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客行 编辑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
《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实际上是写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小说用多条线索,从不同的层面上展示了这一主题。
小说创造了石破天这个奇异的人物形象,长乐帮为挡“铜牌之难。而奉一少年石破天为其帮主,此事或不足为奇。然在石破天逃遁之后又寻找到一位与之十分相似的少年来冒名顶替,乃至于使其情人、仇家、父母都无法辨认,这就奇也怪哉。这是小说的最为表面的一个层次:故事或传奇层次。再则,小说中的主人公,可算是一位少有的奇人,他连“我是谁”也弄不清楚,被母亲——其实未必是他的真母亲——称之为“狗杂种”,被谢烟客称之为小叫花”,被贝海石等人称为石破天,被阿绣称为“大粽子”,被史小翠取名为史亿刀”,然而所有的这些名字,显然都并非他的真正的名字。或许,他乃是石清、闵柔的次子——当年被梅芳姑抢去,但并未弄死——石中坚,亦即是石中玉之胞弟了,难怪他与石中玉如此相像。但此事确实与否,尚不得而知。少年一直糊涂,但并不愚笨,冒名顶替之苦,可想而知。
侠客岛得名于岛上有一排洞窟,窟中刻着李白之诗《侠客行》。其中包藏了一套绝世的神功。而这《侠客行》的武功,果然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奇功”:多少武林高手,才智之士如少林寺妙谛方丈,武当山愚茶道长等英才,加之如神人一般的龙、木两位岛主,逾数百人之智与数十年之功都不能“破译”。却恰恰被一位目不识丁的少年早一举破解并练成神功。其实在人类求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著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的人为的障碍。如佛教大乘般若经以及龙树的中观之学,都极力破斥烦琐的名相戏论,认为各种知识见解,徒然令修学者心中产生虚妄念头,有碍见道,因此强调“无著”“无住”“无作”“无愿”。《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法尚应含,何况非法”,“看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此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而这个意思,则可说是此《侠客行》的最深层的“意思”了。
总之,从《侠客行》书名着手,亦可把握这部小说的“玄妙”之处。一层是“侠客岛之行”,这是全书的故事梗概;再进一层则是“侠客行武学”,这便是书中的“内核”了。一来是若无侠客行为的武学,侠客岛也就不复存在,小说中的侠客之行的故事也就不复存在了。二来此侠客岛之行,其目的及其寓意也尽在有关“侠客行”武学的寓言之中。更深的一层是——最深的一层或者可谓“返朴归真”——“侠客之行”,亦即叙述一位无知的少年,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侠客,这不仅只是说他的武艺高强或奇遇迭至,而是说他心性仁厚,无私无我,大智大愚,为真正的至高无尚的“侠客”的典范与楷模,其他侠客或多或少地有做作之处。而此中少年则完全是至性至情,人所不及。此小说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遭遇,可谓是极其不幸、苦不堪言的。然而幸与不幸、乃至苦与不苦,全然有乎一心之辨,如此少年并不以一己之苦为苦、一己之幸为幸,实为至人至侠。这样的人物,既可以从具体的形象与性格中去观照,同时也可作其抽象与象征的意义上去把握。——书中少年是一位真正的典范的侠;他所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历程,亦正是真正的侠客之路以及“侠客之行”。
艺术特色
该小说创作改变了过去的习惯叙事模式:历史背景——江湖传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传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为新的结构模式。这样,不仅在意义的层面上达到哲学的深度,而且在技艺的层面上又保证艺术的完整。
该小说一反金庸大部分作品的路子,既无明确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宏大的场面,写爱情也只是浮光掠影,除了石破天之外,人物描写也只是点到即止。
悬念
《侠客行》的结尾,主人公石破天在他的养母梅芳姑自杀后,再也无人知道他的身世秘密,从而不知道“我是谁?”小说的最后一章的题目便叫《我是谁?》
《侠客行》中的《“我是谁?”》第一层,是故事本身的逻辑结果,即梅芳姑死后,确实不知谁是主人公的父母了。第二层,读者大约隐隐能猜到,他是石清与闵柔的儿子,但却没有任何靠得住的证明,永远只能是猜测而已。进而,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没个正式的名字,他的所有的称呼都是冒名的,而他的所有的“身份”都是他人的“替身”(包括在梅芳姑家里,他也是梅芳姑心目中的某个人的替身,所以她称他为“狗杂种”)。
碧针清掌:谢烟客在隐居摩天崖的数年中新创的一路掌法,曾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将这路掌法直练得出神人化,无懈可击。
丁不三的擒拿手:丁不三的五套一十八路擒拿手,变化繁复,着实厉害。它包括“勾”“带”“锁”“拿”“戳”“击”“劈”“拗”等手法。具体有“黑煞掌”“风尾手”“鹤翔手”“龙腾爪”“虎爪手”“夜叉锁喉”“玉女拈针”“白鹤手”“九连环”等招数,其中“黑煞掌”是丁家祖传,着实厉害,伤人后会留下黑色的手掌印,“九连环”环中套式,共有九变。
丁不四的拳法:丁不四独创的武功,甚是厉害。包括“渴马奔泉”“粉蝶翻色”“横扫千军”“和风细雨”“钟鼓齐鸣”“春云乍展”等招数。
丁不四的掌法:包括“逆水行舟”“奇峰突起”“或左或右”“天王托塔”“黑云满天”等招数。丁不四的武功虚中套实、实中套虚,变幻无常。丁不四曾用此掌法与石破天拆招,被打得头昏眼花,牙齿跌落。若是在大椎穴上击一掌,便是不死也得重伤。
金乌刀法:史婆婆针对“雪山剑法”而创。按史婆婆的说法,金乌就是太阳,太阳一出雪就融化了,史婆婆是想打败狂妄自大的白自在。“金乌刀法”比“雪山剑法”多一招,包括“开门揖盗”“梅雪逢夏”“踏雪寻梅”“长者折枝”“汉将当关”“赤日金鼓”“赤焰暴长”“千钧压驼”“大海沉沙”“赤日炎炎”“鲍鱼之肆”等二十三招。
控鹤功:大悲老人所使用的武功之一。当年大悲老人和谢烟客在北邙山比武时用的正是这套功夫。
罗汉伏魔神功:一少林前辈神僧独创的一套神功。它集佛家内功之大成,深奥精微至极。
梅花拳:梅文馨家传武功。
梅氏剑法:梅文馨为对付丁不四而新创的一路剑法。
上清观的擒拿法:主要体现在勾、拿、弹、抓。
上清剑法:上清观的武功。“上清剑法”共一十三招,施展出来,直如星丸跳掷,火光飞溅,迅捷无比。包括“朝拜金顶”、“顺流而下”、“左右逢源”等招数。
神倒鬼跌三连环:白自在生平的得意绝技。包括三招:一揪、一抓、一绊。
无妄神功:史小翠(史婆婆)与孙女阿绣同练的一套内功。
五行六合掌:贝海石的得意绝技。在长乐帮,曾用此掌法与雪山派的人动手,震断了花万紫的长剑,打落了其他人的长剑。
雪山剑法:雪山派创派祖师创制,共七十二招。包括“鹤飞九天”“云横西岭”“明驼西来”“雪花六出”“朝天势”“老枝横斜”“朔风忽超”“大漠飞沙”“飞沙走石”“梅雪争春”“暗香疏影”“双驼西来”“岭上双梅”“明驼骏足”“雪泥鸿爪”“风沙莽莽”“胡马越岭”“明月羌笛”“苍松迎客”“月色昏黄”等招数。凌霄城内外遍植梅花,雪山派祖师又生性爱梅,所以剑法中夹杂了不少梅花、梅萼、梅枝、梅干的形态,古朴飘逸兼而有之。
炎炎功:谢烟客将大悲老人送与石破天泥人身上的内功法门颠倒了次序教给石破天,且一味叫他修习少阴、厥阴、太阴、阴维、阴跻等诸路经脉,所有少阳、阳明等经脉却不同步相授,欲置石破天于死地。
玉兔剑法:“玉兔”二字能体现出阿绣的斯文、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