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大学 编辑
黑龙江大学(Heilongjiang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省属综合性大学,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后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1946年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领导和俄文系师生迁至东北,先后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1961年黑龙江科技大学(筹建)并入;1972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1964年新成立)并入;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并入;2004年黑龙江水利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有30个教学院部,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教职员工近2700名,全日制学生近35000名。
中文名:黑龙江大学
外文名:HeilongjiangUniversity(HLJU)
简称:黑大
创办时间:1941年3月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2018年)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
现任领导:王永清(党委书记)
本科专业:86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科研工作站3个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含培育学科1个)
院系设置:法学院、文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院、中俄学院等30个教学院部
校训: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校歌:《岁月如歌》
校庆日:9月22日
地址:主校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主要奖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全国文明单位(2011年)
知名校友: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叶正大、李凤林、潘占林、李锡胤
占地面积:1740000m²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1941年10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1941年12月,因校名变更,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
1942年6月,改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1944年7月,改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6年11月,学校迁往东北,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
1949年1月,改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1953年1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1956年6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大学
1958年8月,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基础上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隶属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
1961年7月,黑龙江科技大学(筹建)并入黑龙江大学。
1972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1964年新成立)并入黑龙江大学。
2001年,黑龙江大学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
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
省级重点学科群:化学材料与传感技术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
省级“双一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省级“双一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评估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有25个学科参评,其中,评估结果为A类的学科有1个,评估结果为B类的学科有6个,评估结果为C类的学科有12个。
评估结果 | 学科 | |
---|---|---|
A类 | A档 | 外国语言文学 |
B类 | B+档 | 哲学 |
B档 | 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B-档 | 化学 | |
C类 | C+档 | 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 |
C档 | 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
C-档 | 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8月,黑龙江大学教职员工近2700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研究生导师近10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余人;获得国家(省)教学名师等各类国(省)级荣誉奖励以及入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近200人次。
全国优秀教师:刘永、李锡胤、何颖、于逸生
全国模范教师:张奎良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张奎良、刘敬圻、李建中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张奎良、张家骅、何颖、邓自立、平文祥、周东坡
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团队、中国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行政管理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教学团队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付宏刚、霍丽华、马海群、井立强、杜桂萍、孙书利、于文秀、董玉庭、彭玉海、潘清江、郭龙江、王国凤、隽鸿飞、刘冬颖、许辉、赵凯、罗跃军、李强、郭艳君
省级教学名师:刘敬圻、张家骅、何颖、王歌雅、曹重光、邓自立、陈百海、华劭、李建中、柴文华、严明、郑亚楠、常青、赵为、袁敏、常树春、李海英、倪丽娟、黄东晶
省级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团队、行政管理教学团队、中国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化学专业教学团队、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团队、档案学教学团队
普希金奖章获得者:华劭、李锡胤、金亚娜、张家骅、邓军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建中、付宏刚、何颖、廉永福、柴文华、杜桂萍、焦方义、于文秀、霍丽华、孙书利、孙淑芳、井立强、乔榛、李光明、董玉庭、许辉
注:以上内容非完整名单
手绘黑龙江大学校园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8月,黑龙江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日语、新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商务英语、新闻学、化学、材料化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行政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俄语实践》《俄语视听说》《现代俄语》《数据库系统原理》《文书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哲学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基于专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哲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英语、俄语、日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材料化学、档案学、旅游管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艺术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金融学、日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档案学
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普通逻辑学》《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西方哲学史》《伦理学》《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行政组织学》《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政治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会计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古代汉语》《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事业史》《高级英语综合实践》《口译》《英美概况》《俄语实践》《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现代俄语》《基础日语》《平面广告设计》《旅游美学》《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近世代数》《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普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学》《物理光学》《建模与估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数字逻辑》《文书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双语课程》《军事理论与训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生物基础实验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注:以上内容非完整名单。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9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服务国家对俄战略,培养高水平俄语人才的改革与成效》(一等奖)、《构建“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创新》(二等奖)、《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二等奖)等
校园风景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部级科研机构8个,省级科研机构18个,省级高校科研机构23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416.56万册,纸质期刊929种,电子图书639.65万册,电子期刊43.66万册,引进数据库47个,自建数据库11个。
学术期刊
《求是学刊》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74年,前身为《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改名为《求是学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主要刊发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章。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设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农业资源与工程等栏目,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是由黑龙江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数学、应用数学、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机电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市政环境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被《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乌利希期刊指南》《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数学文摘》等中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机构收录。
《外语学刊》是由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糖料》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黑龙江大学主办的报道糖料作物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甘蔗、甜菜以及甜叶菊、甜高粱等作物的生物技术、品种选育、良种繁育、耕作栽培、生产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生理生化、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以及食糖产业发展、国内外糖料作物科研、生产动态等内容。
《北方法学》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法学期刊,主要有理论法前沿、部门法专论、专题研究、外国法研究、中外法史研究、实践论坛、名家讲坛、博士生论坛、学术综述、译评文丛、学术问题争鸣、比较法论坛等栏目。
《俄罗斯学刊》由黑龙江大学主管、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专论、 热点问题、政治、外交、经济、东欧、中亚、历史、文化、学界动态、外论摘编、书评等。
《黑龙江教育》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期刊,主要有教学改革与实践、科学研究与实践、理论政策研究、学术争鸣、人才培养等栏目。
形象标识
校徽
徽章
徽章为题有毛体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员工徽章为 红底白字,学生徽章为白底红字。
徽章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比例为4:3。旗面由草书龙形图案与中文校名组合,草书龙形图案在上,毛体字中文校名在下。校旗颜色为学校标识色(海蓝色),色标数值为C:100 M:40,辅助色为白色。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博学慎思”出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0章)“参天尽物”出于《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2章)
张之洞在著名的《劝学篇·循序第七》中概括儒家学派的全部学问只有三句话:“空门之学,博文而约礼,温故而知新,参天而尽物。”校训两点已占三分之二,至于“温故知新”不过具体学习方法,同其他两点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博学慎思”意味广泛的学习、多方面的吸收知识,然后慎重细密地思考、理解、消化,这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参天尽物”,“参”是参与的意思,朱熹注:“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尽”,全部发挥出。原意是说每个人能全部发挥出自己诚信的本性,人类就能显现出人性的全部美好,万物也能与人和谐相处。然后能赞助天地化育万物。旨在说明人类发挥全部善良诚信的本性后便可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参天尽物”多离开本意,仅就字面涵义也可作这样的理解:考察自然奥秘,穷究万物本原,比“格物致知”包容性更大,内涵更丰富,大体相当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当然,作为研究探索具体知识,专门学问来理解也是完全可以的,作形而上、 形而下的理解都通,也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力度。
校歌
《岁月如歌》 | ||
岁月的长河淘尽沉沙 历史的风雨洗却铅华 你是昨夜的星辰 在延河的波光中闪烁 纵然时光流逝 你的光芒永不消磨 我是你昨天的记忆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锦绣如画 | 绚丽的梦想绽放天涯 你是今朝的太阳 在白山黑水上喷薄 纵然岁月沧桑 你的信念永远巍峨 我是你昨天的记忆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锦绣如画 | 校歌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王永清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蒋晶洁 |
党委副书记 | 丁宏 |
纪委书记 | 梁东辉 |
副校长 | 严明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井立强、李卓、张颖春、于文秀、钟卫东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党委书记、校长 | 王季愚 | 1949年—1956年5月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党委书记、校长 | 王季愚 | 1956年6月—1958年8月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
历任书记 | 临时党委书记 | 刘成栋 | 1958年10月—1960年4月 | 历任校长 | 校长 | 刘成栋 | 1958年9月—1960年4月 |
党委书记 | 高衡 | 1960年5月—1965年2月 | 校长 | 于天放 | 1964年—1967年 | ||
代理书记 | 耿兆贵 | 1965年2月—1965年9月 | 革委会主任 | 高衡 | 1968年—1971年3月 | ||
党委书记 | 白汝瑷 | 1973年8月—1983年10月 | 革委会主任 | 白汝瑷 | 1972年3月—1976年 | ||
党委书记 | 邓桂生 | 1983年10月—1987年2月 | 校长 | 邹宝骧 | 1978年10月—1983年9月 | ||
党委书记 | 李源植 | 1989年10月—1996年4月 | 校长 | 鲁刚 | 1983年9月—1985年2月 | ||
党委书记 | 刘东辉 | 1996年4月—1997年12月 | 校长 | 徐兰许 | 1985年2月—1995年11月 | ||
党委书记 | 许师东 | 1998年5月—2003年12月 | 校长 | 刘东辉 | 1995年12月—1998年1月 | ||
党委书记 | 杨震 | 2003年12月—2013年12月 | 校长 | 衣俊卿 | 1998年5月—2007年4月 | ||
党委书记 | 刘德权 | 2013年12月—2018年8月 | 校长 | 张政文 | 2007年9月—2014年2月 | ||
校长 | 何颖 | 2014年8月—2017年1月 |
2021年11月,入选2016年-2020年黑龙江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表扬公示名单。
2022年4月,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公示为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集体。
2022年11月,在俄中编程奥林匹克竞赛中,黑龙江大学获得并列第二名 。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黑龙江大学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外交、军事、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培养了16万高级专门人才。
政界 | 阎明复 | 张左己 | 姜大明 | 李凤林 | 潘占林 |
齐怀远 | 杜宇新 | 张韵声 | 李延芝 | 王力平 | |
熊志军 | 姜增伟 | 董开军 | 朱琳 | 于万岭 | |
吕维峰 | 黄惠康 | 张大可 | 张联 | 赵希迪 | |
李培元 | 刘洪一 | 田文媛 | 赵奇 | - | |
军届 | 叶正大 | 刘晓江 | 吴国华 | 夏铭智 | 朱万义 |
曹岩华 | 丁昕 | 于龙淮 | 姜忠 | - | |
学界 | 李锡胤 | 李延龄 | 金雪飞 | 阎学通 | 王利祥 |
张焕水 | 曲士良 | 杜桂萍 | 邓军 | 金亚娜 | |
张家骅 | 王铭玉 | 李莎 | 杨震 | 刘姝威 | |
张中兆 | 吴谊群 | 丁群 | 诸葛忆兵 | 饶戈平 | |
宁春岩 | 李建中 | 黄树南 | 郝建恒 | 陈殿兴 | |
何颖 | 吴国春 | 王福祥 | 陆士桢 | 周艾若 | |
陶一桃 | 宋有 | - | - | - | |
商界 | 解植春 | 刘克里 | 王铁光 | 戴皓 | 戴秀丽 |
于晓北 | 程颖刚 | 李宝宇 | - | - | |
文体届 | 李龙云 | 梁宏达 | 徐江善 | 翟毓红 | |
周巍 | 杨一 | 何建章 | 陈顺达 | 谷雨 | |
汤天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