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编辑

非营利全国性行业组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8的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1990年6月,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该协会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会组织。

据2018年6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网显示,协会下设24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全国共有29个、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除外)成立了科普作协;全国一级的会员人数约为3700人,省市一级的会员约3万余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外文名:ChinaScienceWritersAssociation

简称:CSWA

创办时间:1979年8月

办学性质:社会团体

学校特色: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

主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现任领导:理事长:周和、秘书长:陈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社会信用代码:511000005000022216

历史沿革

编辑

1978年6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茅以升、华罗庚、于远、刘述周、士其、董纯才、王子野、王文达、温济泽、王麦林、章科教出版领导人和科普作家、编辑家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

1979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大会,正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1984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经中国科协批准,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199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6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17年12月1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在合肥召开。

2018年4月13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七届四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在中国科普研究所419会议室召开。

组织体系

编辑

机构设置

  •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审议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二)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

(三)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理事;

(四)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五)决定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七)决定终止和其他重大事宜。

  •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更和注销;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 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科普作协

据2018年6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网显示,协会下设24个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除外)成立了科普作协。

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普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科普翻译专业委员会、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少年儿童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工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科普影视创作专业委员会和科普摄影专业委员会等。

组织会员

据2018年6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网显示,协会拥有全国一级的会员人数约为3700人,省市一级的会员约3万余人。

  • 会员分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种类包括:个人会员、学生会员、单位会员。

一、个人会员

凡拥护协会章程,愿意参加协会活动、按期缴纳会费,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加入协会,成为个人会员。

1. 在科普创作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发表过一定数量(出版作品3种以上或播发短篇作品10篇以上)并具有较高质量的科普作品的创作者

2. 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学识水平,并编发有相当数量、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普作品的编辑和编导人员;

3. 科普创作成绩突出,水平较高,在全国性科普评或其它类似级别评奖活动中获一、二等奖的作者、译者和责任编辑;

4. 热心倡导、支持科普创作的领导干部、科技专家、企业家、出版家和成绩显著的组织工作干部;

5. 热心科普创作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作家、美术家、摄影家、编辑家以及为协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显著贡献者,可由协会常务理事会直接发展为会员或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二、学生会员

在科普写作及科技发明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大学生,可申入会为学生会员。

三、单位会员

同协会工作有关并愿意参加和支持协会活动的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工商等企事业单位及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可申请入会为单位会员。

  • 入会退会

一、入会的程序

(一)个人会员

1. 提交本人入会申请书;

2. 经协会两名以上会员介绍,或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普作家协会推荐;

3. 经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核认定;

4. 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

(二)学生会员

1. 提交本人入会申请书;

2. 经所在学校相关部门推荐;

3. 经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核认定;

4. 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

(三)单位会员

1. 提交入会申请书;

2. 经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核认定;

3. 由协会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

二、退会说明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协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连续两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协会的活动,视为自动退会。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协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 权利和义务

一、会员享有的权利

(一)个人会员

1. 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参加协会举办的活动;

3. 获得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4. 对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 会员的科普创作活动和科普作品受协会的支持和保护;

6.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二)学生会员

1. 参加协会举办的活动;

2. 获得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3. 对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4. 会员的科普创作活动和科普作品受协会的支持和保护;

5.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三)单位会员

1. 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选派代表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

3. 优先取得协会有关学术料和刊物

4. 该单位有关的学术、技术问题或有关业务,可要求协会优先承接咨询或委请组织专家(作家)进行指导;

5. 该单位根据科研、教育、创作、编辑、出版等发展需要,可要求协会协助举办培训班;

6.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二、会员应履行的义务

(一)个人会员

1. 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 维护协会合法权益;

3. 积极从事科普创作,参加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4. 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5. 按时交纳会费。

(二)学生会员

1. 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 维护协会合法权益;

3. 积极从事科普创作,参加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4. 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5. 按时交纳会费。

(三)单位会员

1. 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 按时交纳会费;

3. 完成协会委托的工作;

4. 维护协会合法权益;

5. 单位会员在每年年终要向协会汇报当年有关的活动小结和翌年活动计划,也可通过协会专业委员会、协会委托的省级协会提交汇报材料

业务资产

  • 业务范围

(一)开展科普创作、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发现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发展壮大科普创作队伍。

(二)组织编创科普精品,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以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通过主办、合办或协办科普杂志报纸科普专刊、专栏,广播、视科普节目,科普画廊、科普展览等科普宣传阵地,为会员提供更多发表科普作品的平台,繁荣科普创作。

(四)通过办好会讯,开展科普评、征文和竞赛等活动,推动和指导科普创作,促进科普创作水平和科普作品质量的提高。

(五)扩大协会、会员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公众对中国科普作协及其会员、作品、成果的探求;及时反映、反馈科普市场的供需情况

(六)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科普作家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争取党和政府对科普创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接受党和政府的委托,开展有关科普创作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

(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八)依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开展表彰奖励活动。

(九)与中国国内的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合作编创科普作品或共同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十)举办其他与协会宗旨相符的事业和服务活动。

  • 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拨款和项目经费;

(三)政府部门的资助和项目经费;

(四)中国国内外的资助和捐赠;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编辑

论坛活动

  • 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

2017年6月25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以“搭建科普科幻全产业链交流平台探索”为主题的“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第三期在成都时光幻象俱乐部举办。

  • 科普演讲家

2017年8月1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科普演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科普演讲家”系列主题沙龙首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举行,中科院地理所杨汝荣讲了《神奇的青藏高原》、国土部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晶讲了《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周武讲了《航天放飞中国梦》。三位专家每人进行45分演讲后都有15分钟互动交流,与会者参与研讨和评论。

  • 海峡两岸科普论坛

2017年8月28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参与主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开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科普、科技界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以“科普,创新与永续发展”为主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王康友作了题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转变科普理念的行为方式》的首场主旨报告。

报刊资源

据2018年6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官网显示,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科普作家通讯》、《科普创作》和《生物技术世界》。

1、《科普作家通讯》(内部季刊)

《科普作家通讯》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是全国性科普类学术期刊,是以报道中国科普创作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总结科普创作经验,探索科普创作规律,繁荣科普创作,提高科普创作水平,不断培养科普写作队伍为主的科普学术理论性期刊,同时也为全国科普界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原创作品提供平台。

2、《科普创作》(季刊)

2016年6月,原协会刊物《科技与企业》正式休刊,《科技与企业》更名为《科普创作》杂志,增加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主办单位,并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作为出版单位。复刊后的《科普创作》首刊于2017年6月份出版,以刊登科普科幻作品评论及原创作品为主,反映协会会员和科普创作爱好者的创作新成果,以及科普科幻创作产业发展态势。

3、《科学故事会》(双月刊)

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学故事会》杂志是一本面向初中生和小学中高年级,以原创科学故事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刊物;该刊主要栏目有【大家小传】、【我是大作家】、【少年书友会】、【历史上的科学】、【有问必答】、【画中有话】、【我的动植物朋友】、【前沿科技】。

人才培养

编辑

奖项设置

  • 优秀科普作品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特设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该奖为中国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表彰奖励全国范围内优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制作机构。

  • 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

“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由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创建人之一——王麦林先生捐资100万元成立的“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资助设立。“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旨在鼓励科普作家更多更好地创作优秀科学文艺作品。

科普教育

  •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

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年度“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是按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7年度“科普中国-青年科普科幻文创”培训方案》安排,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期青年科普科幻文创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专家主题分享讲座、专家与学员就培训主题做互动交流,赴上海科创中心基地、科普场馆参观考察等。

  • 全民科学阅读

2018年6月2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全民科学阅读”活动,以“提升科学素质,启迪智慧人生”为核心目标;活动依托中国科普作协23个专业委员会的科普作品资源和作家资源,通过全国29个省级科普作协联动,将优秀科普作品带到基层,将科学写作引入学校,将科学阅读推广到社会。

  • 中国科普作家网

“中国科普作家网”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也是会员与会员、会员与科普创作爱好者之间进行创作交流的平台,由协会秘书处于2004年创立。

网站的主要栏目有:协会动态、科普作家、新书推荐、科普图书、法律法规、科普作品等。网站设立专人进行日常维护,网页每周都有新内容更新,并在全国各省市科普作协建立了通讯员队伍,以保证信息来源的及时和准确。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徽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徽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徽是以协会英文名缩写字母CSWA为主组成的图案。

学会宗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组织科普作家等热心科普创作的人士,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科普创作,不断壮大中国的科普创作队伍,提高中国的科普创作水平服务。

社团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b>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领导</b>

职务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称

工作单位

理事长

周忠和

1965年1月

院士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副理事长

王晋康

1948年11月

高级工程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科幻作家

王康友

1964年3月

研究员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冯伟民

1960年5月

研究员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科普部主任

汤书昆

1960年6月

教授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吴岩

1962年12月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焕明

1952年1月

院士、研究员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

郑永

1977年3月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崔丽娟

1968年2月

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所长

颜宁

1977年11月

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秘书长

陈玲

1973年9月

研究员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研究室主任

来源

历任领导

名誉会长:茅以升、高士其、董纯才、温济泽、成思危、宋健、王麦林、章道义、张景中

理事长:董纯才、温济泽、叶至善、张景中、刘嘉麒、周忠和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1月,入选科协系统新媒体科学传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