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志 编辑
尚志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哈尔滨市代管,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市东南部,东经127°17′-129°12′、北纬44°29′-45°34′。东界海林市,西邻阿城区,南与五常市接壤,北与延寿县、方正县、宾县相连接。东西长约153千米,南北宽约90千米。总面积8910平方千米。辖10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尚志大街5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尚志常住人口为463358人。
1946年11月,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他所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丰功伟绩,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地处张广才岭西麓,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气温2.3℃。年均降水量666毫米。森林、冰雪资源丰富,大理石、白粘土、石墨储量大。滨绥铁路和绥满高速公路、301国道、203省道、223省道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乌吉密景区、尚志景区、万佛山景区、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等。
2017年2月,尚志市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2019年11月,尚志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尚志市全市GDP实现179.2亿元。
中文名:尚志市
外文名:ShangzhiCity
别名:珠河
行政区划代码:2301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东南部
面积:8910km²
下辖地区:10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尚志大街5号
电话区号:0451
邮政编码:150600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尚志碑林、尚志公园、亚布力滑雪度假村
火车站:尚志站、尚志南站
车牌代码:黑A、黑L
地区生产总值:179.2亿元(2019年)
方言:东北官话
人口:46335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 清代以前
虞舜之世,尚志市境是肃慎人繁衍生息地区之一。
北朝末期,约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勿吉人逐渐形成7部。居松花江流域而界于拂涅、黑水2部之间者,叫安车骨部,今之尚志市境当属安车骨部。嗣后,7部解体,仅存黑水靺鞨、粟末靺鞨2部。
698年,唐圣历元年,粟末靺鞨建渤海国,始称震国。隶属莫颉府。
926年,辽天显元年,尚志市境当属完颜部辖境。
公元10世纪末,尚志市属上京会宁府乌吉赫部。
十二世纪末,尚志市境属元合兴府开原路,位在开原路东北边缘。
1312年,元皇庆元年,元朝为加强对东北部的统治,自开原路中析置水达达路,今之尚志市境为水达达路所辖。
1403年,明永乐元年,尚志市境即属玛埏河卫。
● 清代时期
1946年11月,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他所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丰功伟绩,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1948年3月,苇河县并入尚志县,仍归松江省管辖。
●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4年撤松江省,原松江省所辖各县划归黑龙江省。从此,尚志市一直由黑龙江省管辖。
1970年3月,划归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8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尚志县,设置尚志市。
1996年11月松花江地区并入哈尔滨,
自1997年1月1日起尚志市隶属哈尔滨市。
2019年,尚志市辖10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尚志镇、一面坡镇、苇河镇、亚布力镇、帽儿山镇、亮河镇、庆阳镇、石头河子镇、元宝镇、黑龙宫镇、长寿乡、乌吉密乡、鱼池朝鲜族乡、珍珠山乡、老街基乡、马延乡、河东朝鲜族乡。共有162个行政村。境内有: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
地理位置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地处东经127°17'—129°12',北纬44°29'—45°34'之间。东界海林市,西邻哈尔滨市阿城区,南与五常市接壤,北与延寿、方正、宾县相连接。东西长约153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
尚志市
地形地貌
尚志市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丘陵面积712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平原漫坡、甸子地13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水库、泡泽、河流面积4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大致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结构。
尚志帽儿山
气候
尚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2450-2600小时,≥10℃积温2400℃,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平均气温-20.5℃;7月最热,平均气温21.6℃。年平均蒸发量1056-1128毫米,年平均降雨量666.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主要风向春季多为西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融雪在3月下旬,结冻期约150-180天。
尚志乡镇雨量图
水文
尚志市有中小河流约120多条。主要河流有蚂蜒河、东亮珠河、大泥河、阿什河、黄玉河等,都发源于市内。全部河流又可分为蚂蜒河、牤牛河、阿什河3条水系,均自东向西转北注入松花江。
植物资源
尚志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850余种。深山密林有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50余种名贵野生中草药;元蘑、刺嫩芽、蕨菜、薇菜等30多种山野菜;猕猴桃、山葡萄等15种山野果。
动物资源
尚志市野生动物达680余种,有虎、鹿、熊、狐、野猪、狍子、飞龙、野鸭、山雉等珍稀兽禽;水生动物有细鳞鱼、棒花鱼、哲罗鱼等;两栖爬行动物有极北小鲵、东方铃蟾、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等。境内设有中国林蛙保护基地。
水资源
尚志市境内有蚂蜒河、牤牛河、阿什河三大水系,河流120余条,集水面积9232平方公里。蚂蜒河水系最大,集水面积6832平方公里,占总集水面积74%;牤牛河水系565平方公里,阿什河水系1835平方公里,分别占总积水面积的6%和20%。地表水总量24.6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4 056立方米,是全省平均量的2.3倍。
矿产资源
境内初步探明矿产地241处,有贵重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62种,矿点219处。其中,大理石、花岗岩煤、石墨等分布面广。
截至2016年末,尚志市户籍总人口580291人,比上年末减少3934人。其中,城镇人口283517人,乡村人口296774人;男性人口301065人,女性人口279226人。60岁以上人口11029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尚志常住人口为463358人。
综合
2015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742万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3105万元,比上年下降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17万元,比上年下降7.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3.4:32.5:42.1调整为26.8:28.6:44.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9.6%、65.3%和4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786元,同比下降6.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50209万元,比上年下降7.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7%。
2016年,尚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79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3287万元,比上年下降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2116万元,比上年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6.8:28.7:44.5调整为28.4:24.7:46.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5.9%、-3.8%和6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891元,同比增长0.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13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3%。
2019年,尚志市全市GDP实现179.2亿元,增速列哈尔滨市九县
1946年,适龄儿童就学率达23%。到1948年,苇河县并入尚志市后,尚志市已有小学173所,学生14 200多人。
1949年至1956年,在尚志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学习苏联教育法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工农子女入学率达90%。同时,恢复和创办了一些中学,大力发展了成人的业余教育,开始兴办了幼儿教育,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
1957年至1965年,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大跃进中,难免不受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高指标,学生的校外活动频繁,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1年停办了部分学校,缩小了一些学校的规模。1962年秋又进行调整,使尚志市教育事业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据1965年统计,尚志市有小学522所,学生52 521名,教职员1 928名;中学8所,学生4 844名,教职员316名。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尚志市升入大学的考生逐年增多,特别是1984年,尚志市有254名考生被大专院校录取,录取率达55.1%,列松花江地区之首。自1977年至1985年的9年中,考入大专院校的有1 183名。
1979年尚志市财政总支出为1 382.8万元,教育经费支出304.8万元;1985年尚志市财政总支出为3 083.9万元,教育经费支出达702.3万元。
2007年,尚志市中小学180所,其中,中学41所,小学137所。高考升学人数2840人,增长2.6%,高考升学率82%,增长4%。高中阶段教育学龄总数27459人,下降11.5%。在校学生数72094人,下降5%,其中,中学36093人,下降-6%,小学35903人,下降4.1%。
卫生
清末,随着中东铁路的通车和土地的开发,始有外地郎中到境内行医,亦有俄人开设的西医诊所。
民国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又有日人来境开设诊所。
1945年光复后,尚志市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到1949年,尚志市有医疗机构6个,医院病床30张,专业卫生工作者不足百人;尚志市平均每万人有病床1.5张,卫生技术人员不足10人,医生不足5人。医院大部分集中在镇城,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1985年,尚志市城乡已有各类卫生机构54个,医院病床95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51人,其中中西医医生565人;尚志市每万人有病床1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人,医生10人,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几倍或几十倍。
1985年,尚志市共有乡镇级卫生院20个,有病床245张,医生114人;尚志市313个村卫生所,有医护人员707人,其中乡村医生187人。另外,尚有农村卫生员和接生员382人。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克山病等地方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达到基本控制的标准。
2007年末医院、卫生院等各种卫生机构为28所,拥有病床1277张,增长29.8%,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达标率100%。
医疗
1954年,县人民医院安装了一台x光机,从此尚志县有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1958年,县人民医院又增添了简易手术床,阑尾炎之类的小型手术可以在县内手术治疗,不用再转往哈尔滨。
1972年一面坡公社卫生院首先配备了7121型半导心电机
1976年县人民医院安装了心脏除颤起搏器,对部分心脏停跳病人可以使心脏重新跳动,起死回生。
1985年,联合国卫生组织为尚志县贷款150万元,购买了56个品目99台医疗器械。
尚志县人民医院增添了23个品目25种医疗仪器。1985年,县人民医院疑难病症的转院率降至2%,病床的周转率在加快,死亡率在下降。
1985年,全县20个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中全部安装了较好的x光机。
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新增人数1530人,总人数255322人。
科技
1951年,在尚志镇二道街成立了松江省地方病研究所,隶属松江省人民政府领导,研究三大地方病的防治。1955年搬迁,与北安县地方病研究所合并。
1959年8月,成立县地方病研究所,同县防疫站合署办公。1964年并入黑龙江省大骨节病研究所。
1964年在一面坡镇建黑龙江省大骨节病研究所,专门研究大骨节病的防治。是年底编制20人,设流行病理、临床等研究室。1984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决定迁到哈尔滨。
1978年,建尚志县农业科技研究所,隶属农业局。1984年3月并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搞中间试验。
1970年,建尚志县农具研究所,地址在朝鲜农具厂,隶属农机科。1974年迁到农机局院内,1984年3月与农机局推广股合并,主要任务是试制和改革农具。
1982年10月建尚志县林业科技研究所,地址在苇河林场院内。
1983年建尚志县工业研究所。研究所设有一个小工厂,科研经费自筹。办有《经济信息报》,为工业、交通、乡镇企业搞技术咨询。
2011年用于科研技术的经费支出778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655万元,社会科学48万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65万元,科学普及10万元。申报受理专利申请82件,授权专利37件。
体育
新中国成立前,体育运动仅限于在学校开展。1929年
帽儿山位于尚志市西南距哈尔滨82公里处。帽儿山主峰海拔805米。帽儿山山形地貌原始古朴,由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构成,峰顶约200平方米平台上有一“U”形清泉,是黑龙江省海拔最高的天然矿泉。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位于尚志市79公里处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度假区是第三届亚冬会和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的举办地,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
尚志碑林
座落在尚志市中心,占地3.2万平方米,始建于1999年5月,是以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的名字命名的现代碑林。
尚志碑林在形式上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长达660余米的书法长廊;第二部分为地面碑刻;第三部分为艺术雕刻作品群。碑刻所用载体为灰长岩,极耐风雨侵蚀,2000年仅能风化一层宣纸的厚度。
李默然,原名李绍诚,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电影演员、辽宁人民艺术剧团院长。
阿成,原名王阿成。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作家协会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年关六赋》《胡天胡地胡骚》等。
芦哲峰,男,1978年出生,黑龙江尚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诗集《灵魂深处有个鬼》,随笔集《醉爱红楼》。主编《新诗经》《这里的诗》。
张冬玲,女,歌手。曾于2006年参加“超级女声”沈阳唱区比赛,荣获唱区第5名、全国30;同年九月发行首支个人单曲《英雄》。被亲切誉为“东北百灵”“平民小歌后”。2010年独立发行首张专辑《玲听》。
于文霞,中国女模特。是2012年度世界小姐,是第二位中国籍世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