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 编辑

一种电影表现形式

默片(或称无声影、默剧),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把电影影像与声音配合的想法,几乎是与电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电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同共通的语言;默片年代,亦被称为“银幕年代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默片

外文名:Thesilent

或称:无声电影、默剧

发明于:1860年左近

默片年代:1920年代末以前

发展历史

编辑

在研究电影的学者与历史家群中,电影没有声音的年代被称为无声年代。在无声电影渐被有声电影代替之前,电影艺术已臻完熟;有很多电影迷更认为随著电影开始有了声音,它们的美学价值已经消失殆尽。默片的视觉质素很多时候都非常(尤其是1920年代拍摄的),但后来有不少人用二次或三次带重制已经损坏的材料,犯下的错误包括过快或过的速度和不恰当的音乐。于是,很多人都误以为那时候的制片技术只是初级,更认为那些电影在今时今日的标准去看,是不能够接受的。

间幕

编辑

因为默片没有与影像同步的声音或说话,所以会加入所谓的“间幕”,以文字示向戏院观众展示主要对话,甚至对电影内容的评价,或后来发展的暗示。所以间幕的写手就成为了默片时代的电影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专业,很多时候都与剧本写手的职位分开。间幕(那时候通常称为字幕)自身很多时候都成为了一种视觉上的元素,有著对电影本身或电影里的行为的一种阐释或简介;甚至可以提高戏院内的气氛。

现场音乐与声音

编辑

播放默片几乎时时都需要现场的音乐,1895年1228日,在兄弟电影于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一开始,人们一直认为音乐不可或缺,对气氛或培养观众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镇或住宅区的戏院都有琴师。在1910年代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管弦乐团。大量的戏剧管乐和调音器,都能够有效刺激观众的情绪。

给默剧的乐谱多是即兴创作的。可是当播放正片变得非常普遍时,由琴师﹑管弦乐师﹑指挥和戏院本身演奏的默片音乐,便汇集起来。1915年,D.W.基夫的划时代大制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内,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是由J.C.比尔撰写的;由那时候开始,原创﹑专为该电影而写的乐谱就愈来愈普遍了。

在默片的高峰时期,电影制作是雇用最多乐师的行业(最少在美国如是)。而有声电影的出现,加上当时正值大衰退时期,他们的生计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很多国家的电影业界都尝试用其他方法把声音带入电影。在巴西,早期的电影配有清唱表演﹑小型歌剧,或有歌手在后台配合唇形唱歌。在日本,电影除了有现场音效,还有弁士,为电影作出现场的配音和评论。弁士成为了日本电影的重要元素,他们也为外国电影(大部份是美国电影)提供翻译。他们的受欢迎,是其中一个默片在1930年代仍在日本大行其的原因。

卡尔戴维斯这一类的作曲家,就是专为默片制作管弦配乐的。

演出技巧

编辑

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现今大部份的观众,或许会认为默片中对身体语言的倚重是肤浅和装模作样。正因如此,现在默片中的喜剧通常比戏剧受欢迎,因为过态的演出在喜剧中比较自然。可是,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播放速度

编辑

直至1925年,大部份默片的播放速度都比有声电影缓慢,因应年份和影院的不同,每秒约有16至23格,而非24格。除非很小心地把他们的原本速度播出来,他们的动作可能变得不正常地快或奇怪,致很多现今的观众都觉得默片的可观程度甚低。同时,有些画面在拍摄的时候特意用上了减速摄影,好使动作加快,这种技术在较低俗的闹剧中尤其普遍。很多时候,整套电影的每秒格数都不一样,而且都是人手拍摄,在同一出电影内很可能有多种速度。这种问题令许多学和电影迷相当烦恼,尤其是今日许多“数码重组”的DVD推出,默片的播放就更麻烦。2002年的“大都会”数码重组版,就引来很多的争议。

播片员很多时候都把默片放得比它们的拍摄速度稍快一点。很多电影都以一秒18格或更高的速度播放,有些更快得像有声电影一般(一秒24格)。就算拍摄速度是一秒16格(常称无声速度),把35米厘的硝酸底片电影以这样的慢速播放,就会有相当大的机会引起火警。播片员通常会接到片商的速度指示,例如某几卷或头的播放速度,以配合音乐总监的配乐。有时电影院更会因应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或每时的时段调整速度,好获得最大的利润。

遗失了的影片

编辑

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前,曾经有过数以千计的默片,但历史学家估计当中的八﹑九成已经永远遗失。在二十世纪早期的电影通常使用非常容易起火的硝酸底片拍摄,这种底片需要小心的保存,好使它们能够避免损坏。很多时候,当片子已经上过画,很多人都会认为它们已经毫无商业价值,就会草草收存,甚至完全不存。数十年后这些底片已经被压碎成为灰尘。有些会循环再用,但大部份都在戏院火警或腾出空间时销毁了。所以,默片的保存一直是历史学家的优先处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