一批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实力雄厚,与省内多家大型设计和施工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校是山东省内唯一一个风景园林硕士培养单位,具有较大影响,与省内十多家大型设计和施工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与合作培养基地协议,有校外导师十多人。上述两个一级学科的结合,使景观艺术研究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信誉度高、联系社会渠道通畅、信息来源广泛。研究所吸收艺术学院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参与,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将形成与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密切结合、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多层次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完整格局。

研究方向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研究任务:积极探索齐鲁园林历史与发展脉络,以公园、广场、小区中心、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为主要实施对象。

研究方向二:城市景观艺术。

研究任务:致力于齐鲁文化脉络的传承和创新,探讨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以城市雕塑的创作、制作为主要实施对象。

通过研究所平台,强化与相关行业学会、协会、设计单位和工程技术单位的合作研究,着力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个学术平台,广泛提升学校专业知名度,为优质生源培育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可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校外导师遴选、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建和以及学生就业提供方便。这里也是高校教师实现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

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

研究所目标定位

强化合作科研与教学,开拓师生学术视野,关注国家建设需求和学科发展,关注城市环境、风景园林、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坚持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模式,加强课题研究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与研究生选题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师生综合规划设计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理论。本方向以生态学为理念,3S技术为手段,研究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具有城市本土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本方向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以城市规划理论为核心,结合环境学、生态学、区域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剖析本学科问题,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

3、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本方向重点研究园林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从实际工程科研项目中进行园林工程研究和技术创新。

4、园林植物造景与理论。本方向结合园林植物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重点研究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与实践。

5、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本研究方向从园林发展历史入手,探讨与总结中西方园林发展的脉搏,园林思想形式与风格的演变过程;追踪当今国内外园林理论的最新动态,研究园林行业中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现任领导

编辑

陈淑飞

周 莹

倪文豪

薛 娟

李 成

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党委书记

院 长

副院长

分管科研和实验室工作。

分管学生工作和共青团等工作。

主持学院党委工作,负责党建、统战与思想政治工作。

主持学院行政工作,负责学科建设、研究生、财务等工作。

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摘自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