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童 编辑
王童,原名王中和,1942年4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美术指导。
1981年,执导导演处女作《假如我是真的》,凭借该片获得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提名。1982年,拍摄爱情电影《苦恋》,该片获得第1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1983年,执导剧情片《看海的日子》,该片获得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1984年,执导古装片《策马入林》,由此获得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1985年,拍摄喜剧电影《阳春老爸》。1987年,执导剧情片《稻草人》,由此获得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89年,执导剧情片《香蕉天堂》,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1992年,执导剧情片《无言的山丘》,因此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6年,编导剧情片《红柿子》,凭借该片获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02年,执导剧情片《自由门神》。2004年,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中担任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2005年,执导个人首部动画长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该片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
2010年6月13日,担任制片人的爱情电影《活该你单身》上映。2011年,参与拍摄了短片集《10+10》。2015年6月26日,执导的年代爱情电影《对风说爱你》上映。2019年,获得第5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并担任评审团主席。
中文名:王童
外文名:T'ungWa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太和县
出生日期:1942年4月4日
星座:白羊座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
代表作品:无言的山丘、稻草人
主要成就: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原名:王中和
1942年4月4日,王童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很小的时候跟随家人迁居苏州。5岁的时候外婆带着王童看了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王童6岁半的时候,他随家人从上海黄浦江畔坐船去了台湾。王童开始做电影是为了讨生活,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毕业以后,他碰上一个机会,是香港邵氏公司到台湾拍戏需要一个美工,叫他画背景,王童画得很好,而且发现做美工所拿的酬劳要比做老师多,于是在1963年进入电影公司当美工师 。
在1963年进入电影公司后,王童从实习生、背景绘画、美工助理做起,后升任美术设计,先后参与了30余部影片的美术工作。1971年,王童赴夏威夷大学戏剧系舞台设计组学习 。
1974年7月19日,王童担任美术设计的战争电影《英烈千秋》上映。1976年,在由白景瑞执导的爱情电影《枫叶情》中担任美术设计 ,由此获得了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奖 。
1977年7月26日,担任美术设计的爱情电影《烟水寒》上映,王童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提名 。
1981年,王童执导了由谭咏麟、胡冠珍领衔主演的剧情片《假如我是真的》,该片是王童的导演处女作 ,在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剧情片奖,王童则凭借该片获得了最佳美术设计提名 。
1982年,拍摄了爱情电影《苦恋》 ,该片由慕思成、胡冠珍、徐中菲联袂主演,获得了第1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
1983年,执导了由陆小芬、苏明明、马如风等主演的剧情片《看海的日子》 ,该片获得了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
1984年,执导了由马如风和张盈真领衔主演的古装片《策马入林》 ,该片获得了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王童则获得了最佳美术设计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 。
1985年,王童拍摄了由于光中、张纯芳联袂出演的喜剧电影《阳春老爸》 。1987年,执导了由张柏舟、张纯芳、杨贵媚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片《稻草人》,影片获得了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王童则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
1989年,执导了由钮承泽、张世领衔主演的剧情片《香蕉天堂》,影片获得了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王童则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1990年,王童出任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委员 。
1992年,执导了由澎恰恰、杨贵媚、黄品源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片《无言的山丘》 ,该片与《稻草人》和《香蕉天堂》构成了台湾近代史三部曲。该片获得了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王童则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
1994年,受邀担任了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委员 。1996年,编导了由陶述、石隽、张世等联袂主演的剧情片《红柿子》,影片根据王童的童年故事进行创作 ,他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1998年,出任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委员 。2002年,执导了由李康生、叶全真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片《自由门神》 。2003年,担任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委员,负责剧情片类评审 。
2004年,应作家白先勇的邀请,王童在由对方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中担任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 。2005年5月8日,执导的个人首部动画长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上映,该片获得了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奖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 。
2010年6月13日,担任制片人的爱情电影《活该你单身》上映;12月10日,担任监制的音乐电影《我,19岁》上映。2011年,与侯孝贤、王小棣、朱延平等联合拍摄了短片集《10+10》,王童负责的单元叫《谢神》,讲述一对兄弟到山上去还愿的故事 。
2015年6月26日,王童执导的年代爱情电影《对风说爱你》上映,该片从筹备到拍摄历时5年,由郭采洁、郭碧婷、杨祐宁等共同出演 。
2019年,获得第5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9月,担任第56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
王童的父亲是黄埔将领王仲廉,曾任国民党第四兵团总司令 。
名字
王童原名王中和,因为清朝有四个大画家都姓王,而且都是单名,王中和的母亲看他也很喜欢画画,就管他叫王童。为了纪念母亲,王中和在艺专的时候画画就用“王童”做笔名了 。
参演电视剧
参演电影
导演作品
时间 | 片名 | 主演 |
---|---|---|
1981年 | 假如我是真的 | 谭咏麟、古军 |
1983年 | 看海的日子 | 陆小芬、苏明明 |
1984年 | 策马入林 | 张盈真、马如风 |
1985年 | 阳春老爸 | 于光中、张纯芳 |
1987年 | 稻草人 | 张纯芳、柯俊雄 |
1989年 | 香蕉天堂 | 钮承泽、张世 |
1992年 | 无言的山丘 | 黄品源、杨贵媚 |
1996年 | 红柿子 | 石隽 |
2002年 | 自由门神 | 李康生、叶全真 |
2005年 |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动画片) | 阿雅、玛莎(配音) |
2011年 | 10+10 | 舒淇、梅芳 |
2015年 | 对风说爱你 | 杨祐宁、李淳 |
制片作品
时间 | 片名 |
---|---|
2002年 | 蓝色大门 |
2010年 | 我,19岁、活该你单身 |
编剧作品
时间 | 片名 |
---|---|
1996年 | 红柿子 |
美术设计
时间 | 片名 |
---|---|
1971年 | |
1974年 | |
1975年 | 八百壮士、一帘幽梦、门里门外、小女儿的心愿 |
1976年 | |
1977年 | |
1978年 | |
1979年 | |
1980年 | 师妹出关、皇天后土 |
1983年 | 天下第一、看海的日子、黑白珠 |
1987年 | 梅珍 |
1991年 | 密宗威龙 |
1993年 | 异域之末路英雄 |
2004年 | 牡丹亭 |
艺术指导
时间 | 片名 |
---|---|
1975年 | 一帘幽梦 |
1976年 | 追球追求 |
1977年 | 烟水寒 |
服装设计
时间 | 片名 |
---|---|
1982年 | 天下第一 |
2004年 | 牡丹亭 |
上海国际电影节 | ||||||||||||||||||||||||||||||||||||||||||||||||||||||||||||||||||||||||||||||||||||
|
||||||||||||||||||||||||||||||||||||||||||||||||||||||||||||||||||||||||||||||||||||
台湾电影金马奖 | ||||||||||||||||||||||||||||||||||||||||||||||||||||||||||||||||||||||||||||||||||||
|
||||||||||||||||||||||||||||||||||||||||||||||||||||||||||||||||||||||||||||||||||||
其他奖项 | ||||||||||||||||||||||||||||||||||||||||||||||||||||||||||||||||||||||||||||||||||||
|
王童是台湾最重要的电影人之一,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是他电影艺术的精髓。他致力于用极为质朴平实的手法为观众呈现一个个小人物的悲喜剧。历史在他的镜头里还原了虚构的真实,他让观众跟随他的人物去感受那段或悲凉、或苦涩、或无奈、或残酷的历史 。(《写作》评)
王童是台湾影坛能够兼顾艺术水准和商业品位的杰出导演,是少数横跨台湾两种电影形态的人士。评论界将他喻为台湾的今村昌平,因为他与今村昌平一样,都是不附庸潮流,透过严密的戏剧架构探讨本土文化生态,且能维持不倒的影界奇才。王童的绝大多数电影都致力于刻画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其影片中的戏剧冲突是建立在诚挚的人类和错乱的时空之抗争上。王童在映像的经营上特别用心。不论是镜位、光影、色彩或布景等的搭配,都做到几乎天衣无缝的地步 。(《电影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