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戍 编辑

汉语词语

遣戍,读音:qiǎn shù,语,意思是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遣戍

拼音:qiǎnshù

注音:ㄑㄧㄢˇㄕㄨˋ

: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

释义

编辑

旧时谓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

出处

编辑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例句

编辑

唐·贺知章制送张说巡边》: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明史·艾穆传》:“穆 遣戍 凉州,创重不人事,既而复甦,遂诣戍所。”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阳武侯》:“大哥啾唧,得无以遣戍无人耶。”

清·秦鑅 《归州纪事》:“放盗归山何猖獗,囹圄长羁待遣戍。”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时在戊戌八十五日,由刑部解赴兵部,遣戍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