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东镇 编辑
台湾省宜兰县罗东镇
约70,000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6100人。
罗东地区在未开发前是山林地带,尤其是有很多野生猴子群居于森林中。「罗东」这个地名缘起于原住民将猴子称为「老懂」,及后清朝汉人开垦兰阳平原,因而沿用其名,称此地为「罗东」。
汉人迁入罗东始于清嘉庆9年(1804年),来自彰化地区的平埔族的头目贤文和茅格,率领了一千多名移民,攀越中央山脉来到罗东地区,建立了阿里史和阿束社部落。嘉庆17年(1812年)清廷在罗东设司巡检,首任巡兼是范邦干,他于该年农八月初九日到任。
及后两年,汉人的移垦团正式进入罗东的十六份(即现今的罗庄里﹑南昌里)﹑北成(即现今的北成里﹑北投巷)及歪仔歪(即现今的仁爱里),但平埔族和汉人都经历了不少冲突。
日据时期,罗东首任街长陈纯精奔走设立林业相关设施,当时太平山山区伐木业兴盛,砍伐的木材均由铁路运至罗东作为加工转运中心,使罗东逐渐兴盛,成为兰阳平原的商业中心。太平山林场于1982年禁伐之后,伐木业便逐渐没落,在罗东市区中心的中山公园,至今仍然展示有当初林业使用的火车头,及首任街长陈纯精之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