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传媒学院 编辑
南京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简称“南传”,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类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创办于2004年9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华夏视听传媒集团共同举办,时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20年3月30日,教育部同意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同时撤销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58亩,总占地面积110.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363.22万元,纸质图书123.59万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有教师996人,其中专任教师713人,本科在校生14224人。
外文名: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Nanjing
简称:南传
创办时间:2004年
创办人:刘继南、蒲树林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艺术类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江苏省
本科专业:44个
院系设置:11个二级学院
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校庆日:9月16日
院校代码:13687
主要奖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全国本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
知名校友:倪妮、白客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专、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
院系 | 专业 |
---|---|
国际传播学院 | |
新闻传播学类 |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摄影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照明艺术、航空摄影)、摄影(图片摄影) |
文化管理学院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
戏剧影视学院 | 音乐学(音乐商务、音乐编导)、表演音乐表演(流行演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策划与编剧)、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漫画 |
传媒技术学院 | |
电竞学院 | 艺术与科技(电竞游戏策划与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竞技解说与主播)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
广播电视学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师996人,其中专任教师713人,外聘教师283人,折合教师总数854.5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358人,其中正高级131人,所占比例13.15%;副高级227人,所占比例22.79%。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9人,所占比例4.92%;具有硕士学位697人,所占比69.98%。本校14人,所占比例1.41%;外校(中国境内)887人,所占比例89.06%;外校(中国境外)95人,所占比例9.54%。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入选者6人,校级青蓝工程入选者28人。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丁艳、卜言彬、黄淼、李劭强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1个江苏省“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有201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常态化的协同育人基地38个;有江苏省级精品示范课1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网络与新媒体、表演
江苏省“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数字媒体艺术、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产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江苏省级精品示范课:美育的作用
教学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教研与教改课题立项2个。
2020年,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赛区决赛中,学校学生获D类(艺术类本科生)国家特等奖1项,B类(英语专业本科生)国家一等奖1项,获C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国家一等奖1项;国际声乐公开赛一等奖1项,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影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新时代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所获荣誉
研究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漫画创新研究中心、爱奇艺内容研创中心、戏剧影视研究所、传媒技术研究所、航空摄影研究所等研创平台。
科研创作
2017年,学校思政与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教研室单艳红副教授团队申报的《近百年“西游记”影视传播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立项资助。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摄影学院杨宇航老师获“2019中国院校商业摄影大赛优秀导师金烛奖”,短片《画笔》获第十届希腊桥梁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短片奖,电影《武林风云》获2019好莱坞亚洲电影节“金钻奖”最佳外语片奖,1幅油画作品参展欧洲议会举办的“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获金画笔金奖,2幅油画作品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并获哈萨克斯坦艺术家“荣誉勋章”。话剧《激辩38天》获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广播剧《穷山沟富民路》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魂归林海》获河北广播电视大奖二等奖。
艺术资源
学术期刊
《传媒与教育》2012年创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知网收录期刊,主要栏目设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6月,南京传媒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23.59万册,当年新增94851册,生均纸质图书86.89册;拥有电子图书1015280种,数据量达15360GB。电子期刊23651种,数据库10个,学位论文657.30万册,音视频11865.0小时。2019-2020学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5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82.67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4.88万篇次。
南京传媒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教育部备案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校际合作关系,合作形式包括校际间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学分互认及学术资源交流。在培养层次上,涵盖寒暑期海外专业实践、短期交换生、访学等多类项目。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澳洲、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来访20批次,邀请境外合作高校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授课41人次。面向海外留学生开设暑期研学课程、汉语及中国文化学期课程以及短期专业工作坊课程。
南京传媒学院
学校标识
校徽
南京传媒学院的校徽是由中国传媒大学校徽发展而来。
释义:南京传媒学院校徽由三个分别为红绿蓝颜色的钢笔尖和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外环下方是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NANJING”,上方是中文校名“南京传媒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校徽共经历了四个版本,最早时图案外围是三个老式钢笔的笔尖侧面图,代表用笔书写的新闻记者;内部围成一个照相机快门的形状,代表用图像表达的摄影专业;整体类似一个发射塔的造型,代表提供技术支持的通信专业。文科、艺术、工科,在这个小小的图案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校徽虽然一直有着细微的调整,但笔尖、快门和发射塔这三个最基础的创意却一直被延续着。
精神文化
校训
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这是中国传媒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的,同时也是南广学院的校训。它的含义是“立德”就是坚持德以所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敬业”就是要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博学”就是要上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博文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竞先”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董事长、创始人 | 蒲树霖 |
董事、校长、党委常委 | 严翔 |
董事、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 陈思蒙 |
副校长 | 王更新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金梦玉、盛飞 |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王宇甜 |
历任领导
校长 | 党委书记 |
刘继南 | 冯克庄 |
吴延熊 | 王温凤 |
丁海宴 | 高福安 |
高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