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 编辑

安徽省宣城市代管县级市

宁国,古称宁阳,安徽辖县级市,由宣城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南部,东邻杭州,西靠山和九华山,是水阳江、青弋江、富江的源头,境内西津、东津、中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全市总面积2487平方千。截至2020末,宁国市辖6个,5个乡,8个镇。截至2021年末,宁国市户籍人口为38万人。

宁国意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之意,自东建安十三年(208年)置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宁国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量充沛。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前胡之乡”。宁国市区距上海、合肥、杭州、南京大城市均在2.5小时车程内,有宁宣、宁绩、宁千、宁广速公路和青龙湾通用机场,皖赣铁路、省道215、104标准二级公路和宜黄旅游快速通道均贯穿市境。

2021年,宁国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31.7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252.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同比增长9.8%,三次产业比重为6.3:58.5:35.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0977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宁国

外文名:Ningguo

别名:宁阳、宁川、宁城

行政区划代码:3418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安徽省宣城市

地理位置:宣城市南部

面积:2487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8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西津街道人民路市府巷1号

话区号:0563

邮政编码:242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38.46万(2020年111日零时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皖南川藏线、恩龙世界木屋村、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九天银瀑风景

机场:宁国青龙湾机场

火车站:宁国站、宁国南站(在建)

车牌代码:皖P

地区生产总值:431.7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宁国名取自《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楚国地。

秦属鄣郡(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西北鄣吴镇)。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宛陵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隶属丹阳郡。吴景帝时(258年-263年),改属故鄣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又分丹阳郡置宣城郡,宁国县属之。

南北朝沿旧制。

开皇九年(589年),并怀安,宁国县入宣城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宣城县复置怀安县、宁国县,属宣州。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县。此后,怀安县再未设置。唐天宝三年(744年),以原怀安、宁国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

五代十国时属宣州。北宋属宣城郡。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属宁国府(治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世祖忽必烈改府为路,宁国属宁国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路为府,宁国复属宁国府。

明、清相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宁国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属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宣城首席县长,同年11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3日宁国县解放,5月隶属宣城专区。

1952年1月,属徽州专区,1956年2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3月,复属徽州专区,1980年1月改属宣城地区。

1997年3月11日设市,称为宁国市。

宁国 宁国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后,宁国市辖11个镇、18个乡:河沥溪镇、中溪镇、石口镇、港口镇、梅林镇、狮桥镇、霞西镇、宁墩镇、胡乐镇、山乡、甲路镇、仙霞镇、姚高乡、汪溪乡、桥头乡、杨山乡、青龙乡、龙乡、竹峰乡、平兴乡、畈村乡、万家乡、南极乡、庄村乡、东岸乡、板桥乡、方塘乡、太平乡、云梯畲族乡。

2000年,宁国市辖13个镇、16个乡。

2004年底,宁国市辖3个街道、10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西津街道、南山街道、河沥溪街道、港口镇、梅林镇、中溪镇、宁墩镇、仙霞镇、汪溪镇、甲路镇、胡乐镇、霞西镇、天湖镇、云梯畲族乡、南极乡、万家乡、竹峰乡、方塘乡、青龙乡。

从2013年起,宁国辖6个街道,5个乡,8个镇。

宁国 宁国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宁国市辖河沥溪、西津、南山、汪溪、竹峰、天湖6个街道,仙霞、中溪、宁墩、梅林、胡乐、甲路、港口、霞西8个镇,云梯、万家、南极、方塘、青龙5个乡, 共辖102个村委会、18个区居委会、10个居委会、2502个村民组。宁国市人民政府驻西津街道。

宁国市政区图 宁国市政区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东北侧,地跨北纬30°16′——30°47′,东经118°36′—119°24′,东邻浙江杭州,西靠黄山,是南京都市成员县级城市,连接皖浙省七个县市,距沪、宁、杭三城市170—300千米,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宁国市

地貌

宁国市位于皖南山地丘陵区,全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山川起伏。地势最高点为东南部龙王山,海拔1587米。地势最低点为北部港口镇,海拔仅40米。宁国市地形一般海拔为300~5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程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0.6%,海拔500米以上的高程面积占14.3%,海拔200~500米高程面积占41.8%,海拔200米以下高程面积占43.9%。 宁国市山脉多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属于天目山脉和黄山山脉,境内海拔500米以上主要山峰46座。宁国中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属宣(州)郎(溪)广(德)丘陵。

气候

宁国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尚足、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不稳定,春末夏初降水集中有洪,夏季有伏旱,秋季降温快,常有秋绵雨。宁国年平均气温为15.4℃,年平均降水量为1426.9毫米,全年无霜期226天。

水文

宁国市大小河流共有465条,河道总长度1734.6千米,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0.7千米。宁国市10千米以上河流34条,其中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和水阳江上游河段是市内的主要河流。宁国市境内河流分属4个水系。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分别在河沥溪附近汇合后,北流入宣州市境内,为水阳江水系,其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6.8%。另外宁国还有西部板桥乡境内的蔡村河,流入泾市,属于青弋江水系;东南部云梯乡境内的茅坦河,流入浙江省临安市天目溪,属钱塘江水系;东南部仙霞乡境内的夫河和云梯乡的沙湾河,流入浙江省安吉市西苕溪,属于太湖水系。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宁国宁国

宁国市土地总面积367万亩,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宁国土地资源的地貌类型构成:山地81.4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2%;丘陵233.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63.5%;平畈52.5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3%。

植物资源

宁国市野生植物资源未进行全面普查,1991年专家短时间内在板桥有限范围内初步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36科746种。根据专家初步印象和对植物生境的分析和推测,该地维管束植物应当有1000多种,而且其中珍稀名种类很多。

蕨类植物:22科58种,中国特有种9种:凤丫蕨、华南铁角蕨、刺头复叶耳蕨、北京石韦、抱石莲、庐山石韦、美丽复叶耳蕨等。

裸子植物:6科13种,中国特有种10种:巴山榧、香榧、美丽豆杉、三尖杉、刺柏、金钱松、黄山松、南方铁杉、银杏、尾松等。

被子植物:108科675种,中国特有种178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7科30种,中国特有种5种:阔叶箬竹、毛竹、滴水珠、囊丝黄精、禾叶土麦冬等;双子叶植物101科645种,中国特有种173种,如米面蓊、银叶柳、青钱柳、甜槠、青皮木、青檀、杜仲、天目木姜子、檫树、莽草、山梅花、宁波溲疏、三角冷水花、庐山楼梯草、山木通、安徽羽叶根春等。

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其中属二级保护有金钱松、香果树、杜仲3种;属三级保护的有南方铁杉、天竺桂、青檀、天目木姜子、凹时厚朴、明党参、红椿7种。属省级保护有青钱柳、南方红豆杉、朵花椒3种。

动物资源

根据专家1991年在板桥初步调查共有4类215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20种;安徽省内一级保护动物17种,省内二级保护动物45种。

兽类:6目18科40种,其中东洋界30种,古北界型10种。

类:15目40科127种。留鸟62种,夏候鸟37种,冬候鸟16种,旅鸟12种。东洋界型73种,古北界型54种。

两栖类:2目8科18种,其中雨科1种,树蛙科2种。爬行类 3目9科30种,其中目20种。

矿产资源

宁国宁国

经济

编辑

综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宁国市生产总值为431.7亿元,同比增长10.7%,分别高于省、宣城市2.4和0.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52.6亿元,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6%。

2020年,宁国市生产总值为384.6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宣城市1.3个百分点,居第1位。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22.8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1.5%。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2019年,宁国市全年生产总值(GDP)3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0.4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比重为6.4:57.3:36.3。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0000元大关,达到91546元,折合13115美元。

2019年,宁国市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亿元,增长1.6%。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6.7亿元,下降6.7%。全市财政支出49.5亿元,增长13.0%。

2019年,宁国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36015元,比上年增长10.2%。从城镇看,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67元,增长9.3%;从农村看,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7元,增长9.7%。

第一产业

2019年,宁国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产值增长4.1%,林业产值增长3.2%,牧业产值下降1.6%,渔业产值增长4.3%。全年粮食产量6.6万吨,下降1.2%。油料产量1.1 万吨,下降0.1%。叶产量 3251吨,增长16.1%。棉花产量12.0吨,下降29.2%。年末生猪存栏 4.9万头,下降34.6%。全年生猪出栏9.5万头,下降42.5%。肉类总产量5.8万吨,增长4.1%。水产品产量8010吨,增长4.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7.7万千瓦,增长7.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845吨,下降3.4%;农村用电量17149万千瓦时,下降6.0%。

2020年2月26日,安徽省宁国市宁国山核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宁国市区宁国市区

2019年,宁国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0.1%;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1%。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6.4%,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10.6%;耐磨铸件和精密制造产业增长0.2%;电子信息产业增长5.7%;循环经济产业增长28.6%;食品及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下降19.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4.6%,营业收入下降8.7%,利税总额下降2.4%,利润总额增长2.3%。

2019年,宁国市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27家共完成总产值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3.0万平方米,下降18.5%;房屋竣工面积64.7万平方米,下降34.8%。

截止2019年底,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生态产业园)共有在册企业2352家,其中工业企业1094家,工业总产值增长13.1%,实现财政收入23.5亿元。

第三产业

2019年,宁国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2亿元,增长13.5%。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0亿元,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0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630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4.4%。其中,出口42710万美元,下降12.0%;进口3593万美元,下降34.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36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当年新增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资109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8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40.2亿元,占到位资金的78%。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0个,其中工业项目76个。全年共接待旅游108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旅游总收入72.5亿元,增长11.4%,其中门票收入2.1亿元,增长8.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1.9亿元,比年初增加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住户存款184.7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4.3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四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0.2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4亿元,人身险赔付0.1亿元。

宁国 宁国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19年,宁国市年末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9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项,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经费支出11.4亿元。

截至2019年末,宁国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7家,新增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3个团队入围省高层次人才重点扶持名单。全市专利申量153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92件;专利授权量7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4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宁国市秋季学期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34所,在校学生48356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所(含技工学校),在校生4136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4506人;务教育阶段初中22所(含1所完中初中、11所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9157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含一贯制、教学点)19659人;幼儿园85所,在园人数1086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96.7%,高中毛入学率96.4%。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宁国市共有艺术演团体9个,影剧院4个,送电影下乡1236场,受益观众达19.8万人。2019年《今日宁国》为4开4版,全年发行250期,共150万份。全年编发广播新闻3500条,广播栏目8044期;全年编发电视新闻2400条,电视专题52期。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宁国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个,村级卫生室142个。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14人,医疗床位2128,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3人、床位55张。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30.0万人,共补偿67.7万人次,补偿金额2.3亿元。

环境保护

截至2019年,宁国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个。当年人工造林面积66.7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96.2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927.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92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5%。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末,宁国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保险人数为13.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人数为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4.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年末全市共有老院和福利院34个,床位3550张,收养2174人。享受低保救济人员7985人,其中城市居民655人,农村居民7330人,全年发放保障金3966.9万元。

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宁国市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430(元/月)。

交通运输

编辑

铁路

宁国有皖赣铁路

公路

S104省道标准二级公路、宜黄旅游快速通道、G233国道、G329国道、G330国道、S466省道、S345省道、S465省道。距宣杭铁路和G318国道高速公路接口仅40千米。市区距上海290千米车程、距省城合肥240千米车程,距杭州160千米车程,距南京220千米车程,距黄山风景区140千米车程。S05宣桐高速穿境而过,宣城-宁国段已通车,宁国-千秋关段。S01溧黄高速宁国-绩溪段已通车,境内有宁国、甲路两个出口及宁国服务区。

航空

宁国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150分车程,南京禄口机场宁国航站楼已经开通;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20分钟车程,距黄山机场均只有90分钟车程,距上海虹桥机场和合肥新桥机场均只有200分钟车程。宁国青龙湾通用机场已开工建设。

宁国至上海港集卡运输时间约为4.5小时,至芜湖港运输时间为90分钟。

截至2019年末,宁国市民用汽车拥有量7.4万辆,增长10.9%,其中私人汽车6.7万辆,增长9.9%。

历史文化

编辑

戏剧文化

皖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原系湖北民间花鼓调和河南民间灯曲,清末随移民传入宁国,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高腔、徽剧、京剧艺术的有益成份,经过近百年演化、发展,逐渐形成具有粗犷、朴实、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乡土特色。上演剧目除歌舞外,有本戏零唱和串折。流行剧目有《三辞》(大、中、小三辞)、《三反》(大、中、小反情)、《访友》、《观画》等53本大戏和114出小戏。建国后经过历年发掘,共收集本戏38本,小戏83出,部分剧目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入《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

方言文化

宁国的方言很分歧,主要有湖北话、安庆话以及吴语和畲族人说的畲话共同组成。大量外来移民,是方言分歧的主要原因。

地方特产

编辑

名称

简介

图片

宁国山核桃

宁国山核桃以粒大壳薄、果仁饱满著称,其产区沿天目山北麓连绵51千米,2007年总面积达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2005年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宁国山核桃实施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着宁国成为山核桃的原产地。

宁国山核桃 宁国山核桃

野兰香茶

“野兰香”产于宁国市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997年5月,野兰香茶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专家们对该茶的评语为:外形——燕尾形,舒展、平直、匀齐、完整、净度高,色泽绿翠显毫;内质——兰花香,高,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味有花香,叶底嫩绿明亮,朵形。同年,野兰香茶被评为国际新名茶,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颁布的金

野兰香 野兰香

黄花云尖

1984年,宁国市农业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利用宁国茶树群体良种“黄花山大叶种”和“猪耳茶”种茶树芽叶试制成功了“黄花云尖”名茶。1985午5月,在安徽省新名茶良种优质茶评选会上,“黄花云尖”品质名列前茅,被推荐参加全中国评比。1985年6月,“黄花云尖”被评定为中国十一种新名茶之一,并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从而结束了宁国无名茶的历史。1989年7月农业部在西安举办名茶评比会,“黄花云尖”名茶再次被审定为中国名茶,再次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

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

宁国笋干

宁国笋干系列产品有条笋、焙熄、肥挺、脱挺和小挺等五种。其中焙熄,是平均从100公斤上等债券笋中仅取5-10公斤笋尖经过精制而成的,为“宁国笋干”之珍品。宁国笋干竹基地面积大,笋干生产规模大,为宁国一大特色产品,位居安徽省第一。宁国笋干主产区位于天目山北麓乡村,以云梯畲族乡为最,其次有仙霞、杨山、万家、狮桥、庄村、南极等乡镇。

宁国笋干 宁国笋干

大红袍板栗

三元大红袍板栗突出表现为栗子一大、二红、三发的特征,能切片制肴,为席中珍品。宁国板栗分布面广,板栗面积达一万亩以上的有中溪、石口、桥头、平兴、宁墩、虹龙、狮桥、梅林等8个乡镇。

宁国板栗 宁国板栗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19年,宁国市共有4A级风景区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

名称

简介

图片

九天银瀑风景区

九天银瀑(原名夏霖风景区)地处皖浙边界、天目山北麓,位于宁国市东南部群山之中,距市区29千米。景区西连黄山奇景、南接天目秀色,景区属山地型景区,集峡谷深涧、奇岩飞瀑、竹山临海于一体。“三峰”一是香炉峰;二是咀峰;三是碧云峰。“五点”即夏霖风景区的五大亮点景观:观音瀑、大龙潭、石门、龙须潭、五龙潭等。

九天银瀑 九天银瀑

恩龙世界木屋村

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宁国市,距市区8千米,毗邻长三角旅游圈和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区,占地150公顷,始建于1997年,2001年11月正式对外营业。度假区内建有大门景观、千亩银杏园、特色林果园、水上乐园、木屋别墅群、恩龙民俗风情园等主要景点和一四星级旅游饭店。该景区于2005年底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

恩龙木屋村 恩龙木屋村

安徽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距宁国市区17千米,属山地湖泊型景区。1998年,在西津河上游修筑了一条高68米,长253米的钢筋砼面堆石坝,从而形成了一座集38个屿、库容量为9.41亿立方米、水面面积32.8平方千米的水库,2001年下闸蓄水,2001年7月旅游区规划设计通过专家组评审,与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形成青龙湾生态旅游区。

青龙湾 青龙湾

山门洞

山门洞,民国时期为宁国八大风景之一,位于宁国市西北部港口镇山门村境内文脊山前,距市区15千米,面积5平方千米。山门洞系文脊山天然石门,入文脊山经过此石门,故名山门洞,古代又称灵岩洞。山门洞系石灰岩形成,怪石林立,洞府众多。有大小七十二洞,最著名的有龙潭、紫云、枇杷、涟漪、朝阳等六洞,各洞相距仅里许,尤以山门洞为最奇。

山门洞 山门洞

仙人塔

仙人塔,又名“当阳宝塔”,位于宁国市仙霞镇柘亭村村南冲口之峭壁上,距市区50千米。塔身挺秀,亭亭立。仙人塔始建于唐朝贞观(627-649)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仙人塔七层六面,通高约26余米,砖木结构,每面宽2米,占地162平方米。层层均有拱门及蹬道,由塔体内壁、外檐走廊盘旋而上,逐层攀登,直至塔顶。各层均设有花。每层的六角挑出飞檐,上铺筒瓦。

仙人塔 仙人塔

云梯千秋关

云梯畲族乡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宋时期皖南八大主要的抗敌关口。1981年千秋关被载入《中国名胜典》。

云梯千秋关 云梯千秋关

皖南川藏线

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位于皖南318”。该公路线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其最神秘精华路段全长120公里。

皖南川藏线 皖南川藏线

著名人物

编辑

姓名

简介

程幼东

安徽宁国人, 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陈强

安徽宁国人 ,曾任池州市委书记

任新民

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荣誉称号

编辑

中国耐磨铸件之都

中国红豆杉之乡

中国山核桃之乡

中国元竹之乡

安徽省汽车橡胶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国前胡之乡

安徽省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18年)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18年)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8年)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8年)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

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8年)

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8年)

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8位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

2019年10月29日,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2月2日,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1年12月,荣获2021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2022年9月,通过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

现任领导

编辑

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德林