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县 编辑
歙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皖南地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15′—118°53′,北纬29°30′—30°7′之间,总面积2122平方千米。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截至2020年末,歙县辖15个镇、13个乡,常住人口为36.3万人。2020年,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15亿元,同比增长2.0%。
歙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
歙县有徽州古城、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棠樾牌坊群、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谯楼、忠烈祠坊、渔梁坝、郑氏宗祠、竹山书院、许村古建筑群、新安碑园、斗山街等景点。
中文名:歙县
外文名:SheCounty
别名:歙州
行政区划代码:34102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安徽省黄山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东南部
面积:2122km²
下辖地区:15个镇、13个乡
政府驻地:徽城镇
电话区号:0559
邮政编码:245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徽州古城、徽商大宅院(西园)、棠樾牌坊群、新安江山水画廊等
火车站:歙县站、歙县北站、三阳站
车牌代码:皖J
地区生产总值:200.15亿元(2020年)
代表文化:徽州文化
现任领导:汪凯(县长)
人口:362962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置歙县,属会稽郡(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歙县含今歙、休宁(含今屯溪区)、婺源、绩溪、淳安、遂安、黄山风景区等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六年,属荆国;十二年,属吴国。前元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元狩二年(前121),鄣郡改为丹阳郡,仍属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吴取黟、歙,置新都郡。分歙东乡地置始新县(今淳安),分歙南乡地置新定(今遂安)县,分歙西乡地置休阳县(今休宁县)县、黎阳县(今屯溪)。
三国,属吴新都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属之。梁大同元年(535年),分歙北华阳镇地置良安县。承圣二年(553年),划新安郡所辖歙县、黟县、海宁县,置新宁郡。陈天嘉三年(562年),撤销新宁郡,仍属新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海宁县(今休宁、屯溪)。开皇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并置歙州以辖,以相湖岭与海宁分界。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罢良安县,其地仍属歙;永徽五年(654年),邑人蒋宝起兵响应睦州清溪陈硕真农民起义,事平后,分歙东竦口地置址(音荡)野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置,歙县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歙州又改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仍改为歙州,歙县仍属之。
乾元元年(758年),拆江南东道为浙江西道与浙江东道,歙县属浙江西道。大历元年(766年),分歙西、休东八乡地置归德县,并分歙县华阳镇地置绩溪县。大历五年(770年),废址野县,其地复属歙县,并废归德县,其地归属休宁。
宋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歙县划属江南东路。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
宋亡元,置江浙行省,歙县属江浙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称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本县隶属一直未变。明洪武初年(1368年),建都应天府,歙县划属直隶,永乐初年(1403年),移都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简称南直。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建江南省,歙县属之。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省与安徽省,歙县属安徽省。此后直至清末,境域与隶属关系基本稳定。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
1974年以来,歙县属徽州地区。
1987年,歙县属黄山市。
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歙县璜尖乡划属休宁县。
1952年8月,屯溪市草市村划属本县;本县上源、茶源乡划属绩溪县,黄口村划属屯溪市,旃田、呈田划属休宁县。
1955年12月,坦头、大源两乡划属绩溪县。1956年元月,本县溪头乡的溪东、洪塘、汪村,竦口乡的江村环村划属绩溪县;同年4月,本县金坑乡划属绩溪县;11月,休宁县白际乡的结竹营划属本县,本县旃田乡的湖驾划属休宁。
1964年3月,休宁县柿树岭生产队划属本县。
1984年1月,歙县黄山乡(含部分黄山风景区,面积约70余平方千米)划属县级黄山市(原太平县)。
1988年1月,歙县篁墩乡划归屯溪区;并划出歙县洽舍区所属富溪、杨村、洽舍所,岩寺区所属岩寺镇、罗田、呈坎、潜口乡和郑村乡瑶村,成立黄山市徽州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7年,歙县辖15个镇、13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三阳镇、雄村镇、坑口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县政府驻徽城镇。位置境域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东经118°15′—118°53′,北纬29°30′—30°7′,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
歙县
地形地貌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雄峰挺拔,峻岭逶迤,丘陵起伏,溪谷纵横,地貌多样,有黄山山脉高耸于西北,天目—白际山脉屏障于东南,并以渐江、新安江谷地和练江谷地为两大山系的接合部。全县山岭面积1105.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3.34%;丘陵面积1307.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1.24%。境内最高点天目山脉清凉峰,海拔1787.2米,最低点县南街口,海拔110米,相对高差1677.4米。
气候
歙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477毫米。区域分配沿河谷、平贩一带高,南、北山区低,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出现于1970年1月15日);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7.9℃,极端最高气温为40.8℃(出现于1978年9月3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等于10℃,80%保证率的初日在3月15日,终日在11月15日,持续236天,积温为5174.7℃。
水文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徽州(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新安江又是这一带的重要河流,故又常以“新安”称之。明代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新安画家,崇尚“米倪”之风,枯笔皴擦、简淡深厚,当为新安画派的先驱。
汪满田鱼灯
汪满田鱼灯始于清光绪初年,兴鱼会嬉灯以剋火灾。鱼灯竹扎纸糊,彩绘鱼鳞,额写“王”字,大的长约7米,高3米,三节,内点烛100多支,鱼嘴有喷火装置,每灯需20多人抬游。小的一米以下,点烛数支。村有五(祠)鱼会,每会扎一大号鱼灯,总祠雍睦堂又扎一龙头鱼身灯,谓鲤鱼化龙灯,十分别致。杂灯虽小却精巧,有十二月花篮灯,五谷灯,瓜菜果灯,狮、猴、猪、牛、羊、兔动物灯,皆五彩斑斓,活灵活现,尤其是狮灯、猴灯,可以拉线舞动。
钟馗嬉府衙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已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歙县的“跳钟馗”民俗活动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因为端午节前后是五毒活动猖狂之时。宰相故里雄村的“钟馗出巡”它以壮观、威武的气势取胜,且原始古朴,原生态味浓厚。徽城镇渔梁街“钟馗除妖”,它以太义凛然、寒气逼人的杀气让人震慑。郑村的钟馗嫁妹,则显出了钟馗呵护妹妹的长兄之情,突现钟馗驱逐五毒,不让邪气冲撞了妹妹婚嫁喜气的威严正气,显现钟馗是保一方平安的神灵。
群龙游古城
歙县对龙的尊重,对龙的崇拜,是放在一切崇拜之首的崇拜。歙县除了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美誉,还有村村均有嬉龙之习俗。村许村镇的板凳龙,经济学家王茂荫故乡——杞梓里镇的布龙,还有古歙南乡第一村的昌溪乡舞草龙,它们各具特色。
许国石坊 | 棠樾牌坊群 | 渔梁坝 | 郑氏宗祠 | 竹山书院 |
许村古建筑群 | 长庆寺塔 | 洪氏宗祠 | 棠樾古民居 | 北岸吴氏宗祠 |
员公支祠 | 昌溪周氏宗祠 | 北岸廊桥 | 新安碑园石刻 | 渐江墓 |
太平桥 | 南谯楼 | 忠烈祠坊 | 圣僧庵壁画 | 黄宾虹故居 |
黄宾虹故居 | 贞白里坊 | 新州石塔 | 方春福宅 | 张林福宅 |
方士载宅 | 丰口四面坊 | 潘氏宗祠 | 东谯楼 | |
徽州府衙 | 敬本堂 | 曹氏二宅 | 稠墅牌坊群 | 天心堂 |
汪华墓 | 昱岭关 | 昌溪庙坦及水口 | 紫阳桥 | 万年桥 |
太湖祠 | 槐塘双坊 | 石潭吴氏宗祠 | 巴慰祖宅 | 徽州府衙 |
蕃村鲍氏宗祠 | 王氏故宅 | 郑村和义堂 | 郑村和义堂 | 吴承仕宅 |
张曙故居 | 蜈蚣岭梯田 |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 |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 徽州古城 |
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 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 | 雄村景区 |
|
主要景点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新安江山水画廊 | 新安江山水画廊,全长约百里,是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山水画廊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山中茶、低山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 | 新安江山水画廊 |
雄村景区 | 雄村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主要景点有竹山书院、四世一品坊、大中丞坊、桃花坝、慈光庵、小南海。 | 雄村 |
棠樾牌坊群 | 棠樾牌坊群 | |
斗山街 | 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 | 斗山街 |
徽州古城 |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 徽州古城 |
徽园 | 徽园指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2000年对外开放。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 | 徽园 |
新安碑园 | 新安碑园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它凭太白楼,靠披云峰,借练江水,临太平桥,以曲折有致而又含丰富的借景表现手法,依山傍水而筑,显得幽深而奇巧。它因陈列了两套著名帖刻《余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整个园林由真赏亭庭院、小天都庭院、两清堂庭院、披云小筑庭院等部分组成。 | 新安碑园 |
特产
歙县物产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属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徽墨,以及被列为国家珍贵礼品的茶叶。此外,歙县民间艺术的瑰宝“砖”、“石”、“木”、“竹”四雕亦很有特色,还有徽派盆景、版画、漆刻,以及新兴的徽州竹编、玉竹家具、三口蜜桔、富岱杨梅、问政山笋、金丝琥珀蜜枣等特产。
主要特产
特产 | 简介 | 图片 |
歙砚 | 歙砚是砚中之上品,它的珍贵在于雕刻上具有徽派石雕的风格,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刀法刚健、花式多样。它的图案多取于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 | 歙砚 |
徽墨 | 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 徽墨 |
徽州贡菊 | 徽州贡菊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用它调配其它药物可以制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药和菊花晶等饮料。“徽州贡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饮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净五脏,排毒健身”,起到延寿美容的作用。饮用过的菊花晒干后充作枕芯,使人清凉降火,明目醒脑。 | 徽州贡菊 |
黄山毛峰 | 黄山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 黄山毛峰 |
三潭枇杷 | 三潭枇杷是中国枇杷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因产于新安江沿岸歙县的漳潭、绵潭和瀹潭三个自然村而得名。“三潭枇杷”的特点是皮薄、肉厚、汁甜、营养丰富,并以早熟优质而闻名遐迩。“三潭枇杷”有20多个品种,在国外享誉的是“大红袍”和“光荣花”。“大红袍”黄里透红,“光荣花”花蒂处长了一个明显的五角星。一级枇杷每公斤只有20来个,绵潭村甚至培植出每公斤只有10个的“枇杷王”。 | 三潭枇杷 |
小吃
歙县的饮食属于徽菜系。另外,歙县作为古徽州府衙所在地,其“徽府菜”已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满足现代人需求。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祥于南宋,起源于歙县,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润肠胃和肌肤;重色,以增强审美效果,达到“色、香、味”统一的效果。主要小吃:徽州毛豆腐、徽州臭鳜鱼、徽州石鸡、徽州圆子、魔芋豆腐、花菇石鸡等。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南溟、太函,歙县人,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散文和杂剧作家。有杂剧《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以及《唐明皇七夕长生殿》等五种。此外他还写了一些散曲。
许国:(1527—1596)字维桢,歙县人,明大臣。历任太子出阁、入侍太子的右赞善、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等职,著有《许文穆公集》。
曹文埴:(?—1798)字竹虚,清安徽歙县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侍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笙,歙县人。清朝尚书曹文埴之子,此后先后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学政、军机大臣等职。他曾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担任学政,前后典乡会试四次,严于挑剔一般小毛病。在他的影响下,这种严于挑剔一时成为一种风气。他曾任《会典》、《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的总裁。
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城,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越的贡献。一生著述宏富,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中国画学史纲》、《虹庐画谈》、《古画微》、《黄宾虹画语录》、《画学编》、《印学》、《宾虹诗钞》等35种。
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法名弘仁,县城桃源坞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存世作品有《黄山图》、《晓江风便图》等约150件。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历任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务。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不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又名知行。近代著名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张曙:(1908—1938)人民音乐家,原名张恩袭。张曙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歌曲200余首,现存80余首,其题材大多表现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精神,音调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他的代表作有《保卫国土》、《丈夫去当兵》、《壮丁前线》、《日落西山》、《赶豺狼》、《洪波曲》等。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被水利部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7月,入选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