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晖 编辑
秦晖(1953年12月-),广西龙胜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秦晖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是文革之后首批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1992年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秦晖曾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纵跨农民史、经济史、政治史与公益史等,著作有《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史比较研究》《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等。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80年代初秦晖主要研究农民史(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自80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90年代他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包括狭义农民学(对农民、农业与农村社区的研究)与广义农民学(农民国家、农业文明与传统社会及其演进、改革与现代化的研究)。他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问题、近代以来的“问题与主义”、传统社会-思想的重新认识、改革与现代化比较研究,等等。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天平集》,1997年,新华出版社。
《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
他主编的《农民学丛书》除上述第一、二两书外,还包括:
1、《问题与主义:秦晖文选》,长春出版社1999年;
2、《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传统与当代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心理反应》,《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2、《中国经济史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3、《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引起的讨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4、《农民流动与经济要素配置优化》,《改革》,1996年第3期;
5、《悄然的“土改”》,《改革》1996年第5期;
6、《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改革》,1996年第6期;
7、《十字路口看乡企》(上)、(下),《改革》,1997年第6期,1998年第1辑连载;
8、《“恰亚诺夫主义”:成就与质疑—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理论》,(香港),《中国书评》,1996年总第十期;
9、《人民公社与传统共同体》(香港),《中国书评》,1998年总第13期;
10、《拒绝“原始积累”》,《读书》,1998年第1期;
11、《“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也谈“乡土中国重建”问题》,《东方》,1994年第1期;
12、《社会公正与中国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改革》,1998年第5期;
13、《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方法》,1998年第10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4、《关于价格--供给反应的经济史考察》,载周晓虹主编:《农村社会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农民流动: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90年代的农村与农民》文集,1998年;
16、《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90年代的农村与农民》文集,1998年;
17、《土地·公平·效率: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中国土地》1997年第1期。
18、《危险的“第一级火箭”:论普鲁士-沙俄模式不能救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3年8月号;
19、《淮橘为枳,出局者迷:评“有中国特色的”新左派》,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6年2月号;
20、《“制度创新”还是制度复旧?——再问崔之元先生》,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6年8月号;
21、《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号;
22、《宗族文化与个性解放:农村改革中的“宗族复兴”与历史上的“宗族之谜”》,(日)《中国研究月刊》1995年8月号;
23、《身份制社会的特质:中国城乡关系中存在所谓“二元结构”吗?》,(日),《中国研究月刊》1996年2月号;
24、《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中国合作经济报》1994年7月22日;
25、《公正至上论》,《东方》1994年第6期;
26、《起点平等为何可能——二论公正至上》,《东方》1995年第2期;
27、《公正、价值理性与反腐败——三论公正至上》,《东方》1995年第6期;
28、《寓平等于自由之中》,(香港)《中国书评》,1998年2月号;
29、《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载《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
30、《“卖方缺位”与政治体制改革》,《改革》,1998年第6期;
31、《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
32、《获取的公正与交易的公正》,《读书》2000年第2期
33、《中国改革:历史与经济的评价》,《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34、《不讲逻辑的“经济学”:关于公正问题的经济学论争》,《书屋》2000年第5期
一、专著:
A、个人专著
1、《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2、《传统十论》,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3、《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 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4、《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1998年,广东教育出版社。
5、《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6、《陕西通史·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陕西通史·宋元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南非之魂:曼德拉》(编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
参与撰写的集体著作:
1、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第二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秦晖撰写第二章)
2、清史编写委员会:《清代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秦晖撰写《高氏传》等部分栏目)
3、郭琦主编:《陕西五千年》陕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秦晖撰写宋元明清部分约19万字)
4、赵文润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高等师范学院教材,秦晖撰写清代部分9万字)
5、史念海等编:《可爱的陕西》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秦晖撰写宋元明清、历代农民战争、思想文化部分)
古籍整理、点校
1、(明)吴珄:《柴庵疏集》、《记忆》(二种合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二、 论文:
A. 农民学与农民史
1、《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1
2、《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陕西师大学报》1989年、1;又见《新华文摘》1989年、5
3、《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1
4、《“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民国之清-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3
5、《恰亚若夫与苏联20年代生产-组织学派》、《国际共运史研究》1989年、2
6、《碑县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2
7、《中国农业发展的困境》、(香港)《二十一世纪》1994年,总23
8、《“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也谈“乡土中国重建”问题》、《东方》1994年、1
9、《古典租佃制初探-汉代与罗马租佃关系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4
10、《中国历代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函授教育》1987年、2
11、《集体耕作与19世纪俄国土地公社》、《苏联历史》1987年、2(译文)
12、《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期的农民负担状况》、《苏联历史问题》1986年、1(译文)
13、《20年代的农业专家与土地整理》、《苏联历史问题》1990年1-2(译文)
14、《我的兄弟阿列克塞到农民乌托邦旅行记》、《苏联历史问题》1990年、3(译文)
B.古典经济与古代社会
1、《汉“金”新论》、《历史研究》1993年、5
2、《关于西汉五铢钱的流通问题》、《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2
3、《关于建立古代社会形态学的一些构想》、《天津社科学刊》1988年、11
4、《关于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假说》、《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1
5、《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2
6、《汉代古典借贷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3
7、《关于古典经济中的平均利润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3
8、《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2
9、《再论汉唐商品经济之比较-兼答疑者》、《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5
C.明清史与农民战争
1、《清初“联明抗清”与农民军的独立地位问题》、《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辑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奉天玉和尚之谜(奉天玉为李占春考)》、《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1
3、《禅隐夹山说及其学风》、《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4
4、《奉天玉决非李自成之补证》、《李自成殉难通山史证(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5、《甲申前后北方平民地主的政治动向》、《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3
6、《沙定州之乱与大西军入滇》、《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又载《张献忠与李自成(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7、《后期大西军营庄制度初探》、《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8、《大西军治滇时期的农业》、《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后明韩主乌有说》、《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1
10、《“白毛毡”考》、《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3
11、《李自成归宿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5年、2
12、《清宫档案与慈禧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5年、3
13、《李岩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1
14、《“英明”的昏君-崇祯帝》、《中外历史》1987年、2
15、《关于明代的“倭寇”问题》、《函授教育》1987年、2
16、《清代人口问题》、《函授教育》1987年、3
17、《关于贺珍与清初陕南抗清运动的若干问题》,《清史论丛》第8辑,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
D、史学理论及其他
1、《“范式”危机还是“前范式”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2
2、《评文化决定论》、《文化研究方法论(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
3、《评中国农民战争史-宋辽金元卷》、《东岳论从》1992年、4
4、《好望降临好望角: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一》,《东方》,1994、5
5、《圣雄人格与和解进程: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之二》,《东方》,1994、6
6、《“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1998、5; 1999、3; 1999、4连载,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1
7、《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冬季号。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2
2016年2月25日晚7:20左右,秦晖在清华遇车祸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