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仕,汉语词语,拼音是chū shì,意思是成为仕宦;出来做官。出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中文名:出仕
拼音:chūshì
外文名:Officialcareer
释义: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出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晋书·谢安传》:晋谢安神识沉敏,少有重名,高卧东山,屡辟不出。及桓温请为司马,始出仕治事,终为朝廷重臣。
《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宋·苏轼《和穆父新凉》:“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
明·李贽《太师李文达公论》:“余谓若欲尽孝,自不宜出仕。”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三》:“他的母亲年老,据颜之推的诔文,他的出仕原为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