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晋涵 编辑
邵晋涵(1743年—1796年),清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经学家。字与桐,号二云,又号南江,浙江余姚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八年,卒于仁宗嘉庆元年六月十五日(7月19日),年54岁。
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入四库全书馆任编修,主持《四库全书·史部》的编撰工作,史部之书多由其最后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其经学著作《尔雅正义》开清儒重新注疏儒家经典之先河,在清代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名:邵晋涵
字:与桐
号:二云,又号南江
所处时代:清代
出生地:浙江余姚
出生日期:清乾隆八年(1743年)
逝世日期:清嘉庆元年(1796年)
主要成就:主持编撰《四库全书·史部》;辑录《旧五代史》等
职业:史学家、经学家
邵晋涵是清著名学者、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举人,三十六年进士,入四库全书馆任编修,于四库七略无不研究,而尤能推极本原,实事求是。在馆时,总裁问以某事,答曰“在某册第几页中”,不失一字,戴震负责“经”部,他负责“史”部,周永年负责“子”部,纪昀负责“集”部。所编撰史部图书提要,具有解题、作者评价、批注解疑等目录指导作用。
乾隆五十六年擢侍讲学士,充文渊阁直阁事。又任《万寿盛典》《八旗通志》《二史馆》《三通》馆纂修官,为国史馆提调,兼掌进拟文字。分校《石经》《春秋三传》,亦多校正。
长于史学,对四部和历代艺文志、目录之学有深研。家有藏书,但史书记载甚少,四库全书馆开,他家进呈图书十数种,《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5种。章学诚称其“家藏宋元遗书最多”,闻其逝世后,称“浙东文献尽矣”。
兼采汉人旧注,撰《尔雅正义》,为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此外,还有《孟子述义》《韩诗内传考》《谷梁正义》《輶轩日记》《方舆金石编目》《皇朝谥迹录》《南江诗文抄》《南江札记》等。
邵晋涵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无论严寒酷暑,或外出旅行,从无片刻辍书不读。28岁,即乾隆36年(公元177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入四库全书馆,主持《四库全书·史部》的选录和评论,授编修,擢侍讲学士,参加纂修《续三通》、《八旗通志》等书。
邵晋涵清赢善读书,四部七录,靡不研究,尤长于史。钱大昕曾言曰:“言经学则推戴吉士震(即戴震),言史学则推君。”他不仅学识渊博,且过目不忘。《四库全书》总裁向他请教某些史实,他能明白无误地说出在那一本那几页,受到同僚们的钦佩。他以在史馆任职的有利条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五代史》,又从《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鉴长编》等书中博采史料,按照原目,编排成书,使淹没数百年的重要史籍,得以重行于世。邵晋涵熟识前明掌故,凡涉及前明史实,总是极力称赞同乡先贤王守仁、黄宗羲以及刘宗周的为人和学识,每每引为榜样,并慨然以浙东史学派自任。他还有志于重修宋史,曾仿效宋王偁《东都事略》,撰《南都事略》,叙述南宋历史,未竟而卒。相传,邵晋涵写的这部书,史实比《宋史》更为丰富,可惜随着邵晋涵的过早谢世,遗稿散失,令后世深为惋惜。邵晋涵在世时还为毕沅审定《续资治通鉴》,但刻书时未及据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